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94878.9 (22)申请日 2018.04.08 (71)申请人 长春理工大学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186号 (72)发明人 董相廷刘靖宇于文生田娇 李丹马千里杨铭于辉 王进贤刘桂霞 (51)Int.Cl. C09K 11/06(2006.01) C09K 11/02(2006.01) D01F 1/09(2006.01) D01F 1/10(2006.01) D01F 6/52(2006.01) (54)发明名称 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
2、柔性复合膜 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 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 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六个步骤: (1)沉淀法制备Tb (BA)3(phen)配合物; (2)沉淀法制备油酸包覆的 Fe3O4纳米晶; (3)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4)配制纺丝液; (5)制备Tb(BA)3phen/PMMA/ 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 Janus纳米带阵列膜; (6)制备磁性绿色荧光双各 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所制备的柔性复合膜具 有良好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特性。 本 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批量生产,。
3、 这种新型 的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09266327 A 2019.01.25 CN 109266327 A 1.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由Tb(BA)3phen/PMMA/ 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上下复合而成, 上下膜 中均由定向排列的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组成, 且纳米带 长度方向垂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沿着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强,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 度方向导电性弱, 具有双各向异性导。
4、电, 所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 异性导电功能, 膜面积为33cm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采用并列双喷丝头静电纺丝技术, 制备产物为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 性复合膜, 其步骤为: (1)沉淀法制备Tb(BA)3phen配合物 将1.8650g Tb4O7溶于15mL浓硝酸中, 加热蒸干得到Tb(NO3)3晶体, 加入20mL无水乙醇, 配制成Tb(NO3)3的乙醇溶液; 将3.6640g苯甲酸和1.8000g邻菲啰啉加入到200mL无水乙醇中 配制成混合配体溶液, 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Tb(NO3)。
5、3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到混合配体溶液 中, 再加入浓NH3H2O调节pH为6.5-7.0之间, 加热到60后, 反应3h, 所得沉淀依次用水和 乙醇洗涤3次, 最后在干燥箱中60下干燥12h, 得到Tb(BA)3phen配合物; (2)沉淀法制备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将32.8500g FeCl36H2O, 16.7000g FeSO47H2O, 24.2400g NH4NO3和11.4000g分子量 为20000的聚乙二醇溶于600mL去离子水中, 加热至50并通入氩气30min, 然后缓慢滴加氨 水至溶液的pH值为11, 继续通氩气20min得到黑色悬浊液, 将此悬浊液磁分离后, 用无水。
6、乙 醇和去离子水依次洗涤三次, 将产物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 得到直径为8-10nm 的Fe3O4纳米晶; 取2.0000g所制备的Fe3O4纳米晶分散在已通入30min氩气的100mL去离子水 中并超声分散20min, 然后将溶液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80, 并加入1mL油酸, 然后继续反应 40min, 将所得到的沉淀进行磁分离, 去除水层并将沉淀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 得到 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3)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称取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1g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加入到带有回流装置的 250mL三颈瓶中并搅拌均匀, 将上述溶液在90。
7、-95的温度下剧烈搅拌并回流至溶液有一定 粘度, 当其粘度与甘油相近后,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室温, 之后将上述 溶液灌注到试管中, 灌注高度为5-7cm, 灌注完毕后静置2h至试管内的溶液没有气泡, 然后 将上述试管转移到50干燥箱中放置48h, 试管内的液体硬化为透明的固体, 最后将干燥箱 温度提高至110并保温2h, 使聚合反应结束, 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MMA; (4)配制纺丝液 在12.0000g氯仿和2.0000g DMF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000g PMMA和0.15000g Tb(BA) 3phen配合物并搅拌24h, 得到一个纺丝液。
8、, 具有绿色发光功能; 在6.0000g氯仿, 0.8000g DMF, 0.3000g苯胺和0.5168g樟脑磺酸的混合液中加入1.0000g PMMA并搅拌12h, 得到均匀 的胶状液, 将1.2000g DMF, 6.0000g氯仿和0.4411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2h, 得到均匀的溶液, 然后将两液体置于冰箱中冷藏1h后, 将溶液缓慢地加入到胶状液中, 在冰水浴中磁力搅拌 3h后, 放入5的冰箱冷藏室中24h, 取出后加入3.0000g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搅拌12h得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266327 A 2 到另一个纺丝液, 具有电磁功能; (5)制备Tb(。
9、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 纳米带阵列膜 采用两支分别都带有截平的12#不锈钢针头的5mL注射器, 将两不锈钢针头分别弯曲 30 角, 使两针尖可紧密并行, 并采用一支1mL塑料喷枪头套在两根并行不锈钢针头上, 使两 根不锈钢针头的尖端处于塑料喷枪头的中间部分, 两个纺丝液各取3ml分别注入到两个注 射器中, 采用竖喷方式, 接收装置为一个水平放置的长20cm, 直径为7cm的圆柱形铝制转筒, 转速为1200r/min, 其它纺丝参数为, 纺丝电压为6kV, 针尖与转筒间距为13cm, 环境温度为 20-25, 相对湿度为15-。
10、20, 待纺丝液耗尽后, 得到Tb(BA)3phen/PMMA/PANI/ 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 (6)制备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将所述的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 纳米带阵列膜从铝制转筒上取下, 剪裁为沿Janus纳米带长度方向为3.5cm、 垂直于纳米带 长度方向为3.0cm的长方形, 将其旋转90 后用胶带将Janus纳米带陈列膜的左右两侧固定 在铝制转筒上, 此时纳米带的长度方向与转筒的轴向方向一致, 左右两侧胶带覆盖样品的 面积都是30.25cm2,。
11、 露出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的面积是33cm2, 作为二次电纺膜的接收 面, 纺丝液用量和纺丝参数与第一次电纺过程相同, 进行二次电纺, 纺丝完成后将薄膜从铝 制转筒上取下进行裁剪, 得到33cm2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由Tb (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上 下复合而成, 上下膜的厚度约为205 m, 上下膜中均由定向排列的Tb(BA)3phen/PMMA/ 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组成, Janus纳米带的宽度为7.200.07 m, 厚度为879nm, 在复合膜的上下两层。
12、膜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在上层膜中, 沿着纳 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强, 电导为2.1410-8S,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弱, 电导 为1.0610-12S,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 在下层膜中, 沿着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强, 电导为 2.1010-8S,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弱, 电导为1.0910-12S, 具有各向异性 导电性, 整个复合膜具有双各向异性导电性; 在291nm的紫外光激发下, 发射出主峰位于 544nm的明亮绿光; 复合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0.60emu/g, 具有较强的磁性; 所制备的柔性 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
13、性导电功能。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266327 A 3 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说涉及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 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各向异性导电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元器件互联材料, 它具有单方向上的导电性和 其它方向上的绝缘性,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封装、 芯片固定及电极粘接等领域。 按其导 电方向分类, 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 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膜沿膜的厚度方 向导电, 而沿膜面方向绝缘, 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制备技术现已非常成熟, 且已被广泛地。
14、 应用在电子设备中; I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 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膜沿其膜面的不同方向有不 同的导电性能, 通常沿膜面的两个垂直方向上, 一个方向导电, 另一个方向绝缘, 具有各向 异性导电性能。 I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 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和 应用。 0003 Janus材料是指两种化学组成或者一种化学组成但结构不同在同一体系具有明确 分区结构, 因而具有双重性质如亲水/疏水、 极性/非极性, 发光/导电, 水平方向导电/垂直 方向导电等, 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 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Janus纳米带是指两种化学组成 在同一纳米带中具有明确分区结构,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
15、, 如纳米带的一侧具有发光 功能, 纳米带的另一侧具有导电和磁性功能, 如果采用特殊的接收装置, 这些Janus纳米带 可以定向排列, 形成Janus纳米带阵列膜, 这种阵列膜具有发光、 导电和磁性三功能。 0004 四氧化三铁Fe3O4是一种重要而广泛应用的磁性材料。 人们已经采用多种方法, 如 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微乳液法、 水热与溶剂热法、 热分解法、 静电纺丝法等方法成功地制 备出了Fe3O4纳米晶、 纳米棒、 纳米线、 纳米膜、 杂化结构、 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 技 术比较成熟。 稀土金属铽配合物Tb(BA)3phen, Tb3+为铽离子, BA为苯甲酸, phen为邻。
16、菲啰啉, 因铽离子独特的电子构型而成为具有独特性能的绿色发光材料, 如发光强度高、 稳定性好、 荧光量子产率高、 单色性好等优点,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绿色荧光材料。 聚苯胺PANI由于其容 易合成、 电导率高和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 已经成为导电聚合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们 已经合成了纳米线、 纳米棒、 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等一维纳米结构的聚苯胺PANI, 因此, 利用 具有磁性的Fe3O4纳米晶、 稀土铽发光配合物Tb(BA)3phen和导电聚苯胺PANI构筑具有光电 磁三功能特性的纳米材料是理想的物质。 0005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 当深颜色的导电聚苯胺PANI和磁性Fe3O4与稀土配合物T。
17、b (BA)3phen直接混合会显著降低其发光效果, 因此要获得Tb(BA)3phen良好的发光效果, 必须 使Tb(BA)3phen与PANI和Fe3O4实现有效分离。 如果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和Fe3O4纳米晶 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混合制备成纳米带, 导电PANI是连续的, 保证了其的高导电性, 作 为Janus纳米带的一侧, 则该侧具有导电性和磁性, 而将Tb(BA)3phen分散于高分子PMMA中 制备成纳米带, 作为Janus纳米带的另一侧, 则该侧具有发光特性, 形成Tb(BA)3phen/ PMMA/PANI/Fe3O4/PMMA绿色荧光导电磁性三功能Janus纳米带。
18、, 从而可以使导电聚苯胺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9266327 A 4 PANI和Fe3O4与Tb(BA)3phen实现了有效分离, 获得良好的发光效果。 如果采用特殊装置, 还 可以得到Janus纳米带阵列膜, 这样沿着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强,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方 向上, 由于有不导电的Tb(BA)3phen/PMMA结构单元存在, 使得该方向具有绝缘性, 从而具有 各向异性导电性, 这样就可以得到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 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 再利用二次电纺技术, 构筑同样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 这两张阵。
19、列膜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结构, 得到复合结构膜, 在这张复合结构膜的上 下两层膜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因此, 这种复合膜具有双各向异性 导电、 绿色荧光和磁性三功能特性。 此种特殊的纳米结构膜, 将在未来纳米结构器件和医疗 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尚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 0006 专利号为1975504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项有关静电纺丝方法(electrospinning) 的技术方案, 该方法是制备连续的、 具有宏观长度的微纳米纤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由 Formhals于1934年首先提出。 这一方法主要用来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 其特征是使带电的 高分。
20、子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受静电力的牵引而由喷嘴喷出, 投向对面的接收屏, 从而实 现拉丝, 然后, 在常温下溶剂蒸发, 或者熔体冷却到常温而固化, 得到微纳米纤维。 近十多年 以来, 在无机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出现了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纳米纤 维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氧化物包括TiO2、 ZrO2、 Y2O3、 Y2O3:RE3+(RE3+Eu3+、 Tb3+、 Er3+、 Yb3+/Er3 +)、 NiO、 Co3O4、 Mn2O3、 Mn3O4、 CuO、 SiO2、 Al2O3、 V2O5、 ZnO、 Nb2O5、 MoO3、 CeO2、 LaMO3(MFe、 Cr、 Mn、 。
21、Co、 Ni、 Al)、 Y3Al5O12、 La2Zr2O7等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复合氧化物。 人们已经采用静电纺丝技 术制备了光电磁单一功能、 双功能和三功能纳米纤维膜。 Q.Z.Yu,et al.采用静电纺丝技术 制备了具有单一导电功能的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膜Mater.Sci.Eng.B,2008,150,70-76; 董相廷等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单一发光功能的PAN/Eu(BA)3phen发光纳米纤维膜 化工新型材料,2008,36(9),49-52; 王策等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磁性的聚乙烯吡 咯烷酮/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纤维薄膜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10) ,20。
22、02-2004; Qingbiao Yang,et al.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Fe2O3nanoparticles/Eu(DBM)3(Bath)复 合双功能磁光纳米纤维膜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0,350,396- 401, 董相廷等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Fe3O4/Eu(BA)3phen/PVP磁光双功能复合纳米纤维 膜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2012,14(10):1203-1209、 Eu(BA)3phen/PANI/ PVP光电双功能复合纳米纤维膜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33。
23、(8) ,1657-1662和Eu(BA) 3phen/PANI/Fe3O4/PVP光电磁三功能纳米纤维膜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2014,25(3),1309-1316。 已有人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 了高分子纳米带Materials Letters ,2007,61:23252328;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B:Polymer Physics,2001,39:25982606。 有人利用锡的有机化合物, 使用 静 电 纺 丝 技 术 与 金 属 有 机 化 合 。
24、物 分 解 技 术 相 结 合 制 备 了 多 孔 S n O2纳 米 带 Nanotechnology,2007,18:435704。 有人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首先制备了PEO/氢氧化锡复 合纳米带, 将其焙烧得到了多孔SnO2纳米带J.Am.Ceram.Soc.,2008,91(1):257-262。 董 相廷等采用静电 纺丝技术制备了稀土三氟化物纳米带中国发明专利, 申请号 : 201010108039.7、 二氧化钛纳米带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号: ZL200810050948.2和 Gd3Ga5O12:Eu3+多孔纳米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7),1291-1296。 董相廷等。
25、利用静 电纺丝技术制备了Eu(BA)3phen/PVP/PANI/PVP光电双功能两股并行纳米纤维束国家发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9266327 A 5 明专利, 申请号: 201210407369.5。 董相廷等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单各向异性导电- 磁-光三功能Janus纳米带阵 列 (国 家发明 专利 , 授权号 : 201410795673 .0 ; Adv.Funct.Mater.,2015,25,2436-2443)。 目前, 未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磁性绿色荧光 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相关报道。 0007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时, 原料的种类、 高分子模板。
26、剂的分子量、 纺丝液 的组成、 纺丝过程参数和喷丝头的结构对最终产品的形貌和尺寸都有重要影响。 本发明采 用静电纺丝技术, 喷丝头由两个12#截平的直径相同的注射器针头靠在一起组成的并列双 喷丝头, 以Tb(BA)3phen配合物、 PMMA、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氯仿CHCl3的混合液为一种纺 丝液, 将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苯胺、 樟脑磺酸、 过硫酸铵、 PMMA、 DMF、 CHCl3混合, 待苯胺 聚合成聚苯胺后构成另一种纺丝液, 控制纺丝液的粘度至关重要, 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 得 到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
27、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 膜, 再利用二次电纺技术, 构筑同样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 这两张阵列膜牢固地结合在一 起形成上下结构, 得到复合结构膜, 在这张复合结构膜的上下两层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 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从而得到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发明内容 0008 在背景技术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高分子、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氟化物和金属 复合氧化物纳米纤维和纳米带、 PAN/Eu(BA)3phen复合发光纳米纤维、 聚苯胺PANI纳米纤 维、 磁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纤维、 Eu(BA)3phen/PANI/PVP光电双功能 复合纳米纤维、 E。
28、u(BA)3phen/PVP/PANI/PVP光电双功能两股并行纳米纤维束、 Eu(BA) 3phen/PANI/Fe3O4/PVP光电磁三功能纳米纤维和单各向异性导电-磁-光三功能Janus纳米 带阵列。 所使用的原料、 模板剂、 溶剂和最终的目标产物与本发明的方法有所不同。 本发明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 使用并列双喷丝头制备了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 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 再利用二次电纺技术, 构筑同样的Janus纳 米带阵列膜, 这两张阵列膜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结构, 得到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 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为各。
29、向异性导电膜材料领域增加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导电膜。 0009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采用沉淀法制备出Tb(BA)3phen配合物, 以Tb(BA) 3phen、 PMMA、 DMF和CHCl3的混合液作为一种纺丝液, 将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苯胺、 樟脑 磺酸、 过硫酸铵、 PMMA、 DMF和CHCl3混合, 待苯胺聚合成聚苯胺后构成另一种纺丝液, 控制纺 丝液的粘度至关重要。 采用并列双喷丝头、 应用静电纺丝技术进行静电纺丝, 在最佳的工艺 条件下, 获得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 纳米带阵列膜, 再利用二次。
30、电纺技术, 构筑同样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 这两张阵列膜牢固 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结构, 得到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其步骤为: 0010 (1)沉淀法制备Tb(BA)3phen配合物 0011 将1.8650g Tb4O7溶于15mL浓硝酸中, 加热蒸干得到Tb(NO3)3晶体, 加入20mL无水 乙醇, 配制成Tb(NO3)3的乙醇溶液; 将3.6640g苯甲酸和1.8000g邻菲啰啉加入到200mL无水 乙醇中配制成混合配体溶液, 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Tb(NO3)3的乙醇溶液逐滴加到混合配 体溶液中, 再加入浓NH3H2O调节pH为6.5-7.0之间, 加热到60后。
31、, 反应3h, 所得沉淀依次 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 最后在干燥箱中60下干燥12h, 得到Tb(BA)3phen配合物;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9266327 A 6 0012 (2)沉淀法制备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0013 将32.8500g FeCl36H2O, 16.7000g FeSO47H2O, 24.2400g NH4NO3和11.4000g分 子量为20000的聚乙二醇溶于600mL去离子水中, 加热至50并通入氩气30min, 然后缓慢滴 加氨水至溶液的pH值为11, 继续通氩气20min得到黑色悬浊液, 将此悬浊液磁分离后, 用无 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洗涤三。
32、次, 将产物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 得到直径为8- 10nm的Fe3O4纳米晶; 取2.0000g所制备的Fe3O4纳米晶分散在已通入30min氩气的100mL去离 子水中并超声分散20min, 然后将溶液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80, 并加入1mL油酸, 然后继续 反应40min, 将所得到的沉淀进行磁分离, 去除水层并将沉淀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 得到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0014 (3)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0015 称取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1g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加入到带有回流装置的 250mL三颈瓶中并搅拌均匀, 将上述溶液在90-95的。
33、温度下剧烈搅拌并回流至溶液有一定 粘度, 当其粘度与甘油相近后,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室温, 之后将上述 溶液灌注到试管中, 灌注高度为5-7cm, 灌注完毕后静置2h至试管内的溶液没有气泡, 然后 将上述试管转移到50干燥箱中放置48h, 试管内的液体硬化为透明的固体, 最后将干燥箱 温度提高至110并保温2h, 使聚合反应结束, 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MMA; 0016 (4)配制纺丝液 0017 在12.0000g氯仿和2.0000g DMF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000g PMMA和0.15000g Tb (BA)3phen配合物并搅拌24h, 得。
34、到一个纺丝液, 具有绿色发光功能; 在6.0000g氯仿, 0.8000g DMF, 0.3000g苯胺和0.5168g樟脑磺酸的混合液中加入1.0000g PMMA并搅拌12h, 得到均匀的胶状液, 将1.2000g DMF, 6.0000g氯仿和0.4411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2h, 得到均 匀的溶液, 然后将两液体置于冰箱中冷藏1h后, 将溶液缓慢地加入到胶状液中, 在冰水浴中 磁力搅拌3h后, 放入5的冰箱冷藏室中24h, 取出后加入3.0000g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搅拌12h得到另一个纺丝液, 具有电磁功能; 0018 (5)制备Tb(BA)3phen/PMMA/PANI/F。
35、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 Janus纳米带阵列膜 0019 采用两支分别都带有截平的12#不锈钢针头的5mL注射器, 将两不锈钢针头分别弯 曲30 角, 使两针尖可紧密并行, 并采用一支1mL塑料喷枪头套在两根并行不锈钢针头上, 使 两根不锈钢针头的尖端处于塑料喷枪头的中间部分, 两个纺丝液各取3ml分别注入到两个 注射器中, 采用竖喷方式, 接收装置为一个水平放置的长20cm, 直径为7cm的圆柱形铝制转 筒, 转速为1200r/min, 其它纺丝参数为, 纺丝电压为6kV, 针尖与转筒间距为13cm, 环境温度 为20-25, 相对湿度为15-20, 待纺丝液耗尽后, 得。
36、到Tb(BA)3phen/PMMA/PANI/ 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 0020 (6)制备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0021 将所述的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 Janus纳米带阵列膜从铝制转筒上取下, 剪裁为沿Janus纳米带长度方向为3.5cm、 垂直于纳 米带长度方向为3.0cm的长方形, 将其旋转90 后用胶带将Janus纳米带陈列膜的左右两侧 固定在铝制转筒上, 此时纳米带的长度方向与转筒的轴向方向一致, 左右两侧胶带覆盖样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92。
37、66327 A 7 品的面积都是30.25cm2, 露出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的面积是33cm2, 作为二次电纺膜的 接收面, 纺丝液用量和纺丝参数与第一次电纺过程相同, 进行二次电纺, 纺丝完成后将薄膜 从铝制转筒上取下进行裁剪, 得到33cm2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0022 上述过程中所制备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面积为3 3cm2, 由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 带阵列膜上下复合而成, 上下膜的厚度约为205 m, 上下膜中均由定向排列的Tb(BA) 3phen/PMMA/PA。
38、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组成, Janus纳米带的宽度为7.200.07 m, 厚度为879nm, 在复合膜的上下两层膜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在上层 膜中, 沿着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强, 电导为2.1410-8S,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导 电性弱, 电导为1.0610-12S, 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 在下层膜中, 沿着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 性强, 电导为2.1010-8S,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弱, 电导为1.0910-12S, 具 有各向异性导电性, 整个复合膜具有双各向异性导电性; 在291nm的紫外光激发下, 发射出 主峰位于5。
39、44nm的明亮绿光; 复合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0.60emu/g, 具有较强的磁性; 所制 备的柔性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功能, 实现了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XRD谱图; 0024 图2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SEM照片, 该图兼做摘要附图; 0025 图3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Janus纳米带阵列膜的SEM照 片; 0026 图4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Janus纳米带的宽度分布直方 图; 0027 图5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单条Janus纳米带的光学。
40、显微 镜照片; 0028 图6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Janus纳米带的线分析能量色 散谱图; 0029 图7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激发光谱图; 0030 图8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发射光谱图; 0031 图9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色坐标图; 0032 图10是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的磁滞回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发明所选用的氧化铽Tb4O7的纯度为99.99, N,N-二甲基甲酰胺, 氯仿, 硝酸, 苯 甲酸, 邻菲啰啉, 无水乙醇, 氨水, 苯胺, 樟脑磺酸, 过氧化二苯甲酰, 甲基丙烯酸甲酯, 。
41、过硫 酸铵, 六水合三氯化铁, 七水合硫酸亚铁, 硝酸铵, 分子量为20000的聚乙二醇, 油酸, 氩气均 为市售分析纯产品; 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所用的玻璃仪器和设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和设备。 0034 实施例: 将1.8650g Tb4O7溶于15mL浓硝酸中, 加热蒸干得到Tb(NO3)3晶体, 加入 20mL无水乙醇, 配制成Tb(NO3)3的乙醇溶液; 将3.6640g苯甲酸和1.8000g邻菲啰啉加入到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9266327 A 8 200mL无水乙醇中配制成混合配体溶液, 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Tb(NO3)3的乙醇溶液逐滴加 到混合配体溶液中, 。
42、再加入浓NH3H2O调节pH为6.5-7.0之间, 加热到60后, 反应3h, 所得 沉淀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 最后在干燥箱中60下干燥12h, 得到Tb(BA)3phen配合物; 将32.8500g FeCl36H2O, 16.7000g FeSO47H2O, 24.2400g NH4NO3和11.4000g分子量为 20000的聚乙二醇溶于600mL去离子水中, 加热至50并通入氩气30min, 然后缓慢滴加氨水 至溶液的pH值为11, 继续通氩气20min得到黑色悬浊液, 将此悬浊液磁分离后, 用无水乙醇 和去离子水依次洗涤三次, 将产物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 得到直径为。
43、8-10nm的 Fe3O4纳米晶; 取2.0000g所制备的Fe3O4纳米晶分散在已通入30min氩气的100mL去离子水中 并超声分散20min, 然后将溶液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80, 并加入1mL油酸, 然后继续反应 40min, 将所得到的沉淀进行磁分离, 去除水层并将沉淀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 得到 油酸包覆的Fe3O4纳米晶; 称取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1g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加入到 带有回流装置的250mL三颈瓶中并搅拌均匀, 将上述溶液在90-95的温度下剧烈搅拌并回 流至溶液有一定粘度, 当其粘度与甘油相近后,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 室温, 。
44、之后将上述溶液灌注到试管中, 灌注高度为5-7cm, 灌注完毕后静置2h至试管内的溶 液没有气泡, 然后将上述试管转移到50干燥箱中放置48h, 试管内的液体硬化为透明的固 体, 最后将干燥箱温度提高至110并保温2h, 使聚合反应结束, 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得到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在12.0000g氯仿和2.0000g DMF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000g PMMA 和0.15000g Tb(BA)3phen配合物并搅拌24h, 得到一个纺丝液, 具有绿色发光功能; 在 6.0000g氯仿, 0.8000g DMF, 0.3000g苯胺和0.5168g樟脑磺酸的混合液中加入1.0。
45、000g PMMA并搅拌12h, 得到均匀的胶状液, 将1.2000g DMF, 6.0000g氯仿和0.4411g过硫酸铵混合 搅拌2h, 得到均匀的溶液, 然后将两液体置于冰箱中冷藏1h后, 将溶液缓慢地加入到胶状液 中, 在冰水浴中磁力搅拌3h后, 放入5的冰箱冷藏室中24h, 取出后加入3.0000g油酸包覆 的Fe3O4纳米晶,搅拌12h得到另一个纺丝液, 具有电磁功能; 采用两支分别都带有截平的12# 不锈钢针头的5mL注射器, 将两不锈钢针头分别弯曲30 角, 使两针尖可紧密并行, 并采用一 支1mL塑料喷枪头套在两根并行不锈钢针头上, 使两根不锈钢针头的尖端处于塑料喷枪头 的中。
46、间部分, 两个纺丝液各取3ml分别注入到两个注射器中, 采用竖喷方式, 接收装置为一 个水平放置的长20cm, 直径为7cm的圆柱形铝制转筒, 转速为1200r/min, 其它纺丝参数为, 纺丝电压为6kV, 针尖与转筒间距为13cm, 环境温度为20-25, 相对湿度为15-20, 待纺 丝液耗尽后, 得到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性绿色荧光 Janus纳米带阵列膜; 将所述的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各向异性导电磁 性绿色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膜从铝制转筒上取下, 剪裁为沿Janus纳米带长度方向为。
47、 3.5cm、 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为3.0cm的长方形, 将其旋转90 后用胶带将Janus纳米带陈 列膜的左右两侧固定在铝制转筒上, 此时纳米带的长度方向与转筒的轴向方向一致, 左右 两侧胶带覆盖样品的面积都是30.25cm2, 露出的Janus纳米带阵列膜的面积是33cm2, 作 为二次电纺膜的接收面, 纺丝液用量和纺丝参数与第一次电纺过程相同, 进行二次电纺, 纺 丝完成后将薄膜从铝制转筒上取下进行裁剪, 得到33cm2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 柔性复合膜。 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含有立方相Fe3O4纳米晶, 见图1所 示; 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具有上下。
48、结构, 由上下膜复合而成, 上下膜的 厚度约为205 m, 在上下膜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直, 纳米带呈定向排列, 见图2所示; 所制备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9266327 A 9 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Janus纳米带定向排列形成阵列膜, Janus纳 米带的厚度为879nm, 见图3所示; 所制备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中 Janus纳米带的宽度为7.200.07 m, 见图4所示; 单条Janus纳米带的一侧包含深颜色的聚 苯胺和Fe3O4纳米晶, 另一侧包含无色透明的Tb(BA)3phen配合物, 见图5所示; S和Fe元素的 分布可以分别。
49、反映出聚苯胺和Fe3O4的分布, Tb元素的分布可以反映出Tb(BA)3phen的分布, S和Fe元素仅分布在Janus纳米带的一侧, Tb元素分布在Janus纳米带的另一侧, 这与Janus 纳米带的结构相符合, 见图6所示; 以544nm作为监测波长, 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在 200-360nm处有一个宽的激发带, 其峰值在291nm处, 可归为配体的 *跃迁, 见图7所示; 在291nm的紫外光激发下, 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发射出主峰位于544nm的明亮绿光, 它对应于Tb离子的5D47F5跃迁, 见图8所示; 在291nm的紫外光激发下, 双各向异性导电柔 性复合膜发射的荧光颜色的色坐标值x和y分别为0.2655和0.5856, 发射的荧光颜色为绿 色, 见图9所示; 所制备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具有较强的磁性, 饱和 磁化强度为20.60emu/g, 见图10所示; 所制备的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柔性复合膜 的上下两层膜中, 纳米带长度方向垂直, 也即导电方向垂直, 在上层膜中, 沿着纳米带长度 方向导电性强, 电导为2.1410-8S, 而沿着垂直于纳米带长度方向导电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