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0799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6.06 CN 101607993 B *CN101607993B* (21)申请号 200910063329.1 (22)申请日 2009.07.27 C07K 14/78(2006.01) C07K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地址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 96 号 (72)发明人 蔡焰值 雷晓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张敏 郭文宇 等 . 木瓜蛋白酶提取草鱼皮胶原蛋 白的工艺研究. 皮革与化工 .2009,。
2、 第 26 卷 ( 第 1 期 ),34-36. 吴缇 等 . 选择不同提取剂制备斑点叉尾鮰 鱼皮胶原蛋白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8, 第 29 卷 ( 第 9 期 ),321-325. 张建忠 . 草鱼皮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性质研 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 I 辑 .2008,( 第 5 期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 提取工艺,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斑点叉尾鮰鱼皮废 料, 先去除杂蛋白, 再进行脱色处理, 然后依次经 破碎处理、 酶水解、 酶灭活、 浓缩处理、 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得到成。
3、品。本发明将斑点叉尾鮰鱼皮废 料精深加工、 综合利用, 提取到的胶原蛋白 II 型 产品纯度能高达 90以上, 废料附加值的效果特 别显著 ; 产品用途范围广, 整个提取工艺无重金 属超标、 药物残留, 卫生安全, 加工后废水无面源 环境和水源污染 ; 本提取工艺流程和工艺流程所 需设备简单, 生产成本低廉。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潘天耀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其提取工艺依次包括以下 。
4、步骤 : a)、 将斑点叉尾鮰鱼皮用碱溶液在 3 -6条件下浸泡处理 5 9h, 所述碱溶液是浓 度为0.020.033的Na2CO3溶液, 接着用清水清洗碱溶液处理过后的鱼皮, 再用浓度为 1.8 2.3的 NaCl 溶液在 3 -6条件下浸泡处理 5 9h ; b)、 将步骤 a) 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洗净后进行脱色处理, 所述脱色处理方式为用 浓度为 0.11 0.16的食品级双氧水浸泡 2 5 小时进行脱色处理 ; c)、 将经脱色处理后的鱼皮洗净后除去底物原料表面水分, 然后进行破碎处理 ; d)、 将破碎后的斑点叉尾鮰鱼皮调节PH值至5.5, 按斑点叉尾鮰鱼皮重量0.7的比例 添。
5、加木瓜蛋白酶, 在 4低温条件下保温水解 30 小时, 从而得到酶解液, 添加的木瓜蛋白酶 为 200 万单位 / 克的木瓜蛋白酶 ; e)、 对经步骤 d) 处理得到的酶解液进行酶灭活处理, 然后浓缩处理成糊状胶原蛋白, 所述浓缩方法为用纯水透析 20 30 小时, 所述酶灭活方法为 215ku 260ku 真空膜真空 过滤灭活 ; f)、 对糊状胶原蛋白依次进行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c) 中除去底物原料表面水分的方法为晾干或滤干。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6、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c) 中的破碎方法为机械破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07993 B 2 1/3 页 3 一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提取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以一种斑点叉尾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下 脚料鱼皮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 技术背景 0002 胶原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 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胶原蛋白是组织的支持物和填充 物, 主动参与细胞的迁移、 分化及增殖, 并与创伤的修复及胚胎的发育有关。以胶原蛋白为 原料制备的生物替代物具有保湿、 修复、 延缓衰老、 营养等作用, 从而广泛用于创伤和烧伤 的修复、 整形美容、 。
7、神经再生及血瓣膜手术等。 0003 过去应用的胶原蛋白主要是哺乳动物猪、 牛皮中提取。这类胶原蛋白的提取前处 理比较麻烦, 为得到干净的皮肤原材料, 清洁皮肤所需的工作量大, 需要的成本也相应提 高。近几年开始从鱼类的皮肤、 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 由于鱼类清洗方便, 而且体温 低, 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也低, 因此用鱼皮提取胶原蛋白推广较快, 但提取到胶原蛋白的纯 度不高。 0004 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 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 是一种淡水优质经济鱼类, 其 优点食性杂、 生长快、 适应性广、 抗病力强、 肉质细嫩味美。我国于 1984 年由湖北省水产科 学研究所首次引进该品种, 经过。
8、生物学、 繁育、 养殖等系统研究及推广养殖, 该品种在我国 已形成繁育、 养殖、 加工鱼片出口的产业化。斑点叉尾鮰的鱼皮含丰富的胶原蛋白, 但我国 的加工企业目前没有进行精深加工, 斑点叉尾鮰鱼直接加工成鱼皮副产品食用出售, 经济 价值低, 资源浪费 ; 有极少数加工企业采用酸碱等有机溶剂提取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 不但造成环境面源污染, 产品纯度低及化学试剂残留降低产品质量, 并能对人体产生副作 用。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洁无污染, 从斑点叉尾鮰鱼皮 通过酶水解法提取高纯度胶原蛋白的工艺。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7 一。
9、种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其不同之处在于 : 其提取工艺依次包 括以下步骤 : 0008 a)、 将斑点叉尾鮰鱼皮用碱溶液在3-6条件下浸泡处理59h, 所述碱溶液是 浓度为0.020.033的Na2CO3溶液, 接着用清水清洗碱溶液处理过后的鱼皮, 再用浓度 为 1.8 2.3的 NaCl 溶液在 3 -6条件下浸泡处理 5 9h ; 0009 b)、 将步骤 a) 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洗净后进行脱色处理, 所述脱色处理方式 为用浓度为 0.11 0.16的食品级双氧水浸泡 2 5 小时进行脱色处理 ; 0010 c)、 将经脱色处理后的鱼皮洗净后除去底物原料表面水分, 然后进。
10、行破碎处理 ; 0011 d)、 将破碎后的斑点叉尾鮰鱼皮调节PH值至5.5, 按斑点叉尾鮰鱼皮重量0.7的 说 明 书 CN 101607993 B 3 2/3 页 4 比例添加木瓜蛋白酶, 在 4低温条件下保温水解 30 小时, 从而得到酶解液, 添加的木瓜蛋 白酶为 200 万单位 / 克的木瓜蛋白酶 ; 0012 e)、 对经步骤 d) 处理得到的酶解液进行酶灭活处理, 然后浓缩处理成糊状胶原蛋 白, 所述浓缩方法为用纯水透析 20 30 小时, 所述酶灭活方法为 215ku 260ku 真空膜真 空过滤灭活 ; 0013 f)、 对糊状胶原蛋白依次进行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11、。 0014 按以上方案, 所述步骤 c) 中除去底物原料表面水分的方法为晾干或滤干。 0015 按以上方案, 所述步骤 c) 中的破碎方法为机械破碎。 0016 与现有公开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0017 1. 本发明以斑点叉尾鮰鱼皮废料为原料, 提取胶原蛋白, 使斑点叉尾鮰鱼皮废料 得以充分利用, 实现副产品的高附加值 ; 0018 2. 使用酶水解等方法提取有效物质, 克服了传统化学方法中采用有毒有害试剂、 产生重金属或药物残留等技术难题, 产品安全, 无毒副作用 ; 0019 3. 应用本发明酶水解提取胶原蛋白后排放废水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面源污染, 达 到零排放标准 ; 0。
12、020 4. 本发明采用稀碱液结合 NaCl 溶液去除杂蛋白, 提高提取胶原蛋白的纯度, 提 取到的胶原蛋白 II 型产品纯度能高达 90以上, 含 肽链较高, 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20kU。 0021 5. 本发明得到的胶原蛋白产品用途范围广, 可广泛应用但不限于食品、 化妆品、 保 健品、 营养品等方面 ; 0022 6. 本发明所需应用的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原料易取, 节省了劳力和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 1 0024 本发明实施例取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500克, 用浓度为0.025的食用碱(Na2CO3) 溶液与原料按101的比例混合处理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上的非胶。
13、原蛋白, 处理方法为在 3低温条件下搅动 8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再用浓度为 2.0的食用盐水在 4低 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8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用浓度为 0.15的食用双氧水脱色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4 小时。用水清洗经脱色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 晾干水分后绞 碎, 调整pH值至5.5, 按原料底物重量的0.7比例添加200万单位/克的木瓜蛋白酶0.35 克, 在4低温条件下保温水解30小时, 经过酶水解的液体经过250KU真空膜真空过滤酶灭 活, 而后用纯水透析酶解液 24 小时, 浓缩为糊状胶原蛋白, 透析后的胶原蛋白液体进行浓 缩液低温干燥、 粉碎。
14、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最后测得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的提取率 38.72, 胶原蛋白提取量为193.6克。 胶原蛋白II型产品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5KU的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25kU 的 1 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00kU 的 2 肽链。 0025 实施例 2 0026 本发明实施例取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 500 克, 用浓度为 0.02的食用碱 (Na2CO3) 溶液与原料按151的比例混合处理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上的非胶原蛋白, 处理方法为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 5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再用浓度为 1.8的食用盐水在 4低 说 明 书 CN 101607993 B 4。
15、 3/3 页 5 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5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用浓度为 0.11的食用双氧水脱色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3 小时。用水清洗经脱色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 晾干水分后绞 碎, 调整pH值至6.0, 按原料底物重的1.0比例添加200万单位/克的木瓜蛋白酶0.5克, 在3低温条件下保温水解35小时, 经过酶水解的液体经过230KU真空膜真空过滤酶灭活, 而后用纯水透析酶解液 20 小时, 浓缩为糊状胶原蛋白, 透析后的胶原蛋白液体进行浓缩液 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最后测得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的提取率 37.97, 胶原 蛋白提取量为 189.9 克。胶原。
16、蛋白 II 型产品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20KU 的 肽链、 相 对分子质量约为 110kU 的 1 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90kU 的 2 肽链。 0027 实施例 3 0028 本发明实施例取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500克, 用浓度为0.033的食用碱(Na2CO3) 溶液与原料按151的比例混合处理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上的非胶原蛋白, 处理方法为在 5低温条件下搅动 8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再用浓度为 2.2的食用盐水在 4低 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9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用浓度为 0.13的食用双氧水脱色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2 小时。用水清洗经脱色处理。
17、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 晾干水分后绞 碎, 调整 pH 值至 5.0, 按原料底物重的 1.5比例添加 100 万单位 / 克的木瓜蛋白酶 0.75 克, 在 6低温条件下保温 40 小时, 经过酶水解的液体经过 215KU 真空膜真空过滤酶灭活, 而后用纯水透析酶解液 30 小时, 浓缩为糊状胶原蛋白, 透析后的胶原蛋白液体进行浓缩液 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最后测得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的提取率 35.17, 胶原 蛋白提取量为 175.9 克。胶原蛋白 II 型产品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08KU 的 肽链、 相 对分子质量约为 100kU 的 1 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90k。
18、U 的 2 肽链。 0029 实施例 4 0030 本发明实施例取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500克, 用浓度为0.025的食用碱(Na2CO3) 溶液与原料按151的比例混合处理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上的非胶原蛋白, 处理方法为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 9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再用浓度为 2.3的食用盐水在 4低 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7 小时, 用清水洗涤 2 次干净后, 用浓度为 0.16的食用双氧水脱色在 4低温条件下搅动处理 5 小时。用水清洗经脱色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 晾干水分后 绞碎, 调整 pH 值至 7.0, 按原料底物重的 0.6比例添加 180 万单位 / 克的木瓜蛋白酶。
19、 0.3 克, 在 3低温条件下保温 48 小时, 经过酶水解的液体经过 260KU 真空膜真空过滤酶灭活, 而后用纯水透析酶解液 25 小时, 浓缩为糊状胶原蛋白, 透析后的胶原蛋白液体进行浓缩液 低温干燥、 粉碎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最后测得斑点叉尾鮰鱼皮原料的提取率 38.10, 胶原 蛋白提取量为 190.5 克。胶原蛋白 II 型产品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20KU 的 肽链、 相 对分子质量约为 130kU 的 1 肽链、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00kU 的 2 肽链。 0031 以上各个实施例中, 当用水清洗经脱色处理过的斑点叉尾鮰鱼皮, 然后将其晾干 水分后绞碎的时候, 可选择具物理破坏粉碎功能的设备对斑点叉尾鮰鱼皮进行机械性破 坏, 并不限定任何特定的设备, 举例而言, 该设备可以为破碎机、 组织捣碎机、 均质机等。 0032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本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和修 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1607993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