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垫圈,特别是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现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传统的母线槽包括壳体、载流导体,载流导体安装在壳体内,为了保证母线槽的绝缘性,相邻载流导体之间的间距较大,通过空气实现绝缘,但防水母线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容易将空气击穿,破坏载流导体之间的绝缘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来出现的防水母线槽,通常在载流导体之间填充绝缘材料或在载流导体外包覆绝缘层,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材料或绝缘层通常为陶瓷涂层或硫化硅橡胶层,该结构的防水母线槽,虽然使母线的绝缘性能有所提高,但由于这些绝缘涂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用于温度较高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密封性好,散热性好,适用性强,更加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其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PVC 25-35份
聚四氟乙烯 50-70份
防老剂 5-15份
稳定剂 10-18份
氢氧化钠 8-20份
盐酸 10-15份
纳米银 0-5份
水 25-35份;
所述防老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10-15份、4-(甲撑-S-乙酸异辛酯)-6-甲基苯酚3-8份、丙酮5-10份、聚乙烯1-3份、乙醇3-6份、甘油10-12份在55-65℃的温度下混合制备而成;
所述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由季戊四醇10-22份、单甘油硬脂酸酯3-8份、丙三醇1-6份、盐酸5-12份、硫酸钡5-16份和乙二胺3-8份混合制备而成。
上述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其中,所述PVC、聚四氟乙烯和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2:1。
上述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其中,所述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得初级原料,硫化温度120-150℃,硫化时间2-4h,再将硫化后的初级原料加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可,挤出压力为80-11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密封垫圈用于母线槽的连接处,密封性好,增强了母线槽的防水性能,同时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适用性强,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例一
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为:
1. 制备防老剂:按重量份数计将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12份、4-(甲撑-S-乙酸异辛酯)-6-甲基苯酚5份、丙酮6份、聚乙烯2份、乙醇5份、甘油10份在60℃的温度下混合制得;
2. 制备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将季戊四醇16份、单甘油硬脂酸酯5份、丙三醇4份、盐酸8份、硫酸钡10份和乙二胺5份混合制得;
3.按重量份数计将PVC 30份、聚四氟乙烯60份、防老剂10份、稳定剂14份、氢氧化钠15份、盐酸12份、纳米银2份、水30份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得初级原料,硫化温度140℃,硫化时间3h,再将硫化后的初级原料加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可,挤出压力为90mpa。
实例二
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为:
1. 制备防老剂:按重量份数计将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10份、4-(甲撑-S-乙酸异辛酯)-6-甲基苯酚3份、丙酮5份、聚乙烯1份、乙醇3份、甘油10份在60℃的温度下混合制得;
2. 制备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将季戊四醇10份、单甘油硬脂酸酯3份、丙三醇1份、盐酸5份、硫酸钡5份和乙二胺3份混合制得;
3.按重量份数计将PVC 25份、聚四氟乙烯50份、防老剂5份、稳定剂10份、氢氧化钠8份、盐酸10份、水25份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得初级原料,硫化温度140℃,硫化时间3h,再将硫化后的初级原料加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可,挤出压力为90mpa。
实例三
一种母线槽用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为:
1. 制备防老剂:按重量份数计将二苯基-异辛基亚磷酸酯15份、4-(甲撑-S-乙酸异辛酯)-6-甲基苯酚8份、丙酮10份、聚乙烯3份、乙醇6份、甘油12份在60℃的温度下混合制得;
2. 制备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将季戊四醇22份、单甘油硬脂酸酯8份、丙三醇6份、盐酸12份、硫酸钡16份和乙二胺8份混合制得;
3.按重量份数计将PVC 35份、聚四氟乙烯70份、防老剂15份、稳定剂18份、氢氧化钠20份、盐酸15份、纳米银5份、水35份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得初级原料,硫化温度140℃,硫化时间3h,再将硫化后的初级原料加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可,挤出压力为90mpa。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