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791090.0 (22)申请日 2013.06.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4477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310240667.4 2013.06.18 (73)专利权人 福州大学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 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新区 (72)发明人 薛金萍张凤玲黄琪李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
2、51)Int.Cl. C07D 487/22(2006.01) A61K 41/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698269 A,2012.10.03, 王险等.癌症治疗药物埃罗替尼的合成. 科 技导报 .2012,第30卷(第5期),第49-51页. 审查员 马晓婧 (54)发明名称 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 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 罗替尼-酞菁轭合物及其应用, 在金属酞菁大环 周边引入带有烷氧长链的埃罗替尼结构单元, 可 以增加其两亲性、 生物相容性、 光敏剂的靶向性。 该轭合物不。
3、容易聚集, 有利于提高细胞摄取率; 同时该类化合物结构单一, 不存在异构体, 产品 容易提纯。 该化合物有望提高光动力治疗中光敏 剂的靶向性, 同时增强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的活 性。 本发明合成方法比较简单, 副反应少, 产率较 高, 原料易得, 成本低,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CN 104447769 B 2016.10.26 CN 104447769 B 1.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1) (2) ; 其中M=Zn, m=0-8,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 2.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在制备光动力 治疗用光敏剂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447769 B 2 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 0001 本案是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 原申请的申请号: 201310240667.4 0003 原申请的申请日: 2013-6-18 0004 原申请的发明名称: 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 技术领域 0005 本发明属于有机和金属配位化合物合成领域, 具有涉及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 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6 酞菁是一类具有良好光物理光化学性。
5、质的大环化合物, 应用于高科技领域, 其中 包括半导体器件、 光伏和太阳能电池、 静电复印术、 整流器、 LB膜光动力治疗用光敏剂等, 其 中作为光敏剂极具发展前景。 0007 酞菁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结构上的可 “裁剪性” , 为人们合理设计所需要的酞菁化合 物提供可能。 将酞菁与其它功能性官能团相连接形成功能互补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酞菁化合 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但是, 现有的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大多存在合成困难, 副反应多, 分离难度大等问题。 同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酞菁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不是很理想, 因此 对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成为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 0008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有关正常。
6、细胞和癌细胞在分子层面的差异逐步被发现, 针对肿瘤的靶向药物也应运而生。 这些药物与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不同, 具有很强的靶向 性。 埃罗替尼 (erlotinib) , 见化合物4结构 (其中R1=R2= ) 是由罗氏 (Roche) 基 因泰克 (Genentech) 公司联合开发的4-苯氨基喹唑啉类抗癌新药, 它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 (EGFR) 为作用点, 与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的一种特定的络氨酸激酶作用, 可阻断肿 瘤细胞 “生长信号” , 作为分子靶向药物的 “代表” 之作, 目前正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0009 基于分子靶点药物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机制, 提出构建光敏剂与分子靶点药物。
7、轭合 物的构想, 即利用靶点药物的靶向性、 光动力治疗的高杀伤力及酞菁化合物低消除速率的 特点, 探索酞菁-埃罗替尼轭合物性能的结构影响因素。 所述光敏剂将会把埃罗替尼的高靶 向性, 酞菁锌的光动力学治疗特性和细胞滞留期长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既可解决埃罗替尼 药物耐药性问题, 也可提高酞菁配合物靶向性不强问题, 使埃罗替尼可以对残留或零星分 布在肿瘤组织周围的病变细胞进行长期抑制、 灭活, 大大降低治疗后肿瘤复发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及其应 用, 该轭合物结构单一, 不存在异构体, 产品容易提纯; 合成方法比较简单, 副反应。
8、少, 产率 较高, 原料易得, 成本低,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说明书 1/10 页 3 CN 104447769 B 3 0012 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13(1) 0014(2) ; 0015 其中M=Zn、 Al、 Si、 Ga, m=0-8,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16 制备如上所述的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17(1) 以化合物1:,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
9、3和醋酸甲脒为 起始物, 乙醇为反应溶剂, 微波反应得到化合物2:, R=-H、 -CH3O、 -OH、 - CH2OCH2CH2OCH3; 0018(2) 以化合物2为起始物, 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化合物3:, R=-H、 -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19 (3) 以化合物3和3-氨基苯乙炔为起始物, 在异丙醇中反应得到化合物4: ,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20 (4) 以 化 合 物 4 为 起 始 物 , 三 溴 化 硼为 催 化 剂 , 去甲 基 得 到 化 合 物 5 : 说明书 2/10 页 4 。
10、CN 104447769 B 4 ,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21(5) 以化合物5和化合物6:, m=0-8为起始物, 在碳酸钾和N, N-二甲基甲酰胺的条件下, 反应得到化合物7:, m= 0-8,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22 (6) 以化合物7为起始物, 在碳酸钾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条件下, 与3-硝基邻苯 二甲腈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反应, 得到化合物8a:, m= 0-8, R=-H、 -CH3O、 -OH、 -CH2OCH2CH2OCH3或化合物8b:, m=0-8, R=-H、。
11、 -CH3O、 -OH、 -CH2OCH2CH2OCH3; 0023 (7) 以化合物8a或化合物8b和正戊醇、 邻苯二甲腈及锌或铝或镓或硅盐为起始物, 在1, 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或金属锂催化下合成所述的埃罗替尼-酞菁轭合 物。 0024 步骤 (1) 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化合物1和醋酸甲脒按摩尔比为1:1-2加入到乙醇中, 微波反应2-4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乙醇, 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再用体积比为 40-20:1的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过硅胶柱, 分离得到化合物2。 0025 步骤 (2) 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化合物2和三氯氧磷按摩尔比为1:1-3, 反。
12、应4-9h后, 旋蒸除去剩余的三氯氧磷, 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品, 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3。 0026 步骤 (3) 的制备过程包括: 以化合物3和3-氨基苯乙炔按摩尔比为1:1-2, 加入到异 丙醇中, 反应4-9h后, 将异丙醇旋干, 以体积比为40-20:1的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过硅胶 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 0027 步骤 (4) 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化合物4加入到三溴化硼中, 在-78条件下反应1- 3h, 然后在0反应到室温, 反应10-18h, 旋蒸除去三溴化硼, 用体积比为40-20:1的二氯甲 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 说明书 3/10 页 5 CN。
13、 104447769 B 5 0028步骤 (5) 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化合物5和化合物6:, m=0- 8按摩尔比为1:1-2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在40-80的条件下反应4-9h, 待反应结束 后, 旋干DMF, 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体积比为40-20:1的二氯甲烷-甲醇为洗 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 0029 步骤 (6) 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化合物7和3-硝基邻苯二甲腈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按 摩尔比为1:1-2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在40-100的条件下反应4-9h, 待反应结束 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体积比。
14、为40-20:1的二氯甲烷-甲醇为 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a或者8b。 0030 步骤 (7) 的制备过程包括: 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及导气装置两颈瓶中依次加入化 合物8a或者8b, 邻苯二甲腈和正戊醇,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0, 待反应物溶解后, 接着加 入锌或铝或镓或硅盐, 搅拌至溶解后加入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或金属锂, 回流反应5-12h, 反应结束后, 减压旋蒸除去正戊醇, 以CH2Cl2和CH3OH的体积比为40-20:1的 混合溶液作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 经旋转蒸发浓缩后, 得到所述的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 替尼-酞菁轭合物。 0031 如上所。
15、述的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主要可用于制备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 0032 酞菁类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第二代光敏剂。 但是由于其在靶细胞及靶组织 中的摄取量不理想, 效果难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两亲性酞菁光敏剂, 如羟基、 氟、 低聚乙二 醇和低聚胺等取代的酞菁衍生物, 由于与靶组织细胞有较好的亲和性因而有较高的摄取 量, 成为近年来研发的重点。 本发明中设计的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是利用第二代光敏剂可 化学剪裁和嫁接的特征, 在其分子上键联上某些生物特性的活性结构单元, 期望提高肿瘤 组织选择性摄取和治疗效果的一个策略。 同时这种新型光敏剂将会把埃罗替尼的高靶向 性, 酞菁锌的光动力学治疗特性和。
16、细胞滞留期长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既可解决埃罗替尼药 物耐药性问题, 也可提高酞菁配合物靶向性不强问题, 使埃罗替尼可以对残留或零星分布 在肿瘤组织周围的病变细胞进行长期抑制、 灭活, 大大降低治疗后肿瘤复发的风险。 0033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0034 (1) 明显增强了光敏剂的靶向性, 光动力活性较高; 0035 (2) 目标化合物结构单一, 不存在异构体, 产物容易纯化。 多取代的酞菁锌因为有 多个取代基, 由于各取代基空间分布不同而存在多种异构体, 而且酞菁环上有8个 位, 占据 不同的 位也生成了不同的异构体。 而结构相似使这些异构体性质极为相近, 难以分离。 单 取代酞菁锌就不。
17、存在这样的问题。 0036 (3) 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引入聚乙二醇链, 增加了酞菁类化合物在细胞中的摄取有 利于作为光动力临床用药的使用。 0037 (4) 合成方法简单, 只需要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副反应少, 原料易得, 成本低, 有 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一种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在光动力治疗用的光敏剂具体制 备过程包括: 说明书 4/10 页 6 CN 104447769 B 6 0039 步骤 (1) : 将化合物1和醋酸甲脒按摩尔比为1:2-4加入到乙醇溶液中, 微波反应2- 4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乙醇,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
18、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 脱剂过硅胶柱, 分离得到化合物2, 产率为80-92%。 0040 步骤 (2) : 将化合物2和三氯氧磷按摩尔比为1:1-3,反应4-9h后, 旋蒸除去剩余的 三氯氧磷, 后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面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3, 产率为60%-85% 0041 步骤 (3) : 以化合物3和3-氨基苯乙炔按摩尔比为: 1:1-2, 加入到异丙醇中。 反应4- 9h后, 将异丙醇旋干, 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 产率为60- 82% 0042 步骤 (4) : 将化合物4加入到三溴化硼中, 现在-78条件下反应1-3h, 然后在0反 应到室。
19、温, 反应10-18h, 旋蒸除去三溴化硼,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40-20:1为洗脱剂, 过硅 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 产率为20-30%。 0043步骤 (5) : 将化合物5和化合物6:, m=0-8按摩尔比为1: 1-2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随后加入4-8当量的无水碳酸钾, 在温度为40-80的 条件下反应4-9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 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 产率为30-50%。 0044 步骤 (6) : 将化合物7和3-硝基邻苯二甲腈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按摩尔比为1:1-2 加入到N,N。
20、-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在40-100的条件下反应4-9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 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 合物8a或者8b。 0045 步骤 (7) : 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及导气装置两颈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8a或者8b, 邻 苯二甲腈和正戊醇,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0, 待反应物溶解后, 接着加入锌、 铝、 镓、 硅盐, 搅拌至溶解后加入0.5-1ml的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恒温150, 回流反应 5-12h, 反应结束后, 减压旋蒸除去正戊醇, 以CH2Cl2和CH3OH的体积比为40-20:。
21、1的混合溶液 作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 经旋转蒸发浓缩后, 得到所述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 产率为10- 25%。 0046 我们测试了所述化合物在离体细胞中的一些光动力治疗的活性, 同时还做了动物 实验。 实验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这一种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物活性。 并且从在体动物的 试验中, 我们知道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靶向性。 0047 以下几个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48 实施例1 (M=Zn, m=3, R=-CH3O, 位单取代) 0049 1)、 将1.0g (5.07mmol) 化合物和1.0g (10mmol) 醋酸甲脒加入到20ml乙醇溶液中, 。
22、微波反应3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乙醇,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用二氯甲烷- 甲醇为洗脱剂过硅胶柱, 分离得到化合物2。 0050 ) 、 将1g (4.8mmol) 化合物2加入到1.48g (9.7mmol) 三氯氧磷,反应4-9h后, 旋蒸除 去剩余的三氯氧磷, 后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品。 再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3。 0051 3) 、 将1g (4.46mmol) 化合物3和1g (8.92mmol) 3-氨基苯乙炔加入到异丙醇中。 反应 4-9h后, 将异丙醇旋干, 再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 0052 4) 、 将2g (6.55m。
23、mol) 化合物4加入到三溴化硼中, 先在-78条件下反应1h, 然后从 说明书 5/10 页 7 CN 104447769 B 7 0反应到室温, 反应16h, 旋蒸除去三溴化硼,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40-20:1为洗脱剂, 过 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 0053 5) 、 将2g (6.8mmol) 化合物5和3.6g (10.3mmol) 化合物6(m=3)加入到N,N-二甲基 甲酰胺(DMF)中, 随后加入3.8g (27mmol) 无水碳酸钾, 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5h, 待反 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 胶柱分。
24、离得到化合物7。 1HNMR(CDCl3,400MHz): 8.64(s,1H,ArH),8.12(s,1H, ArH),7.93(s,1H,ArH),7.81(d,J=7.8Hz,1H,ArH),7.47-7.39(m,2H, ArH),7.33(s,1H,ArH),4.77(brs,4H,CH2),4.35(vt,J=4.4Hz,4H, CH2),4.22(s,3H,CH3),4.07(vt,J=4.4Hz,2H,CH2),4.03(brs,1H, NH),3.96(vt,J=4.4Hz,2H,CH2),3.80-3.76(m,4H,CH2),3.62(s,1H, CH),2.0(s,1H。
25、,OH).HRMS(ESI):m/zcalculatedforC25H29N3O6M+H+, 468.2134;found,468.2130. 0054 6) 、 将2g(4.27mmol)化合物7和0.88g (5.1mmol) 3-硝基邻苯二甲腈加入到N,N-二 甲基甲酰胺(DMF)中,在60的条件下反应8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 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a。 1HNMR(CDCl3, 400MHz): 8.64(s,1H,ArH),8.12(s,1H,ArH),7.93(s,1H,ArH),7.81 (d,J=7.。
26、8Hz,1H,ArH),7.65(t,J=7.6Hz,1H,ArH),7.47-7.39(m,3H, ArH),7.33(s,1H,ArH),7.31(d,J=7.6Hz,1H,ArH),7.26(d,J=7.6 Hz,1H,ArH),4.77(brs,4H,CH2),4.35(vt,J=4.5Hz,4H,CH2),4.22 (s,3H,CH3),4.07(vt,J=4.5Hz,2H,CH2),4.03(brs,1H,NH),3.96(vt, J=4.5Hz,2H,CH2),3.80-3.76(m,4H,CH2),3.62(s,1H,CH).HRMS(ESI): m/zcalculatedfo。
27、rC33H31N5O6M+H+,624.2822;found,624.2810. 0055 7)、 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及导气装置的100ml两颈瓶中依次加入0.30g (0.48mmol) 化合物8a, 0.55g (4.3mmol) 邻苯二甲腈和15ml正戊醇,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0, 待反应物 溶解后, 接着加入0.46g (2.1mmol) 醋酸锌, 搅拌至溶解后加入0.5-1ml的1,8-二氮杂二环 5.4.0十一碳-7-烯, 恒温150, 回流反应6h, 反应结束后, 减压旋蒸除去正戊醇, 以CH2Cl2 和CH3OH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作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 经旋转。
28、蒸发浓缩后, 得到靶向 EGFR抗癌光敏剂。 1HNMR(DMSO-d6,400MHz): 9.38-9.33(m,4H,Pc-H),9.21-9.18 (m,2H,Pc-H),9.11(d,J=7.0Hz,1H,Pc-H),8.92(d,J=7.0Hz,1H, Pc-H),8.84-8.81(m,6H,Pc-H),8.72(t,J=7.5Hz,1H,Pc-H),8.12(s, 1H,ArH),7.93(s,1H,ArH),7.81(d,J=7.8Hz,1H,ArH),7.65(t,J= 7.6Hz,1H,ArH),7.33(s,1H,ArH),7.31(d,J=7.6Hz,1H,ArH),7。
29、.26 (d,J=7.6Hz,1H,ArH),4.77(brs,4H,CH2),4.35(vt,J=4.5Hz,4H, CH2),4.22(s,3H,CH3),4.07(vt,J=4.5Hz,2H,CH2),4.03(brs,1H, NH),3.96(vt,J=4.5Hz,2H,CH2),3.80-3.76(m,4H,CH2),3.62(s,1H, CH).HRMS(ESI):m/zcalculatedforC57H43N11O6ZnM+H+,1042.2767;found, 1042.2753. 0056 实施例2 (M=Al, m=7, R=-H, 位单取代) 0057 1)、 将1g (。
30、mmol) 化合物和1.0g (mmol) 醋酸甲脒加入到20ml乙醇溶液中, 微波反应 说明书 6/10 页 8 CN 104447769 B 8 3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乙醇,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 脱剂过硅胶柱, 分离得到化合物2。 0058 2) 、 将1g (mmol) 化合物2加入到1.48g (mmol) 三氯氧磷,反应4-9h后, 旋蒸除去剩 余的三氯氧磷, 后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面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3。 0059 3) 、 将1g (mmol) 化合物3和1g (mmol) 3-氨基苯乙炔加入到异丙醇中。 反应4-9h后,。
31、 将异丙醇旋干, 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 0060 4) 、 将2g (6.55mmol) 化合物4加入到三溴化硼中, 先在-78条件下反应1h, 然后在 0反应到室温, 反应16h, 旋蒸除去三溴化硼,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40-20:1为洗脱剂, 过 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5。 1HNMR(MeOD,400MHz): 8.83(s,1H,ArH),7.92(s,1 H,ArH),7.88(s,1H,ArH),7.74(d,J=7.8Hz,1H,ArH),7.52-7.37(m,2 H,ArH),7.33(d,J=7.8Hz,1H,ArH),7.26(s,1H。
32、,ArH),4.01(brs,1H, NH),3.62(s,1H,CH),2.0(s,1H,OH).HRMS(ESI):m/zcalculatedfor C16H11N3OM+H+,262.0980;found,262.0976. 0061 5) 、 将2g (7.66mmol) 化合物5和5.5g (11.4mmol) 化合物6(m=7)加入到N,N-二甲基 甲酰胺(DMF)中, 随后加入3.8g (27mmol) 无水碳酸钾, 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7h, 待反 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 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 1HNM。
33、R(CDCl3,400MHz): 8.59(s,1H,ArH),8.36(s,1H, ArH),8.06(s,1H,ArH),7.99(d,J=7.8Hz,1H,ArH),7.53-7.49(m,3H, ArH),7.33(s,1H,ArH),5.02(brs,4H,CH2),4.83(vt,J=4.4Hz,4H, CH2),4.80-4.78(m,4H,CH2),4.62-4.58(m,4H,CH2),4.39(vt,J=4.4Hz, 2H,CH2),4.27(vt,J=4.4Hz,2H,CH2),4.21(brs,1H,NH),4.15(vt,J= 4.4Hz,4H,CH2),4.05(v。
34、t,J=4.4Hz,4H,CH2),3.95-3.91(m,4H,CH2), 3.76(s,1H,CH),2.32(s,1H,OH).HRMS(ESI):m/zcalculatedforC32H43N3O9 M+H+,614.3077;found,614.3069. 0062 6) 、 将2g(3.26mmol)化合物7和1.0g (4.8mmol) 3-硝基邻苯二甲腈加入到N,N-二甲 基甲酰胺(DMF)中,在60的条件下反应8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 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a。 1HNMR(CDCl3, 400MH。
35、z): 8.64(s,1H,ArH),8.12(s,1H,ArH),7.93(s,1H,ArH),7.81 (d,J=7.8Hz,1H,ArH),7.65(t,J=7.6Hz,1H,ArH),7.47-7.39(m,2H, ArH),7.89(d,J=7.8Hz,1H,ArH),7.33(s,1H,ArH),7.31(d,J=7.6Hz, 1H,ArH),7.26(d,J=7.6Hz,1H,ArH),5.22(m,4H,CH2),4.93(vt,J= 4.5Hz,4H,CH2),4.77(brs,4H,CH2),4.56(m,4H,CH2),4.35(vt,J= 4.5Hz,4H,CH2),4。
36、.07(vt,J=4.5Hz,4H,CH2),4.03(brs,1H,NH),3.96 (vt,J=4.5Hz,4H,CH2),3.80-3.76(m,4H,CH2),3.62(s,1H,CH).HRMS (ESI):m/zcalculatedforC40H45N5O9M+H+,740.3295;found,740.3280. 0063 7) 、 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及导气装置的100ml两颈瓶中依次加入0 .30g (0.405mmol) 化合物8a, 0.55g (4.3mmol) 邻苯二甲腈和15ml正戊醇,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0 , 待反应物溶解后, 接着加入0.46g (3.4m。
37、mol) 无水氯化铝, 搅拌至溶解后加入0.5ml的1, 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回流反应6h, 反应结束后, 减压旋蒸除去正戊醇, 以 说明书 7/10 页 9 CN 104447769 B 9 CH2Cl2和CH3OH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作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 经旋转蒸发浓缩后, 得到 所述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菁轭合物。 1HNMR(DMSO-d6,400MHz): 9.36- 9.32(m,4H,Pc-H),9.25-9.21(m,2H,Pc-H),9.14(d,J=7.0Hz,1H,Pc- H),9.01(d,J=7.0Hz,2H,Pc-H),8.。
38、81-8.79(m,4H,Pc-H),8.75(t,J =7.5Hz,2H,Pc-H),8.69(s,1H,ArH),8.32(s,1H,ArH),7.95(d,J= 7.8Hz,1H,ArH),7.74(t,J=7.6Hz,1H,ArH),7.89(d,J=7.8Hz,1H, ArH),7.33(s,1H,ArH),7.31(d,J=7.6Hz,1H,ArH),7.26(d,J=7.6 Hz,1H,ArH),5.22(m,4H,CH2),4.93(vt,J=4.5Hz,4H,CH2),4.77(brs, 4H,CH2),4.56(m,4H,CH2),4.35(vt,J=4.5Hz,4H,CH。
39、2),4.07(vt,J= 4.5Hz,4H,CH2),4.03(brs,1H,NH),3.96(vt,J=4.5Hz,4H,CH2),3.80- 3.76(m ,4H,CH2),3.55(s,1H,CH).HRMS(ESI):m/zcalculatedfor C64H57N11O8ClAlM+H+,1170.3974;found,1170.3950. 0064 实施例3 (M=Si, m=1, R=-CH2OCH2CH2OCH3, 位单取代) 0065 1)、 将1.0g化合物1和1.0g醋酸甲脒加入到20ml乙醇溶液中, 微波反应3h。 待反应 结束后, 旋干乙醇,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得。
40、到粗产品。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过硅 胶柱, 分离得到化合物2。 0066 ) 、 将1g化合物2加入到1.51g三氯氧磷,反应4-9h后, 旋蒸除去剩余的三氯氧磷, 后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粗产品。 后面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3。 0067 3) 、 将1g化合物3和1g3-氨基苯乙炔加入到异丙醇中。 反应4-9h后, 将异丙醇旋干, 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4。 0068 4) 、 将2g化合物4加入到三溴化硼中, 先在-78条件下反应1h, 然后在0反应到 室温, 反应16h, 旋蒸除去三溴化硼, 后用二氯甲烷-甲醇为40-20:1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 。
41、得到化合物5。 0069 5) 、 将2g化合物5和1.9g化合物6 (m=1) 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 随后加 入4.1g无水碳酸钾, 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6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 和水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 0070 6) 、 将2g(3.26mmol)化合物7和1.07g (4.8mmol) 3-硝基邻苯二甲腈加入到N,N-二 甲基甲酰胺(DMF)中,在60的条件下反应8h, 待反应结束后, 旋干DMF, 后用二氯甲烷和水 萃取得到粗产品, 用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
42、8a。 1HNMR(DMSO- d6,400MHz): 11.49(s,1H,NH),8.84(s,1H,NCHN=),8.40(s,1H,ArH), 7.86(s,1H,ArH),7.77(d,J=8.0Hz,1H,ArH),7.61(t,J=7.6Hz,1H, ArH),7.48(t,J=8.0Hz,1H,ArH),7.40(d,J=8.0Hz,2H,ArH),7.25 (d,J=7.6Hz,1H,ArH),7.23(d,J=7.6Hz,1H,ArH),4.38(t,J=4.4 Hz,2H,CH2),4.27(s,1H,CH),4.21(t,J=4.8Hz,2H,CH2),3.82(t,J。
43、= 4.8Hz,2H,CH2),3.77(t,J=4.4Hz,2H,CH2),3.34(s,3H,CH3).HRMS (ESI):m/zcalculatedforC29H23N5O4M+H+,506.1828;found,506.1825. 0071 7) 、 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及导气装置的100ml两颈瓶中依次加入0.30g化合物8a, 0.55g邻苯二甲腈和15ml正戊醇,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0, 待反应物溶解后, 接着加入 0.43g无水四氯化硅, 搅拌至溶解后加入0.5-1ml的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说明书 8/10 页 10 CN 104447769 B。
44、 10 回流反应6h, 反应结束后, 减压旋蒸除去正戊醇, 以CH2Cl2和CH3OH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 液作为洗脱剂, 过硅胶柱, 经旋转蒸发浓缩后, 得到所述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埃罗替尼-酞 菁轭合物。 1HNMR(DMSO-d6,400MHz): 11.28(s,1H,NH),9.24-9.22(m,3H, Pc-H),9.18-9.15(m,2H,Pc-H),9.05(d,J=7.0Hz,1H,Pc-H),8.79(s, 1H,NCHN=),8.69(d,J=7.0Hz,1H,Pc-H),8.40(s,1H,ArH),8.19-8.08 (m,6H,Pc-H),7.92(t,J=。
45、7.5Hz,1H,Pc-H),7.86(s,1H,ArH),7.82 (d,J=8.0Hz,1H,ArH),7.53(d,J=7.5Hz,1H,Pc-H),7.51(t,J=8.0 Hz,1H,ArH),7.47(d,J=8.0Hz,2H,ArH),4.44(t,J=4.4Hz,2H, CH2),4.31(s,1H,CH),4.25(t,J=4.8Hz,2H,CH2),3.88(t,J=4.8Hz, 2H,CH2),3.83(t,J=4.4Hz,2H,CH2),3.17(s,3H,CH3).HRMS(ESI):m/z calculatedforC53H35N11O4Cl2SiM+H+,988.。
46、2099;found,988.2065. 0072 应用实例1 (M=Zn, m=3, R=-CH3O, 、 位单取代) 0073 将 (8a) 和 (8b) 两种酞菁锌配合物的离体光动力抗癌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为今后 在体 (小鼠) 实验及临床应用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酞菁作为光敏剂的细胞毒性。 光敏剂的细胞毒性实验通常包括光毒性和暗毒性实验两 部分, 采用MTT法(四氮唑盐还原法)测定。 MTT (3-(4, 5-二甲基噻唑-2)-2, 5-二苯基四氮 唑溴盐) 检测原理是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不溶于水的蓝 紫色结晶甲。
47、瓒 (Formazan) 并沉积在细胞中, 而死细胞中并无琥珀酸脱氢酶, 因此不会产生 甲瓒。 用DMSO (二甲基亚砜) 溶解活细胞产生的甲瓒, 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 值, 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 MTT甲瓒形成的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 0074 生长状态良好的贴壁细胞, 用0.25%胰酶消化传代, 用RPMI1640培养基 (含10%小 牛血清) 配制2104cells/ml细胞悬液, 将每孔180 l (约含4000个肿瘤细胞) 接种于96孔培 养板内, 置37, 5%CO2培养箱内培养贴壁过夜, 贴壁后加药; 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 是指对照组除。
48、了不加酞菁外, 其他条件与受试样品组一致。 )、 溶剂对照组 (溶剂对照是指对 照组不加细胞, 其他条件与受试样品组一致) 以及受试样品组, 酞菁预先配制为DMSO (含5% 蓖麻油) 储备液, 所有药液配制后均经有机膜过滤 (0.22m) , 使用时酞菁用水稀释为不同浓 度, 终浓度中DMSO的含量为1%。 每浓度设定6个平行孔, 每孔加入20l不同浓度的药后置于 培养箱内孵育。 光毒实验: 24小时后, 去除含药液的培养基, 换上100l新鲜培养基, 然后用 激光器对细胞进行照射, 670nm波长激光, 照射能量密度为1.5J/cm2。 光照完毕, 将96孔板 重置于37, 5%CO2的培。
49、养箱内, 继续培养。 暗毒实验则在换完新鲜培养基后直接放入培养 箱中继续培养, 操作过程尽量避免光照, 24h后, 每孔加入MTT的PBS溶液 (4mg/ml) 10 l, 37 孵育4小时, 4小时后小心弃去上清, 每孔加入200 lDMSO溶解甲瓒颗粒, 轻度震荡使甲瓒完 全溶解后, 用酶标仪测定570nm波长下OD值。 0075 我们采用MTT法测定了两种酞菁对HepG2人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曲线。 在光照和无光 照条件下对HepG2细胞的杀伤曲线。 光照波长为670nm, 光照能量密度为1.5Jcm-2。 数据 由三次独立的平行实验得到, 以MeanSEM方式处理。 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种酞菁在无光照条 件下对细胞没有任何杀伤作用, 而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它们杀伤HepG2细胞的IC50值 (半数 抑制率) 分别为0.030 M、 0.050 M。 而且只需要0.5 M的酞菁就几乎可以杀死全部癌细胞, 因此它们都表现出非常高的光动力抗癌活性。 极低的暗毒性和较高的光毒性说明这两种酞 说明书 9/10 页 11 CN 104447769 B 11 菁都达到了理想光敏剂的要求, 有望开发为高效的光敏药物。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