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双面胶带.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8610845
  • 上传时间:2020-09-2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688.3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645937.4

    申请日:

    20150825

    公开号:

    CN205046036U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02,C09J7/04

    主分类号:

    C09J7/02,C09J7/04

    申请人:

    深圳市正兴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红晓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约社区马桥东区20号

    优先权:

    CN20152064593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包括胶带带体,胶带带体包括基材层、涂覆于基材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两粘胶层、与两粘胶层结合的两胶粒层以及与两胶粒层结合的两离型层,胶粒层由胶粒分散于粘胶层的表面形成,胶粒的粘结力小于粘胶层的粘结力,胶带带体上沿着胶带带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撕断口,并且多个撕断口设置在胶带带体的一侧并且均匀分布在胶带带体的头部与胶带带体的尾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粘结力强并且便于剥离,且便于断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带体(1),所述胶带带体(1)包括基材层(11)、涂覆于所述基材层(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两粘胶层(12)、与所述两粘胶层(12)结合的两胶粒层以及与所述两胶粒层结合的两离型层(14),所述胶粒层由胶粒(13)分散于所述粘胶层(12)的表面形成,所述胶粒(13)的粘结力小于所述粘胶层(12)的粘结力,所述胶带带体(1)上沿着所述胶带带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撕断口(101),并且所述多个撕断口(101)设置在所述胶带带体(1)的一侧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胶带带体(1)的头部与所述胶带带体(1)的尾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1)为石棉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12)的粘结力大于等于2千克每英寸,所述胶粒(13)的粘结力范围为0.1-0.8千克每英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13)在所述粘胶层(12)表面的分布密度的范围为20%-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13)的粒径的范围1-11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撕断口(101)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断口(101)呈V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双面胶带作为一种物体的粘结胶带,由于其使用方便,两面皆可粘贴的特 性,目前,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已得到广泛使用。

    现有的双面胶带主要是在基材双面涂覆胶水形成粘胶层,再在粘胶层外面 附贴易剥离隔离材料制成。在用双面胶带粘贴连接两个物体时,需要双面胶带 具有较佳的粘结性以将两个物体稳定连接,而当两个物体粘贴不正确时,又需 要双面胶带便于剥离。然而,现有的双面胶带均不具备在具有较佳的粘贴性的 同时又具备容易剥离的特性。

    另外,现有的双面胶带在使用时,需要利用第三方工具例如剪刀等才能够 断开,不仅麻烦而且断头不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胶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胶带,包括胶带带体,所述胶带带体包括 基材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两粘胶层、与所述两粘胶层结 合的两胶粒层以及与所述两胶粒层结合的两离型层,所述胶粒层由胶粒分散于 所述粘胶层的表面形成,所述胶粒的粘结力小于所述粘胶层的粘结力,所述胶 带带体上沿着所述胶带带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撕断口,并且所述 多个撕断口设置在所述胶带带体的一侧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胶带带体的头部与 所述胶带带体的尾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石棉网。

    进一步地,所述粘胶层的粘结力大于等于2千克每英寸,所述胶粒的粘结 力范围为0.1-0.8千克每英寸。

    进一步地,所述胶粒在所述粘胶层表面的分布密度的范围为20%-90%。

    进一步地,所述胶粒的粒径的范围1-110微米。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撕断口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撕断口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的粘胶层的粘结力大于胶粒的粘结力,在使用时, 双面胶带的胶粒首先与待粘贴的两物体结合,当确定两个物体粘贴位置正确时, 可以挤压两个待粘贴的物体,使粘胶层通过胶粒之间的间隙渗透至待粘贴的两 物体的表面,使待粘贴的两物体粘固;当胶粒与待粘贴的两物体结合后,使用 者发现待粘贴的两物体的粘贴位置不正确时,由于胶粒的粘结力差,因此可以 方便的将待粘贴的两物体与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剥离。另外,本实用新型的 双面胶带在使用时,由于在胶带带体上设置撕断口,因此方便将胶带带体断开, 并且可以保证断头整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胶带带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包括胶带带体 1,胶带带体1包括基材层11、涂覆于基材层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两粘胶层 12、与两粘胶层12结合的两胶粒层(图未标号)以及与两胶粒层结合的两个离 型层14。其中,胶粒层由胶粒13分散于粘胶层12表面形成。胶粒13的粘结力 小于粘胶层12的粘结力。胶带带体1上沿着胶带带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地 设有多个撕断口101,多个撕断口101设置在胶带带体1的一侧且均匀分布在胶 带带体1的头部与胶带带体1的尾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11的材料为石棉网,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材层11 的材料也可以为美纹纸等。

    在本实施例中,粘胶层12的粘结力大于等于2千克每英寸,胶粒13的粘 结力范围为0.1-0.8千克每英寸,如此便于将待粘贴的两物体分离也便于将待粘 贴的两物体粘固。

    在本实施例中,胶粒13在粘胶层12表面的分布密度的范围为20%-90%, 优选为50%。换句话说,胶粒13占粘胶层12表面的面积为粘胶层12表面的面 积的20%-90%,并且胶粒均匀分布在粘胶层12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胶粒13的粒径的范围1-110微米。

    在本实施例,相邻两个撕断口101之间的间距例如为2厘米,当然相邻两 个撕断口101之间的距离不限于此,相邻两个撕断口101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3 厘米之间的任意值,当然,需要保证两个撕断口101之间的间距相同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撕断口101呈V形,以便于将胶带带体1撕断并在撕断胶 带带体1时保证断口整齐,且便于使用者在下次使用时找到胶带带体1的头部。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的粘胶层12的粘结力大于胶粒13的粘结力,在使 用时,双面胶带的胶粒13首先与待粘贴的两物体结合,当确定两个物体粘贴位 置正确时,可以挤压两个待粘贴的物体,使粘胶层12通过胶粒13之间的间隙 渗透至待粘贴的两物体的表面,使待粘贴的两物体粘固;当胶粒13与待粘贴的 两物体结合后,使用者发现待粘贴的两物体的粘贴位置不正确时,由于胶粒13 的粘结力差,因此可以方便的将待粘贴的两物体与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剥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带在使用时,由于在胶带带体1上设置撕断口101, 因此方便将胶带带体1断开,并且可以保证断头整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双面 胶带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双面胶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108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