复合微生物用于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混合堆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混合堆肥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复合微生物用于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混合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疏浚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一般河道疏浚淤泥采用堆放、吹填和海洋抛泥等常规处置方法,虽然解决了淤泥的出路问题,但是容易产生多种问题。淤泥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吹填处理成本高;而海洋抛泥则容易对海洋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被法令禁止。随着我国为治理水体水质恶化进行疏浚清淤工程的增加,淤泥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仅太湖淤泥的蓄积量就高达19.12亿m3,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疏浚淤泥,真正实现还泥于土。堆肥化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化途径,不仅能有效的利用淤泥中有益的营养成分,而且能节省处理成本、真正达到环保的目的。
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限制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堆肥法处理城市污泥,是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城市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肥效较好的廉价肥源,但是其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属、弧菌属、埃希氏大肠杆菌、甲肝病毒等等,要安全施用于土壤,避免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必须进行高温堆肥化处理,杀灭这些细菌和病毒。
目前,城市污泥堆肥化技术已有许多介绍,如以城市污泥制备有机复合肥料的方法CN 1199916C,CN 101143797A,CN 1137870C等;利用淤泥制作肥料的方法也有一些报道,如CN 1562904A,CN 101081716A等,这些方法仅提供了单一的污泥或淤泥堆肥方法,但对于如何利用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的混合物进行堆肥化,从而实现淤泥和污泥的稳定化、资源化利用,并通过添加复合微生物进行堆肥,从而获得绿色环保的肥料施用于土壤,以达到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至今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用于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混合堆肥的方法,解决了淤泥有机质相对较低的缺点,并且有助于调节物料的含水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微生物用于疏浚淤泥和生活污泥混合堆肥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活污泥初步发酵:将生活污泥进行初步发酵,除去臭味,减少蚊蝇滋生,使含水率从80~85%降至70%~75%;
(2)经初步发酵的生活污泥与初步干化的淤泥以体积比1∶1~2进行混合,添加农业废弃物作为调节剂,形成混合物料,控制初始含水率为50%~60%,加入VT发酵床专用菌剂0.08%~0.15%,单位为占生活污泥和淤泥总投量的体积百分数,混合均匀堆制于铺有通风管道的平台,形成堆体;
(3)高温堆肥:对堆体进行好氧发酵,保持通风量0.2~0.3m3·t-1·min,每隔3~5h通风30~40min,22~28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自然通风后腐熟,即得腐熟有机肥;
(4)腐熟有机肥部分回流,作为VT发酵床专用菌剂的来源添加入混合物料中,添加量为15~20%,单位为占混合物料的体积百分数。
所述农业废弃物的添加量为20~30%,单位为占生活污泥和淤泥总投量的体积百分数。
所述农业废弃物为稻壳或木屑。
所述堆体的纵切面为等腰梯形,体积为15~20m3。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通过在淤泥和污泥混合物中添加VT发酵床专用菌剂达到提高肥料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安全环保的目的。同时,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淤泥和污泥混合物的资源化有效利用途径,并对淤泥、污泥单独堆肥也是可行的。腐熟有机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要求,部分肥料回用堆肥,不仅节省了菌种生产的成本,而且能够有助于提高堆体的温度,取得了让人满意的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所用的VT发酵床专用菌剂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信息(http://www.voto.com.cn/cn/productshow.asp?id=24)所述:VT发酵床专用菌剂由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四组微生物10多个菌株构成。淤泥、污泥、稻壳和木屑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物料基本理化性质
原料 容重(g/cm3) pH 含水率(%) 有机质(g/kg) 淤泥 1.13 7.28 45.8 72.82 污泥 1.08 6.87 75.2 312.24 稻壳 0.12 6.31 10.6 450.60 木屑 0.25 6.75 30.4 460.66
实施例1
(1)生活污泥初步发酵:将生活污泥进行初步发酵,除去臭味,减少蚊蝇滋生,使含水率从80%降至70%。
(2)堆肥物料混合:
将初步干化的淤泥、经初步发酵的生活污泥、调节剂稻壳、VT发酵床专用菌剂按体积比1.5∶1∶0.5∶0.002用铲车和搅拌机混合均匀形成总物料,此时原料的含水率测定为56.7%;将总物料铺于设有通风管道地平台上形成堆体,将堆体修整为等腰梯形,堆体体积15m3。控制通风量为0.25m3·t-1·min,3h通风一次,每次30min。
(3)堆体经48h温度上升至55℃以上,高温期保持8天,之后温度逐渐下降,进入后腐熟阶段;经28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路,自然通风后腐熟,得到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外观结构疏松,颗粒分布均匀,有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菌丝,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NY 525-2002,GB4284-1984,GB7959-1987),发芽指数GI达85%也证明肥料已腐熟且无植物毒性,测定其pH为6.5。腐熟有机肥检测数据见表2:
表2腐熟有机肥检测数据
(4)对比试验:
将未进行堆肥处理的淤泥和污泥混合物掺杂农业废弃物控制含水率直接进行农用,青菜种子的发芽率仅为46%,且长势较差,甚至有些青菜出现烧苗现象。而将堆肥化处理后的有机肥施用,青菜种子的发芽率达99%~105%,生长情况良好,没有任何烧苗现象。
实施例2
将生活污泥进行初步发酵,除去臭味,减少蚊蝇滋生,使含水率从85%降至75%。
将实施例1中的腐熟有机肥部分回流,作为VT发酵床专用菌剂的来源,腐熟有机肥按体积比0.2∶1投加到淤泥和污泥的混合物料中,添加稻壳作为调理剂,混合搅拌均匀,混合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58%。在通风管道上铺设10cm厚的稻草,然后将混合物料转移至上述平台上,堆制体积为20m3的堆体。每5h通风一次,每次约40min。通风量为0.3m3·t-1·min。堆体约42h达到60℃,之后温度仍有上升,高温期持续9天,且最高温度持续时间长于实施例1,说明添加回流堆肥有助于堆体温度的升高。
堆肥25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自然通风后,测定发芽指数GI为82%,产品已腐熟,无植物毒性。外观呈现出结构疏松、颗粒均匀的特点,颜色为茶褐色,有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菌丝。测定其pH为6.80,蛔虫卵死亡率未检出,粪大肠菌值0.111,符合卫生学标准。养分检测指标和重金属含量也符合有机肥的各项标准。
实施例3
将生活污泥进行初步发酵,除去臭味,减少蚊蝇滋生,使含水率从83%降至72%。
将生活污泥、初步干化的淤泥、调理剂木屑、VT发酵床专用菌剂按体积比1.5∶2∶1∶0.0036混合均匀,初始含水率测定为58.7%,将总物料铺于设有通风管道的平台上形成堆体,将堆体修整为等腰梯形,堆体体积20m3。控制通风量为0.3m3·t-1·min,4h通风一次,每次35min。堆体经50h温度上升至60℃,高温期保持7天,之后温度逐渐下降,进入后腐熟阶段;经27天关闭通风管道,自然通风后得到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外观结构疏松,呈茶褐色,颗粒分布均匀,有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菌丝,测定其pH为6.20,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将上述肥料用于西红柿的田间试验,施用有机肥的与普通复混化肥的相比,西红柿产量增产20%~25%,维生素C也可提高5%~10%,相比于普通复混化肥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发明着眼于疏浚淤泥与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疏浚淤泥与城市污泥混合进行堆肥,不仅解决了淤泥有机质相对较低(6%~9%)的缺点,并且有助于调节物料的含水率(清淤初步干化淤泥45%~50%,经预处理污泥70%~75%),仅需添加少量的农业废弃物作为调节剂和投加少量复合微生物进行发酵。该方法能够缩短堆肥周期,制得的有机肥有效菌落数明显高于传统堆肥,并且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腐熟的肥料回流利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堆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