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pdf

  • 上传人:刘**
  • 文档编号:8641955
  • 上传时间:2020-10-16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396.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44111.6

    申请日:

    20061108

    公开号:

    CN101316809B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45/72

    主分类号:

    C07C45/72

    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石田浩作,田中成佳,麻田贵广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348121/20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良好的生产性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以及不饱和醇的方法。本发明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在胺类和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或者其盐的存在下,进行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的方法;本发明的不饱和醇的制造方法,是还原上述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胺类和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或者其盐的存在下、进行二种不同的醛化合物的交叉缩合反应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二种不同的醛化合物是分别由通式(I)以及通式(II)所表示的醛化合物I以及II,R-CHO                (I)R-CHO                (II)作为醛化合物I使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碳原子数3~20的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碳原子数6~20的含有芳香环构造的基团或者含有杂环构造的基团;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通式(I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氢原子、甲基或者乙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醛化合物II是HCHO的情况下,得到由通式(III-a)所表示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式中的R-C表示通式(I)中的R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的α位的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而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化合物II是除了HCHO之外的醛的情况下,得到由通式(III-b)表示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式中的R-C表示通式(II)中的R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的α位的碳原子键接的氢原子而获得,R与上述含义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化合物II的使用量是所述醛化合物I的1.0~10倍摩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醛化合物I使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甲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化合物I的使用量是所述醛化合物II的0.4~2.5倍摩尔。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胺类或者其盐为仲胺或者其盐。 8.一种不饱和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来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还原该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来制造不饱和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以及制造不饱和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作为香料和香料中间体或者作为医·农药的中间原料是一种有用的化合物。 

    作为香料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比如有反式-2-己烯醛、反式-2-庚烯醛、反式-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反式-2-癸烯醛、反式-2-十一碳烯醛、反式-2-十二碳烯醛、反式-2-十三碳烯醛、2,4-辛二烯醛、2,4-壬二烯醛、2,6-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2,4-十一碳二烯醛、2,4-十二碳二烯醛、柠檬醛、α-亚甲基香茅醛(香柠檬醛:bergamal)、肉桂醛(桂皮醛)、α-甲基肉桂醛、α-己基肉桂醛等。 

    另外,作为香料中间体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有,由龙脑烯醛诱导的香料白雷曼檀香(Sandalmysole core)、檀香208(Bacdanol)以及檀香210(Sandalore)等的原料;由对-异丁基苯甲醛诱导的香料高砂(Suzaral)的原料;由对叔丁基苯甲醛诱导的香料铃兰醛(Lilial)的原料等。 

    作为这样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制造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由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在由该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在使二种不同的醛化合物作交叉醛缩合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公知的醛缩合催化剂氢氧化钠等,那么各个醛化合物会发生自身的缩合反应,从而以交叉缩合为目的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选择率会降低,另外,给精制操作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 

    因此,公开了如下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在非活性溶剂中,在有机酸铵盐的存在下,使多碳原子数的醛化合物(A)和低碳原子数的醛化合物(B)进行交叉缩合(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该方法中,醛化合物(B)/醛化合物(A)的使用摩尔比为比较大的2.5~10,并且有必要在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的非极性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因此收率又不令人满意。另外,在该方法中,作为催化剂的有机酸铵盐,可以使用哌啶醋酸盐、吡咯烷醋酸盐、醋酸铵、二甲基吡啶醋酸铵、吗啉醋酸盐、哌啶甲酸盐以及哌啶丙酸盐等的碳原子数1~3的低级有机酸的铵盐。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α-烷基肉桂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质子酸使用醋酸,作为盐使用吡咯烷。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13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16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如下两方面: 

    (1)在胺类和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或其盐的存在下进行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 

    (2)还原由上述(1)的方法所制造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而制造不饱和醇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非活性溶剂,作为催化剂的有机酸铵盐而使用碳原子数1~3的低级有机酸的铵盐的方法,在经济性和收率方面不能让人满意。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使用醋酸的方法,在收率方面不能让人满意。 

    本发明涉及以高收率和良好的生产性制造作为香料以及香料中间体等而有用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方法,以及使用该不饱和醛化合物来制造作为香料等而有用的不饱和醇的方法。 

    本发明者们发现:通过使醛化合物进行分子间缩合反应,特别是通过进行交叉缩合反应来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时候,通过在胺类和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或者其盐的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即使不使用溶剂也能够以高收率和良好的生产性获得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另外,还发现:通过选择性地还原以该方法而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 可以得岛作为香料等而有用的不饱和醇。 

    本发明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为,在胺类和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或者其盐的存在下,通过进行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而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以下对所使用的各个成分和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作为碳原子数4~20的质子酸,可以使用碳原子数4~20的脂肪族以及/或者芳香族有机酸。优选使用碳原子数6~20、更优选使用碳原子数8~20、更进一步优选使用碳原子数10~20的脂肪族以及/或者芳香族有机酸。作为这样的有机酸,比如可以列举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癸酸、十二烷酸、硬脂酸、异硬脂酸、环己酸、安息香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单烷基化磷酸、二烷基化磷酸以及烷基化磺酸等。这些有机酸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使用量为,相对于原料醛化合物优选使用0.1~20摩尔%,更加优选使用1~5摩尔%。另外,可以使用适当量的将原料醛的一部分进行氧化的产品,以其代替另外添加上述有机酸。 

    另外,作为与上述的质子酸合并使用的胺类可以列举氨、伯胺以及仲胺,其中优选仲胺。作为该仲胺的例子可以列举二丁基胺、哌啶、吡咯烷以及脯氨酸等。特别优选二丁基胺以及/或者哌啶。这些胺类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使用量为,相对于原料醛化合物优选使用0.1~20摩尔%,更加优选使用1~5摩尔%。 

    在本发明中,上述质子酸以及胺类既可以分别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也可以以胺盐的形式进行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原料醛化合物可以使用甲醛以及在有机基团上结合有醛基的化合物。对于与醛基结合的有机基团没有特别的限制,比如烷基、链烯基、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含有芳香环构造的基团以及含有杂环构造的基团。这些有机基团也可以具有羟基和烷氧基等的适当取代基团。 

    本发明的方法在用于醛化合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特别在用于二种不同的醛化合物的交叉缩合反应的情况下有效。 

    具体可以列举下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二种不同的醛化合物是分别由通式(I)以及通式(II)所表示的醛化合物I以及II,

    R1-CHO    (I) 

    R2-CHO    (II) 

    (式中的R1以及R2是互相不同的基团,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直链或者支链链烯基、碳原子数3~20的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碳原子数6~20的含有芳香环构造的基团或者含有杂环构造的基团)。如果醛化合物II是HCHO,那么得到由通式(III-a)表示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 

    [式中的R1a-C表示通式(I)中的R1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1的α位的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而获得]如果醛化合物II是除了HCHO之外的醛,那么得到由通式(III-b)表示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 

    [式中的R2a-C表示通式(II)中的R2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2的α位的碳原子键接的氢原子而获得,R1与上述的含义相同]。 

    上述R1以及R2中的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既可以具有羟基等的适当的取代基,也可以在分子内具有与醚键等的杂原子。作为该直链或者支链烷基,比如可以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戊基、各种己基、各种辛基、各种癸基、各种十二烷基、各种十四烷基、各种十六烷基、各种十八烷基以及羟基硬脂基等。 

    R1以及R2中的碳原子数3~20的直链或者支链链烯基,既可以具有羟基等的适当的取代基,也可以在分子内拥有醚键等的杂原子。作为该直链或者支链链烯基,比如可以列举丙烯基、各种丁烯基、各种戊烯基、各种己烯基、各种辛烯基、各种癸烯基、各种十二碳烯基、各种十四碳烯基、各种十六碳烯基以及各种十八碳烯基等。 

    作为R1以及R2中的碳原子数3~20的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可以列举:含有环戊烷环、环戊烯环、环戊二烯环、环己烷环、环己烯环以及环己二烯环等的单环类环构造的基团;含有二环戊烷环、二环戊烯环、二环戊二烯环、二环庚烷环、二环庚烯环、二环庚二烯环、二环辛烷环、二环辛烯环、二环辛二烯环、三环十一烷环、三环十一碳烯环、三环十一碳二烯环、降冰片环以及降冰片烯环等的多环类环构造的基团。在这些环构造中,也可以在环上拥有烷基、烷氧基以及羟基等的适当的取代基。 

    作为上述R1以及R2中的碳原子数6~20的含有芳香环构造的基团,可以列举碳原子数6~20的芳基以及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等,在这些芳香环上也可以拥有烷基、烷氧基以及羟基等的适当的取代基。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以列举苯基、萘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乙苯基、异丁苯基、叔丁苯基、甲氧苯基、乙氧苯基等。作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可以列举苄基、各种烷基苄基、苯乙基、各种烷基苯乙基、苯丙基、各种烷基苯丙基、萘甲基、各种烷基萘甲基、萘乙基、各种烷基萘乙基、萘丙基以及各种烷基萘丙基等。 

    作为R1以及R2中的含有杂环构造的基团,比如可以列举含有呋喃环、二氢呋喃环、四氢呋喃环、吡喃环、二氢吡喃环、四氢吡喃环等的以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构造的基团等。在这些杂环构造中,在环上也可以拥有烷基、烷氧基以及羟基等的适当的取代基。 

    在本发明中,作为原料醛化合物的醛化合物I以及II可以从比如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2-甲基丁醛、己醛、辛醛、十一醛、2-甲基辛醛、3,5,5-三甲基己醛、顺式-3-己烯醛(叶醛)、4-庚烯醛、2,6-二甲基-5-庚烯醛(甜瓜醛)、4-癸烯醛、2,5,6-三甲基-4-庚烯醛、10-十一碳烯醛、香茅醛、羟基香茅醛、龙脑烯醛、紫苏醛、环柠檬醛、藏花醛、新铃兰醛(lyral)、三甲基环己烯甲基丁醛(cetonal)、3-丙基二环[2.2.1]-5-庚烯-2-羧基醛、清风醛(scentenal)、苯甲醛、枯茗醛、苯乙醛、2-苯基丙醛、苯丙醛、对异丁基苯甲醛、对叔丁基苯甲醛、水杨醛、茴香醛、香草醛、糠醛以及5-羟甲基-2-糠醛等当中作适当选择并使用。 

    在该交叉缩合反应中,上述醛化合物I以及II的使用比例为,相对于醛化合物I的醛化合物II的使用量优选为0.1~10倍摩尔,更优选 使用0.3~3倍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使用0.6~1.6倍摩尔。 

    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HCHO(甲醛)的情况下所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是上述通式(III-a)所表示的化合物。在通式(III-a)中,R1a-C表示通式(I)中的R1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1的α位的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而获得。 

    另外,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HCHO以外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得到由上述通式(III-b)所表示的化合物。在通式(III-b)中,R2a-C表示通式(II)中的R2的残基,其通过除去2个与位于R2的α位的碳原子键接的氢原子而获得,R1与上述含义相同。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醛化合物I与II的交叉缩合反应中,可以优选使用以下所示的缩合反应I以及缩合反应II。 

    [缩合反应I] 

    作为醛化合物I使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碳原子数6~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通式(I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6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或者碳原子数3~6的含有脂环构造的基团;使之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 

    在该反应中,作为醛化合物I可以使用通式(I)中的R1为(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甲基的龙脑烯醛,还可以使用正十一醛、正辛醛以及羟基香茅醛等。另外,作为醛化合物II可以使用通式(II)中的R2为氢原子、甲基、乙基等的甲醛、乙醛以及丙醛等。 

    在该缩合反应中,醛化合物II优选使用相对于醛化合物I的1.0~10倍摩尔,更优选使用1.0~5倍摩尔,更进一步优选使用1.0~3倍摩尔。反应温度通常为20~150℃,优选为50~130℃,更为优选的是70~120℃。醛化合物I和II既可以加入其全部的量使之反应,也可以滴加醛化合物II使之进行反应。 

    不需要刻意使用溶剂,在制造工序上出于操作容易性等的理由而必要时,可以使用溶剂。另外,不需要刻意地一边进行反应一边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但是在制造工序上不得不需要除水等的情况下,可 以基于该理由进行脱水操作。 

    当醛化合物I使用式(1)的龙脑烯醛、醛化合物II使用式(2)的丙醛的情况下,按照下述的反应式而得到式(3)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 

    另外,醛化合物I使用式(4)的正十一醛、醛化合物II使用甲醛的情况下,按照下述的反应式而得到式(5)的α-亚甲基十一醛。 

    在由该缩合反应I所制造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之中,作为香料比如可以列举反式-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反式-2-癸烯醛、反式-2-十一碳烯醛、反式-2-十二碳烯醛、反式-2-十三碳烯醛、三甲基癸二烯醛、α-亚甲基香茅醛(香柠檬醛:bergamal)等。 

    另外,作为香料中间体比如可以列举α-亚甲基十一醛、α-亚甲基辛醛、α-亚甲基羟基香茅醛、2-甲基-2-癸烯醛、2-甲基-2-十一碳烯醛、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等。 

    [缩合反应II] 

    作为醛化合物I使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碳原子数6~20的含有芳香环构造的基团或者含有杂环构造的基团;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通式(I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碳原子数3~10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使之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制造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 

    在该反应中,作为醛化物I比如可以使用苯甲醛、枯茗醛、对异丁基苯甲醛、对叔丁基苯甲醛以及苯乙醛等。另外,作为醛化合物II比如可以使用乙醛、丙醛、异丁醛、异戊醛、戊醛以及辛醛等。 

    在该缩合反应II中,醛化合物I优选使用相对于醛化合物II的0.4~2.5倍摩尔,更优选使用0.6~2.0倍摩尔。 

    反应温度通常为70~140℃,优选为100~120℃。 

    醛化合物I和II既可以加入其全部的量使之进行反应,也可以滴加醛化合物II使之进行反应。 

    作为醛化合物I使用式(6)的对异丁基(或者叔丁基)苯甲醛、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式(2)的丙醛的情况下,按照下述的反应式获得式(7)的对异丁基(或者叔丁基)-α-甲基肉桂醛。 

    在式(6)、(7)中,R3表示异丁基或者叔丁基。 

    通过对该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得到香料对异丁基(或者叔丁基)-α-甲基氢化肉桂醛(异丁基:高砂(suzaral);叔丁基:铃兰醛(Lilial)]。 

    另外,作为醛化合物I使用式(8)的苯乙醛、作为醛化合物II使用式(9)的异丁醛(n=0)或者异戊醛(n=1)的情况下,按照下述反应式可以得到式(10)的香料4-甲基-2-苯基-2-戊烯醛(n=0)或者5-甲基-2-苯基-2-己烯醛(n=1)。 

    在式(9)、(10)中,n表示0或1的数。 

    在通过该缩合反应II而制造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中,作为香料可以列举比如肉桂醛、α-甲基肉桂醛、4-甲基-2-苯基-2-戊烯醛、5-甲基-2-苯基-2-己烯醛、α-戊基肉桂醛、α-己基肉桂醛以及o-甲氧基肉桂醛等。 

    另外,作为香料中间体可以列举比如对异丙基-α-甲基肉桂醛(由氢化而成为香料兔耳草醛)、对异丁基-α-甲基肉桂醛以及对叔丁基-α-甲基肉桂醛等。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选择性地还原由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来制造不饱和醇的方法。 

    作为选择性还原的还原剂优选为烷氧基铝或者氢化金属化合物。作为烷氧基铝可以列举比如甲醇铝、乙醇铝、丙醇铝、异丙醇铝、丁醇铝以及异丁醇铝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收率的观点考虑其中优选异丙醇铝。 

    另外,作为氢化金属化合物可以使用氢化铝化合物和硼氢化合物等。作为氢化铝化合物可以列举比如氢化铝锂、烷氧基氢化铝锂、氢化铝纳、乙氧基氢化铝钠、氢化铝镁以及二烷基氢化铝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在使用该氢化铝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溶剂比如可以使用二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以及二噁烷等的非活性溶剂并实施选择性还原。 

    另外,作为硼氢化合物可以列举比如硼氢化钠、硼氢化锂、硼氢化钾以及硼氢化铝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在使用硼氢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反应溶剂可以使用低级脂肪醇,具体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或者水性-醇,比如水-甲醇、水-乙醇、水-异丙醇等的混合溶液,并实施选择性还原。 

    在还原剂使用烷氧基铝的情况下,还原温度通常是50~120℃,优选温度为80~110℃;在使用氢化金属化合物的情况下,还原温度是20~30℃,优选温度是10~20℃。 

    通过该还原反应,比如上述式(3)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成为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醇(白雷曼檀香:Sandalmysole core)。该化合物具有白檀香,优选用作香料素材。 

    另外,对于丁醛与式(1)的龙脑烯醛发生缩合反应而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2-乙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通过与上述同样地进行选择性还原而得到2-乙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醇(檀香208)。该化合物被优选用作檀香木香的合 成原料。 

    通过将由本发明得到的白雷曼檀香和檀香208调配于香料组合物中,能够充分有效地体现白檀的香气。根据赋香对象制品的形体、种类以及使用目的,用于发挥其效果的调配比例有相当大的可调范围。比如调配0.5%~30%就可得到让人感兴趣的效果,但是调配浓度也可以在这浓度范围之外。下面表示含有白雷曼檀香的香料组合物的配方例。 

    配方例 

    香波用香料组合物 

    通过在具有下述组成的香料组合物95质量份中加入5质量份的白雷曼檀香,能够获得拥有白檀的柔和芳香的香波用香料组合物。 

    配方成分                        质量份

    里哪醇                          15 

    环十五内酯                      12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12 

    对叔丁基-α-甲基氢化肉桂醛      10 

    顺式-3-己烯基水杨酸酯           10 

    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5 

    香茅醇                          5 

    苯乙醇                          5 

    AMBER CORE*                     5 

    α-正己基肉桂醛                 4 

    乙酸苄酯                        4 

    橙油                            3 

    乙酸里哪酯                      3 

    γ-甲基紫罗酮                   2 

    合计                            95 

    *注:花王商品名,化合物:1-(2-叔丁基环己氧基)-2-丁醇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高收率以及生产性良好地制造作为香料以及香料中间体等而有用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另外,可以使用该不饱和醛化合物制造出作为香料等而有用的不饱和醇。 

    实施例1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管以及滴液漏斗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龙脑烯醛171g(纯度88%,0.98mol)、哌啶3.8g(0.045mol)、硬脂酸13.1g(0.046mol),在1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用6小时逐渐滴加丙醛91g(1.6mol),保持1小时使之熟成后冷却,并且为了除去胺而添加醋酸3.2g(0.053mol),使其二层分离。水洗所得到的有机层,进行二层分离,得到295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60.6%,0.93mol)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95%)。 

    实施例2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管以及滴液漏斗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龙脑烯醛171g(纯度88%,0.98mol)、二丁基胺5.8g(0.045mol)、己酸5.3g(0.046mol),在1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用6小时逐渐滴加丙醛91g(1.6mol),保持1小时使之熟成后冷却,并且为了除去胺而添加醋酸3.2g(0.053mol),使其二层分离。水洗所得到的有机层,进行二层分离,得到280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63.4%,0.92mol)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94%)。 

    实施例3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回流管的3L四口烧瓶中加入正十一醛1043g(6.0mol)、37质量%甲醛水溶液520g(6.4mol)、二丁基胺47g(0.36mol)、硬脂酸33g(0.11mol),在9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30分钟后确认原料正十一醛已完全反应而消失,之后,冷却并进行二层分离。蒸馏所得到的有机层,得到1062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97%,5.7mol)的α-亚甲基十一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95%)。 

    实施例4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回流管的2L四口烧瓶中加入正辛醛 762g(6.0mol)、37质量%甲醛水溶液520g(6.4mol)、二甲基胺15g(0.33mol)、癸酸10g(0.06mol),在9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45分钟后确认原料正辛醛已完全反应而消失,之后,冷却并进行二层分离。蒸馏所得到的有机层,得到790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95%,5.4mol)的α-亚甲基辛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90%)。 

    实施例5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回流管的3L四口烧瓶中加入羟基香茅醛1032g(6.0mol)、37质量%甲醛水溶液520g(6.4mol)、二丁基胺53g(0.41mol)、己酸10g(0.09mol),在9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40分钟后确认原料羟基香茅醛已完全反应而消失,之后,冷却并进行二层分离。蒸馏所得到的有机层,从而得到1058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95%,5.5mol)的3,7-二甲基-2-亚甲基-7-羟基辛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92%)。 

    比较例1 

    在附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管以及滴液漏斗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龙脑烯醛171g(纯度88%,0.98mol)、哌啶3.8g(0.045mol)、醋酸2.8g(0.046mol),在1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搅拌。用6小时逐渐滴加丙醛92g(1.6mol),保持1小时使之熟成后冷却,并且为了除去胺而添加醋酸3.2g(0.053mol),然后进行二层分离。水洗所得到的有机层,并进行二层分离,得到279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54.7%,0.79mol)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81%)。 

    比较例2 

    将龙脑烯醛3.04kg(纯度85%,17mol)以及甲苯2kg投加至10L玻璃反应器中,在室温条件下一边搅拌一边添加丙醛2.9kg(纯度100%,50mol)、哌啶170g(2mol)以及冰醋酸120g(2mol)。接着,对混合物用水分离器进行4小时回流,从循环路径上除去680ml的反应生成水。由反应混合物试样的气象色谱分析得知未反应萃取物的含量为15 质量%。 

    对应于此,进一步添加哌啶85g(1mol)以及冰醋酸60g(1mol)。在再进行回流1小时之后,从循环路径上再除去反应所生成的水120g,从而使未反应萃取物完全发生反应。在蒸馏除去甲苯1.9kg之后,用2L水分2次清洗反应混合物。在30cm的填充塔内蒸馏有机层6.24kg,从而获得生成物3.27kg(由气象色谱测定的纯度为85%,14.5mol)(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85%)。 

    在使用碳原子数不到4的脂肪酸即碳原子数2的醋酸的情况下,即使除去反应生成水,也不能如同本申请那样以高收率获得所期望的化合物。 

    实施例6 

    通过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醛进行蒸馏来进行精制,之后,如下所述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从而获得不饱和醇。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以及滴液漏斗的1000ml的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醚500ml、氢化铝锂7.5g(0.2mol),接着一边激烈搅拌一边通过滴液漏斗花1小时滴加上述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96g(0.5mol)。用冰-食盐混合物冷却此时的反应烧瓶,将反应温度保持在15~20℃。进一步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之后,加入冰使氢化铝锂水解。 

    接着,以5质量%硫酸水溶液分解氢氧化铝之后,使用分液漏斗,用50ml乙醚萃取3次,水洗乙醚层之后,干燥并通过蒸馏去除乙醚,从而得到粗品生成物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醇(相对于理论量的收率为85%)。 

    精馏该粗品生成物之后而得到的2-甲基-4-(2,2,3-三甲基环戊-3-烯-1-基)-丁-2-烯-1-醇具有白檀香气,作为香料素材也是一种卓越而优选的物质。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一种以高收率和良好的生产性制造作为香料以及香料中间体等而有用的α,β-不饱和醛化合物的方法,以及使用该不饱和醛化合物制造作为香料等而有用的不饱和醇的方法。 

    关 键  词:
    不饱和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不饱和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419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