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38176.5 (22)申请日 2017.09.30 (71)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所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 路202号 (72)发明人 黄春燕宫志远张海兰杨鹏 姚强韩建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19 代理人 朱家富 (51)Int.Cl. C12N 1/14(2006.01) C12R 1/6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与应用 (。
2、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培养基配方如下: 脱脂牡丹 籽粕粉2080g, 红糖510g, 琼脂1820g, 水 1000ml。 本发明利用脱脂牡丹籽粕为原料制备灰 树花母种培养基, 该培养基适合灰树花菌丝生 长, 为灰树花母种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途径, 简 化了生产工艺, 降低了母种培养基生产的经济、 时间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475135 A 2017.12.15 CN 107475135 A 1.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脱脂牡丹籽粕2080g, 红糖510g, 琼脂1820g, 水定容。
3、至1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脱脂牡丹籽粕3060g, 红糖58g, 琼脂1820g, 水定容至1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脱脂牡丹籽粕50g, 红糖8g, 琼脂20g, 水定容至1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1)制备脱脂牡丹籽粕粉; (2)按比例取步骤(1)制得的脱脂牡丹籽粕粉以及红糖加入水及琼脂, 煮沸35分钟, 加水定容至所需体积, 灭菌, 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4、骤(1)中, 制备脱脂牡丹籽粕粉的 步骤如下: 取脱脂牡丹籽粕, 经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5wt, 粉碎后过40目筛, 制得脱脂牡丹籽粕 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灭菌条件如下: 在温度 121、 蒸汽压力1.05kg/cm2的条件下, 灭菌20分钟。 7.权利要求1所述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在培养灰树花母种时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475135 A 2 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属于食用菌栽培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灰树花G。
5、rifola frondosa(Dicks,ex Fr)S.F.Gray, 又名贝叶多孔菌、 千佛菌、 栗子蘑、 天花、 云蕈、 莲花菌等, 其肉质脆嫩, 营养丰富, 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其多糖具有 明显的抗肿瘤、 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灰树花人工栽培研究始于日本, 上世纪80年代实 现了工厂化生产。 我国采食野生灰树花有近50年历史, 但人工栽培起步较迟, 从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对灰树花进行人工驯化栽培。 0003 灰树花的一般生产工艺为: 保存菌种首先在母种培养基上活化扩大, 然后接种到 原种培养基生产原种, 原种长好后再接种至栽培种培养基生产栽培种, 栽培种接种至培养 料上进。
6、行出菇生产。 因此母种培养是灰树花生产的第一步, 也是决定生产成败的关键步骤。 目前灰树花母种培养基多采用PDA培养基(土豆200g煮汁、 葡萄糖20g、 琼脂20g, 水1000ml) 或加富PDA培养基(土豆200g煮汁、 葡萄糖20g、 磷酸二氢钾1g、 硫酸镁0.5g、 酵母浸粉2g、 棉 籽壳50g煮汁、 麦麸20g煮汁, 琼脂20g, 水1000ml), 即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多种营养成分, 以 促进菌丝生长, 但该培养基制作过程繁琐, 成本较高。 0004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毛茛科芍药属灌木, 是一种新兴的木 本油料作物, 具备突出的。
7、 “三高一低” 的特点: 高产出、 高含油率、 高品质、 低成本。 目前, 油用 牡丹籽主要用于榨油, 其油为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 油用牡丹籽榨油后的固体渣粕, 称为 脱脂牡丹籽粕, 目前利用渠道较少, 主要是废弃。 为了寻找牡丹籽粕的高效利用途径, 对其 进行了研究开发。 0005 中国专利文献CN104824681A(申请号201510178375 .1)和中国专利文献 CN104844683A(申请号201510178401.0)分别公开了一种从油用牡丹籽粕中提取膳食纤维 的方法和一种从牡丹籽粕中提取牡丹皂素的方法, 提高了油用牡丹资源废弃物的综合开发 利用价值。 中国专利文献CN10。
8、4311295A(申请号201410537240.5)公开了一种含有牡丹籽外 壳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该栽培基质由秸秆、 牡丹籽外壳、 牡丹籽粕、 麸皮、 茶 渣、 柴胡药渣、 磷酸二氢钾、 石膏、 沸石和高岭土制备而成, 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0006 中国专利文献CN105296368A(申请号201510908895.3)公开了通过来自细小微胞 藻中的delta-6脱饱和酶基因MpFADS6, 提供了异源表达MpFADS6基因的重组高山被孢霉菌 株M.alpina-MpFADS6,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重组高山被孢霉菌株在生产EPA的用途, 并通过 添加1牡丹籽油或50g/。
9、L牡丹籽粕汁的培养基中有效提高EPA产量, 对产油真菌高山被孢 霉的脂肪酸合成中的代谢调控基础理论研究及PUFAs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7475135 A 3 应用。 本发明为降低食用菌的栽培成本、 拓宽原料来源, 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牡丹籽粕的低 效利用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10 脱脂牡丹籽粕粉2080g, 红糖510g, 琼脂1820g, 水定容至1L。。
10、 0011 本发明优选的, 所述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12 脱脂牡丹籽粕粉3060g, 红糖58g, 琼脂1820g, 水定容至1L。 0013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14 脱脂牡丹籽粕粉50g, 红糖8g, 琼脂20g, 水定容至1L。 0015 上述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制备脱脂牡丹籽粕粉; 0017 (2)按比例取步骤(1)制得的脱脂牡丹籽粕粉以及红糖加入水及琼脂, 煮沸35分 钟, 加水定容至所需体积, 灭菌, 即得。 0018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 所述步骤(1)中。
11、, 制备脱脂牡丹籽粕粉的步骤如下: 0019 取脱脂牡丹籽粕, 经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5wt, 粉碎后过40目筛, 制得脱脂牡丹 籽粕粉。 0020 所述红糖为市售食用赤砂糖。 0021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 所述步骤(2)中, 灭菌条件如下: 在温度121、 蒸汽压力 1.05kg/cm2的条件下, 灭菌20分钟。 0022 上述灰树花专用母种培养基在培养灰树花母种时应用。 0023 有益效果 0024 1、 本发明利用脱脂牡丹籽粕粉为原料, 添加适量的红糖, 制备灰树花专用母种培 养基, 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增加菌丝生长量, 缩短生产周期; 0025 2、 本发明中的脱脂牡丹籽粕通过灰树花。
12、的转化利用, 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变废 为宝, 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0026 3、 本发明中灰树花的专用母种培养基成分简单, 成本低廉, 无需过滤, 操作方便, 易于实现, 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效降低了灰树花母种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未详加说明的接 种、 发菌等均按本领域灰树花母种制备的现有技术。 0028 实施例中使用的脱脂牡丹籽粕购自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该脱脂牡丹 籽粕来源于当年生油用牡丹籽榨油后剩余的固体渣粕。 0029 实施例中, 脱脂牡丹籽粕粉经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5wt,。
13、 并粉碎后过40目筛 制得。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灰树花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32 脱脂牡丹籽粕粉20g, 红糖10g, 琼脂20g, 水定容至1L。 0033 上述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7475135 A 4 0034 (1)取脱脂牡丹籽粕, 经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5wt, 粉碎后过40目筛, 制得脱脂牡 丹籽粕粉; 0035 (2)按比例取脱脂牡丹籽粕粉20g, 红糖10g, 琼脂20g加入水中, 煮沸5分钟, 加水定 容至1L, 分装试管或者锥形瓶, 加塞、 包扎, 在温度121、 蒸汽压力1.05kg/c。
14、m2的条件下, 灭 菌20分钟, 即得。 0036 实施例2 0037 一种灰树花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38 脱脂牡丹籽粕粉50g, 红糖8g, 琼脂20g, 水定容至1L。 0039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0040 实施例3 0041 一种灰树花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42 脱脂牡丹籽粕粉80g, 红糖5g, 琼脂18g, 水定容至1L。 0043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0044 对比例1 0045 PDA培养基: 土豆200g煮汁、 葡萄糖20g,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常规分装、 灭 菌。 0046 对比例2: 0047 加富PDA培养基:。
15、 土豆200g煮汁、 葡萄糖20g、 磷酸二氢钾1g、 硫酸镁0.5g、 酵母浸粉 2g、 棉籽壳50g煮汁、 麦麸20g煮汁,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常规分装、 灭菌。 0048 对比例3 0049 一种灰树花菇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50 豆粕粉50g, 红糖8g, 琼脂20g, 水定容至1L。 0051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0052 对比例4 0053 一种灰树花母种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54 红糖8g, 琼脂20g, 脱脂牡丹籽粕汁定容至1L。 0055 上述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56 按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529。
16、6368A(申请号201510908895.3)中说明书第0038段 的记载制备方法制备脱脂牡丹籽粕汁: 0057 取50g脱脂牡丹籽粕, 粉碎后过筛置于1L水中煮沸, 沉淀, 用4层纱布过滤, 得脱脂 牡丹籽粕汁。 0058 取上述比例的红糖、 琼脂、 脱脂牡丹籽粕汁混合, 煮沸20分钟, 分装试管或者锥形 瓶, 加塞、 包扎, 在温度121、 蒸汽压力1.05kg/cm2的条件下, 灭菌20分钟, 即得。 0059 对比例5 0060 按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4311295A(申请号201410537240.5)中实施例2的组分经干 燥粉碎后混合, 制备成混合基料; 按照如下比例制备培养基。
17、,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61 混合基料50g, 加水1L, 煮沸30分钟, 用4层纱布过滤, 滤汁加入琼脂20g, 水定容至 1L。 0062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7475135 A 5 0063 对比例6 0064 按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4311295A(申请号201410537240.5)中实施例2的组分经干 燥粉碎后混合, 制备成混合基料; 按照如下比例制备培养基, 每升原料组分如下: 0065 混合基料100g, 加水1L, 煮沸30分钟, 用4层纱布过滤, 滤汁加入琼脂20g, 水定容至 1L。 0066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0067 实验。
18、例 0068 将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培养基趁热倒至直径90mm的培养皿中制成培养基 平板, 将保藏的灰树花菌种转接到上述培养基平板上, 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 进行灰树花 母种培养, 观察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及形态, 测定菌丝日均生长速度。 0069 表1不同培养基培养的灰树花菌丝生长比较 0070 0071 注: +菌丝长势旺盛, 菌落浓密, +菌丝长势较旺盛, 菌落较浓密, +菌丝长势 较差, 菌落稀疏、 薄。 0072 由表1可以看出灰树花菌丝在实施例2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其次是对比例 2, 二者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大, 但在实施例2培养基上菌落长势明显比对比例2长势强, 菌 丝旺盛茂密, 生物量大; 对比例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 长势也最差, 实施例1与对比例6菌丝 生长速度、 长势相似。 综合考虑菌丝生长速度、 长势、 生物量、 前处理时间、 原料成本等因素, 实施例13的供试培养基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中, 实施例2与其它配方相比有较大的成本、 时间优势, 为最优配方。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747513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