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80051416.4 (22)申请日 2014.09.17 2013-191881 2013.09.17 JP C07C 209/68(2006.01) C07C 209/86(2006.01) C07C 211/18(2006.01) C07B 61/00(2006.01) (71)申请人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山本良亮 鲛岛裕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李茂家 (54) 发明名称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2、 (57) 摘要 一种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 具有 : 异构化工序, 在蒸馏塔的塔底部使 1,4-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的顺式体和 / 或 1,3- 双 ( 氨 基甲基 ) 环己烷的反式体异构化而得到 1,4-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的反式体和 / 或 1,3- 双 ( 氨 基甲基 ) 环己烷的顺式体, 和蒸馏工序, 从前述蒸 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1,4-双(氨基甲基)环 己烷的反式体和 / 或 1,3- 双 ( 氨基甲基 ) 环己烷 的顺式体, 前述异构化工序中的异构化反应温度 为 80 140, 前述异构化工序及前述蒸馏工序 同时实施。 (30)优先权。
3、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6.03.17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4/074595 2014.09.17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5/041261 JA 2015.03.26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105555755 A 2016.05.04 CN 105555755 A 1.一种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 异构化工序, 在蒸馏塔的塔底部使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氨 基甲基。
4、)环己烷的反式体异构化而得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和, 蒸馏工序, 从所述蒸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 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所述异构化工序中的异构化反应温度为80140, 所述异构化工序和所述蒸馏工序同时实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蒸馏工序中, 从 所述塔顶部得到的所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含有率为84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蒸馏工序中, 从所述塔顶部得到。
5、的所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含有率为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异构化工序中, 在选自由碱金属、 含碱金属的化合物、 碱土金属、 含碱土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 种以上的化合物和苄胺化合物的存在下、 使所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异 构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苄胺化合物为选 自由苄胺、 3-甲基苄胺、 4-甲基苄胺、 二苄胺、 间苯二甲胺、 及对苯二甲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 1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
6、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碱金属包括 金属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含 碱金属的化合物包含选自由碱金属氢化物及氨基碱金属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碱金属氢化物包 括氢化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氨基碱金属包括 氨基钠。 10.一种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甲 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且反式体含有率为84以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7、 105555755 A 2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是用作环氧固化剂、 聚酰胺、 聚氨酯等的原料的工业上重要 的化合物。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存在来自环己烷环的顺式体和反式体的2种异构体。 已知使 用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聚合物根据顺式体和反式体的异构体比而物性大幅变化。 0003 例如, 已知使用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聚酰胺中的反式体的含有率越高熔点 越上升, 变得高耐热(非专利文献1)。 另外, 已知使用由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衍生的1, 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
8、烷的聚氨酯中的反式体的含有率越高, 根据各种用途所要求物性 越提高(专利文献1)。 0004 进而, 使用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聚酰胺的顺式体含有率高者为高结晶性, 与此相对, 反式体的含有率高者显示为非晶(非专利文献2)。 0005 由于这些理由, 控制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异构体比是极其重要的。 0006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根据公知的技术制造。 即, 将芳香族二腈在催化剂存在下, 通 过氢化合成苯二甲胺。 使得到的苯二甲胺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核氢化由此可以得到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 0007 通过芳香族二腈的氢化来制造苯二甲胺的方法有大量的例子, 例如示有使用雷尼 镍、 雷尼钴这。
9、样的雷尼催化剂的方法(专利文献3)。 0008 大量报告有通过苯二甲胺进行核加氢来制造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方法, 例如示 有使用将钌负载于载体的催化剂的方法(专利文献4)。 0009 苯二甲胺的核氢化反应中, 顺式体比反式体容易生成, 难以选择性地合成反式体。 因此, 用该方法合成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比率一般为50以下。 所以, 为了得到 反式体的含有率高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提案有异构化反应。 0010 例如, 示有使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在铂、 钌这样的贵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进 行异构化得到反式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方法(专利文献4-6)。 然而, 该方。
10、法中一步法 的反式体停留在80左右, 因此为了得到高浓度的反式体需要通过蒸馏、 析晶进行分离及 再循环, 需要复杂的工序。 另外该方法为了得到高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回收率, 需要 在液氨中进行异构化, 不仅存在液氨的处理还存在成为高压反应的缺点。 另外, 在不使用液 氨时, 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回收率降低。 0011 示有将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与苄胺化合物和碱金属、 碱金属氢化物或氨基碱 金属混合, 从而进行异构化的方法(专利文献7)。 然而, 该方法中, 最终的异构体比为反式: 顺式比为4.0(反式体为约80), 表示不再进行异构化。 0012 这些异构化反应中, 。
11、存在顺式体与反式体的平衡的制约, 不容易得到含有平衡组 成以上的反式体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0013 作为其它的方法, 示有将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衍生物化成醛亚胺化合物, 进 说明书 1/8 页 3 CN 105555755 A 3 行异构化, 将醛亚胺化合物分解得到反式-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方法(专利文献8)。 0014 另外, 作为得到反式比的含有率高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方法, 示有以对 苯二甲酸为原料, 经由环己烷二羧酸的方法(专利文献9)。 该方法中, 示有为了提高反式体 的含有率, 使作为前体的1,4-二氰基环己烷通过析晶来分离反式体, 使剩。
12、余的顺式体异构 化并进行再循环。 0015 现有技术文献 0016 专利文献 0017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9/051114号 0018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54-41804号公报 0019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50-126638号公报 0020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10-259167号公报 0021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10-306066号公报 0022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平11-335335号公报 0023 专利文献7: 日本特公昭62-3144号公报 0024 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平10-330329号公报 0025 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11-638。
13、2号公报 0026 非专利文献 0027 非专利文献1: J.Polym.Sci.PartA-1, 10, 465(1972) 0028 非专利文献2: 高分子論文集Vol.65No.5pp.305-310(1979) 发明内容 002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30 然而, 专利文献8所述的方法中, 虽然以99这样极高的比率得到反式体, 但异构 化需要三个工序, 另外用于进行衍生物化的醛需要再循环, 经过非常复杂的工序而不容易 在工业上实施。 0031 另外, 专利文献9所述的方法中, 需要非常长的工序, 在工业上是不利的。 0032 现有文献中, 尚未确立用1个工序制造作为平衡组成的反式体比。
14、83以上的1,4-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工业技术。 即, 为了制造平衡组成以上(反式体比率83以上)的1, 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需要将平衡组成以下(反式体比率83以下)的1,4-双(氨基甲基) 环己烷向异构化工序进行再循环的工序, 变为2步骤以上的工序。 0033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 造方法, 能够以适合工业化的简便的工艺制造具有超过平衡组成的异构体含有率的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 003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35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结果, 发现若为同时实施异构 化工序和蒸馏工序的制造方法则能够。
15、解决上述课题, 从而完成本发明。 0036 即, 本发明如下。 0037 1一种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 异构化工序, 在蒸馏塔的塔底 部使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异构化而 说明书 2/8 页 4 CN 105555755 A 4 得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和 0038 蒸馏工序, 从前述蒸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 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0039 前述异构化工序中的异构化反应温度为80140, 0040 前。
16、述异构化工序和前述蒸馏工序同时实施。 0041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蒸馏工序中, 从前述塔顶部得到的前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含有率为84以上。 0042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蒸馏工 序中, 从前述塔顶部得到的前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含有率为90以上。 0043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 前述异构化工序中, 0044 在选自由碱金属、 含碱金属的化合物、 碱土金属、 含碱土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 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和苄胺化合物。
17、的存在下、 0045 使前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 体异构化。 0046 5根据前述4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苄胺化合物 为选自由苄胺、 3-甲基苄胺、 4-甲基苄胺、 二苄胺、 间苯二甲胺、 及对苯二甲胺组成的组中的 至少1种以上。 0047 6根据前述4或5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碱金属 包括金属钠。 0048 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 述含碱金属的化合物包含选自由碱金属氢化物及氨基碱金属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0049 8根据前述7。
18、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碱金属氢化 物包括氢化钠。 0050 9根据前述7所述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其中, 前述氨基碱金属 包括氨基钠。 0051 10一种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其是通过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氨基 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且反式体含有率为84以上。 0052 发明的效果 0053 根据本发明, 可以提供一种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能够以适合工业化 的简便的工艺制造具有超过平衡组成的异构体含有率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附图说明 0054 图1为表示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示意图。。
19、 0055 图2为比较例2的蒸馏数据。 0056 图3为实施例1的蒸馏数据。 0057 图4为实施例2的蒸馏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 3/8 页 5 CN 105555755 A 5 0058 以下, 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 称 “本实施方式” 。 )进行详细说明, 但本 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不偏离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0059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0060 本实施方式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具有: 0061 异化工序, 在蒸馏塔的塔底部使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 (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异构化而得到1,4-双(氨基甲。
20、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双 (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和 0062 蒸馏工序, 从前述蒸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 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0063 前述异构化工序中的异构化反应温度为80140, 0064 前述异构化工序和前述蒸馏工序同时实施。 0065 本实施方式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中, 通过同时实施异构化工序及前 述蒸馏工序, 可以以简便的工艺制造具有超过平衡组成的反式体的含有率的1,4-双(氨基 甲基)环己烷、 或具有超过平衡组成的顺式体的含有率的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0066 此处,“同时” 并不。
21、限定于异构化工序及蒸馏工序的始点终点完全一致的情况, 是 指重叠异构化工序及蒸馏工序的一部分来实施。 具体而言是指一边将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异构化一边实施分离。 0067 更具体而言, 以间歇式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时, 可列举出向蒸馏塔的塔底 部供给原料, 一边在塔底部实施异构化反应一边从蒸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作为目标的 异构体的方法。 另外, 以连续式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时, 可列举出连续地向蒸馏塔的 塔底部供给原料, 一边在塔底部实施异构化反应一边从蒸馏塔的塔顶部连续地蒸馏分离出 作为目标的异构体的方法。 其中, 从工业化的观点来看优选连续式。 0068 蒸馏塔 0069 将表。
22、示本实施方式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示于图1。 蒸馏塔3 具备: 塔底部具备的供给管1, 塔顶部具备的第1排出管2, 和塔底部具备的第2排出管4。 从供 给管1向蒸馏塔3供给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反式体的混合物。 另外, 从第1排出管 2排出经蒸馏而被分离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进而, 从第2排出管4排出经蒸馏而被分离的 高沸点化合物。 0070 蒸馏塔只要能够分离顺式体和反式体的异构体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可以具有公知 结构。 例如可以使用填充有规整填料、 不规整填料的填充塔, 具有塔板的板式塔等。 其中, 为 了不使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上升, 优选使用填充了差压最难发生。
23、的规整填料的填充塔。 另外, 蒸馏塔可以具有: 用于加热塔底部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反式体的混合物的加 热结构、 用于搅拌的搅拌结构、 用于控制反应压力的压力控制结构等。 0071 异构化工序 0072 异构化工序是在蒸馏塔的塔底部使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异构化而得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的工序。 0073 “异构化” 是指反式体的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变为顺式体、 或使顺式体的1,4-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变为反式体。 说明书 4/8 页 6 CN 105555。
24、755 A 6 0074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 例如, 在异构化工序中, 通过对顺式体和反式体的1,4-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混合物进行异构化反应, 使顺式体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异构化 变为反式体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另外, 通过对顺式体和反式体的1,3-双(氨基甲 基)环己烷混合物进行异构化反应, 使反式体的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异构化变为顺式 体的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0075 异构化工序中的异构化反应温度(塔底部温度)为80140, 优选为100140。 通过使异构化反应温度为80以上, 可以有效地使异构化反应进行。 另外, 通过使异构化反 应温。
25、度为140以下, 可以抑制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分解反应等副反应, 可以降低低沸点 生成物及高沸点生成物的副产物, 因此容易地使作为目标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异构体 的蒸馏继续, 进一步提高收率。 0076 异构化反应可以在无溶剂条件也可以在溶剂存在下实施。 作为可以使用的溶剂,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非活性溶剂。 作为这样的溶剂,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 举出: 苯、 甲苯或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 二乙醚或四氢呋喃等醚溶剂; 己烷或庚烷等烃系 溶剂等。 0077 作为异构化反应气氛,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优选空气、 水或醇这样的不包含活性 氢的气氛。 通过设定为这样的气氛, 。
26、存在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尤其, 从反应效率的 观点出发, 反应系中的水分量优选设定为1000ppm以下。 作为用于降低反应系中的水分量的 简便的方法, 优选在氮气、 氩气等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实施异构化反应。 0078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0079 本实施方式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中, 使用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和/或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其中, 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1,4-双(氨基甲 基)环己烷。 需要说明的是, 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及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可以是各 自的反式体和顺式体的混合物。 0080 作为本实施方式使用的顺。
27、式体和反式体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或其混合物的制 造方法,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将对苯二甲胺或对苯二腈用钌、 钯、 铑、 铂等贵金属 催化剂进行核氢化的方法。 此时的反式体生成50以下的物质, 尤其可以使异构体比未变 化地使用。 0081 异构化工序中, 优选的是选自由在碱金属、 含碱金属的化合物、 碱土金属、 含碱土 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以下, 也总称为 “碱金属等” )和苄胺化合物 的存在下, 使前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 式体进行异构化。 由此, 存在异构化速度进一步提高、 且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0。
28、082 (苄胺化合物) 0083 作为苄胺化合物,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 苄胺、 2-甲基苄胺、 3-甲基苄 胺、 4-甲基苄胺这样的单苄胺化合物; 二苄胺、 N-甲基苄胺这样的仲苄胺化合物; 间苯二甲 胺、 对苯二甲胺这样的具有2个氨基甲基的化合物等。 其中, 从反应效率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 选自由苄胺、 3-甲基苄胺、 4-甲基苄胺、 二苄胺、 间苯二甲胺、 及对苯二甲胺组成的组中的至 少1种以上。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84 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00wt优选为0.1010wt, 更优选为0.504.0wt。 通过使上述苄。
29、胺化合物的使用量处于上述范围内, 存在能够使异 说明书 5/8 页 7 CN 105555755 A 7 构化反应更有效进行的倾向。 0085 (化合物) 0086 异构化工序可以使用的化合物为选自由碱金属、 含碱金属的化合物、 碱土金属、 含 碱土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 通过使用这些化合物, 可以使异构化反 应更有效地进行。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87 其中, 化合物优选包含选自由金属钠、 氨基钠、 及氢化钠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通 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 存在得到的异构体的反式体率或顺式体率、 及异构化收率更加提高 的倾向。 0088 作为。
30、碱金属,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金属钠、 金属钾、 金属锂等。 0089 作为含碱金属的化合物,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碱金属氢化物、 氨基碱金 属、 及碱性氧化物。 通过使用这样的化合物, 存在所得异构体的反式体率或顺式体率、 及异 构化收率更加提高的倾向。 其中, 优选选自由碱金属氢化物及氨基碱金属组成的组中的1种 以上。 其中, 作为碱金属氢化物,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 氢化钠、 氢化钾、 氢化锂、 氢化铝锂、 硼氢化钠等。 另外, 作为氨基碱金属,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 氨基钠、 氨 基钾、 氨基锂、 二异丙基氨基锂、 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钠。
31、等。 进而, 作为碱性氧化物, 没 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 氧化锂、 氧化钠、 氧化钾、 氧化铯、 氧化镁、 氧化钙、 氧化锶、 氧 化钡。 0090 作为碱土金属,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金属镁、 金属钙等。 0091 作为含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碱土金属氢化物。 作为 碱土金属氢化物,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氢化钙、 氢化镁等。 0092 这些碱金属等的使用量相对于苄胺化合物1当量优选为0.1010摩尔当量, 更优 选为14摩尔当量。 通过使碱金属等的使用量处于上述范围内, 存在使异构化反应更有效 进行的倾向。 0093 蒸馏工序 009。
32、4 蒸馏工序是从蒸馏塔的塔顶部蒸馏分离出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 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的工序。 蒸馏工序中, 不仅能够蒸馏通过上述异构化 工序得到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还能够蒸馏上述异构化工序的原料中存在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和/或1,3- 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 0095 在蒸馏工序中, 从塔顶部得到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含有率优选为 84以上, 更优选为9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 “” 为mol的含义。 0096 塔底部温度需要在80140的范围实施。
33、, 更优选为100140。 通过使异构化反 应温度为80以上, 存在使异构化反应更有效进行的倾向。 另外, 塔底部的温度超过140, 则高沸点化进行、 蒸馏的回收率降低。 0097 实施例 0098 以下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 具体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制约。 0099 异构体组成 0100 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使用安装有Valian制的毛细管柱的CP-Volamine的气相 色谱法进行分析。 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比顺式体沸点低, 用气相色谱法先检 说明书 6/8 页 8 CN 105555755 A 8 出的异构体为反式体, 后检出的异构体为顺式体。 1,3-。
3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比反 式体沸点低, 用气相色谱法先检出的异构体为顺式体, 后检出的异构体为反式体。 反式体比 率用反式体的面积值/(顺式体的面积值+反式体的面积值)100算出, 顺式体比率用100- 反式体比率算出。 0101 回收率通过上述气相色谱法分析的内标法算出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重量, 通过 下述式算出。 0102 回收率()(馏分中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填充塔的保持(hold)成分的双(氨 基甲基)环己烷+塔底液中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加入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00 0103 馏出率 0104 馏出率用下述式算出。 0105 馏出率()馏分中的双(氨基甲基)。
35、环己烷/加入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00 0106 原料 0107 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4-双(氨基 甲基)环己烷)使用Ru-氧化铝作为催化剂, 以公知的技术(例如, 专利文献2)对对苯二甲胺 进行核加氢, 通过蒸馏而精制者。 0108 蒸馏塔 0109 使用图1所示者作为蒸馏塔。 具体而言, 利用间歇方式, 将原料供给到塔底部, 从塔 顶部分离蒸馏出作为目标的异构体。 0110 0111 在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6g中加入4- 甲基苄胺(4-MBA)0.2g、 氨基钠0.2g, 在。
36、氩气气氛下进行120、 4小时异构化反应。 需要说明 的是, 不进行蒸馏。 异构化后的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17/83, 回收率为96.3。 进一步, 继续2小时异构化反应, 异构体比不变动, 认为达到平衡组成。 0112 0113 称量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07g, 使用 填充有内径25mm的Sulzerpacking(理论塔板数7层)蒸馏塔, 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蒸馏。 得到 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最大为67.5, 馏出率增加引起反式体的比率降低。 对于馏出率和反式体比率的变化, 记载于图2。 0114 (条件) 011。
37、5 塔底部温度: 104113 0116 塔顶部压力: 2.34.5mmHg 0117 塔底部压力: 3.55.3mmHg 0118 回流比: 60120 0119 0120 在填充有内径25mm的Sulzerpacking(理论塔板数7层)的蒸馏塔的塔底部, 加入 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201g、 4-甲基苄胺(4- MBA)4.2g、 氨基钠1.6g, 经过10小时后, 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蒸馏及异构化反应。 0121 (条件) 0122 塔底部温度: 104113 说明书 7/8 页 9 CN 105555755 A 9 0123 塔顶部压。
38、力: 2.34.5mmHg 0124 塔底部压力: 3.55.3mmHg 0125 回流比: 60120 0126 馏出率增加也未见反式体降低, 可稳定地得到90以上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 烷。 总计以馏分形式回收89, 平均的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8/92。 另外, 包含塔底液的 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回收率为93、 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9/91。 使用本方法从而 可以得到超过平衡组成(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 17/83)的反式体比的1,4-双(氨基甲基) 环己烷, 且以高回收率得到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 对于馏出率和反式体比率的变化, 记 载于图3。 01。
39、27 0128 使用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50g、 4-甲 基苄胺(4-MBA)6.2g、 氨基钠6.2g, 除此以外, 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异构化反应及蒸 馏。 总计以馏分形式回收70。 平均的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7.1/92.9。 包含塔底液的 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回收率为90.6、 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9.2/90.8。 对于馏出 率和反式体比率的变化, 记载于图4。 0129 0130 在异构体组成(顺/反比率)为59.3/40.7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200g中加入 4-甲基苄胺(4-MBA)8g。
40、、 氨基钠8g, 在氩气气氛下进行120、 5小时异构化反应。 0131 使异构化后的反应液置于Oldershaw型(理论塔板数20层)蒸馏塔的塔底部, 一边 在蒸馏塔的塔底部继续异构化反应一边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蒸馏。 馏出率超过28时则引起 塔塔底液异常发泡和粘度的上升, 难以继续蒸馏。 继续塔塔底液的分析, 结果高沸点成分生 成60以上。 包含塔底液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回收率仅停留在42。 0132 (条件) 0133 塔底部温度: 150-165 0134 塔顶部压力: 15mmHg 0135 塔底部压力: 3739mmHg 0136 回流比: 120 0137 本申请基于201。
41、3年9月17日向日本国专利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 191881), 参照其内容并入于此。 013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39 本发明为作为使用聚酰胺、 聚氨酯等的塑料透镜、 棱镜、 光纤、 信息记录基板、 滤镜 等光学材料有效的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制造方法, 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0 符号的说明 0141 1供给管 0142 2第1排出管 0143 3蒸馏塔 0144 4第2排出管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05555755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11 CN 105555755 A 11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2 CN 105555755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