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661964.0 (22)申请日 2014.11.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4508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73)专利权人 山东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颖秀路 2755号同缘生物工程办公楼西侧平房 (72)发明人 张起凡曹崇仁朱友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7104 代理人 黄晓敏 (51)Int.Cl. C12P 13/00(2006。
2、.01) C12R 1/19(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038104 A,2011.05.04,全文. CN 103689259 A,2014.04.02,全文. CN 103844016 A,2014.06.11,全文. 审查员 刘婷 (54)发明名称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 畜牧业生物品技术领域; 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玉 米浆82%、 尿素6%、 甘露醇5%、 DL-蛋氨酸4%、 L-精 氨酸3%;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重量百 分比包括: 磷酸氢二钾2.5%、 L-半胱氨酸盐酸盐 9。
3、%、 L-丙氨酸84.5%、 氯化钠4%; B.在干粉混合机 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一种5-氨基乙酰 丙酸的促进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乳糖12%、 柠檬 酸三铵3.5%、 L-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丝氨酸69%;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剂可提高光合 细菌发酵液中5-氨基乙酰丙酸含量, 且具有生产 工艺简单, 易操作, 无转基因及基因诱变隐患, 耗 能低、 原料易得、 产率高、 成本低、 使用方便、 效果 更加明显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450812 B 2017.12.08 CN 104450812 B 1.一种5- 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促进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乳 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 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 丝氨酸69%。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5- 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促进剂的 制备方法为: A. 将乳糖、 柠檬酸三铵、 L- 天冬酰胺、 高铁血红素、 L- 丝氨酸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合 机中; B. 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 分钟, 即得成品;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乳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 天冬酰胺14%、 高铁 血红素1.5%、 L- 丝氨酸69%。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450。
5、812 B 2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畜牧业生物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研究表明5-氨基乙酰丙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 农业、 畜牧业、 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具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上5-氨基乙酰丙酸作为一种无公害绿色除草剂得到广泛关注,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 调节叶绿素 的合成及稳定性, 提高果实质量; 在医学上5-氨基乙酰丙酸作为新一代光动力学药物, 应用 于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在畜牧业上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和提高动物免疫抗病能力; 在 日用化妆品和保。
6、健食品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 0003 目前5-氨基乙酰丙酸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化学合成具有生产成本高、 转 化率低、 高耗能、 环境污染等缺点, 成为限制5-氨基乙酰丙酸应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 需要解 决开发绿色环保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新方法。 0004 现已发现产甲烷菌、 假单胞菌、 嗜热梭菌、 蓝细菌和光合细菌等可合成5-氨基乙酰 丙酸。 光合细菌生物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工艺简单, 对人畜无毒性, 在环境中易降解无残 留, 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因此备受关注。 利用微生物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 一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导入外源基因, 改造工。
7、程菌株促进相关酶的产生, 转基因菌 株不稳定容易出现质粒丢失等缺点, 而且存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争议。 二是光合细菌进行诱 变育种, 选育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突变株并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 但是该方法菌株突变 非定向, 菌株易发生突变, 造成生产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缺点和5-氨基乙酰丙酸在光合细菌发酵液中含量低的技术问 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合细菌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 以下是具体技术方案: 0006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玉米浆82%、 尿素6%、 甘露醇5%、 DL-蛋氨酸4%、 L-精氨酸3%; 其制备方法为: 0007 。
8、A.将玉米浆、 尿素、 甘露醇、 DL-蛋氨酸、 L-精氨酸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合机中。 0008 B.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0009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玉米浆82%、 尿素6%、 甘露醇5%、 DL-蛋氨酸4%、 L-精氨酸3%。 0010 作为本发明具有相同作用和效果的另一方案: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重 量百分比包括: 磷酸氢二钾2.5%、 L-半胱氨酸盐酸盐9%、 L-丙氨酸84.5%、 氯化钠4%; 其制备 方法为: 0011 A.将磷酸氢二钾、 L-半胱氨酸盐酸盐、 L-丙氨酸、 氯化钠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合机 中。 0012 B.在干粉。
9、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4450812 B 3 0013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磷酸氢二钾2.5%、 L-半胱氨酸盐酸盐9%、 L-丙 氨酸84.5%、 氯化钠4%。 0014 作为本发明具有相同作用和效果的第三个方案: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 重量百分比包括: 乳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丝氨酸 69%; 其制备方法为: 0015 A.将乳糖、 柠檬酸三铵、 L-天冬酰胺、 高铁血红素、 L-丝氨酸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 合机中。 0016 B.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
10、分钟, 即得成品。 0017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乳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丝氨酸69%。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根据资料报道目前的发酵技术, 光合细菌发酵液中5-氨基乙酰丙酸的最高含量为 9.4g/L, 添加本发明所提供的促进剂可使光合细菌发酵液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含量达到 20.7g/L, 产量提高了2.2倍,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促进剂可提高光合细 菌发酵液中5-氨基乙酰丙酸含量, 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 易操作, 无转基因及基因诱变隐 患, 耗能低、 原料易得、。
11、 产率高、 成本低、 使用方便、 效果更加明显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 0020 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本发明进行实验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各项设备均 为常规市售产品, 均能够通过市场购买直接获得, 所采用的实验步骤也是常规步骤, 不在保 护范围之内。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玉米浆82%、 尿素6%、 甘露醇5%、 DL-蛋氨酸4%、 L-精氨酸3%; 其制备方法为: 0023 A.将玉米浆、 尿素、 甘露醇、 DL-蛋氨酸、 L-精氨酸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合机中。 0024 B.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0025 其中。
12、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玉米浆82%、 尿素6%、 甘露醇5%、 DL-蛋氨酸4%、 L-精氨酸3%。 0026 实施例1中包含了一组对比实施例。 0027 对比实施例1: 用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合细菌菌液与普通光合细菌菌液作实 验对比。 0028 以下为实验步骤: 0029 菌种活化: 0030 菌种培养基配制: 乙酸钠2g、 乳酸钠2g、 蛋白胨0.2g、 硫酸1g、 酵母菌0.4g、 自来水 1000ml、 PH自然。 0031 操作: 将沼泽红假单胞菌 (保藏号:CGMCC1.2349, 中国普通为生物保藏中心) 、 沼泽 红假单胞菌 (保藏号: CGMCC1.2181, 中。
13、国普通为生物保藏中心) 、 深红红螺菌 (保藏号: CGMCC1.5005, 中国普通为生物保藏中心) 其中的一种冻干管菌种加入1ml生理盐水, 摇动至 融化, 取0.5ml加入装有10ml已灭菌培养基的试管中, 封闭试管口, 于光照培养箱2500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4450812 B 4 3000lux连续光照培养7天, 培养温度为30, 得到光合细菌菌种。 0032 、 一级种子培养: 0033 配方: 磷酸氢二钾0.5g、 磷酸二氢钾0.3g、 硫酸铵1g、 硫酸镁0.2g、 氯化钠1g、 氯化 钙0.005g、 蛋白胨0.2g、 酵母菌0.4g、 乳酸钠5g、 自来水1。
14、000ml、 PH自然。 0034 操作: 取1ml活化的光合细菌菌种接种于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灭菌试管中, 于30 光照培养箱培养7天, 按照10%接种量继续扩大培养, 得到一级种子液。 0035 、 发酵: 0036 配方: 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 豆芽汁加入0.5%乳酸钠、 促进剂0.3%、 加自来 水1L、 pH自然。 0037 其中, 豆芽汁为10%的黄豆芽, 在30%自来水中煮沸30 min, 纱布过滤得到的; 促进 剂分别为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和普通促进剂, 两者作为对比项进行对比。 0038 对比实验: 将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的光合菌菌液和普通光合细菌菌液分。
15、 别以1%的添加量加入到猪全价饲料中。 0039 、 实验结果 0040 表一、 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 0041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5公斤62公斤1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对照组500头35.5公斤57公斤3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42 表二、 普通光合细菌菌液 0043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5.6公斤58公斤2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对照组500头36公斤57.4公斤4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44 其。
16、中, 所选用的实验品种为杜洛克猪, 对比项为增重和抗病效果。 0045 从对比实施例1中可以看出使用了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中 的实验对象成活数目更高, 60天中每头增重量也比普通光合细菌菌液多出4.5公斤。 0046 实施例2 0047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磷酸氢二钾2.5%、 L-半胱氨酸 盐酸盐9%、 L-丙氨酸84.5%、 氯化钠4%; 制备方法步骤为: 0048 A.将磷酸氢二钾、 L-半胱氨酸盐酸盐、 L-丙氨酸、 氯化钠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合机 中。 0049 B.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0050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
17、各原料的用量为: 磷酸氢二钾2.5%、 L-半胱氨酸盐酸盐9%、 L-丙 氨酸84.5%、 氯化钠4%。 0051 对比实施例2 0052 本对比实施例具体操作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 0053 表一、 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 0054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6公斤63公斤1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4450812 B 5 对照组500头36.5公斤58公斤3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55 表二、 普通光合细菌菌液 0056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
18、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6.5公斤59公斤2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对照组500头36公斤57.4公斤4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57 其中, 所选用的实验品种为杜洛克猪, 对比项为增重和抗病效果。 0058 从对比实施例1中可以看出使用了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中 的实验对象成活数目更高, 60天中每头增重量也比普通光合细菌菌液多出4.5公斤。 0059 实施例3 0060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包括: 乳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丝氨酸69%; 制备方法步骤为: 0061 A。
19、.将乳糖、 柠檬酸三铵、 L-天冬酰胺、 高铁血红素、 L-丝氨酸按比例加入到干粉混 合机中。 0062 B.在干粉混合机中混合搅拌60分钟, 即得成品。 0063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用量为: 乳糖12%、 柠檬酸三铵3.5%、 L-天冬酰胺14%、 高铁血红素1.5%、 L-丝氨酸69%。 0064 对比实施例2 0065 本对比实施例具体操作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 2。 0066 表一、 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 0067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5公斤63公斤1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对照组500头36.5公斤58。
20、公斤3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68 表二、 普通光合细菌菌液 0069 组别数量初重平均每头试验60天品均每头增重死亡备注 实验组500头35公斤58公斤2头生病3天自然恢复, 未使用药物 对照组500头36公斤57.4公斤4头生病采用药物治疗, 除死亡的, 其他6天恢复 0070 其中, 所选用的实验品种为杜洛克猪, 对比项为增重和抗病效果。 0071 从对比实施例1中可以看出使用了富含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剂的光合细菌菌液中 的实验对象成活数目更高, 60天中每头增重量也比普通光合细菌菌液多出5公斤。 0072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 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 限制条件。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4450812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