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能够形成季盐的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季盐和用于控制 植物病原体的相关用途。
季盐是因在亲水和亲液环境中都可溶而公知的化合物。季盐的一 个实例代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胆碱,其作为公知的用于植物的 生物刺激性化合物描述于TG.Mason,G.Blunden(1989)Bot.Mar. 32 313-316。
此外,在植物内部的胆碱容易被氧化成甜菜碱。
在农艺学领域,当甜菜碱施用于如水果类植物时有助于控制非生 物的和营养的生长压力,减少水果果皮的瑕疵和成熟期间果皮的破裂 倾向,如在EP-A-0806897中所描述的通过作用为渗透压调节剂。
令人惊讶地,申请人发现不同的能够形成季盐的有机化合物和它 们的季盐,在农业领域中具有意料不到的杀真菌和杀细菌产品的活性, 并在蔬菜方面针对病原体真菌和细菌获得了延长了的保护作用。
这些化合物与大量其它已知具有杀真菌活性的活性物质 (principles)还能够有效地发挥增效协同作用或者,而且,能够诱 导植物的天然防御系统从而能够控制生物和非生物压力。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具有通式(I)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
-K代表CH2OH或COORa基团;
-Ra代表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基;
-R1代表氢或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基;任选取代的线 性或分支的C1-C26卤代烷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氧基; 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硫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 C2-C26烯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2-C26炔基;任选稠合的C3-C30环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稠合的甾族C17环烷基;任选稠合的和任选取代的 C3-C30环烷氧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芳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环状的糖类C6-C12基团;当n不为0时任选 取代的C1-C26烷基胺基团或C2-C26二烷基胺基团;
-R2和R3,相同或不同地代表任选取代的C1-C3烷基;
-R4和R5,相同或不同地代表氢原子,或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 的C1-C6烷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2-C6烯基;任选取代的C3-C6环烷基;羟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环基团;
R4和R5可以独立地与R2一起形成环;
-X代表N或S原子;
-Z代表C或S原子;
-m代表1至5;
-n和p代表0至3;
-当X=S时,q为0,或当X=N时,q为0或1;
-Y,当X=S则q为0,和当X=N则q为1时,代表卤化物阴离 子,如Cl-、Br-;硝酸根阴离子(NO3-),亚硝酸根阴离子(NO2-);磷酸根 阴离子,选自H2PO4-、HPO4-2、PO4-3;亚磷酸根阴离子,选自H2PO3-、HPO3-2、 PO3-3;碳酸根阴离子(CO2-2);碳酸氢根阴离子(HCO3-);硫酸根阴离子 (SO4-2);硫酸氢根阴离子(HSO4-);或Y代表水杨酸根阴离子;乙酰水 杨酸根阴离子;糖精酸根阴离子;3-氨基丁酸根阴离子;环己氨基磺 酸根阴离子;牛磺酸根阴离子;乙基膦酸根阴离子;或当X=N,q为 0时,Y不存在;
-当Z=C,s为1或当Z=S,s为2。
申请人还发现通式(I)化合物,不仅具有直接的杀真菌和杀细菌作 用,而且还能够刺激植物的天然防御系统并在植物自身中诱导抗性; 由于基于通过应用这些化合物扩大已经存在于植物内的天然作用,这 种控制病害的方法正引起愈来愈大的兴趣。
令人惊讶地,申请人还发现具有通式(I)的这些化合物还是在基因 改良的蔬菜品种中用以扩大原始的天然防御系统来控制植物病原体的 最佳手段。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式(I)化合物用于控制病原体真菌 和细菌的用途:
其中:
-K代表CH2OH或COORa;
-Ra代表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基;
-R1代表氢或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基;任选取代的线 性或分支的C1-C26卤代烷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氧基; 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硫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 C2-C26烯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2-C26炔基;任选稠合的C3-C30环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稠合的甾族C17环烷基;任选稠合的和任选取代的 C3-C30环烷氧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芳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环状的糖类C6-C12基团;当n不为0时任选 取代的C1-C26烷基胺基团或C2-C26二烷基胺基团;
-R2和R3,相同或不同地代表任选取代的C1-C3烷基;
-R4和R5,相同或不同地代表氢原子,或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 的C1-C6烷基;任选取代的线性或分支的C2-C6烯基;任选取代的C3-C6 环烷基;羟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 环基团;
R4和R5可以独立地与R2一起形成环;
-X代表N或S原子;
-Z代表C或S原子;
-m代表1至5;
-n和p代表0至3;
-当X=S时,q为0,或当X=N时,q为0或1;
-Y,当X=S则q为0,和当X=N则q为1时,代表卤化物阴离 子,如Cl-、Br-;硝酸根阴离子(NO3-),亚硝酸根阴离子(NO2-);磷酸 根阴离子,选自H2PO4-、HPO4-2、PO4-3;亚磷酸根阴离子,选自H2PO3-、 HPO3-2、PO3-3;碳酸根阴离子(CO2-2);碳酸氢根阴离子(HCO3-);硫酸根 阴离子(SO4-2);硫酸氢根阴离子(HSO4-);或Y代表水杨酸根阴离子; 乙酰水杨酸根阴离子;糖精酸根阴离子;3-氨基丁酸根阴离子;环己 氨基磺酸根阴离子;牛磺酸根阴离子;乙基膦酸根阴离子;或当X=N, q为0时,Y不存在;
-当Z=C,s为1或当Z=S,s为2。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具有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刺 激植物的天然防御系统和在植物自身中诱导抗性来控制病原体真菌和 细菌的用途。
特别地,通式(I)化合物用于控制病原体真菌的用途是治疗性和/ 或预防性的。
C1-C26烷基,指的是线性或分支的C1-C26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 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 叔丁基、辛基、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六烷基。
C1-C26卤代烷基指的是被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线性或分 支的烷基。
该基团的实例是:氟代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 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 五氟丙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
C1-C26烷氧基指的是其中脂肪族部分是如前述定义的C1-C26烷基的 C1-C26烷氧基。
该基团的实例是: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环丙基甲氧基、 十二烷氧基。
C1-C26硫代烷基指的是其中脂肪族部分是如前述定义的C1-C26烷基 的C1-C26硫代烷基。
该基团的实例是:硫代甲基、硫代乙基、硫代十二烷基、硫代辛 基。
C2-C26烯基指的是线性或分支的C2-C26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相 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1-癸烯基、8-十七 烯基、8,11,14-十七三烯基、8,11-十七双烯基。
C2-C26炔基指的是线性或分支的C2-C26炔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相 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乙炔基、炔丙基、1-十二炔基、1-十八炔基。
任选稠合的C3-C30环烷基指的是其环由3-30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烷 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环丙基、2,2-二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 环己基、萘烷基(decaline)、松香基。
稠合的甾族C17环烷基指的是由17个碳原子构成的甾族基团,任 选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胆甾烷基(cholanyl)、或鹅脱氧胆甾烷基 (chenodeoxycholanyl)、或熊脱氧胆甾烷基(ursodeoxycholanyl)、 或脱氧胆甾烷基(deoxycholanyl)、或iodeoxycholanyl,或石胆甾 烷基(lithocholanyl)。
C3-C30环烷氧基指的是其中脂肪族部分是如前述定义的C3-C30环烷 基的C3-C30环烷氧基。
该基团的实例是:环戊氧基、环己氧基、胆甾醇基。
C1-C26烷基胺基团或C2-C26二烷基胺基团指的是烷基胺基团或二烷 基胺基团,其中脂肪族部分分别是如前述定义的一个C1-C26烷基或两 个C1-C13烷基。
该基团的实例是:甲胺、二甲胺、乙胺、异丙胺、二丁胺、二辛 胺、十六烷胺、二癸胺。
芳基指的是碳环形芳族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基 团取代。
该基团的实例是:苯基、萘基、菲基。
杂芳基指的是五元或六元杂环芳基,还可以是苯稠合的或杂双环 的,包含1-4个选自氮、氧、硫的杂原子,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 不同的基团取代。
杂芳基的实例是:吡啶、嘧啶、哒嗪、吡嗪、三嗪、四嗪、喹啉、 喹喔啉、喹唑啉、呋喃、噻吩、吡咯(pyrol)、噁唑、噻唑、异噁唑、 异噻唑,噁二唑、噻二唑、吡唑、咪唑、三唑、四唑、吲哚、苯并呋喃、 苯并噻吩、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噁二唑、苯并噻二唑、苯并吡 唑、苯并咪唑、苯并三唑、三唑吡啶、三唑嘧啶、三唑三唑、香豆素。
杂环基指的是具有3-12个原子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环,包含至少 一个选自氮、氧、硫的杂原子,任选与另一个芳族或非芳族环稠合。
杂环的实例是:吡咯烷、哌啶、二氢吡啶、哌嗪、2,6-二酮哌嗪、 2-酮氮杂丁烷、吗啉、噻嗪、二氢吲哚。
线性或环状糖类C6-C12基团指的是开放或封闭形式的糖类基团。
该基团的实例是:葡糖基、吡喃葡萄糖基、β-D-呋喃果糖基-α-D- 吡喃葡萄糖基、4-O-β-D-吡喃半乳糖基-D-葡糖基。
任选取代的意味着,在本专利申请的所有部分,一个或多个相同 或不同取代基,选自下述基团:卤素原子;C1-C6烷基、C1-C6烷氧基和 C1-C6烷硫基,依次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C1-C6烷基羰基和C1-C6烷氧 基羰基,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氨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C2-C12二烷基氨基羰基,任选被卤代;羧基;C1-C6烷基羰氧基,任选被卤代; 氰基;硝基;甲酰基;羟基;氨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和杂芳基。
当X=N,q为0时,因它们的活性引人注意的通式(I)化合物的实 例是:
·N,N-二甲基乙醇胺;
·3-二甲基氨基-1-丙醇;
·N-乙基,N-甲基乙醇胺;
·2-二甲基氨基丙醇;
·N-十二烷基,N-甲基乙醇胺;
·N,N-二甲基-β-丙氨酸甲酯;
·N,N-二甲基甘氨酸甲酯。
当X=S,q为0和X=N,q为1时,因它们的活性引人注意的通 式(I)化合物的实例是:
·酸性胆碱亚磷酸盐;
·中性胆碱亚磷酸盐;
·胆碱乙基膦酸盐;
·酸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中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cocamidopropylcholine)亚磷酸盐;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十八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中性十八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胆甾醇基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cholesterylcarbonylamidopropylcholine phosphite);
·中性胆甾醇基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胆甾烷基酰氨基(cholanylamido)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中性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鹅脱氧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中性鹅脱氧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酸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酰氨基丙基[L]缬氨醇亚磷酸 盐;
·中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酰氨基丙基[L]缬氨醇亚磷酸 盐;
·酸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L]缬氨醇亚磷酸盐;
·中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L]缬氨醇亚磷酸盐;
·酸性N-十二烷基,N-甲基[L]2-吡咯烷甲醇亚磷酸盐;
·中性N-十二烷基,N-甲基[L]2-吡咯烷甲醇亚磷酸盐;
·胆碱水杨酸盐;
·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胆碱糖精酸盐;
·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胆碱牛磺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水杨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糖精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牛磺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乙基膦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水杨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糖精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牛磺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乙基膦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水杨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糖精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牛磺酸盐;
·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水杨酸盐;
·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糖精酸盐;
·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胆碱牛磺酸盐;
·胆碱碳酸盐;
·胆碱碳酸氢盐;
·十二烷基胆碱碳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碳酸氢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碳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碳酸氢盐;
·十八烷基胆碱碳酸盐;
·十八烷基胆碱碳酸氢盐;
·胆碱硫酸盐;
·氯化胆碱;
·十二烷基胆碱硫酸盐;
·十二烷基胆碱硫酸氢盐;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硫酸盐;
·溴化椰油酰胺丙基胆碱;
·十八烷基胆碱硫酸盐;
·氯化十八烷基胆碱;
·酸性胆碱磷酸盐;
·中性胆碱磷酸盐;
·酸性十二烷基胆碱磷酸盐;
·中性十二烷基胆碱磷酸盐;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磷酸盐;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磷酸盐;
·酸性十八烷基胆碱磷酸盐;
·中性十八烷基胆碱磷酸盐;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亚磷酸盐;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亚磷酸盐;
·酸性甜菜碱十六烷基酯亚磷酸盐;
·中性甜菜碱十六烷基酯亚磷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水杨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乙酰水杨酸盐;
·甜菜碱十六烷基酯的水杨酸盐;
·甜菜碱十六烷基酯的乙酰水杨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糖精酸盐;
·甜菜碱十六烷基酯的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甜菜碱十六烷基酯的糖精酸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碳酸氢盐;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氯化物;
·酸性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甜菜碱甲酯亚磷酸盐;
·中性胆甾烷基酰氨基丙基甜菜碱甲酯亚磷酸盐;
·酸性肉毒碱甲酯亚磷酸盐;
·中性肉毒碱甲酯亚磷酸盐;
·肉毒碱甲酯的水杨酸盐;
·肉毒碱甲酯的乙酰水杨酸盐;
·肉毒碱甲酯的糖精酸盐;
·氯化肉毒碱。
特别优选的是通式(I)的季盐,当Y代表水杨酸根阴离子;乙酰水 杨酸根阴离子;糖精酸根阴离子;3-氨基丁酸根阴离子;环己烷氨基 磺酸根阴离子;牛磺酸根阴离子;乙基膦酸根阴离子时;或当Y代表 选自H2PO3-、HPO3-2、PO3-3的亚磷酸根阴离子,卤化物阴离子或碳酸氢 根阴离子(HCO3-)时。
申请人现已令人惊讶地发现具有通式(I)结构的季盐,当Y代表选 自H2PO3-、HPO3-2、PO3-3的亚磷酸根阴离子,或水杨酸根阴离子;乙酰 水杨酸根阴离子;糖精酸根阴离子;3-氨基丁酸根阴离子;环己烷氨 基磺酸根阴离子;牛磺酸根阴离子;乙基膦酸根阴离子时,比得自那 些由于具有其自身的生物功效而公知于现有技术的阴离子的预期活性 具有令人惊讶地更高的活性,和相应的季盐阳离子,当X=S,q为0 和X=N,q为1时,在通式(I)化合物的离子对之间显示出增效作用。
因此,已经发现当Y代表选自H2PO3-、HPO3-2、PO3-3的亚磷酸根阴 离子,或水杨酸根阴离子;乙酰水杨酸根阴离子;糖精酸根阴离子; 3-氨基丁酸根阴离子;环己烷氨基磺酸根阴离子;牛磺酸根阴离子, 并且在X=S,q为0和X=N,q为1时,在通式(I)的季盐阳离子成分 和阴离子成分之间的预料不到的增效作用。
当它们不是商品时,当X=N,q为0时,通式(I)化合物可以根据 例如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1989,R.C.Larock, 或在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2001 Va edition,M.B. Smith,J.March中所描述的方法容易地获得。
当X=S,q为0和X=N,q为1时,通式(I)化合物可以根据阴离 子Y的含义用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
当Y是Cl-和Br-阴离子时,并且当R1具有上述定义中除C1-C26烷 氧基,或C1-C26烷硫基,或C3-C30环烷氧基,或C1-C26烷胺,或C2-C26二烷胺之外的含义时,通式(I)的季盐可以根据n不为0的反应方案A 和n=0的反应方案B容易地获得:
方案A
方案B
其中K、R1、R2、R3、R4、R3、X、Z、m、p、q和s具有如上定义的 含义,且Y代表也成为终产物的抗衡离子的离去基团(outgoing group),如氯原子或溴原子。
通式(I)的季盐,根据反应方案A,对于X=N的情况,可以通过 缩合合适的N′,N′-二烷胺-N-烷胺来获得或者,对于X=S的情况,通 过缩合合适的ω-烷硫基烷基胺与合适的R1残基的羧酸进行缩合来获 得,和缩合剂,任选在碱存在下在有机溶剂或水溶液中进行,根据现 有技术例如在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1989,R.C. Larock中公知的方法,来形成相应的酰胺。
如此获得的中间产物随后通过与合适的卤化物反应进行烷化,在 水或有机溶剂中,在室温至100℃的温度下,通过有控制地添加强碱 溶液将pH保持在7.5左右。
通式(I)的季盐,根据反应方案B,对于X=N的情况,可以通过烷 化合适的N′,N′-二烷胺-N-烷基胺或者,对于X=S的情况,通过将合 适的ω-烷硫基烷基胺与具有离去基团Y的期望的R1残基进行烷化,在 碱存在下在有机溶剂或水溶液中进行,根据现有技术例如在 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1989,R.C.Larock中公 知的方法,来形成相应的叔胺。
如此获得的中间产物随后通过与合适的卤化物反应进行烷化,在 水或有机溶剂中,在室温至100℃的温度下,通过有控制地添加强碱 溶液将pH保持在7.5左右。
通式(I)的季盐,当Y为Cl-和Br-阴离子,并且当R1为C1-C26烷氧 基,或C1-C26烷硫基,或C3-C30环烷氧基,或C1-C26烷胺,或C2-C26二 烷胺,可以根据n不为0的反应方案C容易地获得:
方案C
其中K、R1、R2、R3、R4、R3、X、Z、m、p、q和s具有如上定义的 含义,且Y代表成为终产物的抗衡离子的离去基团,如氯原子或溴原 子。
根据反应方案C,通式(I)季盐,当X=N,可以通过合适的N′,N′- 二烷胺-N-烷基胺反应来获得或者,当X=S,通过合适的ω-烷基硫代 烷胺与期望的含有醇、或硫醇、或胺官能团的R1残基反应,当R1分别 为C1-C26烷氧基,或C3-C30环烷氧基,或C1-C26烷硫基,或C1-C26烷胺 基团,或C2-C26二烷胺基团时,在光气或其功能替代品例如,双光气、 三光气、1,1′-羰基二咪唑之一的存在下,在有机或水溶剂中,根据现 有技术例如在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1989,R.C. Larock中公知的方法,来形成相应的氨基甲酸盐、硫代氨基甲酸盐或 脲。
如此获得的中间产物随后通过与合适的卤化物反应再次进行烷 化,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在室温至100℃的温度下,通过有控制地添 加强碱溶液将pH保持在7.5左右。
当Y不是Cl-和Br-阴离子时,通式(I)的季盐可以根据反应方案 D,通过合适的酸YH的碱金属盐例如,钠和钾,与上述合成的季盐阳 离子的卤化物进行交换来容易地获得:
方案D
其中K、R1、R2、R3、R4、R5、X、Z、m、p、q和s的含义同上所述, Y代表作为终产物的抗衡离子的酸残基。
可选地,通式(I)季盐,当Y不是HCO3-,根据反应方案E,可以通 过酸YH与相应季盐阳离子的碳酸氢盐的适当摩尔的成盐作用容易地 获得:
方案E
其中K、R1、R2、R3、R4、R5、X、Z、m、p、q和s的具有如上定义 的含义,Y代表成为终产物的抗衡离子的酸残基。
所述反应可以在水溶剂或惰性有机溶剂中方便地进行,反应温度 在室温至反应混合物的沸点的温度之间,任选在无机或有机碱的存在 下。
用于实现反应的优选溶剂的实例为醚类(乙醚、异丙醚、四氢呋喃、 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酯类(乙酸乙酯等);氯代烃类(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芳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脂肪 族烃类(己烷、庚烷、环己烷等);质子惰性的两性溶剂(N,N-二甲基甲 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优选的无机碱的实例是:氢氧化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钠、钾、 钙等)的碳酸盐。
优选的有机碱的实例是:吡啶、二甲基氨基吡啶、脂族胺(三乙胺 等)、环胺(吗啉、哌啶等)。
如果取代基R1、R2、R3、R4、R5包含光学或几何异构中心,通式(I) 化合物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构型异构体形式存在。
因此,本发明范围还包括,以任意比例的异构体混合物形式的通 式(I)化合物用于控制农艺领域的病原体真菌的用途,并且也包括单一 异构体的制备及其控制农艺学领域的病原体真菌的用途。
当来源于天然提取物时,通式(I)化合物还可以以其同源产物的混 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本发明范围还包括以任意比例的同源产物混合 物形式的通式(I)化合物用于控制农艺学领域中病原体真菌和细菌的 用途。
通式(I)的化合物还可以以配位任意数目水分子的水合物形式存 在,或以水溶液形式获得并直接应用于农艺目的。
通式(I)的季盐还可以包含和可能在其结构中配位其它金属阳离 子,例如钠、钾,其数目可以根据用于合成通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而相应变化。
因此,本发明范围还包括,包含所述盐的所述通式(I)季盐的溶液 用于在农艺学领域控制病原体真菌和细菌的用途。
本发明范围还包括任意比例的通式(I)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用途。
申请人还发现,在农艺学实践中,当与大量其它杀真菌活性成分 联合使用时,通式(I)化合物的杀真菌作用特别有效,从而形成了抗耐 药性(antiresistance)策略的极好手段,允许进一步降低施用剂量, 并且刺激植物的天然防御系统。
令人惊讶地,申请人又发现通式(I)化合物,当X=N,q为0时, 特别有利,因为如果它们用在与Fosetyl-Aluminium(对应于三乙膦 酸铝杀真菌活性成分,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1994,Xaedition,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530页和以商品 名Aliette更广为人知)的混合物中能够发挥相当大的增效作用,因此 允许的话,当它们一起施用时,相对于基于单独成分所观察到的活性, 可以获得高的杀真菌活性,而且还提供了优异的抗耐药性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涉及包含一种或多种通式(I)化合物,当X =N,q为0时,与Fosetyl-Al混合的杀真菌组合物。
优选的杀真菌组合物有:
a).N,N-二甲基乙醇胺和Fosetyl-Al;
b).3-二甲胺基-1-丙醇和Fosetyl-Al;
c).N-乙基,N-甲基乙醇胺和Fosetyl-Al;
d).2-二甲胺基丙醇和Fosetyl-Al;
e).N-十二烷基,N-甲基乙醇胺和Fosetyl-Al;
f).N,N-二甲基-β-丙氨酸甲酯和Fosetyl-Al;
g).N,N-二甲基甘氨酸甲酯和Fosetyl-Al。
组合物a)因其杀真菌活性而特别优选。
根据本发明,可以与当X=S,q为0及X=N,q为1时的通式(I) 化合物一起使用的具有杀真菌活性的另外的化合物优选选自:
(1)IR5885,对应于[S-(R,S)]-[3-(N-异丙氧基羰基缬氨酰基)- 氨基]-3-(4-氯苯基)丙酸甲酯的任何比例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或 者对应于任选其一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S-R或S-S之一的二肽化 合物;
(2)IR6141,对应于N-(苯乙酰基)-N-2,6-二甲苯基-R-丙氨酸 甲酯;
(3)四氟醚唑(以其外消旋形式或作为旋光R异构体)
(4)水杨酸(SA)或其衍生物如乙酰水杨酸(ASA)、水杨酸铜盐 (SA2Cu)或(SACu)或乙酰水杨酸铜盐(ASA2Cu);
(5)铜(I)或铜(II)的盐,如氯氧化铜、氢氧化铜、波尔多混合 剂、硫酸铜,或氢氧化铜和氯氧化铜的混合物(Airone);
(6)苯霜灵对应于N-(苯乙酰基)-N-2,6-二甲苯基-RS-丙氨酸甲 酯;
(7)甲霜灵对应于N-(2-甲氧基乙酰基)-N-2,6-二甲苯基-RS-丙 氨酸甲酯;
(8)高效甲霜灵(Metalaxyl-M)对应于N-(2-甲氧基乙酰 基)-N-2,6-二甲苯基-R-丙氨酸甲酯;
(9)噁霜灵,对应于2-甲氧基-N-(2-氧代-1,3-噁唑烷-3-基)- 乙酰基-2′,6′-二甲基替苯胺(xylidide);
(10)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对应于2-(4-氯苯 基)-N-[2-(3-甲氧基-4-丙-2-炔氧基-苯基)乙基]-2-丙-2-炔氧基-乙 酰胺;
(11)异丙菌胺(Iprovalicarb)对应于O-(1-甲基-乙基)-N-[2- 甲基-1-[[[1-(4-甲基-苯基)乙基]氨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12)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对应于0-异丙 基[(S)-1-{[(1R)-1-(6-氟代-1,3-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13)霜脲氰对应于1-(2-氰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3-乙 脲;
(14)嘧菌酯对应于(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 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15)叉氨苯酰胺,对应于N-甲基-(E)-甲氧基亚氨基-(2-苯氧 基苯基)乙酰胺;
(16)唑菌胺酯对应于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 -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
(17)噻二唑素对应于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甲酯;
(18)噁唑菌酮对应于5-甲基-5-(4-苯氧基苯基)-3-(苯基氨基) 噁唑烷-2,4-二酮;
(19)咪唑菌酮对应于4-甲基-4-苯基-1-(苯基氨基)-2-甲基硫 代-咪唑烷-5-酮;
(20)氰霜唑,对应于2-氰基-4-氯-5-(4-甲基苯基)-1-(N,N-二 甲基氨基氨磺酰基)-咪唑;
(21)氟啶胺对应于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 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ρ-甲苯胺
(22)烯酰吗啉对应于(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 基苯基)丙烯酰基]-吗啉;或氟吗啉(SYP-L190)对应于 (E,Z)-4-[3-(4-氟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基]-吗啉;
(23)氟酰菌胺对应于4-三氟甲基-6-3,4-二甲氧基苯基) -苯甲酸的N,N-二乙基酰胺;
(24)百菌清对应于1,3-二氰基-2,4,5-四氯苯;
(25)代森锰锌对应于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多聚物)的锰 盐和锌盐;
(26)对甲抑菌灵对应于N-二氯-氟甲基硫代-N′,N′-二甲基-N-对 -甲苯基磺酰胺;
(27)灭菌丹对应于N-(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亚胺;
(28)土菌灵对应于乙基-3-三氯甲基-1,2,4-噻二唑基醚;
(29)吗霉灵对应于5-甲基异噁唑-3-醇;
(30)霜霉威对应于(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
(31)R-3-氨基丁酸或RS-3-氨基丁酸
(32)苯酰菌胺,对应于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 氧代丙基)-对-甲苯甲酰胺;
(33)噻唑菌胺,对应于(RS)-(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 基氨基)-5-噻唑羧酰胺;
(34)氟吡菌胺,对应于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 啶甲基]苯甲酰胺;
(35)Fosetyl,对应于乙膦酸氢盐(ethyl hydrogenphosphonate);
(36)Fosetyl-Al,对应于三乙膦酸铝,以商品名Aliette更为人 所知。
化合物(1)描述于意大利专利申请号MI98A002583中。
化合物(2)描述于专利申请WO 98/26654 A2中。
化合物(3)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97, 第11a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1174页中。
化合物(4)是商品,它们的铜盐描述于意大利专利申请号MI 2001A002430中。
化合物(5)容易市购获得。
化合物(6)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32页中。
化合物(7)描述于英国专利GB 1,500,581中。
化合物(8)描述于专利申请WO 96/01559 A1中
化合物(9)描述于英国专利GB 2,058,059中。
化合物(10)描述于专利申请WO 01/87822中。
化合物(11)描述于专利申请EP 550,788和EP 775,696中。
化合物(12)描述于专利申请EP 775,696中。
化合物(13)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148页中。
化合物(14)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82,375中。
化合物(15),对应于试验缩写词SSF-126,描述于美国专利 5,185,242中。
化合物(16)描述于专利申请WO 96/01258中。
化合物(17)描述于美国专利4,931,581中。
化合物(18)描述于“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 Pests and Diseases(布赖顿作物保护会议-有害生物与病害)”1996, 会议记录中。
化合物(19)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629,616中。
化合物(20),又称作IKF916,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705,823中。
化合物(21)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1,257中。
化合物(22)分别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219,756中和“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Pests and Diseases(布赖顿作物 保护会议-有害生物与病害)”2000,会议记录中。
化合物(23)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60,701和EP 611,232中。
化合物(24)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120页中。
化合物(25)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339页中。
化合物(26)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537页中。
化合物(27)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599页中。
化合物(28)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252页中。
化合物(29)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314页中。
化合物(30)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1983, 第7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471页中。
化合物(31)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EP 753,258中。
化合物(32)描述于“Brighton Crop Protection Conference- Pests and Diseases(布赖顿作物保护会议-有害生物与病害)”1998, 会议记录中。
化合物(33)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2003, 第13a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
化合物(34)描述于专利申请WO 200111966中。
化合物(35)和(36)描述于“The Pesticide Manual(农药手册)”, 1994,第10a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Ed.,第530 页中。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涉及包含一个或多个当X=S时q为0和 当X=N时q为1的式(I)的季盐的杀真菌组合物,并且该杀真菌组合物 还包含其它活性成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杀真菌组合物可以选自:
1.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2.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3.胆碱乙基膦酸盐和IR5885
4.胆碱乙基膦酸盐和IR6141
5.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6.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7.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苯噻菌胺;
8.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苯噻菌胺;
9.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ASA2Cu;
10.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SA2Cu;
11.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SACu;
12.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ASA2Cu;
13.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SA2Cu;
14.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SACu;
15.酸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16.中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17.酸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18.中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19.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异丙菌胺;
20.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异丙菌胺;
21.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22.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5885;
23.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24.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IR6141;
25.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王铜;
26.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和王铜;
27.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IR5885;
28.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IR5885;
29.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IR6141;
30.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IR6141;
31.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Airone;
32.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甲酯的亚磷酸盐和Airone;
33.胆碱水杨酸盐和IR5885;
34.胆碱乙酰水杨酸盐和IR5885;
35.胆碱糖精酸盐和IR5885;
36.胆碱碳酸氢盐和IR5885;
37.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双炔酰菌胺;
38.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双炔酰菌胺;
39.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王铜;
40.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王铜;
41.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Airone;
42.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Airone;
43.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噻唑菌胺;
44.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和噻唑菌胺;
45.胆碱碳酸氢盐和Fosetyl-Al;
46.氯化胆碱和Fosetyl-Al;
47.胆碱水杨酸盐和Fosetyl-Al;
48.胆碱乙酰水杨酸盐和Fosetyl-Al;
49.氯化椰油酰胺丙基胆碱和Fosetyl-Al;
50.氯化十二烷基胆碱和Fosetyl-Al;
51.胆碱碳酸氢盐和Fosetyl;
52.氯化胆碱和Fosetyl。
特别优选定义为如下编号的组合物:1.、2.、3.、4.、5.、6.、 7.、8.、9.、10.、11.、12.、13.、19.、20.、33.、34.、35.、36.、 45.、46.、52。
因此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涉及包含的一种当X=N则q为0时通 式的(I)化合物,和杀真菌化合物(36)构成杀真菌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涉及包含一种或多种当X=S则q为0和X=N 则q为1时通式(I)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杀真菌化合物,特别是一 种或多种杀真菌化合物(1)-(36),尤其特别是化合物(1),(2),(4), (5),(35)和(36)的杀真菌组合物用于控制病原体真菌的用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还涉及为控制病原体真菌,通过施用通式(I) 化合物或包含一种或多种通式(I)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杀真菌化合物, 特别是一种或多种杀真菌化合物(1)-(36),尤其特别是化合物(1), (2),(4),(5),(35)和(36)的杀真菌组合物来控制农业作物上的病原 体真菌的方法。
下面列举的由上述通式(I)化合物和由上述组合物控制的病原体 真菌和细菌的实例与施用作物的实例一起仅仅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说 明,而不是对此进行限定:
-谷物上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 spp);
-谷物上白粉菌属(Erysiphe spp);
-谷物上柄锈菌属(Puccinia spp.);
-葡萄上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蔬菜上腐霉属(Pythium spp);
-蔬菜上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
-谷物上喙孢属(Rhynchosporium);
-谷物上壳针孢属(Septoria spp.);
-葫芦科植物(例如黄瓜)上瓜类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苹果树上白叉丝单囊壳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
-稻米上稻瘟梨孢霉(Pyricularia oryzae);
-葡萄上葡萄白粉菌(Uncinula necator);
-果树上黑星菌属(Venturia spp.);
-葡萄和蔬菜上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谷物上镰孢属(Fusarium spp.);
-果树和蔬菜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
-甜菜上尾孢属(Cercospora spp.);
-黑腐病菌(Xantomonas);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通式(I)化合物及其混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杀真菌化合物能够发挥 治疗和预防性的杀细菌/杀真菌作用,并且具有低水平或零水平植物 毒性。
因此,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涉及一种通过施用具有直接杀真菌 和杀细菌活性的式(I)化合物来控制农作物上的病原体真菌和细菌的 方法,以及一种通过施用式(I)化合物来刺激植物对非生物压力(温度, 盐度,干旱等)和生物压力的天然防御系统以及诱导植物本身产生抗 性的方法。
为获得预期效果的化合物的施用量依赖于各种因素例如,所使用 的化合物,要保护的作物,病原体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用 方法和所采用的配制剂变化。
通常10g-5kg/公顷的化合物施用剂量能够提供足够的控制。
对于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施用包含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的 杀真菌组合物通常是便利的。
这些组合物可有效地施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例如叶片、茎、枝 条和根,或者在播种前施用于其种子上,或者施用于植物生长的土地 上。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干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化浓缩液、微乳 液、糊剂、颗粒、溶液、悬浮液等形式应用:配制剂剂型的选择取决 于具体的用途。
该组合物可以用已知方法制备,例如可以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通过用溶剂介质和/或固体稀释剂来稀释或溶解活性物质。
可以使用的固体稀释剂或者载体是:例如硅土、高岭土、膨润土、 滑石、硅藻土、白云石、碳酸钙、氧化镁、石膏、粘土、合成硅酸盐、 绿坡缕石、海泡石。
可使用的液体稀释剂除了例如是水之外还有芳族有机溶剂(二甲 苯类或烷基苯混合物,氯苯等)、链烷烃类(石油馏分)、醇类(甲醇、 丙醇、丁醇、辛醇、甘油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等)、酮类 (环己酮、丙酮、苯乙酮、异佛尔酮、乙戊酮等)、酰胺类(N,N-二甲基 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
可以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钠盐、钙盐、三乙胺盐或三乙醇胺盐, 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聚乙氧基化的烷基酚盐,聚乙氧基化 的山梨醇酯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该组合物也可以含有用于特定目的的特殊添加剂,例如粘合剂如 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等。
在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1至98 重量%,优选为0.5至90重量%。
如需要,也可以将其它相容的活性成分加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除草剂、杀虫剂、肥料。
提供下面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进行的说明,而 不是对此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制备中性胆碱亚磷酸盐(化合物1)。
在冷却状态下,将溶于20ml水中的16.10g钾碱溶液逐滴加入 溶于5ml水中的10g亚磷酸溶液中。
将34.07g氯化胆碱分批加入到室温下搅拌的混合物中。
添加完毕后,将混合物搅拌3小时,然后将如此获得的溶液原样 使用。
实施例2
制备酸性胆碱亚磷酸盐(化合物2)。
在冷却状态下,将20.15g的胆碱碳酸氢盐分批加入到溶于3ml 水中的10g亚磷酸溶液中。
添加完毕后,将混合物搅拌4小时,然后将如此获得的溶液原样 使用。
实施例3
制备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二甲胺。
将3.41g 3-二甲基氨基-1-丙胺加入到溶于70ml二氯甲烷中的 15g的胆甾醇氯甲酸酯和3.49ml三乙胺的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 下搅拌过夜。萃取得到的产物,用水洗涤,用Na2SO4脱水,干燥后, 得到15.8g期望的化合物(收率:92%)。
元素分析[%实际值(理论值)]=
C 77.0(76.8);H 11.9.(11.2);N 5.1(5.4)。
实施例4
制备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氯化物(化合物3)。
将溶于32ml水的12g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二甲胺注入反应 器中,并添加1.9g 2-氯乙醇。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热至98℃。约5 小时后,起始反应物全部用尽,并将获得的溶液原样使用。
实施例5
制备中性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化合物4)。
在冷却状态下,将溶于4ml水中的3.22g钾碱溶液逐滴加入溶 于2ml水中的2g亚磷酸溶液中。
将28.9g氯化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加入到室温下搅拌的混 合物中。
添加完毕后,将混合物搅拌3小时,然后将如此获得的溶液原样 使用。
实施例6
制备酸性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化合物5)。
在冷却状态下,将溶于2ml水中的1.61g钾碱的溶液逐滴加入 溶于2ml水中的2g亚磷酸溶液中。
将14.45g氯化胆甾醇羰基酰氨基丙基胆碱加入到室温下搅拌的 混合物中。
添加完毕后,将混合物搅拌3小时,然后将如此获得的溶液原样 使用。
用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表1
序号 化合物 6 酸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7 中性十二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8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9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亚磷酸盐 10 酸性十八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11 中性十八烷基胆碱亚磷酸盐 12 酸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酰氨基丙基[L]缬氨醇亚磷酸盐 13 中性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酰氨基丙基-[L]缬氨醇亚磷酸盐 14 胆碱水杨酸盐 15 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16 胆碱糖精酸盐 17 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18 胆碱牛磺酸盐 19 胆碱硫酸盐 20 酸性胆碱磷酸盐 21 中性胆碱磷酸盐 22 十二烷基胆碱水杨酸盐 23 十二烷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24 十二烷基胆碱糖精酸盐 25 十二烷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26 十二烷基胆碱牛磺酸盐 27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水杨酸盐 28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乙酰水杨酸盐 29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糖精酸盐 30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31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牛磺酸盐 32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亚磷酸盐
33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亚磷酸盐 34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磷酸盐 35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磷酸盐 36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碳酸氢盐 37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水杨酸盐 38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甲酯的糖精酸盐 39 酸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亚磷酸盐 40 中性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亚磷酸盐 41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水杨酸盐 42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糖精酸盐 43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乙酰水杨酸盐 44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酯的环己烷氨基磺酸盐 45 酸性肉毒碱甲酯的亚磷酸盐 46 中性肉毒碱甲酯的亚磷酸盐 47 肉毒碱甲酯的水杨酸盐 48 肉毒碱甲酯的乙酰水杨酸盐 49 肉毒碱甲酯的糖精酸盐 50 胆碱乙基膦酸盐 51 十二烷基胆碱乙基膦酸盐 52 椰油酰胺丙基胆碱乙基膦酸盐
实施例7
葡萄霜霉菌(Peronospora)(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杀真菌活性测定。表2
用分散于含水丙酮(hydroacetone)溶液中的浓度(丙酮体积为 20%)的化合物1和2通过喷雾处理在调控环境(20±1℃、70%相对 湿度)中种植于瓶中的葡萄(cultivar Dolcetto)植株叶片的两面。
在调控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用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孢子水性悬浮液(20,000孢子/cm3)喷雾于叶片的两面。
在真菌的温育期间,将植株置于21℃下,湿度饱和的环境中。
在这段温育期(7天)末,根据从0(完全感染植株)至100(健 康植株)的百分比尺度对杀真菌活性进行评价。
表2
通式(I)化合物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7天预防 活性
化合物N° 活性 1000ppm* 活性 500ppm* 1(中性胆碱亚磷酸盐) 100 90 2(酸性胆碱亚磷酸盐) 95 85 K2HPO3 80 45 氯化胆碱 57 35 胆碱碳酸氢盐 84 75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实施例8
马铃薯霜霉菌(Peronospor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的杀真菌活性测定。表3
用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孢子水性悬浮液 (100,000孢子/cm3)感染在调控环境(20±1℃、70%相对湿度)中种植 于瓶中的马铃薯(Primura variety)植株叶片。
在调控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用溶解于含水丙酮 (hydroacetone)溶液中(20%(体积/体积)丙酮)的待检测产物喷 雾于叶片的两面。
干燥后,将植株转移至24℃,70%相对湿度下的调控环境中度过 真菌的温育期(4天)。
根据从100(健康植株)至0(完全感病植株)的百分比尺度对感 病程度进行最终评价。
表3
通式(I)化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1 天治疗活性
化合物 活性 氯化胆碱 15(2690ppm*) K2HPO3 40(1575ppm**) 2(酸性胆碱亚磷酸盐) 65(1575ppm**)
*ppm剂量指的是化合物N°2中包含的胆碱的量。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从表3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确定存在于化合物Nr.2中的离子对 的增效作用。
当通过试验实际发现的杀真菌活性(65)大于根据亚磷酸钾和氯 化胆碱的组成,使用Limpel公式(“Pesticide Science”(1987),vol. 19,309-315页)计算得出的预期活性(49),那么应该认为该活性是 有增效作用的,增效系数等于1.4(试验活性/根据Limpel计算得到的 活性)。
实施例9
杀真菌混合物对马铃薯霜霉菌(Peronospora)(马铃薯晚疫病菌 (Phytophtora infestans))的杀真菌活性测定。表4-6
用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孢子水性悬浮液 (100,000孢子/cm3)感染在调控环境(20±1℃、70%相对湿度)中并种 植于瓶中的土豆(Primura variety)植株叶片。
在调控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用溶解于含水丙酮 (hydroacetone)溶液中(20%(体积/体积)的丙酮)的待检测产物 喷雾处理叶片的两面。
干燥后,将植株转移至24℃,70%相对湿度下的调控环境中度过 真菌的温育期(4天)。
根据从100(健康植株)至0(完全感病植株)的百分比尺度对感病 程度进行最终评价。
从表4-6中显示的数据,与用Limpel公式(“Pesticide Science” (1987),vol.19,309-315页)预期的效果相比,可以确定由待检测 混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E=x+y-(xy/100)
其中:
-E为无增效作用的情况下所预期的杀真菌活性,来自通过混合 化合物X的g.x和化合物Y的g.y所获得的混合物;
-x为单独使用剂量为g.x的化合物X的活性;
-y为单独使用剂量为g.y的化合物Y的活性;
当由试验测得的杀真菌活性大于E值时,认为有增效作用。
表4
杀真菌混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1 天治疗活性,所述杀真菌混合物由在1600ppm*(g.x)时活性为0(x) 的Fosetyl-Al和当X=N,q为0时的通式(I)化合物组成。
混合物 剂量 ppm (g.y) 活性 (y) 根据Limpel计 算的混合物活 性(E) 混合物试 验活性 增效系数 混合物1.(N,N-二甲基 乙醇胺和Fosetyl-Al) 1736 30 30 90 3 混合物2. (3-二甲胺基-1-丙醇和 Fosetyl-Al 1745 25 25 65 2.6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表5
杀真菌混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1 天治疗活性,所述杀真菌混合物由在150ppm(g.x)时活性为15(x)的 IR5885和X=S,q为0和X=N,q为1的通式(I)化合物组成。
混合物 剂量 ppm* (g.y) 活性 (y) 根据Limpel 计算的混合 物活性(E) 混合物的试 验的活性 增效系数 混合物3.(IR5885和 酸性胆碱亚磷酸盐, 化合物1) 1575 65 70.25 98 1.4 混合物4. (IR5885和中性胆碱 亚磷酸盐,化合物2) 1575 65 70.25 90 1.3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表6
杀真菌混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1 天治疗活性,所述杀真菌混合物由在1600ppm*(g.x)时活性为0(x) 的Fosetyl-Al和当X=S,q为0和X=N,q为1时的其它通式(I)化 合物组成。
混合物 剂量 ppm (g.y) 活性 (y) 根据Limpel 计算的混合 物活性(E) 混合物试验 活性 增效系数 混合物5. (氯化胆碱和 Fosetyl-Al) 2730 20 70.25 75 1.4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实施例10
测定杀真菌混合物对葡萄霜霉菌(Peronospora)(葡萄生单轴霉 (Plasmopara viticola)的杀真菌活性。表7
用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孢子水性悬浮液 (200,000孢子/cm3)感染在调控环境(20±1℃、70%相对湿度)中并种 植于瓶中的葡萄(cultivar Dolcetto)植株叶片。
在调控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用溶解于含水丙酮 (hydroacetone)溶液中(20%(体积/体积)丙酮)的待检测杀真菌 混合物喷雾处理叶片的两面。
干燥后,将植株转移至70%相对湿度和24℃下的调控环境中度过 真菌的温育期(6天)。
在这段温育期(7天)末,根据从0(完全感病植株)至100(健 康植株)的百分比尺度对感病程度进行评价。
从表7中显示的数据,与用实施例9中描述的Limpel公式预期的 效果相比,可以确定待检测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表7
杀真菌混合物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1天治 疗活性,所述杀真菌混合物由当1200ppm*(g.x)时活性为23(x)的 Fosetyl-Al和其它通式(I)化合物组成。
混合物 剂量 ppm (g.y) 活性 (y) 根据Limpel计 算的混合物活 性(E) 混合物试验 活性 增效系数 混合物1.(N,N-二甲基 乙醇胺和Fosetyl-Al) 1302 25 42.25 100 2.4 混合物5.(氯化胆碱和 Fosetyl-Al) 2047 20 34.4 100 2.9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
实施例11
测定杀真菌混合物对烟草霜霉菌(Peronospora)(烟草霜霉菌 (Plasmopara tabacina))的杀真菌活性。表8
用烟草霜霉菌(Plasmopara tabacina)的孢子水溶液(200,000孢 子/cm3)处理在调控环境(20±1℃、70%相对湿度)中种植于瓶中的烟草 (cultivar Barley)植株叶片。
在调控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用分散于含水丙酮 (hydroacetone)溶液中(20%(体积/体积)丙酮)的待检测杀真菌混 合物喷雾处理叶片的两面。
干燥后,在真菌的温育期(6天)间,将植株转移至70%相对湿 度和24℃下的调控环境中。
在这段温育期(7天)末,根据从0(完全感病植株)至100(健 康植株)的百分比尺度对杀真菌活性进行评价。
从表8中显示的数据,与使用实施例9中描述的Limpel公式预期 的效果相比,可以确定待检测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表8
杀真菌混合物对烟草霜霉菌(Plasmopara tabacina)的1天治疗 活性,所述杀真菌混合物由在1200ppm*(g.x)时活性为15(x)的 Fosetyl-Al和其它通式(I)化合物组成。
混合物 剂量 ppm (g.y) 活性 (y) 根据Limpel计 算的混合物活 性(E) 混合物试 验活性 增效系数 混合物1.(N,N-二甲基 乙醇胺和Fosetyl-Al) 1302 5 19 100 5.3 混合物5.(氯化胆碱和 Fosetyl-Al) 2047 10 23.5 100 4.3
*ppm剂量是指当量的亚磷酸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