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39404.3 (22)申请日 2018.06.20 (71)申请人 罗国球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 解放西路内沙三巷5号 (72)发明人 罗国球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 限公司 44409 代理人 张艳梅 (51)Int.Cl. C08L 23/12(2006.01) C08L 69/00(2006.01) C08L 25/12(2006.01) C08L 3/10(2006.01) C08K 7/14(2006.01。
2、) C08K 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 数: 改性聚丙烯20-30份、 聚丙烯20-30份、 聚碳酸 酯1-5份、 玻璃纤维2-5份、 苯乙烯橡胶3-7份, 苯 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7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3- 6份, 聚碳酸树脂2-5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4-8份, 聚酰胺0.3-0.7份, 石墨烯5-l0份, 阻燃剂2-4份, 抗氧剂1-2份, 抗老化剂2.4-4.7份。 本发明制作 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 并且稳。
3、定性 较强, 具备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重量轻, 耐蚀性 佳, 耐药性好, 电绝缘性优良, 价格低廉, 使用寿 命较长, 整个加工方法简单, 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822404 A 2018.11.16 CN 108822404 A 1.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及 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30份、 聚丙烯20-30份、 聚碳酸酯1-5份、 玻璃纤维2-5份、 苯乙烯橡 胶3-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7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3-6份, 聚碳酸树脂2-5份, 聚甲基 丙烯酸酯4-8份, 聚酰胺0.3-0.7份。
4、, 石墨烯5-l0份, 阻燃剂2-4份, 抗氧剂1-2份, 抗老化剂 2.4-4.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30份、 聚丙烯30份、 聚碳酸酯5份、 玻璃纤维5 份、 苯乙烯橡胶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7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6份, 聚碳酸树脂5份, 聚 甲基丙烯酸酯8份, 聚酰胺0.7份, 石墨烯l0份, 阻燃剂4份, 抗氧剂2份, 抗老化剂4.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
5、份、 聚丙烯20份、 聚碳酸酯1份、 玻璃纤维2 份、 苯乙烯橡胶3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3份, 聚碳酸树脂2份, 聚 甲基丙烯酸酯4份, 聚酰胺0.3份, 石墨烯5份, 阻燃剂2份, 抗氧剂1份, 抗老化剂2.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S1, 按份量进行称取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 聚碳酸酯、 玻璃纤维、 苯乙烯橡胶, 苯乙烯-丙 烯腈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 聚碳酸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酰胺, 石墨烯将其加入混 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并向混合机中不断注入, 水蒸汽,。
6、 保持12ml/min的速度, 不断送入, 持 续25min, 将原料表面进行充分清洗, 然后再进行加入, 控制温度在120-180, 持续15min; S2, 将按配比称量的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 以及步骤S1中的混合物在高速 搅拌机组内混合加热搅拌; S3, 将搅拌混合后的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熔融塑化、 挤出、 冷却、 切粒,得到 聚丙烯复合材料; S4, 将挤出成型后的产品, 进行常温静置15-30min, 然后对表面进行擦拭, 清除多余封 边丝条, 然后进行包装, 完成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塑料管材及其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
7、 先 在90-110的温度下控制150r/min-18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处理10min-20min, 然后 将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注入后, 控制600r/min-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 2h, 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3中, 所用的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直径80-110mm, 螺杆的长径比为40: 1, 混合熔融 温度设定为第一段170-210、 第二段210-230、 第三段230-255、 第四段255-27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
8、8822404 A 2 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是 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 化(如锈蚀), 提高耐磨性、 导电性、 反光性、 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不少硬 币的外层亦为电镀。 0003 与金属制件相比, 塑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金属质感, 而且能减轻制品 重量, 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的同时, 也。
9、改善了其在电、 热及耐蚀等方面的性能, 但 电镀用塑料材料的选择却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 机械性能、 材料成本、 电镀成本、 电 镀的难易程度以及尺寸精度等因素。 而因其结构上的优势, 不仅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易于 加工成型, 而且材料表面易于侵蚀而获得较高的镀层结合力, 所以目前在电镀中应用极为 普遍。 0004 然而目前, 传统的复合塑料并不适合电镀, 即便完成电镀, 稳定性也比较差, 针对 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背景技术上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
10、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 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30份、 聚丙烯20-30份、 聚碳酸酯1-5份、 玻璃纤维2-5份、 苯乙烯橡胶3-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7份, 聚对苯二 甲酸丁酯3-6份, 聚碳酸树脂2-5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4-8份, 聚酰胺0.3-0.7份, 石墨烯5-l0 份, 阻燃剂2-4份, 抗氧剂1-2份, 抗老化剂2.4-4.7份。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30份、 聚 丙烯30份、 聚碳酸酯5份、 玻璃纤维5份、 苯。
11、乙烯橡胶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7份, 聚对苯 二甲酸丁酯6份, 聚碳酸树脂5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 聚酰胺0.7份, 石墨烯l0份, 阻燃剂4 份, 抗氧剂2份, 抗老化剂4.7份。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份、 聚 丙烯20份、 聚碳酸酯1份、 玻璃纤维2份、 苯乙烯橡胶3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份, 聚对苯 二甲酸丁酯3份, 聚碳酸树脂2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4份, 聚酰胺0.3份, 石墨烯5份, 阻燃剂2 份, 抗氧剂1份, 抗老化剂2.4份。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0010 S1。
12、, 按份量进行称取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 聚碳酸酯、 玻璃纤维、 苯乙烯橡胶, 苯乙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822404 A 3 烯-丙烯腈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 聚碳酸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酰胺, 石墨烯将其 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并向混合机中不断注入, 水蒸汽, 保持12ml/min的速度, 不断 送入, 持续25min, 将原料表面进行充分清洗, 然后再进行加入, 控制温度在120-180, 持续 15min; 0011 S2, 将按配比称量的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 以及步骤S1中的混合物在 高速搅拌机组内混合加热搅拌; 0012 S3,。
13、 将搅拌混合后的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熔融塑化、 挤出、 冷却、 切粒, 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0013 S4, 将挤出成型后的产品, 进行常温静置15-30min, 然后对表面进行擦拭, 清除多 余封边丝条, 然后进行包装, 完成加工。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 步骤S2中, 先在90-110的温度下控制150r/min- 18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处理10min-20min, 然后将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 注入后, 控制600r/min-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2h, 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90。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
14、, 步骤S3中, 所用的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直径80- 110mm, 螺杆的长径比为40: 1, 混合熔融温度设定为第一段170-210、 第二段210-230、 第 三段230-255、 第四段255-270。 0016 本发明制作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 并且稳定性较强, 具备一定的抗腐 蚀能力, 重量轻, 耐蚀性佳, 耐药性好, 电绝缘性优良, 价格低廉, 使用寿命较长, 整个加工方 法简单, 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5、。 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电镀反应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30份、 聚丙烯20-30份、 聚碳酸酯1-5份、 玻璃纤维 2-5份、 苯乙烯橡胶3-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7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3-6份, 聚碳酸树 脂2-5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4-8份, 聚酰胺0.3-0.7份, 石墨烯5-l0份, 阻燃剂2-4份, 抗氧剂1- 2份, 抗老化剂2.4-4.7份。 0019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
16、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30份、 聚丙烯30份、 聚碳酸酯5份、 玻璃纤 维5份、 苯乙烯橡胶7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7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6份, 聚碳酸树脂5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 聚酰胺0.7份, 石墨烯l0份, 阻燃剂4份, 抗氧剂2份, 抗老化剂4.7份。 0020 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 改性聚丙烯20份、 聚丙烯20份、 聚碳酸酯1份、 玻璃纤 维2份、 苯乙烯橡胶3份,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3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3份, 聚碳酸树脂2份, 聚甲基丙烯酸酯4份, 聚酰胺0.3份, 石墨烯5份, 阻燃剂2份, 抗氧剂1份, 抗老化剂2.4份。 0021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
17、0022 S1, 按份量进行称取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 聚碳酸酯、 玻璃纤维、 苯乙烯橡胶, 苯乙 烯-丙烯腈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 聚碳酸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酰胺, 石墨烯将其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822404 A 4 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并向混合机中不断注入, 水蒸汽, 保持12ml/min的速度, 不断 送入, 持续25min, 将原料表面进行充分清洗, 然后再进行加入, 控制温度在120-180, 持续 15min; 0023 S2, 将按配比称量的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 以及步骤S1中的混合物在 高速搅拌机组内混合加热搅拌; 0。
18、024 S3, 将搅拌混合后的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熔融塑化、 挤出、 冷却、 切粒, 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0025 S4, 将挤出成型后的产品, 进行常温静置15-30min, 然后对表面进行擦拭, 清除多 余封边丝条, 然后进行包装, 完成加工。 0026 步骤S2中, 先在90-110的温度下控制150r/min-18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混合 处理10min-20min, 然后将石墨烯, 阻燃剂, 抗氧剂, 抗老化剂注入后, 控制600r/min-800r/ 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2h, 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90。 0027 步骤S3中, 所用的双螺杆挤出机, 螺杆直。
19、径80-110mm, 螺杆的长径比为40: 1, 混合 熔融温度设定为第一段170-210、 第二段210-230、 第三段230-255、 第四段255-270 。 0028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参数表格如下: 表1 0029 0030 传统聚丙烯复合材料参数表格如下: 表2 0031 0032 综上, 通过表1和表2明显看出本发明的性能更优, 本发明制作出的聚丙烯复合材 料, 具有高强度, 并且稳定性较强, 具备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重量轻, 耐蚀性佳, 耐药性好, 电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822404 A 5 绝缘性优良, 价格低廉, 使用寿命较长, 整个加工方法简单, 值。
20、得推广。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 内。 003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82240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