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 上传人:奶盖
  • 文档编号:8670718
  • 上传时间:2020-11-0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18.0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92093.8

    申请日:

    20151207

    公开号:

    CN105482490B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B47/32,C09B67/48

    主分类号:

    C09B47/32,C09B67/48

    申请人:

    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顺明,朱建军,刘小军,朱骥,陈军

    地址:

    225722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张郭镇人民路2号

    优先权:

    CN20151089209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缪友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粗品铜酞菁溶解到发烟硫酸中;(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然后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晶种基中,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5~2.5小时,然后升温到80~90℃,保温2~4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粒径、溶剂添加量等因素一步法制备纯度较高的ε型酞菁蓝,不需使用精制的α型酞菁蓝,简化生产流程;本发明中装置简单,不使用捏合机、球磨机,能耗非常小;本方法得到的产品用于彩色滤光片、太阳能电池中表现特殊的红光,性能优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粗品铜酞菁加入到发烟硫酸中,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溶解,溶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0℃,搅拌10~15h后得到预料;(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00~15:1:120,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使ε晶型酞菁蓝粒子微细化,得到粒径在50~100nm之间的晶种基;(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10~15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稀释后的晶种基中,并控制物料体系的温度为-10~-2℃,加料时间为2~3小时,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5~2.5小时,然后升温到80~90℃,保温2~4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并用水洗涤干净后将滤饼在80~85℃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发烟硫酸的浓度为101~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粗品铜酞菁与发烟硫酸的摩尔比为1:5~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晶种基中ε晶型酞菁蓝晶种的粒径为65~81n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颜料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酞菁蓝颜料是一种性能稳定的蓝色有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油墨、油漆、塑料等诸多领域,晶型主要有α、β、ε等。其中的ε晶型则是酞菁蓝颜料中红光最足的一种蓝色颜料,对热、有机溶剂有良好的稳定性,着色强度较α型要高15~30%左右,主要用于彩色滤光片油墨及光电功能性材料,如太阳能电池、静电照相光敏感光板等。

    传统制备方法主要为:以α型酞菁蓝加ε型晶种的捏合制备法或球磨加溶剂处理制备法。上述两种方法皆存在耗能过高的缺点,主要就是由于采用捏合机或球磨机进行处理,单批产能小、耗能高、并且产品质量易受捏合机或球磨机机械性能的影响而发生大的波动,很不稳定。因此,单批产能小、耗能高、质量不稳定成为传统工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效率高的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ε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粗品铜酞菁加入到发烟硫酸中,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溶解,溶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0℃,搅拌10~15h后得到预料;

    (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00~15:1:120,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使ε晶型酞菁蓝粒子微细化,得到粒径在50~100nm之间的晶种基;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10~15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稀释后的晶种基中,并控制物料体系的温度为-10~-2℃,加料时间为2~3小时,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5~2.5小时,然后升温到80~90℃,保温2~4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并用水洗涤干净后将滤饼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

    优选地,为提高溶解效果,步骤(1)中所述发烟硫酸的浓度为101~101.5%。

    优选地,为促使铜酞菁充分溶解,得到无粒子、无晶相状态的预料,步骤(1)中所述粗品铜酞菁与发烟硫酸的摩尔比为1:5~1:10。

    优选地,为提高晶种基的导向作用,步骤(2)中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2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晶种基中ε晶型酞菁蓝晶种的粒径为65~81nm时,晶种基的导向作用最好,所得产品中ε晶型酞菁蓝的含量可达98.87%。

    本方法中制备的ε晶型酞菁蓝可应用于彩色滤光片、太阳能电池中。

    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采用浓度为101~101.5%的发烟硫酸溶解铜酞菁,得到无粒子、无晶相状态的预料,然后加入粒径为50~100nm的晶种基导向结晶,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粒径、溶剂添加量等因素一步法制备纯度较高的ε型酞菁蓝,不需使用精制的α型酞菁蓝,简化生产流程;(2)本发明中装置简单,不使用捏合机、球磨机,能耗非常小;(3)本方法得到的产品用于彩色滤光片、太阳能电池中表现特殊的红光,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ε晶型酞菁蓝的X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ε晶型酞菁蓝产物的X衍射图;

    图3为实施例1步骤(2)中ε型酞菁蓝晶种的粒径检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粗品铜酞菁加入到浓度为101.3%发烟硫酸中,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溶解,铜酞菁与发烟硫酸的摩尔比为1:7,溶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搅拌12h后得到预料;

    (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20,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使ε晶型酞菁蓝粒子微细化,得到粒径在65~81nm之间的晶种基,图3为ε型酞菁蓝晶种的粒径检测曲线,由图可证明得到了粒径在65~81nm之间的晶种基,其中70~77nm之间的粒径累积占比达到82%左右;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12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稀释后的晶种基中,并控制物料体系的温度为-8℃,加料时间为2小时,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升温到85℃,保温2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并用水洗涤干净后将滤饼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所得产品中ε晶型酞菁蓝的含量为98.87%。

    图1为现有背景技术中ε晶型酞菁蓝的X衍射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得到的ε晶型酞菁蓝产物的X衍射图,通过两图对比分析,可知在2θ角7.6°、9.1°、17.4°、21.8°、23.5°、28.3°及30.2°处存在相同的特征峰,由此表明本实施例产物的晶型与标准ε晶型酞菁蓝是一样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低能耗,大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ε晶型酞菁蓝的品质。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ε型酞菁蓝可用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中,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α、β酞菁蓝相比具有特殊的红光,所制备的彩色滤光片滤光性能优异。

    实施例2:

    (1)将粗品铜酞菁加入到浓度为101.5%发烟硫酸中,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溶解,铜酞菁与发烟硫酸的摩尔比为1:10,溶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搅拌15h后得到预料;

    (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5:1:120,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使ε晶型酞菁蓝粒子微细化,得到粒径在78~97nm之间的晶种基;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15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稀释后的晶种基中,并控制物料体系的温度为-12℃,加料时间为2.3小时,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2.5小时,然后升温到90℃,保温4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并用水洗涤干净后将滤饼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所得产品中ε晶型酞菁蓝的含量为96.77。

    实施例3:

    (1)将粗品铜酞菁加入到浓度为101%发烟硫酸中,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溶解,铜酞菁与发烟硫酸的摩尔比为1:5,溶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搅拌10h后得到预料;

    (2)将ε晶型酞菁蓝晶种及烷基苯磺酸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所述ε晶型酞菁蓝晶种、烷基苯磺酸和水的摩尔比为10:1:100,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使ε晶型酞菁蓝粒子微细化,得到粒径在49~70nm之间的晶种基;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晶种基用水稀释10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预料加入稀释后的晶种基中,并控制物料体系的温度为-10℃,加料时间为2.5小时,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1.5小时,然后升温到80℃,保温3小时后对物料体系过滤,并用水洗涤干净后将滤饼烘干、粉碎,得ε型酞菁蓝,所得产品中ε晶型酞菁蓝的含量为97.59%。

    本方法制备的ε型酞菁蓝,纯度高,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α、β酞菁蓝相比具有特殊的红光,性能优异,可用于彩色滤光片、太阳能电池中。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关 键  词:
    一种 型酞菁蓝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型酞菁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707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