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144673.0 (22)申请日 2015.12.31 C12J 1/10(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创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华 天道 3 号综合楼 A 区 516 单元 (入驻创 新服务公司) (72)发明人 董树彪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 造装置, 包括前筒、 后筒、 正向螺旋杆、 反向螺旋 杆、 电机、 连接环、 进料口、 出料口、 底座、 温度传感 器、 PLC 控制器、 接料器。
2、、 支架和滑槽, 底座上端设 有滑槽, 滑槽内设有支架, 支架上设有前筒和后 筒, 前筒和后筒对称设置, 前筒中轴线上设有正向 螺旋杆, 后筒中轴线上设有反向螺旋杆, 正向螺旋 杆和反向螺旋杆均通过电机带动, 前筒顶端设有 进料口, 前筒和后筒相对应的端部为出料口, 两出 料口通过连接环连接, 连接环下方设有接料器, 前 筒和后筒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底座上 设有 PLC 控制器, PLC 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 电 机连接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搅拌效 率高, 降温速度快, 产品质量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443247 U 2016.08.10 CN 205443247 U 1.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筒、 后筒、 正向螺旋杆、 反向螺 旋杆、 电机、 连接环、 进料口、 出料口、 底座、 温度传感器、 PLC控制器、 接料器、 支架和滑槽, 所 述底座上端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设有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前筒和后筒, 所述前筒和后筒 对称设置, 所述前筒中轴线上设有正向螺旋杆, 所述后筒中轴线上设有反向螺旋杆, 所述正 向螺旋杆和反向螺旋杆均通过电机带动, 所述前筒顶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前筒和后筒相对 应的端部为出料。
4、口, 两所述出料口通过连接环连接, 所述连接环下方设有接料器, 所述前筒 和后筒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底座上设有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温 度传感器, 所述电机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与底座为可 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出料口为可拆卸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443247 U 2 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造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地域广大, 各地气候条件不同, 酿造原料。
5、有别, 传统消费习惯差异, 酿造技术 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食醋生产工艺。 这些食醋生产工艺, 按醋酸发酵阶段的状态可分为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两大类, 固态为醅, 液态为醪。 0003 传统固态醋酸发酵是采用浅缸进行固态醋酸发酵, 依靠人工翻醅调整发酵过程中 醋醅的温度、 水分, 同时补充新鲜空气。 人工翻醅缺点是劳动条件差、 翻醅工作量大, 对劳动 力的需求较大。 为了使醋酸发酵温度控制在正常发酵区间, 多数工厂一天内翻醅两次, 这样 不但翻醅工作量大, 酒精挥发量也会增多, 导致其出品率降低。 并且, 人工翻醅均匀度差, 也 影响着食醋的生产质量。 0004 因。
6、此,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 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翻醅工作量大, 且翻醅均匀度差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包括前筒、 后筒、 正向螺旋杆、 反向螺旋杆、 电 机、 连接环、 进料口、 出料口、 底座、 温度传感器、 PLC控制器、 接料器、 支架和滑槽, 所述底座 上端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设有支架, 所述支架上设有前筒和后筒, 所述前筒和后筒对称设 置, 所述前。
7、筒中轴线上设有正向螺旋杆, 所述后筒中轴线上设有反向螺旋杆, 所述正向螺旋 杆和反向螺旋杆均通过电机带动, 所述前筒顶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前筒和后筒相对应的端 部为出料口, 两所述出料口通过连接环连接, 所述连接环下方设有接料器, 所述前筒和后筒 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底座上设有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 器, 所述电机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0008 优选的, 所述电机与底座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出料口为可拆卸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通过将发酵筒设置为前筒和后筒进行连接的结构, 可以使物料从前筒和后筒连接处的出料口出料; 在使用时。
8、, 物料从进料口处进入, 首先通过 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正向螺旋杆转动, 带动物料向后筒方向移动, 而反向螺旋杆的转 动, 带动物料进入到后筒中进行搅拌转动, 当物料到达后筒端部后, 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反 向螺旋杆进行反向转动, 带动物料从后筒向前筒方向移动, 此时控制正向螺旋杆进行反向 转动, 带动物料进入到前筒中, 重复上述步骤, 可实现物料的搅拌翻转; 当搅拌完成后, 可移 动在滑槽中的支架, 使前筒和后筒相脱离, 从而使物料在出料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5443247 U 3 单, 使用方便, 搅拌效率高, 降温速度快, 产品质量高。 附图。
9、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前筒; 2后筒; 3正向螺旋杆; 4反向螺旋杆; 5电机; 6连接环; 7进料口; 8出料 口; 9底座; 10温度传感器; 11PLC控制器; 12接料器; 13支架; 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螺旋。
10、式固态酿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 方便, 搅拌效率高, 降温速度快, 产品质量高。 0014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和详细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 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如图1所示的一种改进的螺旋式固态酿造装置, 包括前筒1、 后筒2、 正向螺旋杆3、 反向螺旋杆4、 电机5、 连接环6、 进料口7、 出料口8、 底座9、 温度传感器10、 PLC控制。
11、器11、 接料 器12、 支架13和滑槽14, 所述底座9上端设有滑槽14, 所述滑槽14内设有支架13, 所述支架13 上设有前筒1和后筒2, 所述前筒1和后筒2对称设置, 所述前筒1中轴线上设有正向螺旋杆3, 所述后筒2中轴线上设有反向螺旋杆4, 所述正向螺旋杆3和反向螺旋杆4均通过电机5带动, 所述前筒1顶端设有进料口7, 所述前筒1和后筒2相对应的端部为出料口8, 两所述出料口8 通过连接环6连接, 所述连接环6下方设有接料器12, 所述前筒1和后筒2内侧壁上设有多个 温度传感器10, 所述底座9上设有PLC控制器11, 所述PLC控制器11连接温度传感器10, 所述 电机5连接所述P。
12、LC控制器11。 温度传感器10测定前筒1和后筒2中物料的温度信息, 并将温 度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11, 由PLC控制器11控制电机5的传动作用。 0016 更进一步的, 所述电机5与底座9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环6与所述出料口8为可 拆卸连接。 这样在支架13带动前筒1或后筒2进行移动时, 能够方便实现电机5的移动; 而连 接环6的设置, 能够在需要出料时, 前筒1和后筒2的出料口8相互脱离, 实现出料过程。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通过将发酵筒设置为前筒1和后筒2进行连接的结构, 可以 使物料从前筒1和后筒2连接处的出料口8出料; 在使用时, 物料从进料口7处进入, 首先通过。
13、 PLC控制器11控制电机5带动正向螺旋杆3转动, 带动物料向后筒2方向移动, 而反向螺旋杆4 的转动, 带动物料进入到后筒2中进行搅拌转动, 当物料到达后筒2端部后, 通过PLC控制器 11控制反向螺旋杆4进行反向转动, 带动物料从后筒2向前筒1方向移动, 此时控制正向螺旋 杆3进行反向转动, 带动物料进入到前筒1中, 重复上述步骤, 可实现物料的搅拌翻转; 当搅 拌完成后, 可移动在滑槽14中的支架13, 使前筒1和后筒2相脱离, 从而使物料在出料口8处 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搅拌效率高, 降温速度快, 产品质量高。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5443247 U。
14、 4 0018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1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 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 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544324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544324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