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万林****人
  • 文档编号:8601688
  • 上传时间:2020-09-14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656.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1966.2

    申请日:

    20100824

    公开号:

    CN101942424B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9/10,C12N15/54,C12N15/63,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C12N7/01,C12N15/11,C12P19/44

    主分类号:

    C12N9/10,C12N15/54,C12N15/63,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C12N7/01,C12N15/11,C12P19/44

    申请人:

    北京农学院

    发明人:

    马兰青,王有年,师光禄,叶和春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

    优先权:

    CN20101026196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人工合成,命名为RsmUGT73B6,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3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4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红景天甙合成相关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采用定点突变(V361T/T373I/G376S)技术对UGT73B6进行了突变研究,UGT73B6的三联体突变体命名为RsmUGT73B6,结果显示,突变后的RsmUGT73B6红景天甙合成能力较UGT73B6提高了1.9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蛋白质,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4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为如下1)或2)所述的DNA分子:1)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2)序列表中序列3自5’末端第1位到第144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菌、转基因细胞系、表达盒或重组病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b(+)的多克隆位点间得到的重组载体。 6.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在合成红景天甙中的应用,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在合成红景天甙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红景天甙为体外合成红景天甙。 8.一种制备红景天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酪醇和UDP-葡萄糖为底物,在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催化作用下,得到红景天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又名库页红景天,是景天科 (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 rosea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常 具肉质匍匐根状茎,是长白山珍稀药用植物之一。红景天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红 景天甙(salidroside)和甙元酪醇(tyrosol)等,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 甙具有明显的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抗病毒、延缓机体衰老等功效,对 于航天、深海、沙漠、高原、体育等行业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环境适应药物, 同时对高辐射从业人员、微机使用频繁人员、强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群具有积极的 滋补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人工合成,命名为RsmUGT73B6,是如下1)或2)的蛋白 质:

    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4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4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 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功能和/或与红景天甙合成相关的由1)衍 生的蛋白质。

    上述序列4由4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上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 失和/或添加为不超过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RsmUGT73B6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编码基因为如下1)-5)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3自5’末端第1位到第144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3)序列表中序列3自5’末端第4位到第144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UDP-葡萄糖 基转移酶功能和/或与红景天甙合成相关的蛋白所示的DNA分子;

    5)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 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 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具有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功能和/或与红景天 甙合成相关的蛋白所示的DNA分子。

    上述序列3由1564个核苷酸组成,OFR的序列为序列3的自5’末端第1-1443 位核苷酸序列。

    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在0.1×SSPE(或0.1×SSC),0.1%SDS的溶液中,在65℃下 杂交,并用该溶液洗膜。

    含有上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菌、转基因细胞系、表达盒或重组病毒也是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重组载体为将上述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b(+)的NdeI和SalI识别位点 间得到的重组载体。

    扩增上述编码基因全长或任一片段的引物对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述引物对 如下所示: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另一条引物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6 所示。

    上述蛋白质在合成红景大甙中的应用,上述编码基因在合成红景天甙中的应用都 是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所述合成红景天甙为体外合成红景天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苯亚甲基丙酮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以酪醇和UDP-葡萄糖为底物,在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催 化作用下,得到红景天甙。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采用定点突变(V361T/T373I/G376S)技术对UGT73B6进行了 突变研究,UGT73B6的三联体突变体命名为RsmUGT73B6,结果显示,突变后的 RsmUGT73B6红景天甙合成能力较UGT73B6提高了1.9倍。RsmUGT73B6突变基因及其应 用为红景天甙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技术及应用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RsmUGT73B6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图2为原核表达载体的NdeI和BamHI双酶切鉴定

    图3为UGT纯化SDS-PAGE分析

    图4为HPLC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UGT73B6的定点突变的获得

    1.UGT73B6的定点突变

    人工合成UGT73B6(序列表中的序列1)。

    UGT73B6的定点突变(V361T/T373I/G376S)采用QuikChange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kit(购自Stratagene,Catalog#200518)试剂盒方法,具体突变引物 如下(突变位点用下划线标出):UGT73B6 V361T/T373I/G376S(5’-GGACCACCAGTCT ACCGGGGGTTTTGTGTCACATTGTGGATGGAACTCAATTTTGGA AAGTATCTCAGCAGGG-3’),模板为人工合成UGT73B6,进行PCR得到的PCR产物,将该 PCR产物送去测序,结果表明,该PCR产物具有序列表中序列2的序列,该PCR产物 的基因命名为RsmUGT73B6,OFR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自5’末端第1-1443位核苷酸, RsmUGT73B6编码的蛋白命名为RsmUGT73B6,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4。 RsmUGT73B6与UGT73B6相比,突变位点为:第1081-1083位由GTG突变为ACC,第 1117-1119位由ACA突变为ATT,第1126-1128位由GGT突变为AGT。RsmUGT73B6与 UGT73B6(序列2)相比,突变位点为第361位由Val(缬氨酸)突变为Thr(苏氨酸), 第373位由Thr(苏氨酸)突变为Ile(异亮氨酸),第376位由甘氨酸Gly突变为Ser (丝氨酸)。

    2.RsmUGT73B6异源表达和蛋白纯化

    RsmUGT73B6cDNA的ORF使用含有特定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N-末端和C-末端引物 进行PCR扩增。正义引物为:5’-GGAATTCCATATGGGTTCTGAAACTCGGCC-3’(序列5),下 划线表示NdeI酶切位点;反义引物为:5’-CGGGATCCCTAGACTTTCTTTAACTTGAGTTCC-3’ (序列6),下划线表示BamHI酶切位点。以步骤1)获得的PCR产物(或人工合成的 序列3)为模板,进行PCR,得到的PCR产物(序列2中自5’末端第4-1443为核苷 酸序列)经过NdeI/BamHI双酶切后,连接到经过相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b(+) (Novagen,Darmstadt,Germany)上,获得重组载体(图1为载体结构示意图),将重 组载体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如图2(M,DL15000+2000Marker;1-3,阳性质粒。)所 示,从图中看出,得到约1.5Kb的DNA片段,将酶切鉴定结果正确的重组阳性质粒测 序,测序正确的重组载体命名为pET-30b(+)-RsmUGT73B6。经过测序,pET-30b (+)-RsmUGT73B6为在pET-30b(+)的NdeI和BamHI识别位点间插入序列2中自5’末 端第4-1443为核苷酸序列得到的,进一步证明载体构建正确。

    将pET-30b(+)-RsmUGT73B6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Rosetta(DE3)(TransGen, Beijing,China)菌株中,获得重组菌,将重组菌提取质粒后酶切鉴定,获得大小为1.5Kb 的DNA片段的重组菌命名为BL21/pET-30b(+)-RsmUGT73B6。

    采用同样的方法将空载体pET-30b(+)导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Rosetta(DE3) (TransGen,Beijing,China)菌株中,获得重组菌BL21/pET-30b(+),再将该重组菌采用 上述方法发酵、纯化获得对照组蛋白。

    将BL21/pET-30b(+)-RsmUGT73B6接入10ml含有卡那霉素(50μg ml-1)和氯霉素(34μg ml-1)的LB培养基,37℃培养过夜,次日稀释100倍接入200ml LB培养基中于37℃、200rpm 继续培养至OD600为0.6-0.8时,添加终浓度为1mM的IPTG,降温至30℃,6h后,通过离 心收集菌体并重悬于3ml 0.1M磷酸钾缓冲液(pH 7.5),超声波冰上破碎菌体。冰上破碎的菌 体匀浆于4℃ 10,000g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

    上清通过Ni2+-琼脂糖柱(Novagen).用含有0.5M NaCl and 40mM咪唑(imidazole)的0.1M 磷酸钾缓冲液洗涤Ni2+-琼脂糖柱三次后,用含有400mM imidazole的0.1M磷酸钾缓冲液洗 涤洗脱,收集洗涤洗脱液,为了长期保持重组蛋白活性,再将洗脱缓冲液通过PD-10柱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Uppsala,Sweden),用含10%(v/v)甘油的0.1M Tris-HCl(pH 7.5)置换缓冲液重新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重组蛋白RsmUGT73B6,保存于-80℃。

    重组蛋白的纯化效率用SDS-PAGE检测。

    组氨酸六聚体标签构筑在重组蛋白的N末端上。将上述纯化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 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如图3(M,分子质量标准;1,RsmUGT73B6纯化结果;2, UGT73B6纯化结果)所示,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在50kDa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单一 条带。对照组蛋白中未有目的蛋白条带。

    实施例2、突变体的功能研究

    1、体外酶促反应及产物分析

    250μl标准体外酶促反应体系包括:50mM Tris-HCl缓冲液(pH 7.5),500 μM酪醇(Sigma-Aldrich Catalog #79058),2mM UDP-葡萄糖(Sigma-Aldrich Catalog #U4625)和10μg由实施例1获得的重组蛋白RsmUGT73B6。37℃反应30min,反应结束 后加入250μl甲醇,12000g离心10min,反应产物用于HPLC分析。以实施例1获得 的重组蛋白UGT73B6和对照组蛋白为对照。

    1个酶活力单位(U)定义为1小时内催化酪醇产生1nmol红景天甙的酶量。反应 时间为60min,测定温度为37℃。

    酶促产物的分析使用配备有Kromosil C18反相柱(5μm,250mm×4.6mm; Macherey Nagel)的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完成。流动相 为水(A)和甲醇(B),流速为0.6ml min-1,使用以下梯度条件:30%B3分钟、30-70% B 27分钟、70-80% B 2分钟、80-95%B 3分钟以及95%B 5分钟。检测波长为275 nm。用红景天甙标准品(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atalog E-0069)进行定量。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液相分离由Shimadzu LC-10ADvp HPLC系统完成。 质谱测定由Shimadzu LCMS-2010A质谱系统完成(Shimadazu,Kyoto,Japan)。Shimadzu LC/ESIMS-2010软件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液相色谱条件同前述。最适的质谱条 件如下:所有的m/z波普范围设定在120-350;干燥气体流速,1.5L min-1;CDL温 度,250℃;block温度,200℃;probe电压+4.5kV。

    酶促产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如图4(A为UGT73B6催化结果,B为RsmUGT73B6 催化结果)所示,显示,RsmUGT73B6催化生成的红景天甙的保留时间为8.3分钟, UGT73B6催化生成的红景天甙的保留时间为8.3分钟。

    RsmUGT73B6与酪醇A和UDP-葡萄糖共同在标准酶促反应体系中孵育且酶促反应体 系pH值为7.5时,对于红景天甙的合成,RsmUGT73B6的酶比活为4263U mg-1;UGT73B6 的的酶比活为1470U mg-1。因此,RsmUGT73B6能够高效地生成红景天甙为主产物,且 活性远高于UGT73B6。对照组蛋白没有酶活性。

    质谱检测结果为红景天甙标准品分子量为300.31,RsmUGT73B6催化生成红景天 甙的分子量为300.31,UGT73B6催化生成红景天甙的分子量为300.31,表明,得到的 物质为红景天甙。

    证明:RsmUGT73B6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

    重组蛋白动力学常数的测定是在UDP-葡萄糖浓度饱和(浓度为2mM/l)的情况下, 用酪醇A介于其Km的0.2-6.0范围内的5个浓度值进行计算获得。

    实验使用上述标准的250μl 0.1M磷酸钾缓冲液反应体系,每个实验重复3次。 反应体系的pH值为7.5,上述反应体系置于37℃下30分钟后,加入终浓度为5%的 甲醇,之后用250μl的乙酸乙酯抽提并于10,000g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真空干 燥后,加入50μl 50%(v/v)的甲醇水溶液。HPLC测定条件同上。Km和Vmax值由 Lineweaver-Burke曲线的结果得出。

    突变体RsmUGT73B6酶活性(Vmax/Km)为8.88,UGT73B6酶活性(Vmax/Km)为4.6; 突变体RsmUGT73B6较UGT73B6提高1.9倍,RsmUGT73B6突变基因及其应用为红景天 甙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技术及应用基础。

    关 键  词:
    UDP 葡萄 糖基转移酶 突变体 编码 基因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016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