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29500.3 (22)申请日 2017.08.17 (73)专利权人 高清华 地址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城关镇 益民路东巷16户 (72)发明人 高清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罗沪光 (51)Int.Cl. C12M 1/107(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 。
2、料及加热装置, 所述发酵罐的内顶中间连接过滤 网, 过滤网上方与储气室形成一体内腔, 所述过 滤网上方设置抽液管, 抽液管储气室壁后连接抽 液泵, 抽液泵通过机架安装在发酵罐顶部, 抽液 泵连接供液管, 供液管贯穿发酵罐后通到发酵罐 内底并连接带有多个孔眼的圆形出液管, 所述发 酵罐的内部还设置圆弧形供热管, 供热管一端连 接出水管, 出水管贯穿发酵罐的立壁后连接到锅 炉, 锅炉的出水管连接水泵, 水泵连接进水管并 贯穿发酵罐立壁后连接到供热管另一端; 具有结 构紧凑, 设计合理, 上料方便, 快捷省时, 节省人 工, 上料均匀, 并且利用内底供热源到上部的抽 沼液达到热量循环, 为干物质发酵。
3、提供条件, 从 而提高产气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143231 U 2018.03.27 CN 207143231 U 1.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包括发酵罐, 发酵罐的顶部设有四周进料口, 其罐顶中间设有储气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的内顶中间连接过滤网, 过滤网上方与储 气室形成一体内腔, 所述过滤网上方设置抽液管, 抽液管贯穿储气室壁后连接抽液泵, 抽液 泵通过机架安装在发酵罐顶部, 抽液泵连接供液管, 供液管贯穿发酵罐后通到发酵罐内底 并连接带有多个孔眼的圆形出液管, 所述发酵罐的内部还设置圆弧形供热管, 供热管一端 连接出水管, 出水管。
4、贯穿发酵罐的立壁后连接到锅炉, 锅炉的出水管连接水泵, 水泵连接进 水管并贯穿发酵罐立壁后连接到供热管另一端。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 料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由垂直进料机构、 水平进料机构和多孔进料机构组成, 所述的进料装 置安装在发酵罐的外部, 其中垂直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水平进料机构的中料斗的侧壁, 水平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并贯穿多孔进料机构的上端, 多孔进料机构的多个出料管分别 连接发酵罐顶部的四周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供 热管和出液管均设置在发酵罐的内底部, 。
5、所述供热管位于出液管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供 热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垂 直进料机构由外架、 大料斗、 下电机、 下筒体及下螺旋叶片组成, 所述下筒体下端安装下电 机, 下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下筒体的端部连接设置在下筒体内的下螺旋叶片一端, 所述下筒 体的下端外侧贯穿连接大料斗, 大料斗和下筒体的下端通过连接外架进行悬空, 外架置于 地面, 所述下筒体的上端的出料端连接水平进料机构的中料斗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
6、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 平进料机构由中料斗、 中螺旋叶片、 中电机、 外筒体组成, 所述中料斗的一侧安装中电机, 中 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料斗后连接设置在中料斗内的中螺旋叶片, 中螺旋叶片另一端贯穿中 料斗另一侧壁, 并伸出到中料斗外后套装外筒体, 外筒体一端连接中料斗的另一侧壁, 外筒 体的另一端的出料端连接多孔进料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垂 直进料机构由立电机、 立筒体、 立螺旋叶片及出料管组成, 所述立电机安装在立筒体的上 端, 立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立筒体的上端并连接设置在立筒体内的立螺旋叶片, 立筒体的上 部。
7、外侧连接水平进料机构的出料端, 立筒体的下部侧壁连通倾斜连接多个出料管, 多个出 料管下端连接发酵罐顶部四周进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立 筒体的下部侧壁连接四个出料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143231 U 2 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工程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 生物能源,是一种优质、 卫生、 廉价的气体燃料,开展农村沼 气建设,推广三沼综合利用,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
8、业产业结构 调整。 0003 在沼气工程中, 由于沼气干发酵工艺的限制, 其原料在加入发酵罐内带来很大的 难度, 进料难和加热难, 以及发酵罐内温度不均匀等问题, 制约着沼气工程干发酵工艺的使 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 提供了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 置。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包括发酵罐, 发酵罐的顶部设有四周进料口, 其罐顶中间设有储气室, 所述发酵罐的内顶中 间连接过滤网, 过滤网上方与储气室形成一体内腔, 所述过滤网上方设置抽液管, 抽液管贯 穿储气室壁后连接抽液泵, 抽液泵通过机。
9、架安装在发酵罐顶部, 抽液泵连接供液管, 供液管 贯穿发酵罐后通到发酵罐内底并连接带有多个孔眼的圆形出液管, 所述发酵罐的内部还设 置圆弧形供热管, 供热管一端连接出水管, 出水管贯穿发酵罐的立壁后连接到锅炉, 锅炉的 出水管连接水泵, 水泵连接进水管并贯穿发酵罐立壁后连接到供热管另一端。 000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一种所述的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还 包括进料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由垂直进料机构、 水平进料机构和多孔进料机构组成, 所述的 进料装置安装在发酵罐的外部, 其中垂直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水平进料机构的中料斗的 侧壁, 水平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并贯穿多孔进料机构的。
10、上端, 多孔进料机构的多个出料 管分别连接发酵罐顶部的四周进料口。 0007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供热管和出液管均设置在发酵罐的内底 部, 所述供热管位于出液管的上方。 000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供热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 径。 0009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垂直进料机构由外架、 大料斗、 下电机、 下 筒体及下螺旋叶片组成, 所述下筒体下端安装下电机, 下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下筒体的端部 连接设置在下筒体内的下螺旋叶片一端, 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外侧贯穿连接大料斗, 大料斗 和下筒体的下端通过连接外架进行悬空, 外架置于地面, 所述下筒体的。
11、上端的出料端连接 水平进料机构的中料斗侧壁。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7143231 U 3 00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水平进料机构由中料斗、 中螺旋叶片、 中电 机、 外筒体组成, 所述中料斗的一侧安装中电机, 中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料斗后连接设置在 中料斗内的中螺旋叶片, 中螺旋叶片另一端贯穿中料斗另一侧壁, 并伸出到中料斗外后套 装外筒体, 外筒体一端连接中料斗的另一侧壁, 外筒体的另一端的出料端连接多孔进料机 构。 0011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垂直进料机构由立电机、 立筒体、 立螺旋叶 片及出料管组成, 所述立电机安装在立筒体的上端, 立电。
12、机的输出轴贯穿立筒体的上端并 连接设置在立筒体内的立螺旋叶片, 立筒体的上部外侧连接水平进料机构的出料端, 立筒 体的下部侧壁连通倾斜连接多个出料管, 多个出料管下端连接发酵罐顶部的四周进料口。 001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立筒体的下部侧壁连接四个出料管。 0013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还设有溢流池, 溢流池连接溢 流管, 溢流管贯穿发酵罐顶部伸入到发酵罐内。 001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沼气原料送入到大料斗内, 启动下电机驱动下螺 旋叶片转动, 推动沼气原料向上输送到中料斗内, 中电机工作驱动中螺旋叶片旋转推动中 料斗内的沼气原料入多孔。
13、进料机构推送, 然后进入到多孔进料机构, 立电机工作驱动立螺 旋叶片旋转, 再推送沼气原料从四个出料管进入到发酵罐内。 00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通过锅炉提供热水, 利用水泵抽吸经进水管向发 酵罐的供热管加水, 由于供水管比进水管粗, 热水在供热管内停留时间长, 来加热发酵罐内 底的沼气原料, 然后供热管内降温后的水从其另一端流出, 经出水管流回到锅炉内, 形成供 热循环, 另外, 发酵罐内底部加热后的沼气原料通过抽液泵工作, 由抽液管来抽吸发酵罐内 顶部的沼液, 利用外循环经供液管回流到发酵罐内底的出液管内, 再从出液管上设置的多 个孔眼内流出, 达到发酵罐内的温度均匀。 00。
14、16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结构紧凑, 设计合理, 上料方便, 快 捷省时, 节省人工, 上料均匀, 进料从发酵罐顶部四个进料口进料, 沼气原料在电机带动螺 旋筒四个出料管推动, 使原料干物质达到干发酵要求, 提高干物质含量, 从而提高产气率, 另外通过设置锅炉向发酵罐内从底部向上加热, 再通过抽液泵抽吸发酵罐内顶部沼液后, 从其外部循环送到发酵罐内底, 使沼液在发酵罐内从下向上流动, 解决了沼气干发酵工艺 中干物质含量高, 加难困难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多孔进料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供热。
15、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出液管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1-4中所示, 一种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包括发酵罐12, 发酵罐12 的顶部设有四周进料口, 其罐顶中间设有储气室, 所述发酵罐12的内顶中间连接过滤网8,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7143231 U 4 过滤网8上方与储气室形成一体内腔, 所述过滤网8上方设置抽液管901, 抽液管901贯穿储 气室壁后连接抽液泵9, 抽液泵9通过机架安装在发酵罐12顶部, 抽液泵9连接供液管10, 供 液管10贯穿发酵罐12后通到发酵罐12内底并连接带。
16、有多个孔眼1101的圆形出液管11, 所述 发酵罐12的内部还设置圆弧形供热管7, 供热管7一端连接出水管6a, 出水管6a贯穿发酵罐 12的立壁后连接到锅炉4, 锅炉4的出水管连接水泵5, 水泵5连接进水管6b并贯穿发酵罐12 立壁后连接到供热管7另一端。 0023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一种所述的干发酵沼气工程进料及加热装置, 还 包括进料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由垂直进料机构1、 水平进料机构2和多孔进料机构3组成, 所 述的进料装置安装在发酵罐12的外部, 其中垂直进料机构1的出料端连接水平进料机构2的 中料斗201的侧壁, 水平进料机构2的出料端连接并贯穿多孔进料机构3的上端, 。
17、多孔进料机 构3的多个出料管301分别连接发酵罐12顶部的四周进料口。 002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供热管7和出液管11均设置在发酵罐12的 内底部, 所述供热管7位于出液管11的上方。 002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供热管7的管径大于进水管6b和出水管6a 的管径。 002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垂直进料机构1由外架101、 大料斗102、 下 电机103、 下筒体104及下螺旋叶片105组成, 所述下筒体104下端安装下电机103, 下电机103 的输出轴贯穿下筒体104的端部连接设置在下筒体104内的下螺旋叶片105一端, 所述下筒 体1。
18、04的下端外侧贯穿连接大料斗102, 大料斗102和下筒体104的下端通过连接外架101进 行悬空, 外架101置于地面, 所述下筒体104的上端的出料端连接水平进料机构2的中料斗 201侧壁。 0027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水平进料机构2由中料斗201、 中螺旋叶片 202、 中电机203、 外筒体204组成, 所述中料斗201的一侧安装中电机203, 中电机203的输出 轴贯穿中料斗201后连接设置在中料斗201内的中螺旋叶片202, 中螺旋叶片202另一端贯穿 中料斗201另一侧壁, 并伸出到中料斗201外后套装外筒体204, 外筒体204一端连接中料斗 201的另一侧壁。
19、, 外筒体204的另一端的出料端连接多孔进料机构3。 002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垂直进料机构3由立电机302、 立筒体301、 立螺旋叶片303及出料管304组成, 所述立电机302安装在立筒体301的上端, 立电机302的输 出轴贯穿立筒体301的上端并连接设置在立筒体301内的立螺旋叶片303, 立筒体301的上部 外侧连接水平进料机构2的出料端, 立筒体301的下部侧壁连通倾斜连接多个出料管304, 多 个出料管304下端连接发酵罐12顶部的四周进料口。 0029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立筒体301的下部侧壁连接四个出料管 304。 0030 作为对上述。
20、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酵罐12的顶部还设有溢流池, 溢流池连接 溢流管, 溢流管贯穿发酵罐顶部伸入到发酵罐内。 0031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沼气原料送入到大料斗内, 启动下电机驱动下螺 旋叶片转动, 推动沼气原料向上输送到中料斗内, 中电机工作驱动中螺旋叶片旋转推动中 料斗内的沼气原料入多孔进料机构推送, 然后进入到多孔进料机构, 立电机工作驱动立螺 旋叶片旋转, 再推送沼气原料从四个出料管进入到发酵罐内。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7143231 U 5 003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通过锅炉提供热水, 利用水泵抽吸经进水管向发 酵罐的供热管加水, 由于供水。
21、管比进水管粗, 热水在供热管内停留时间长, 来加热发酵罐内 底的沼气原料, 然后供热管内降温后的水从其另一端流出, 经出水管流回到锅炉内, 形成供 热循环, 另外, 发酵罐内底部加热后的沼气原料通过抽液泵工作, 由抽液管来抽吸发酵罐内 顶部的沼液, 利用外循环经供液管回流到发酵罐内底的出液管内, 再从出液管上设置的多 个孔眼内流出, 达到发酵罐内的温度均匀。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7143231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07143231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07143231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0714323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