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1210189.2 (22)申请日 2016.12.2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5892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4.26 (73)专利权人 上海普信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426号 64幢C149室 (72)发明人 王荣军吴健泳 (51)Int.Cl. C08F 212/08(2006.01) C08F 230/02(2006.01) C08F 8/30(2006.01) C08F 2。
2、/20(2006.01) 审查员 聂聪 (54)发明名称 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 方法, 加入苯乙烯, 磷酸三烯丙酯、 异戊烯基聚氧 乙烯醚, 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进行悬 浮聚合得到阻燃型聚苯乙烯产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589200 B 2018.10.02 CN 106589200 B 1.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 按重量份计加入100份苯乙烯, 10-30份磷酸三烯丙酯、 0.1-1份异。
3、戊烯基 聚氧乙烯醚, 0.01-0.1份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0.01-0.1份1,8-二氮杂双 环5.4.0十一碳-7-烯, 1000-2000份水, 1-5份分散剂, 1-4份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在70- 110反应4-15h, 过滤, 烘干后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由基聚合 引发剂包括偶氮化合物以及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分散 剂包括明胶, 聚乙烯醇, 羟甲基纤维素。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589200 B 2 一种阻。
4、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尤其是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EPS膨胀聚苯板属易燃材料, 加入有机阻燃剂虽可提高其阻燃性, 但随着有机 阻燃剂的挥发, EPS膨胀聚苯板阻燃性能也随着下降, 经检测其阻燃性能只能达到B1级; 此 外, 传统EPS膨胀聚苯板属于热塑性材料, 遇火攻击后收缩、 熔化、 流淌, 火灾过程中伴随着 浓烈的烟雾, 不仅严重污染环境, 而且火灾蔓延速度快, 过火面积大, 难以扑救, 往往造成重 大的人员伤亡, 2011年3月15日, 由公安部消防局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材 料消防监。
5、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的65号文件, 无论是住宅、 公建、 既有建筑改造所用保温 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达到A级。 自65号文件发布以来, 中国保温市场上大量的无机材料纷 纷上墙, 虽然解决了防火的问题, 但是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建筑节能不达标。 0003 CN102775690A提供了公开了公开了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材料, 其特征在于: 主要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聚苯乙烯EPS发泡颗粒80-90、 高效阻燃剂10-20, 所述 高效阻燃剂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氢氧化镁阻燃剂3-5、 超细石墨1-6、 高岭土1- 3、 颜料1-3、 水3。 0004 CN104164006A公开了一种可阻燃型。
6、聚苯乙烯保温泡沫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 列重量份数的物质: 聚苯乙烯80-99份, 可膨胀石墨35-41份, 钛白粉10-15份, 玻璃微珠13- 25份, 云母粉3-11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9份, 环氧糠油酸丁酯13-34份, N-乙基对甲 苯磺酰胺10-15份, 枸橼酸5-9份, 红磷15-30份, 氢氧化铝12-19份, 可再分散乳胶粉10-17 份, 晶石1-8份, 碳酸钙3-5份。 0005 CN103435927B公开了一种A级阻燃改性聚苯板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聚苯板, 按重量 计, 包括阻燃型聚苯乙烯树脂2025份、 发泡剂0.40.5份、 滑石粉4050份、 氢。
7、氧化铝6 10份、 表面活性剂24份、 固化剂35份。 还公开了相应的制备方法。 0006 现有技术中的阻燃改性聚苯板在聚苯乙烯中掺杂各种阻燃剂, 分散效果差, 造成 树脂和阻燃剂之间相容性差, 影响到制品的阻燃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 的制备方法。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型聚苯乙烯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在反应釜中, 按重量份计加入100份苯乙烯, 10-30份磷酸三烯丙酯、 0.1-1份异戊烯 基聚氧乙烯醚, 0.01-0.1份N-羟基-5-降冰片烯。
8、-2,3-二甲酰亚胺, 0.01-0.1份1,8-二氮杂 双环5.4.0十一碳-7-烯, 1000-2000份水, 1-5份分散剂, 1-4份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在70 -110反应4-15h, 过滤, 烘干后得到产品。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6589200 B 3 0009 所述的磷酸三烯丙酯, 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 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 胺,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均为市售产品。 0010 所述的引发剂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包括: 偶氮化合物以及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 优选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庚腈。 0011 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明胶, 聚。
9、乙烯醇, 羟甲基纤维素。 0012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通过悬浮聚合方式, 苯乙烯和磷酸三烯丙酯生成交联聚合物, 同时异戊烯基聚氧 乙烯醚, 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等单 体的亚胺基团, 二氮杂双环基团的引入, 提高了阻燃效果, 聚苯乙烯的极限氧指数可提高 5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实例仅仅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并不是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实施例1: 在3000L反应釜中加入100Kg苯乙烯, 26Kg磷酸三烯丙酯, 然后加入0.5Kg 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 0。
10、.05Kg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0.05Kg1,8-二氮杂双 环5.4.0十一碳-7-烯, 1500Kg水,3Kg明胶, 2Kg过氧化苯甲酰, 在90反应6h, 过滤, 烘干 后得到产品。 产品编号M-1。 0016 实施例2: 0017 在3000L反应釜中加入100Kg苯乙烯, 10Kg磷酸三烯丙酯, 然后加入0.1Kg异戊烯基 聚氧乙烯醚, 0.01Kg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0.01Kg1,8-二氮杂双环5.4.0 十一碳-7-烯, 1000Kg水,1Kg聚乙烯醇, 1Kg偶氮二异庚腈, 在70反应15h, 过滤, 烘干后得 到产品。 产品。
11、编号M-2。 0018 实施例3: 0019 在3000L反应釜中加入100Kg苯乙烯, 30Kg磷酸三烯丙酯, 然后加入1Kg异戊烯基聚 氧乙烯醚, 0.1KgN-羟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0.1Kg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 碳-7-烯, 2000Kg水,5Kg羟甲基纤维素, 4Kg过氧化苯甲酰, 在110反应4h, 过滤, 烘干后得 到产品。 产品编号M-3。 0020 比较例1: 磷酸三烯丙酯不加入, 其它同实施例1。 所得产品编号为M-4。 0021 比较例2: 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不加入, 其它同实施例1。 所得产品编号为M-5。 0022 比较例3: N-羟基。
12、-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不加入, 其它同实施例1。 所得产品 编号为M-6。 0023 比较例4: 0024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不加入, 其它同实施例1。 所得产品编号为M-7。 0025 实施例4: 0026 将加入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4的阻燃型聚苯乙烯按GB/T 2406-1993检测极限 氧指数LOI。 0027 表1不同工艺做出的试验样品阻燃性能的比较 0028 编号LOI%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6589200 B 4 M-128.9 M-227.6 M-329.1 M-421.1 M-524.8 M-624.8 M-724.3 纯聚苯乙烯18.6 0029 由表1可知: 阻燃型聚苯乙烯阻燃性的提高非常显著, LOI增加量也非常显著。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6589200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