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带.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08232.3 (22)申请日 2018.06.13 (71)申请人 广州越神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黄埔路 42号之二自编2栋2楼01号 (72)发明人 吴志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代理人 陈世洪 (51)Int.Cl. A61N 5/06(2006.01) (54)发明名称 治疗带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带, 包括带体、 与带体固 定连接的光疗装置; 所述光疗装置包。
2、括红外光光 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包 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光源; 所述红光光源 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 所述带体的 长度为90mm-110mm。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在利用 红外光治疗的基础上, 再结合红光治疗, 从而可 提高治疗效果; 而且, 通过合理设置带体的长度, 可增大带体的面积, 以可排布更多的红外光光源 和红光光源, 从而可增大治疗面积, 提高治疗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8543232 A 2018.09.18 CN 108543232 A 1.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带体、 以及与带体固定连接的光疗装置; 所述。
3、光疗装置包 括红外光光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光 源; 所述红光光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 所述带体的长度为90mm-1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光光源为红外光LED灯珠, 所述红 光光源为红光LED灯珠;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带体内的第一LED线路板; 所述 红外光LED灯珠与第一LED线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红光光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带体内的第二 LED线路板; 所述红光LED灯珠与第二LED线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 红光 光源的出光端均伸出于带体外; 该光疗装置还包括驱动。
4、电源; 所述第一LED线路板、 第二LED 线路板分别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该光疗装置包括沿着带体的长度方向依次 交替排列的若干个红光光源单元和红外光光源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的其中一侧面形成为第一侧面, 另一侧面形成为第二侧面; 所述带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穿孔; 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 红 光光源的出光端均从第一侧面的穿孔伸出于带体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该治疗带还包括绝缘层、 屏蔽层; 所述绝缘 层、 屏蔽层沿着远离光疗装置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带体内, 且绝缘层、 屏蔽层均位于带体。
5、的第 二侧面与光疗装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的两端内均固定有药包; 所述药 包具有朝外凸出的凸出部, 所述带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出口, 所述药包的凸出部从带体的出 口伸出于带体外, 所述开口均开设在带体的第一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供药包容置的容 置腔, 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位于带体同一端的出口和容置腔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各容置腔内均设有间隔布条; 所述间隔布 条的其中一侧固定在容置腔的其中一侧上; 所述容置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依次 排列的若干个第一。
6、定位盘; 所述间隔布条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与该若干个第一定位盘分别一 一对应并用于套在对应第一定位盘上的若干个弹性套环; 所述带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出 口, 各间隔布条均位于带体的两出口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的其中一端上固定有弹性带; 所 述弹性带上设置有弯钩; 所述带体的另一端上沿着带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供弯钩 钩设的钩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 其特征在于: 该治疗带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控制装 置、 以及用于为光疗装置供电的供电电源;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光疗装置的温度, 并 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温度检测装置。
7、发送的温度信号超过预定值 时, 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供电。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43232 A 2 治疗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场上近红外治疗仪应用部分都是以治疗片为主, 该近红外治疗仪的治疗 片包括主片体、 固定在主片体上的红外LED灯, 在使用时, 治疗片仅利用红外LED灯起到光热 效应以起到治疗作用, 造成治疗效果较差, 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带, 其通过将光疗装 置采用红外光光源单元和红光光源单元的结合, 可提高治疗效果。 0004 本发明的。
8、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治疗带, 包括带体、 以及与带体固定连接的光疗装置; 所述光疗装置包括红外光光源单 元和红光光源单元;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光源; 所述红光光 源单元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 所述带体的长度为90mm-110mm。 0005 所述红外光光源为红外光LED灯珠, 所述红光光源为红光LED灯珠; 所述红外光光 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带体内的第一LED线路板; 所述红外光LED灯珠与第一LED线路板电性 连接; 所述红光光源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带体内的第二LED线路板; 所述红光LED灯珠与第二 LED线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 红光光。
9、源的出光端均伸出于带体外; 该光 疗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源; 所述第一LED线路板、 第二LED线路板分别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0006 该光疗装置包括沿着带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的若干个红光光源单元和红 外光光源单元。 0007 所述带体的其中一侧面形成为第一侧面, 另一侧面形成为第二侧面; 所述带体的 第一侧面设置有穿孔; 所述红外光光源的出光端、 红光光源的出光端均从第一侧面的穿孔 伸出于带体外。 0008 该治疗带还包括绝缘层、 屏蔽层; 所述绝缘层、 屏蔽层沿着远离光疗装置的方向依 次设置在带体内, 且绝缘层、 屏蔽层均位于带体的第二侧面与光疗装置之间。 0009 所述带体的两端内均固。
10、定有药包; 所述药包具有朝外凸出的凸出部, 所述带体的 两端均开设有出口, 所述药包的凸出部从带体的出口伸出于带体外, 所述开口均开设在带 体的第一侧面上。 0010 所述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供药包容置的容置腔, 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拉 链, 位于带体同一端的出口和容置腔相连通。 0011 各容置腔内均设有间隔布条; 所述间隔布条的其中一侧固定在容置腔的其中一侧 上; 所述容置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第一定位盘; 所述间隔布 条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与该若干个第一定位盘分别一一对应并用于套在对应第一定位盘上 的若干个弹性套环; 所述带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出口, 各间隔布条均位于带。
11、体的两出口之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543232 A 3 间。 0012 所述带体的其中一端上固定有弹性带; 所述弹性带上设置有弯钩; 所述带体的另 一端上沿着带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供弯钩钩设的钩环。 0013 该治疗带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 以及用于为光疗装置供电的供电电源;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光疗装置的温度, 并向控制装置发送温度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 用于在温度检测装置发送的温度信号超过预定值时, 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供电。 0014 相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通过将光疗装置采用红外光光源单元 和红光光源单元的结合, 从而可利用红外光光源单元。
12、的红外光光源发出的红外光、 红光光 源单元的红光光源发出的红光作用于患者的待治疗部位上, 而通过利用红外光作用于患者 的待治疗部位上可起到光热效应, 而在利用红外光治疗的基础上, 再结合红光治疗, 可快速 引起深部组织血管扩张, 加快血液循环, 并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光光源单元、 红光光源单元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弯钩、 弹性带、 带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驱动电源、 第一LED线路板、 第二LED线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供电电源、 控制装置、 温度检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容置腔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第。
13、一定位盘、 弹性套环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 10、 带体; 11、 容置腔; 12、 出口; 20、 光疗装置; 21、 驱动电源; 30、 红外光光源单元; 31、 红外光光源; 32、 第一LED线路板; 40、 红光光源单元; 41、 红光光源; 42、 第二LED线路板; 51、 绝缘层; 52、 屏蔽层; 61、 间隔布条; 62、 第一定位盘; 63、 弹性套环; 71、 弹性带; 72、 弯钩; 73、 钩环; 80、 药包; 81、 凸出部; 91、 温度检测装置; 92、 控制装置; 93、 供电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
14、一步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 相冲突的前提下, 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 例。 0017 如图1-7所示, 治疗带, 包括带体10、 以及与带体10固定连接的光疗装置20; 所述光 疗装置20包括红外光光源单元30和红光光源单元40;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30包括用于发出 红外光的红外光光源31; 所述红光光源单元40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光光源41。 0018 在使用时, 可将带体10正对于患者的待治疗部位 (例如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 , 并 利用红外光光源单元30的红外光光源31发出的红外光、 红光光源单元40的红光光源41发出 的红光作用于患者的待治。
15、疗部位上。 而通过利用红外光作用于患者的待治疗部位上可起到 光热效应, 而在利用红外光治疗的基础上, 再结合红光治疗, 可快速引起深部组织血管扩 张, 加快血液循环, 并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 0019 具体的, 所述红外光的波长为880nm, 而波长为880nm的红外光属于短波近红外线, 对人体组织的有效穿透深度为1-10mm, 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所述红光的波长为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543232 A 4 640nm, 而波长为640nm的红光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吞噬细胞功能, 进一步促进炎症吸收和 消散, 同时, 这种波长的红光对组织的穿透能。
16、力比较强, 可对皮下组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0020 具体的, 所述带体10为海绵带体, 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0021 所述红外光光源31为红外光LED灯珠, 所述红光光源41为红光LED灯珠; 所述红外 光光源单元30还包括固定在带体10内的第一LED线路板32; 所述红外光LED灯珠与第一LED 线路板32电性连接; 所述红光光源单元40还包括固定在带体10内的第二LED线路板42; 所述 红光LED灯珠与第二LED线路板42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光光源31的出光端、 红光光源41的出 光端均伸出于带体10外; 该光疗装置20还包括驱动电源21; 所述第一LED线路板32、 第二LED 线。
17、路板42分别与驱动电源21电性连接。 而通过将红外光光源31采用红外光LED灯珠、 红光光 源41采用红光LED灯珠, 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而且, 通过采用上述连接, 可方便于加工装 配。 0022 该光疗装置20包括沿着带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的若干个红光光源单元 40和红外光光源单元30, 从而可通过增多红外光光源单元30和红光光源单元40的数量, 可 增大治疗面积, 而且, 通过将红外光光源单元30和红光光源单元40呈交替排列, 可进一步提 高治疗效果。 0023 具体的, 在本实施里中, 所述红外光光源单元30设置为两个, 红光光源单元40设置 为三个, 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
18、, 并可控制成本。 各红外光光源单元30包括分别与第一LED 线路板32电性连接的多个红外光LED灯珠, 各红光光源单元40包括分别与第二LED线路板42 电性连接的多个红光LED灯珠。 0024 具体的, 所述带体10的其中一侧面形成为第一侧面, 另一侧面形成为第二侧面; 所 述带体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穿孔; 所述红外光光源31的出光端、 红光光源41的出光端均从 第一侧面的穿孔伸出于带体10外。 0025 该治疗带还包括绝缘层51、 屏蔽层52; 所述绝缘层51、 屏蔽层52沿着远离光疗装置 20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带体10内, 且绝缘层51、 屏蔽层52均位于带体10的第二侧面与光疗装 置2。
19、0之间, 从而可防止电磁信号影响, 并可提高使用安全性。 0026 进一步地, 所述带体10的长度m为90mm-110mm, 而通过合理设置带体10的长度, 使 得带体10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治疗片的长度, 因而, 在宽度相同的情况下, 可增大带体10的面 积, 从而可排布更多的红外光光源31和红光光源41, 可增大治疗面积, 以提高治疗效率。 0027 所述带体10的两端内均固定有药包80; 所述药包80具有朝外凸出的凸出部81, 所 述带体10的两端均开设有出口12, 所述药包80的凸出部81从带体10的出口12伸出于带体10 外, 所述出口12开设在带体10的第一侧面上, 从而在使用时, 可。
20、将带体10的第一侧面朝向于 患者的待治疗部位, 并利用药包80的凸出部81与患者的待治疗部位接触, 药包80内的药物 渗透进入待治疗部位, 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而且, 通过利用红外光光源31、 红光光源41 工作时的热量, 还可促进药物的渗透。 0028 进一步地, 所述带体10的两端设置有供药包80容置的容置腔11, 所述容置腔11的 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位于带体10同一端的出口12和容置腔11相连通。 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从而可方便于药包80的更换。 0029 各容置腔11内均设有间隔布条61; 所述间隔布条61的其中一侧固定在容置腔11的 其中一侧; 所述容置腔11的另一侧设置有沿。
21、其高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第一定位盘62;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543232 A 5 所述间隔布条6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与该若干个第一定位盘62分别一一对应并用于套在对 应第一定位盘62上的若干个弹性套环63; 所述带体10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出口12, 各间隔布 条61均位于带体10的两出口12之间。 而在实际使用时, 不同药性的药包80的尺寸常常不同, 而在使用尺寸较大的药包80时, 可将药包80直接容置于整个容置腔11内, 而在使用尺寸较 小的药包80时, 可将间隔布条61的弹性套环63分别一一对应地套在对应第一定位盘62上, 如此便可利用间隔布条61将容置腔11间隔为较小的空。
22、间方便于尺寸较小的药包80匹配放 置, 避免药包80随意晃动, 因而,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可适于将不同尺寸的药包80定位固定 好。 0030 所述容置腔11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与该若干个弹性套环63分别一一对应并供对应 弹性套环63套上的若干个第二定位盘, 从而在使用尺寸较大的药包80时, 可将间隔布条61 的弹性套环63分别一一对应地套在对应第二定位盘上, 以将间隔布条61定位。 0031 所述带体10的其中一端上固定有弹性带71; 所述弹性带71上设置有弯钩72; 所述 带体10的另一端上沿着带体1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供弯钩72钩设的钩环73。 而在使 用时, 可将带体10包覆于患者的。
23、待治疗部位上, 然后将弯钩72钩设于钩环73上, 以将治疗带 固定。 而本发明通过采用弯钩72、 若干个钩环73的结合设计, 可将弯钩72钩设于不同钩环73 上, 从而可适用于胖瘦不同的患者使用。 0032 该治疗带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91、 控制装置92、 以及用于为光疗装置20供电的供 电电源93;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91用于检测光疗装置20的温度, 并向控制装置92发送温度信 号; 所述控制装置92用于在温度检测装置91发送的温度信号超过预定值时, 控制供电电源 93停止供电。 而在实际使用时, 该预定值设置为60 , 从而在光疗装置20的温度超过60 时, 温度检测装置91检测后, 将该温。
24、度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2, 控制装置92控制供电电源93停 止供电, 从而可避免待治疗部位被烫伤, 可提高使用安全性。 而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温度检 测装置91采用温控探头, 而各红外光光源单元30和红光光源单元40均配备有所述温控探 头, 当然,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91除了可采用温控探头之外, 还可采用温度传感器等, 只要可 检测光疗装置20的温度即可。 0033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 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543232 A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08543232 A 7 图4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08543232 A 8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0854323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