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及转染该载体的阳性细胞的分选方法.pdf

  • 上传人:齐**
  • 文档编号:8607928
  • 上传时间:2020-09-16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530.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1802.7

    申请日:

    20101104

    公开号:

    CN101985634B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5/85,C12N5/07

    主分类号:

    C12N15/85,C12N5/07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发明人:

    庄然,张圆,金伯泉,李琦,张宇丝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优先权:

    CN201010531802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陆万寿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及转染该载体的阳性细胞的分选方法,所述的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包括多克隆位点,多克隆位点之后依次连接有核糖体进入位点和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构成多克隆位点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录双顺反子;在核糖体进入位点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之间插入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在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之前加入编码疏水性跨膜区的序列。克隆入目的基因的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胞成功之后,会在细胞表面形成独特的筛选标签——膜型GFP,而没有转染成功的则不会形成。利益磁场分选结合磁珠的阳性细胞,简化了筛选步骤,可以快速有效富集阳性细胞,是一种可以高效分选出转染阳性细胞的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克隆位点,多克隆位点之后依次连接有核糖体进入位点和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构成多克隆位点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录双顺反子;在核糖体进入位点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之间插入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在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之前加入编码疏水性跨膜区的序列;所述的信号肽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的疏水性跨膜区序列如SEQ.ID.NO.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编码疏水性跨膜区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的阳性转染细胞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GFP膜型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外源目的基因,构成外源目的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录双顺反子;然后在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后,收集待分离的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浮液;2)将抗GFP单克隆抗体与二抗磁珠混合均匀,使抗GFP单克隆抗体结合到二抗磁珠的表面;3)在制成的单细胞悬浮液加入结合了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充分混匀,使结合了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与GFP膜型表达的阳性转染的细胞结合;4)在磁场作用下,将结合了二抗磁珠的阳性转染的细胞与未结合二抗磁珠的细胞分离;收集结合了二抗磁珠的阳性转染的细胞,并将磁珠与阳性转染的细胞分离,得到纯化的阳性转染的细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的阳性转染细胞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抗磁珠是磁珠通过连接DNA与能够识别抗GFP单克隆抗体的抗体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的阳性转染细胞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GFP单克隆抗体为鼠源性抗体,二抗磁珠是磁珠通过连接DNA与人抗小鼠的单抗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外源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细胞的筛选,特 别涉及一种GFP(绿色荧光蛋白)膜型表达作为分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 以及利用该载体的进行转染细胞分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利用质粒或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在 宿主细胞中扩增、转录、翻译从而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 术;不管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改变宿主细胞原有的生物学行为,还是利用 宿主细胞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外源蛋白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该项技 术有一个关键的瓶颈,就是转染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般而言,随细胞系和转染试剂的不同,转染效率也各不相同,但总体 都偏低。由于转染效率的低下,目的基因转染宿主细胞后,不表达外源基因 的野生型宿主细胞仍然占大部分;这样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对于需要研究的特 定细胞而言,大大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因而,在基因转染操作完成后, 如何从数量巨大的细胞群中检测并分选出为数极少的目的基因转染阳性的细 胞、提高转染效率,就成为建立真核细胞表达系统的一个关键。

    目前筛选转染阳性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在真核表达载体中加入一段药物抗 性基因,通过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相应的细胞毒性药物产生选择压力进行 筛选,例如普遍应用的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其原理在于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新霉素及其类似物G418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 杀死野生型细胞。真核表达载体上携带的neo基因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 其蛋白产物能够分解新霉素和G418,可以使转染了目的载体的阳性细胞获得 抗性而能在含有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与此原理类似的还有Zeocin 抗性选择、Hygromycine抗性选择、Puromycine抗性选择等。

    上述的药物抗性基因筛选技术虽然可以有效的去除未导入质粒的野生型 细胞,扩大了基因转染技术的应用范围,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说来,对 于瞬时转染而言,尽管抗性基因的表达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同步的,但在瞬 时表达的较短时间(数天)内,细胞毒性的抗生素还不能够有效的杀死野生 型细胞,转染后的异质性细胞群仍不能满足大多数实验的要求;进行抗性筛 选往往是要获得可以长期表达目的基因的稳定细胞株,这时由于质粒的抗性 基因与目的基因分别属于不同启动子控制下的两个转录本,其整合到宿主细 胞基因组的过程是随机的,因而两个基因不一定同时整合到基因组,即使整 合到同一个细胞的基因组中,由于基因插入的位置影响,两个基因并不一定 同时表达,因此通过抗性基因选择压力的方法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时,最终 所获得的转染细胞其实是抗性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而研究者所关心的目的 基因表达水平却成为随机数。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传代次数的 增加,同时表达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的细胞负荷较只表达抗性基因的细胞负 荷要大一些,在细胞群中占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除外目的基因可以促进细 胞增殖的个别特殊情况)。这种方案既耗时效率又低,要分选出表达了目的基 因的细胞株通常需耗费一个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而最终获得的细胞株很有可 能仍然是异质性细胞群。

    所以,为了解决如何获得高纯度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的问题,除了 开发新的转染试剂提高转染效率外,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如何分 选转染了目的基因的阳性细胞。利用转染细胞所获得的某些特性,比如转染 细胞表达特异性染色或荧光蛋白,通过流式细胞仪来进行分选。

    绿色荧光蛋白(GFP)来源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经基因工程改造 后的突变型GFP蛋白在488nm激光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其发射峰在509 nm,处于可见光谱的绿色区域。GFP作为一种筛选标记,在现有商品化的真 核表达载体中一般位于两处,一是在多克隆位点(MCS)处,目的基因插入 MCS后与GFP形成融合表达,即成熟蛋白的N端或C端带有GFP标签;第 二种情况是GFP位于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后,转录成双顺反子,GFP 游离表达于细胞质内部。一般而言,GFP作为筛选标记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 分选出转染阳性的细胞群,但是普通的流式细胞仪不能进行分选操作,流式 分选依赖于昂贵的大型专业仪器设备(如BD公司的FACS Aria型),所需费 用较高且对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利用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分子,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来分选某种类型细胞的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例如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裴雪涛等人的发明“含有CD34标志基因用 于转染细胞分选的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公开号CN1712535A)。利用CD34 分子作为筛选标志,可以分选出同时表达目的基因和CD34分子的转染阳性 细胞,但该方案仍然存在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弊端:CD34分子是哺乳动物细 胞的天然蛋白,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如造血干/祖细胞,以CD34作为标签 蛋白分子,其应用范围就受到局限。CD34分子可以与CD62L分子发生特异 性相互作用,转染细胞异位表达CD34会对部分细胞学实验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以及转染该 载体的阳性细胞的分选方法,克服上述转染效率低、耐药细胞假阳性高、分 选技术存在局限的缺陷,简化传统转染细胞筛选过程,提高转染细胞的分选 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包括多克隆位点,多克隆位点之后依次连接 有核糖体进入位点和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构成多克隆位点与绿色荧光 蛋白的转录双顺反子;在核糖体进入位点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之间插 入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在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之前加入编码 疏水性跨膜区的序列。

    所述的信号肽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的疏水性跨膜区序列如 SEQ.ID.NO.2所示。

    所述的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编码疏水性跨膜 区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

    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的阳性转染细胞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在GFP膜型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外源目的基因,构成外源目 的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录双顺反子;然后在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宿主 细胞后,收集待分离的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浮液;

    2)将抗GFP单克隆抗体与二抗磁珠混合均匀,使抗GFP单克隆抗体结 合到二抗磁珠的表面;

    3)在制成的单细胞悬浮液加入结合了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 充分混匀,使结合了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与GFP膜型表达的阳性 转染的细胞结合;

    4)在磁场作用下,将结合了二抗磁珠的阳性转染的细胞与未结合二抗磁 珠的细胞分离;收集结合了二抗磁珠的阳性转染的细胞,并将磁珠与阳性转 染的细胞分离,得到纯化的阳性转染的细胞。

    所述的二抗磁珠是磁珠通过连接DNA与能够识别抗GFP单克隆抗体的 抗体相连接。

    所述的抗GFP单克隆抗体为鼠源性抗体,二抗磁珠是磁珠通过连接DNA 与人抗小鼠的单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GFP膜型表达的载体,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后在信号肽 的引导下穿出细胞膜,并在疏水性跨膜区的作用下固着于细胞膜表面,成为 阳性转染细胞新的筛选标签——膜型GFP(mGFP);而同时由于目的基因插 入多克隆位点之后将会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形成转录双顺反子,实现目的基 因和膜型GFP的共表达,这样膜型GFP就成为了目的基因被表达的阳性转 染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也即,克隆入目的基因的GFP膜型表达载体转染细 胞成功之后,会在细胞表面形成独特的筛选标签——膜型GFP,而没有转染 成功的则不会形成。

    而通过针对GFP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免疫磁珠吸附进行分选细 胞,并且由于表达的特异性和抗原抗体识别反应的特异性,这样能够保证所 筛选的重组细胞目的基因和GFP筛选标签阳性表达的一致性;尤其是膜型 GFP作为细胞表面分子标记,在筛选的时候只是细胞表面的抗原抗体识别, 能够简化筛选步骤,实现阳性细胞的快速富集。

    2、常用的真核细胞没有内源性GFP基因,除非外源转染,否则不表达 膜型GFP分子,膜型GFP作为鉴定或选择标记不会造成假阳性结果;而且, 真核细胞上不存在可以与GFP高亲和力结合的天然配体蛋白分子,不会影响 表达GFP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减少了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干扰。

    3、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方法使GFP通过跨膜区序列固定于细胞膜表面, 该序列为29个疏水性氨基酸构成,插入细胞膜脂质双层从而将GFP分子固 定于细胞膜外表面,并不含有胞质区部分,所以不会转导外界信号而影响细 胞的生物学行为。

    4、外源目的基因插入MCS后与mGFP转录成为一条双顺反子mRNA, 绿色荧光蛋白的氨基端连接有信号肽序列,羧基端连接有疏水性氨基酸的跨 膜区序列,细胞转染该表达载体后可以在膜上表达GFP蛋白,同时还可以表 达外源目的基因。在同一个启动子下分别表达两段基因的开放读框,使得外 源目的基因的表达和细胞表面新标志的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 性保证了分选出的表达膜标志mGFP的细胞同时也是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

    5、本发明提供的转染GFP膜型表达载体的细胞分选方法,通过GFP抗 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磁珠吸附、磁场分选结合磁珠的阳性细胞的流程, 简化了筛选步骤,可以快速有效富集阳性细胞,而避免了抗生素长期筛选的 缺陷,还能够提高转染阳性细胞的筛选比率,是一种可以高效分选出转染阳 性细胞的技术手段。

    一般而言,普通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效率在20%左右,即转染后的细胞 群中有大约20%的细胞表达目的基因;而通过本技术的分选,富集阳性细胞, 使阳性细胞比例上升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构建的膜型GFP表达载体pIRES-mGFP的质粒图谱;

    图2是转染膜型GFP表达载体的细胞分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在多克隆位点之后依次连接有 核糖体进入位点和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构成多克隆位点与绿色荧光蛋 白的转录双顺反子,使得绿色荧光蛋白与插入多克隆位点的目的基因共表达; 而且在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之前加入编码疏水性跨膜区的序 列;20个疏水性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leading sequence,LS)如SEQ.ID.NO.1 所示,作为跨膜区(transmembrane sequence,TM)的29个疏水性氨基酸的 序列如SEQ.ID.NO.2所示。

    这样使得与目的基因共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在信号肽的引导下穿出细胞 膜,并在疏水性跨膜区的作用下固着于细胞膜表面,成为阳性转染细胞新的 筛选标签——膜型GFP。

    本发明提供的转染GFP膜型表达载体的细胞分选方法,不仅简化了传统 的转染细胞筛选烦琐又耗时的过程,而且提高了转染细胞的分选效率,在生 命科学领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膜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编码绿色荧 光蛋白的序列位于核糖体进入位点之后,构建成多克隆位点与绿色荧光蛋白 的转录双顺反子,在核糖体进入位点与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序列之间插入

    下面对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做详细说明:

    首先,选择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细胞表面标志分子。GFP作为细 胞膜表面标志,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GFP对细胞毒性极低,瞬时和稳定 表达均不影响细胞的存活与生物学行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诸 多研究领域;2.GFP三维结构是典型的β桶形,包含β折叠和α螺旋,将荧 光基团包含在其中,具有良好的防淬灭结构,可以耐受较长时间的操作;3. GFP受激发后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细胞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板式荧 光定量仪或流式细胞仪等多种仪器定性定量的检测;4.常用的真核细胞没有 内源性GFP基因,除非外源转染,否则不表达GFP分子,作为鉴定或选择 标记不会造成假阳性结果;5.在真核细胞上不存在可以与GFP高亲和力结 合的天然配体蛋白分子,不会影响表达GFP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减少了实验 操作对结果的干扰。

    其次,通过在IRES与GFP之间插入信号肽序列(leading sequence,LS), 在GFP终止密码子前加入跨膜区(transmembrane sequence,TM)序列,该 基因工程操作使得GFP表达后穿出并锚定于细胞膜外侧表面,成为转染细胞 新的筛选标签-膜型GFP,称为mGFP。TM序列仅插入细胞膜脂质双层, 不含胞质区部分,不会传递细胞外信号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由于IRES序列的作用,外源目的基因插入MCS后与mGFP转录成为一 条双顺反子mRNA,在同一个启动子下分别表达两段基因的开放读框(ORF)。 因此,宿主细胞经过转染操作后,如果膜上表达GFP标签蛋白,则一定会表 达外源目的基因。这样的基因工程改建,可以使得外源目的基因的表达和细 胞表面新标志的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保证了分选出的表达 膜标志mGFP的细胞同时也是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

    下面以PIRES2-AcGFP1载体到如图1所示的PIRES2-mGFP载体的构建 为实施例,说明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pIRES2-AcGFP载体到pIRES2-mGFP载体的构建步骤:

    ①化学合成编码信号肽与跨膜区序列的核苷酸,5’端添加BstXI位点,3’ 端添加XbaI位点,两者中间设计加入BamHI、KpnI、EcoRI、HindIII四种酶 切位点(即从5’端到3’端为:BstXI-LS-(BamHI、KpnI、EcoRI、HindIII) -TM-XbaI),序列以T-A克隆方式插入pUC57-T-simple载体,命名为 pUC-LSTM,其中编码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编码跨膜 区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②以pIRES2-AcGFP载体(Clontech公司,货号632435)为模板,设计 引物扩增出GFP,并在GFP片段两端添加BamHI和HindIII位点,酶切后连 入上述pUC-LSTM载体,命名为pUC-LGT;

    ③用BstXI和XbaI酶从上述pUC-LGT载体中切出LS-GFP-TM,并酶切 pIRES-AcGFP,分别胶回收片段和载体;

    ④连接LS-GFP-TM和切除GFP的pIRES-AcGFP载体,构建成功载体 pIRES2-mGFP。

    通过上述基因工程操作,原有的pIRES2-AcGFP载体改构成为表达膜型 GFP蛋白的pIRES2-mGFP载体。

    参见图2,转染GFP膜型表达载体的细胞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核酸片段插入到上述载体 的多克隆位点处,构建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的GFP膜型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 介导法或是磷酸钙介导法或是电穿孔法等方法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染宿 主细胞,24~48小时后收集转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浮液;

    2)将抗GFP单克隆抗体与二抗磁珠混合均匀,使抗GFP单克隆抗体结 合到二抗磁珠的表面;

    3)在制成的单细胞悬浮液加入结合了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 充分混匀,使二抗磁珠与阳性转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膜型GFP结合;

    4)利用外界磁场分选出表达膜型GFP的转染阳性细胞,再利用剪切缓 冲液(Releasing Buffer)作用,使表达膜型GFP的转染阳性细胞与免疫磁珠 分离,从而得到分选纯化的转染阳性细胞。

    下面对该方法做详细说明。主要的商品化试剂和器材:抗鼠二抗磁珠: CELLectionTM Pan Mouse IgG Kit试剂盒(Dynal公司,货号115-31D);磁架, 用来提供外界磁场,采用Dynal MPC-S型磁架(Dynal公司,货号120-20D); RPMI1640细胞培养基(Hyclone公司);新生牛血清(四季青公司);牛血清 白蛋白BSA(Sigma公司);垂直混合仪(宁波新芝公司HS-3型)。

    白行配制试剂:PBS缓冲液:0.15mol/L,pH 7.4;Buffer1:含质量/体积 比为0.1%BSA的PBS缓冲液;Buffer2:含有体积比为1%的新生牛血清的 RPMI1640细胞培养基;特异性结合GFP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FMU-GFP.5。

    1、转染细胞的收集

    利用脂质体介导法或是磷酸钙介导法或是电穿孔法等方法将构建成功的 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24~48小时后收集转染细胞,制成单个细胞悬浮液。

    如果宿主细胞是悬浮培养细胞,则1200rpm,5min离心,弃上清,用适 当体积的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如果是贴壁培养的细胞,需要吸尽培养 基,用0.25%胰酶-0.02%EDTA-PBS缓冲液进行消化,使细胞变为悬浮状态, 然后1200rpm,5min离心,弃上清,用适当体积的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 制成单个细胞悬浮液。

    2)抗GFP的单克隆抗体与二抗磁珠的结合:

    取100μl二抗磁珠混悬液(含4×107个磁珠),加入1ml Buffer1充分洗 涤后,于磁架上静置1min,吸弃上清,加入1ml Buffer1混匀;再加入2μg 单抗FMU-GFP.5,置于垂直混匀仪上4℃颠倒混匀30~60min;于磁架上静 置1min,吸弃上清,再用Buffer1洗涤2次。

    抗GFP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是商品化试剂或者白行制备,商品化试剂:包 括Sigma在内的多家生物技术公司都有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提供。

    本发明的实施例选择FMU-GFP.5单抗,该单抗的制备方法:免疫原采用 的是原核表达的重组GFP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 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得到可以结合GFP蛋 白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见已公开文献:Ran Zhuang,Yuan Zhang,Rui Zhang, Chaojun Song,Kun Yang,Angang Yang,Boquan Jin.Purification of GFP fusion  proteins with high purity and yield by monoclonal antibody-coupled affinity  column chromatography.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2008;59(1): 138-143,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方便的从上述文献公开的实验室索取 FMU-GFP.5单抗。本步骤所需抗GFP特异性单抗也可以从生物技术公司购 买获得,例如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产品货号:AG281)。

    3)加入结合有抗GFP单克隆抗体的二抗磁珠

    抗GFP的单克隆抗体与二抗磁珠结合后加入到制成的单个细胞悬浮液 中,在液相缓冲系统中,固相化的特异性结合GFP的GFP抗单克隆抗体可 以高亲和力的结合表达膜型GFP的阳性转染细胞。

    4)利用外界磁场分选表达特定膜表面标志的细胞

    1、用Buffer1调整转染细胞密度为1×107,取1ml细胞悬液与结合有单 抗的磁珠混匀,置垂直混匀仪上4℃颠倒混匀20min;然后于磁架上静置2min, 吸弃上清以去除未结合磁珠的阴性细胞;加入1ml Buffer1混匀,于磁架上静 置1min,吸弃上清,重复3次洗涤细胞,最后一次吸尽上清。

    2、加入200μl于37℃预热的Buffer2重悬细胞,加入4μl DNase I溶液 消化连接免疫磁珠与人抗小鼠单抗间的连接DNA(商品化试剂免疫磁珠上具 有的连接抗体与磁珠的DNA链或连接DNA),室温下颠倒混匀15min,用移 液器吸头用力吹打混悬液5~10次以使免疫磁珠与阳性细胞解离。于磁架上 静置2min,吸弃上清,重复3次洗涤细胞。获得的细胞即为高纯度的转染阳 性细胞。

    实施例1:pIRES2-mGFP-CD226载体的构建

    将CD226基因插入如图1所示的pIRES2-mGFP载体。CD226基因来源 于pEF-BOS-CD226载体,根据pIRES2-mGFP多克隆位点限制性酶切位点和 CD226的开放读框OR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引入XhoI和BamHI酶切位点, 引物序列和高保真PCR反应条件如下:

    P1:gcctcgagat ggattatcct actttact 28(下划线为XhoI位点)

    P2:ggggatcctt aaactctagt ctttggtct 29(下划线为BamHI位点)

    100μl反应体系包括:pEF-BOS-CD226质粒0.1μl,引物P1和P2(10μM) 各5ul,dNTP(2.5mM)8ul,高保真DNA聚合酶PrimerStar(TaKaRa公司) 0.5μl,5×PCR Buffer 20ul,双蒸水81.4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 94℃变性30sec;59℃退火45sec,72℃延伸90sec;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PCR产物经快速纯化试剂盒提纯后,采用XhoI和BamHI进行双酶切, 再次进行快速纯化;同时取pIRES2-mGFP用XhoI和BamHI进行双酶切,使 用快速纯化试剂盒提纯。酶切后的PCR产物和线性载体在T4DNA连接酶作 用下连接,条件为:16℃,过夜反应。转化大肠杆菌E.coli,铺Kan抗性LB 平板,37℃过夜培养后挑取克隆进行鉴定,获得质粒pIRES2-mGFP-CD226。

    实施例2:pIRES2-mGFP-CD226载体转染CHO细胞

    用含有10%新生牛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在75cm2培养瓶中培养 CHO细胞,至80%汇合率,吸尽培养基,用0.25%胰酶-0.02%EDTA-PBS缓 冲液进行消化,使细胞变为悬浮状态,将细胞转入15ml离心管中,1200rpm, 5min离心,弃上清,用适当体积的电穿孔缓冲液重悬细胞沉淀,然后1200rpm, 5min离心弃上清,洗涤细胞2次,制成单个细胞悬浮液,计数细胞,将细胞 重新悬浮于电穿孔缓冲液中,调整细胞终浓度为1×107个细胞/ml。取1ml 细胞悬液放入电转杯中,加入50μg重组载体pIRES2-mGFP-CD226,冰浴 10min,电穿孔法转染CHO细胞,电穿孔仪参数设置:电压300V,电量250μF。 转染后用适量的培养基稀释细胞,G418选择性培养48h,按前述方法收获细 胞。

    实施例3:转染阳性细胞的免疫磁珠分选

    取100ul二抗磁珠混悬液(含4×107个磁珠),加入1ml Buffer1充分洗 涤,于磁架上静置1min,吸弃上清,加入1ml Buffer1混匀,加入2μg单抗 FMU-GFP.5,置于垂直混匀仪上颠倒混匀,4℃,30~60min。于磁架上静置 1min,吸弃上清,再用Buffer1洗涤2次;

    电穿孔转染后CHO细胞常规培养48小时,使外源基因得以表达。吸尽 培养基,用0.25%胰酶-0.02%EDTA-PBS缓冲液进行消化,使细胞变为悬浮 状态,将细胞转入15ml离心管中,1200rpm,5min离心,弃上清,用适当体 积Buffer1洗涤细胞2次,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107。取1ml细胞悬液与结 合有单抗的磁珠混匀,置垂直混匀仪上颠倒混匀,4℃,20min;然后于磁架 上静置2min,吸弃上清以去除未结合磁珠的阴性细胞。加入1ml Buffer1混 匀,于磁架上静置1min,吸弃上清,重复3次洗涤细胞,最后一次吸尽上清。

    加入200ul于37℃预热的Buffer2重悬细胞,8加入4ul DNase I溶液消 化连接DNA,以切断磁珠与阳性细胞的连接,室温下颠倒混匀15min,用移 液器吸头用力吹打混悬液5-10次以使细胞与磁珠分离。于磁架上静置2min, 吸弃上清,重复3次洗涤细胞。获得的细胞即为高纯度的转染阳性细胞,可 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或者加入培养基后继续培养。

    关 键  词:
    一种 GFP 表达 载体 转染 阳性 细胞 分选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GFP膜型表达的载体及转染该载体的阳性细胞的分选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079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