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076656.0 (22)申请日 2016.02.0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6474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6.08 (73)专利权人 宁波保税区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兴业二 路18号1幢6031室 (72)发明人 袁娟 (51)Int.Cl. C09K 5/2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698793 A,2010.04.28, CN 103803719。
2、 A,2014.05.21, CN 103842465 A,2014.06.04, CN 104762067 A,2015.07.08, CN 101698793 A,2010.04.28, US 2004/0169156 A1,2004.09.02, US 2011/0001083 A1,2011.01.06, 审查员 朱伟 (54)发明名称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 方法。 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 成: 水500-700份、 甲酸钠40-60份、 硼砂5-15份、 钼酸钾0.2-1.5份、 辛二酸0.5-1.5份、 癸酸钠1。
3、- 10份、 硝酸钠0.5-1.5份、 苯三唑0.5-1.5份、 氢氧 化钠1-3份、 九水偏硅酸钠1-3份、 1 ,2-丙二醇 200-400份、 丙三醇50-100份、 荧光素钠0.001- 0.008份、 二甲基硅油0.01-0.08份、 氯化镧0.05- 0.15份、 螯合剂0.05-0.15份、 硅酸盐稳定剂0.1- 0.5份。 本发明稳定性能高, 不堵塞管道, 且防冻、 防锈、 抗结垢性高, 能有效地防止对黑色金属、 锡、 铜及铜合金、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 并克服传统 含水冷却液存在的易 “开锅” 的技术缺陷, 有利于 发动机在满载、 高负荷下运行, 能确保车辆在高 原、 沙漠、 。
4、寒冷等恶劣环境安全行驶, 尤其适合于 军用车辆、 高端车辆和大功率重负荷货车和客 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647487 B 2018.11.02 CN 105647487 B 1.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水500-700份、 甲酸钠 40-60份、 硼砂5-15份、 钼酸钾0.2-1.5份、 辛二酸0.5-1.5份、 癸酸钠1-10份、 硝酸钠0.5-1.5 份、 苯三唑0.5-1.5份、 氢氧化钠1-3份、 九水偏硅酸钠1-3份、 1,2-丙二醇200-400份、 丙三醇 50-100份、 荧光素钠0.001-0.008份、 二甲基硅。
5、油0.01-0.08份、 氯化镧0.05-0.15份、 螯合剂 0.05-0.15份、 硅酸盐稳定剂0.1-0.5份; 所述的螯合剂由40-60wt乙二胺四乙酸和40- 60wt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组成;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混合而成, 所述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的质量比为(1-3): (1-3): (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酸钠、 硼砂、 钼酸钾、 辛二酸、 癸酸钠、 硝酸钠、 苯三唑、 氢氧化钠加入水中, 搅拌 溶解, 然后加入硅酸盐稳定剂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 得到溶液A; (2)将九水。
6、偏硅酸钠加入水中, 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后加入溶液A中, 得到溶液B; (3)将氯化镧加入水中, 搅拌溶解, 加入1,2-丙二醇、 丙三醇搅拌混合均匀, 加入螯合剂 搅拌混合均匀, 再加入荧光素钠、 二甲基硅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溶液B中, 搅拌混合均匀。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647487 B 2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冷却液, 又称防冻液、 抗冻液、 水箱宝等。 主要功能为保护发动机正常良好运行, 在 发动机水箱内循环, 起到防冻、 防沸、 防锈、 防腐蚀等。
7、效果, 大多防冻液的颜色为红色或绿 色, 以观察是否泄露, 或与发动机其他液体相区别, 避免混淆。 0003 发动机冷却液, 常见的就是乙二醇-水溶液, 这是基础。 由于现代汽车工艺的要求, 冷却液中添加了很多的添加剂, 以保护各式各样的发动机。 这些添加剂的不同, 导致冷却液 各不相同。 0004 冷却液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 具有冷却、 防冻、 防垢、 防腐、 防沸等作 用。 冷却液主要由防冻剂、 水、 缓蚀剂、 消泡剂、 染色剂等组成。 冷却液的关键技术是各种缓 蚀剂及消泡剂等添加剂的合理互配。 已有冷却液产品的综合性能仍不够理想。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其。
8、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金属件有很好的缓蚀作 用, 配方稳定性好, 具有长效抑制腐蚀能力。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发动 机冷却液。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上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水500-700份、 甲酸钠40-60份、 硼 砂5-15份、 钼酸钾0.2-1.5份、 辛二酸0.5-1.5份、 癸酸钠1-10份、 硝酸钠0.5-1.5份、 苯三唑 0.5-1.5份、 氢氧化钠1-3份、 九水。
9、偏硅酸钠1-3份、 1,2-丙二醇200-400份、 丙三醇50-100份、 荧光素钠0.001-0.008份、 二甲基硅油0.01-0.08份、 氯化镧0.05-0.15份、 螯合剂0.05-0.15 份、 硅酸盐稳定剂0.1-0.5份。 0010 优选地, 所述的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和/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0011 更优选地, 所述的螯合剂由40-60wt乙二胺四乙酸和40-60wt二乙烯三胺五乙 酸。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为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3 更优选地,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混合而成, 所述甘露醇、 山。
10、梨醇、 木糖醇的质量比为(1-3): (1-3): (1-3)。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将甲酸钠、 硼砂、 钼酸钾、 辛二酸、 癸酸钠、 硝酸钠、 苯三唑、 氢氧化钠加入水中, 搅拌溶解, 然后加入硅酸盐稳定剂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 得到溶液A; 0016 (2)将九水偏硅酸钠加入水中, 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后加入溶液A中, 得到溶液B;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5647487 B 3 0017 (3)将氯化镧加入水中, 搅拌溶解, 加入1,2-丙二醇、 丙三醇搅拌混合均匀, 加入螯 合剂搅拌混合均匀, 再加入荧光素钠、。
11、 二甲基硅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溶液B中, 搅拌混合 均匀。 0018 具体的, 在本发明中: 0019 甲酸钠, CAS号: 141-53-7。 0020 硼砂, CAS号: 1303-96-4。 0021 钼酸钾, CAS号: 13446-49-6。 0022 辛二酸, CAS号: 505-48-6。 0023 硝酸钠, CAS号: 7631-99-4。 0024 苯三唑, CAS号: 95-14-7。 0025 氢氧化钠, CAS号: 1310-73-2。 0026 九水偏硅酸钠, CAS号: 13517-24-3。 0027 1,2-丙二醇,CAS号: 57-55-6. 0028 丙三醇。
12、,CAS号: 56-81-5。 0029 荧光素钠, CAS号: 518-47-8。 0030 二甲基硅油, CAS号: 63148-62-9。 0031 氯化镧, CAS号: 10099-58-8。 0032 乙二胺四乙酸, CAS号: 60-00-4。 0033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CAS号: 67-43-6。 0034 癸酸钠, CAS号: 1002-62-6。 0035 甘露醇, CAS号: 69-65-8。 0036 山梨醇, CAS号: 50-70-4。 0037 木糖醇, CAS号: 16277-71-7。 0038 本发明的发动机无水冷却液, 稳定性能高, 不堵塞管道, 且防冻。
13、、 防锈、 抗结垢性 高, 能有效地防止对黑色金属、 锡、 铜及铜合金、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 并克服传统含水冷却液 存在的易 “开锅” 的技术缺陷, 有利于发动机在满载、 高负荷下运行, 能确保车辆在高原、 沙 漠、 寒冷等恶劣环境安全行驶, 尤其适合于军用车辆、 高端车辆和大功率重负荷货车和客 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 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 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
14、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0 实施例1 0041 发动机冷却液原料: 水6000g、 甲酸钠500g、 硼砂100g、 钼酸钾6g、 辛二酸10g、 癸酸 钠50g、 硝酸钠10g、 苯三唑10g、 氢氧化钠20g、 九水偏硅酸钠20g、 1,2-丙二醇3000g、 丙三醇 700g、 荧光素钠0.03g、 二甲基硅油0.2g、 氯化镧1g、 螯合剂1g、 硅酸盐稳定剂3g。 0042 所述的螯合剂由0.5g乙二胺四乙酸和0.5g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5647487 B 4 0043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1g甘。
15、露醇、 1g山梨醇、 1g木糖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0044 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将500g甲酸钠、 100g硼砂、 6g钼酸钾、 10g辛二酸、 50g癸酸钠、 10g硝酸钠、 10g苯 三唑、 20g氢氧化钠加入5000g水中, 搅拌溶解, 然后加入3g硅酸盐稳定剂搅拌溶解, 混合均 匀, 得到溶液A; 0046 (2)将20g九水偏硅酸钠加入800g水中, 搅拌溶解, 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 的溶液A中, 得到溶液B; 0047 (3)将1g氯化镧加入200g水中, 搅拌溶解, 加入3000g1,2-丙二醇、 700g丙三醇搅拌 混合均匀, 。
16、加入1g螯合剂搅拌混合均匀, 再加入0.03g荧光素钠、 0.2g二甲基硅油搅拌混合 均匀, 得到溶液C, 将溶液C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B中, 搅拌混合均匀。 得到实施例1的发 动机冷却液。 0048 实施例2 0049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的螯合剂仅为1g乙二胺四乙酸。 得到实 施例2的发动机冷却液。 0050 实施例3 005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的螯合剂仅为1g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得 到实施例3的发动机冷却液。 0052 实施例4 005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1.5g甘露醇、 1.5g山 梨醇搅拌。
17、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4的发动机冷却液。 0054 实施例5 005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1.5g甘露醇、 1.5g木 糖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5的发动机冷却液。 0056 实施例6 005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的硅酸盐稳定剂由1.5g山梨醇、 1.5g木 糖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6的发动机冷却液。 0058 测试例1 0059 对实施例1-6的发动机冷却液进行性能测试。 0060 (1)冰点测试 0061 取实施例1-6的发动机冷却液各85ml, 注入带搅拌装置的冷却管中, 用致冷剂使试 样降温, 记录试。
18、样每分钟的温度, 并作出时间-温度曲线图。 冷却曲线与结晶曲线的交点在 纵轴上的投影点, 即得到该试样的冰点; 如果试样出现过冷现象, 则试样过冷后温度回升所 达到的最高温度记为该试样的冰点。 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62 (2)抗腐蚀性能 0063 根据SH/T 0085-1999标准, 将实施例1-6的发动机冷却液进行腐蚀性能测试, 具体 步骤为: 将尺寸50毫米25毫米2.5毫米的紫铜片(GB5231T2铜)、 焊料片(锡含量为29-30 重量, 余量为铅)、 黄铜片(GB 5232H70铜)、 钢片(GB 69920#钢)、 铸铁片(碳含量为3-3.2 重量, 硅含量为1.8-2.。
19、2重量, 锰含量为0.6-0.9重量, 磷含量0.3重量, 硫含量 0.12重量, 余量为铁)和铸铝片(硅含量为5.5-6.5重量, 铜含量为3.0-4.0重量, 铁含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5647487 B 5 量1.2重量, 锰含量0.8重量, 镁含量为0.1-0.5重量, 镍含量0.5重量, 锌含 量1.0重量, 钛含量0.25重量, 余量为铝)分别浸泡在发动机冷却液中, 在88下不 断通入空气, 空气的流量为100毫升/分钟, 实验时间为336小时, 实验结束后, 分别检测6种 金属片的重量变化, 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64 0065 0066 (注释:“-” 表示重量减少,“+” 表示重量增加) 0067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3, 实施例1(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复配)发 动机冷却液抗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3(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中单一原 料);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4-6, 实施例1(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复配)发动机冷却液抗腐 蚀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4-6(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中任意二者复配)。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5647487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