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徐敬
  • 文档编号:8649882
  • 上传时间:2020-10-19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16.6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0260.6

    申请日:

    20140805

    公开号:

    CN104262636B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G81/00,C08B15/06

    主分类号:

    C08G81/00,C08B15/06

    申请人:

    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人:

    郭明,费萌,武晓鹏,王春歌,白丽群,吴强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

    优先权:

    CN201410380260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润体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超支化聚合物生物降解性不佳、回收率低、材料塑形能耗大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改性制成卤代醋酸纤维素;(2)卤代醋酸纤维素与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经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生成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3)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脱保护基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4)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通过自缩聚合成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通过本方法制备出的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具有环境友好、热稳定性高、可塑性强、塑型能耗小、质量回收率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结构式如(I)所示:结构式中,HAC选自带羟基的氨基酸,Ce为纤维素。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1)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改性制成卤代醋酸纤维素;(2)卤代醋酸纤维素与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经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生成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3)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脱保护基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4)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通过自缩聚合成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纤维素的预处理步骤为:物理粉碎、超声处理、酶降解、碱润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粉碎到过80~120目筛网,超声处理中超声的功率为40kHz,时间20~40min,纤维素经超声波处理后通过浓度为0.5~2.0mg·ml的纤维素酶降解,得到聚合度为20~30的纤维素分子,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然后洗涤,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乙酰化得到醋酸纤维素,将醋酸纤维素加入卤化氢中加热反应30~50℃,5~7小时得到卤代醋酸纤维素,其中,卤化氢与醋酸纤维素的摩尔比为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氨基酸分子经芴甲氧羰基化生成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衍生物,再经叔丁酯化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制备的卤代醋酸纤维素和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溶于无水CHCl中,加入球状的分子筛后,搅拌30分钟,再加入AgCO作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卤代醋酸纤维素和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总摩尔数的0.5~1.0%,反应2~4小时后过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步骤(2)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所述的卤代醋酸纤维素与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将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溶于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在常温下搅拌后除去溶剂,再加入1mol·L甲醇钠溶液,常温搅拌并调节pH值至7.0,蒸干,得到步骤(3)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所述的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0.5~1.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将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溶于甲苯中,搅拌后加入对甲苯磺酸和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20℃~140℃下聚合反应,水浴冷凝,反应大于8小时后用乙醇置换甲苯溶剂,蒸馏得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即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与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摩尔比为0.5~1.5∶1,对甲苯磺酸与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的质量比为0.05~0.1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合物是指有着三维尺寸树枝状结构的高度支化的大分子,与树枝状大分子相比,其支化度小、分子量分布宽、几何异构体多,它的几何外形没有树枝状大分子规则,但它具有特有的性能,如粘度低、溶解性高、成膜性好等等。在获得单体的前提下,超支化聚合物可以通过一步法合成,不需要多步合成与提纯,合成工艺简单且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但目前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多数基于化学试剂,种类不多,真正实用的更少。化学原料试剂具有反应稳定、结构明确、应用广泛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生物降解性不佳、回收率低、材料塑形能耗大等缺点。故合成新型可生物降解的超支化聚合物极有必要。纤维素为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具有可微生物降解、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等优点。以绿色环保的纤维素为原料来合成具有环保且低碳排放的新型材料,是符合材料发展趋势的。

    纤维素因其有着结晶度高,溶解性不佳,加工性能较合成树脂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在新材料合成领域的应用。目前对纤维素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纤维素分子链的接枝改性方面,而对于以纤维素为超支化单体制备超支化聚酯材料的研究甚少。以纤维素为超支化单体制备超支化聚酯材料,不仅保留了纤维素原本的可生物降解的优点,更是为其加工性能的提高和大规模生产作了有益的探究。

    梅锦岗《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第28卷,第6期,16-19),文中所采用原料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乙醇胺(DEOA)及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石油化工产品,其合成的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产物不具有生物降解性。

    邢铁玲、陈国强《NMMO溶剂溶解丝素、纤维素及其混合膜的制备》(纺织学报,第24卷,第6期,519-521)文中所介绍的溶解纤维素材料的溶剂为N-甲基吗啉-N-氧化物,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超支化聚合物生物降解性不佳、回收率低、材料塑形能耗大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方法制备出的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具有环境友好、热稳定性高、可塑性强、塑型能耗小、质量回收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结构式如(I)所示:

    结构式中,HAC选自带羟基的氨基酸,Ce为纤维素。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改性制成卤代醋酸纤维素;

    纤维素的预处理步骤为:物理粉碎、超声处理、酶降解、碱润胀。纤维素经物理粉碎,过80~100目筛网,降低其分子量,然后经超声波处理,超声的功率为40kHz,时间20~40min,纤维素经超声波处理后通过浓度为0.5~2.0mg·ml-1的纤维素酶降解,得到聚合度为20~30的纤维素分子,随后用质量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对其进行活化润胀,然后洗涤,干燥,备用。

    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乙酰化得到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再经卤化氢取代得到卤代醋酸纤维素。

    作为优选,采用现有技术,即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经醋酸活化,再加入硫酸(硫酸用量为预处理后的纤维素总摩尔数的0.5~1.0%)作催化剂,冰浴冷却后,加入醋酸酐(醋酸酐与预处理后的纤维素葡萄糖单元的摩尔比大于3∶1)和吡啶(吡啶用量占处理后的纤维素总摩尔数的0.5~1.0%)进行乙酰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剩余醋酸酐。用14%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催化剂,使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得醋酸纤维素。

    反应式如下所示:

    将醋酸纤维素加入卤化氢中加热30~50℃,反应5~7小时得到卤代醋酸纤维素,作为优选,卤化氢与醋酸纤维素的摩尔比为1~3∶1。

    以溴化氢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2)卤代醋酸纤维素与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经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生成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

    所述的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氨基酸分子经芴甲氧羰基化生成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衍生物,再经叔丁酯化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带羟基的氨基酸。

    作为优选,将氨基酸溶于质量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中,冰水浴冷却,随后将溶有芴甲氧羰基氯的二氧六环溶液加入(芴甲氧羰基氯完全溶解在二氧六环溶剂中),芴甲氧羰基氯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反应物在0℃搅拌1小时后,再于25℃搅拌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再用乙醚萃取两次,水层冰水浴冷却下,用浓HCl调节pH值到7.0,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得到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

    以丝氨酸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然后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叔丁醇和氯化亚铜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滤去暗黑色固体,用无水CH2Cl2稀释,然后滴加到溶有芴甲氧羰基氨基酸的CH2Cl2中,室温搅拌反应3~4小时后过滤,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洗涤三次,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干,加入乙酸乙酯萃取,0℃以下温度放置30分钟,过滤,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

    以丝氨酸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将所制备的卤代醋酸纤维素和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溶于无水CH2Cl2中,其中,卤代醋酸纤维素与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1~3,加入球状分子筛后,搅拌后加入Ag2CO3作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卤代醋酸纤维素和双官能团保护的氨基酸总摩尔数的0.5~1.0%,反应2~4小时后过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

    以丝氨酸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3)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脱保护基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

    将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溶于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在常温下搅拌后除去溶剂,再加入1mol·L-1甲醇钠溶液中,用量为使溶剂溶解的量,常温搅拌,脱去氨基保护基,调节pH值至7.0,蒸干,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

    作为优选,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0.5~1.5。

    以丝氨酸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4)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通过自缩聚合成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将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溶于甲苯中,搅拌后加入对甲苯磺酸和脱水剂,120℃~140℃下聚合反应,水浴冷凝,反应超过8小时后,乙醇置换甲苯溶剂,蒸馏得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即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作为优选,脱水剂选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脱水剂与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摩尔比为0.5~1.5∶1,对甲苯磺酸与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的质量比为0.05~0.15∶1。

    作为优选,蒸馏得到的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为1代产物,以1代超支化聚酯代替上述单体,重复操作,可以得到2~5代超支化聚酯产物。

    以丝氨酸为例反应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克服了以往超支化聚合物合成中原料多由化学试剂合成的局限,通过ABn型自缩聚合成一种新型聚酯功能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溶解性、可塑性较纤维素好,塑型能耗小,热稳定性较纤维素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料、中级产物及纤维素超支化聚酯的红外谱图;

    图2为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图3为纤维素超支化聚酯的核磁共振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市购。

    实施例1

    (1)纤维素1kg经物理粉碎,过100目筛网,然后经超声波处理,超声的功率为40kHz,时间30min,纤维素经超声波处理后通过浓度为1.0mg·ml-1的纤维素酶降解,得到聚合度为25的纤维素分子,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对其进行活化润胀,然后洗涤,干燥,备用。

    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5mmol加入硫酸0.035mmol,冰浴冷却后,加入醋酸酐20mmol和吡啶0.035mmol进行乙酰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剩余醋酸酐,使 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得醋酸纤维素。

    将醋酸纤维素5mmol加入溴化氢5mmol中,加热40℃,反应6小时得到溴代醋酸纤维素。

    (2)将丝氨酸5mmol溶于质量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中,冰水浴冷却,随后将溶有芴甲氧羰基氯5mmol的二氧六环溶液加入,反应物在0℃搅拌1小时后,再于25℃搅拌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再用乙醚萃取两次,水层冰水浴冷却下,用浓HCl调节pH值到7.0,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得到氨基保护的丝氨酸。

    然后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5mmol,叔丁醇5mmol和氯化亚铜0.01mmo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滤去暗黑色固体,用无水CH2Cl2稀释,然后滴加到溶有芴甲氧羰基丝氨酸的CH2Cl2中,室温搅拌反应3~4小时后过滤,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洗涤三次,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干,加入乙酸乙酯萃取,0℃以下放置30分钟,过滤,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丝氨酸。

    将步骤(1)制备的溴代醋酸纤维素5mmol和双官能团保护的丝氨酸5mmol溶于无水CH2Cl2中,加入球状分子筛后,搅拌后加入0.035mmol Ag2CO3作催化剂,反应3小时后过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类糖肽纤维素丝氨酸衍生物。

    (3)将类糖肽纤维素丝氨酸衍生物5mmol溶于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在常温下搅拌后除去溶剂,再加入1mol·L-1甲醇钠溶液50ml中,常温搅拌,调节pH值至7.0,蒸干,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

    (4)将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5mmol,20.8g溶于甲苯中,搅拌后加入对甲苯磺酸2.08g和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5mmol,130℃下聚合反应,水浴冷凝,反应9小时后,乙醇置换溶剂,蒸馏得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即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经过检测,实施例1原料、中级产物及纤维素超支化聚酯的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类糖肽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如图2所示,纤维素超支化聚酯的核磁共振碳谱如图3所示。

    蒸馏得到的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为1代产物,以1代超支化聚酯代替上 述单体,重复操作,可以得到2~5代超支化聚酯产物。

    实施例2

    (1)纤维素1kg经物理粉碎,过120目筛网,然后经超声波处理,超声的功率为30kHz,时间40min,纤维素经超声波处理后通过浓度为2.0mg·ml-1的纤维素酶降解,得到聚合度为20的纤维素分子,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对其进行活化润胀,然后洗涤,干燥,备用。

    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5mmol加入硫酸0.05mmol,冰浴冷却后,加入醋酸酐15mmol和吡啶0.05mmol进行乙酰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剩余醋酸酐,使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得醋酸纤维素。

    将醋酸纤维素5mmol加入氯化氢10mmol中加热50℃,反应5小时得到氯代醋酸纤维素。

    (2)将苏氨酸5mmol溶于质量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中,冰水浴冷却,随后将溶有芴甲氧羰基氯7mmol的二氧六环溶液加入,反应物在0℃搅拌反应1小时后,再于25℃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再用乙醚萃取两次,水层冰水浴冷却下,用浓HCl调节pH值到7.0,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得到氨基保护的苏氨酸。

    然后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5mmol,叔丁醇5mmol和氯化亚铜0.01mmo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滤去暗黑色固体,用无水CH2Cl2稀释,然后滴加到溶有芴甲氧羰基苏氨酸的CH2Cl2中,室温搅拌反应3~4小时后过滤,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洗涤三次,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干,加入乙酸乙酯萃取,0℃以下放置30分钟,过滤,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苏氨酸。

    将步骤(1)制备的氯代醋酸纤维素5mmol和双官能团保护的苏氨酸5mmol溶于无水CH2Cl2中,加入球状分子筛后,搅拌后加入0.05mmol Ag2CO3作催化剂,反应3小时后过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类糖肽纤维素苏氨酸衍生物。

    (3)将类糖肽纤维素苏氨酸衍生物5mmol溶于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5,在常温下搅拌后除去溶剂,再加入1mol·L-1甲醇钠溶液50ml中,常温搅拌,调节pH值至7.0,蒸干,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

    (4)将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5mmol,16.8g溶于甲苯中,搅拌后加入对甲苯磺酸1.68g和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7.5mmol,140℃下聚合反应,水浴冷凝,反应11小时后,乙醇置换甲苯溶剂,蒸馏得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即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蒸馏得到的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为1代产物,以1代超支化聚酯代替上述单体,重复操作,可以得到2~5代超支化聚酯产物。

    实施例3

    (1)纤维素1kg经物理粉碎,过100目筛网,然后经超声波处理,超声的功率为50kHz,时间20min,纤维素经超声波处理后通过浓度为1.0mg·ml-1的纤维素酶降解,得到聚合度为30的纤维素分子,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对其进行活化润胀,然后洗涤,干燥,备用。

    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5mmol加入硫酸0.025mmol,冰浴冷却后,加入入醋酸酐30mmol和吡啶0.025mmol进行乙酰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剩余醋酸酐,使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得醋酸纤维素。

    将醋酸纤维素5mmol加入碘化氢15mmol中加热30℃,反应7小时得到碘代醋酸纤维素。

    (2)将酪氨酸5mmol溶于质量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中,冰水浴冷却,随后将溶有芴甲氧羰基氯10mmol的二氧六环溶液加入,反应物在0℃搅拌反应1小时后,再于25℃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再用乙醚萃取两次,水层冰水浴冷却下,用浓HCl调节pH值到7.0,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得到氨基保护的酪氨酸。

    然后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叔丁醇和氯化亚铜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滤去暗黑色固体,用无水CH2Cl2稀释,然后滴加到溶有芴甲氧羰基酪氨酸的CH2Cl2中,室温搅拌反应3~4小时后过滤,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洗涤三次,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干,加入乙酸乙酯萃取,0℃以下放置30分钟,过滤,得到双官能团保护的酪氨酸。

    将步骤(1)制备的碘代醋酸纤维素5mmol和双官能团保护的酪氨酸15mmol溶于无水CH2Cl2中,加入球状分子筛后,搅拌后加入0.025mmol Ag2CO3作催化剂,反应3小时后过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类糖肽 纤维素酪氨酸衍生物。

    (3)将类糖肽纤维素酪氨酸衍生物5mmol溶于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0.5,在常温下搅拌后除去溶剂,再加入1mol·L-1甲醇钠溶液40ml中,常温搅拌,调节pH值至7.0,蒸干,得到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

    (4)将纤维素基超支化聚酯单体5mmol,25.2g溶于甲苯中,搅拌后加入对甲苯磺酸2.52g和脱水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5mmol,120℃下聚合反应,水浴冷凝,反应9小时后,乙醇置换甲苯溶剂,蒸馏得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即得到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

    蒸馏得到的超支化纤维素基聚酯产物为1代产物,以1代超支化聚酯代替上述单体,重复操作,可以得到2~5代超支化聚酯产物。

    经溶解性实验、热重性能实验和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实施例1~3制备的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溶解性、可塑性较纤维素好,塑型能耗小,热稳定性较纤维素好等优点。

    关 键  词:
    一种 纤维素 聚酯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纤维素基聚酯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498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