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和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和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91281.0 (22)申请日 2017.08.09 (73)专利权人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双营西路79号 中科云谷园19号楼 (72)发明人 许扶柏鉴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06 代理人 刘葛 (51)Int.Cl. A61N 1/36(2006.01) A61N 1/37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和植入式神经刺激装 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植入式电极插接组 件和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接 组件包括插座、 植入式电极插头。 所述植入式电 极插头设置有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用于在所述插 头端插入脉冲发生器的插座时确定所述插头端 的插入位置。 在所述插头端中的连接环与脉冲发 生器中的信号通道对接时, 通过所述定位部的物 理定位或者视觉定位能够确定所述连接环和所 述连接件的相对位置。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故 障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8436257 U 2019.01.29 CN 208436257 U 1.一种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插座(400), 所述插座(4。
3、00)中设置有电极容腔(410), 所述电极容腔(410)用于容纳所 述植入式电极插头(10); 植入式电极插头(10), 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管(110)、 锁紧环(120)、 插头端(130), 并设 置有定位部(200), 所述定位部(200)用于在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插座(400)时确定所 述插头端(130)的插入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200)为至少一 个设置于所述锁紧环(120)周缘的凸起结构(2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200)为环状结 构(220), 所述环状结构(。
4、220)设置于所述锁紧环(120)与所述绝缘管(110)相连一端的周 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结构(220)包括变 径结构(221)和与所述变径结构(221)相连的卡合环(222), 所述卡合环(222)靠近所述绝缘 管(110), 所述变径结构(221)远离所述绝缘管(110), 所述卡合环(222)的直径大于所述锁 紧环(120)的直径, 所述变径结构(221)连接所述卡合环(222)和所述锁紧环(1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径结构(221)为弧面 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
5、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端(130)的轴向方 向交替设置有隔离环(131)和连接环(132); 所述电极容腔(410)中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环(132)对应的连接件(411)、 与所述隔离环 (131)对应的密封件(412)、 与所述锁紧环(120)对应的锁紧件(413), 所述插座(400)为透明 插座, 所述定位部(200)为在至少一个所述隔离环(131)设置的用于与所述密封件(412)配 合定位的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200)为设置于 所述锁紧环(120)的用于与所述锁紧件(413)配合定位的第二可视定位标记(。
6、24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200)为所述插 头端(130)远离所述绝缘管(110)的一端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电极容腔(410)底部配合定位的 第三可视定位标记(250)。 9.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包括脉冲发生器(300), 所述脉冲发生器(300)包括外壳 (31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 所述外壳 (310)与所述插座(400)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436257 U 2 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和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式。
7、电极插接组件、 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一般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 医生在人体植入脉冲发 生器和电极导线之后需要将电极导线的插头端和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 通常脉冲发生器会 包括插座, 电极导线的插头端可以插入到脉冲发生器的插座中。 当前, 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 的通道数越来越多, 比如脊髓刺激系统的电极触点一般是8个。 当电极导线的插头端插入插 座后, 插头端的连接环需要与顶盖中的连接件一一对应以传递信号。 因此对插头端与插座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插座和电极导线插头端的结构, 在将电极导 线的插头端插入插座时需要多次反复对位以确保连。
8、接环和连接件一一对应接触, 这样容易 降低工作效率, 也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和植入式 神经刺激装置。 0004 一种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包括: 0005 插座, 所述插座中设置有电极容腔, 所述电极容腔用于容纳所述植入式电极插头; 0006 植入式电极插头, 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管、 锁紧环、 插头端, 并设置有定位部, 所述 定位部用于在所述插头端插入所述插座时确定所述插头端的插入位置。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为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锁紧环周缘的凸起结 构。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
9、述定位部为环状结构, 所述环状结构设置于所述锁紧环 与所述绝缘管相连一端的周缘。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环状结构包括变径结构和与所述变径结构相连的卡合 环, 所述卡合环靠近所述绝缘管, 所述变径结构远离所述绝缘管, 所述卡合环的直径大于所 述锁紧环的直径, 所述变径结构连接所述卡合环和所述锁紧环。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变径结构为弧面结构。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插头端的轴向方向交替设置有隔离环和连接环; 0012 所述电极容腔中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环对应的连接件、 与所述隔离环对应的密封 件、 与所述锁紧环对应的锁紧件, 所述插座为透明插座, 所述定位部。
10、为在至少一个所述隔离 环设置的用于与所述密封件配合定位的第一可视定位标记。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锁紧环的用于与所述锁紧件配合 定位的第二可视定位标记。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为所述插头端远离所述绝缘管的一端设置的用 于与所述电极容腔底部配合定位的第三可视定位标记。 说明书 1/5 页 3 CN 208436257 U 3 0015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包括脉冲发生器, 所述脉冲发生器包括外壳, 还包括所 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 所述外壳与所述插座连接。 0016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头设置有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用于在所述插头端插入脉冲发。
11、生 器的插座时确定所述插头端的插入位置。 在所述插头端中的连接环与脉冲发生器中的信号 通道对接时, 通过所述定位部的物理定位或者视觉定位能够确定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连接件 的相对位置。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故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插头结构图; 0018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结构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另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剖面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
12、立体图。 002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 植入式电极插头10、 电极导线110、 锁紧环120、 插头端130、 隔离环131、 连接环132、 定位部200、 凸起结构210、 环状结构220、 变径结构221、 卡合环222、 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 第二可视定位标记240、 第三可视定位标记250、 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 插座400、 电极容腔 410、 连接件411、 密封件412、 锁紧件413、 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30、 脉冲发生器300、 外壳3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
13、实施例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请参见图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 所述植入式电 极插接组件20包括插座400和植入式电极插头10。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头10设置有定位部 200。 所述定位部200用于在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插座400时确定所述插头端130的插入 位置。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头10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管110、 锁紧环120、 插头端130。 所述定位 部200可以设置于所述锁紧环120。 0027 所述绝缘管110用于保护设置在绝缘管110内部的导线。 所述插头端1。
14、30可以插入 脉冲发生器的插座。 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波能够通过所述插头端130向绝缘管110内部的 导线传递。 在所述插头端130插入脉冲发生器的插座后, 通过所述锁紧环120能够将所述植 入式电极插头10固定在所述脉冲发生器的插座中。 0028 所述锁紧环120可以由绝缘材料构成, 也可以由导电材料构成。 当锁紧环120为导 体材料时, 所述锁紧环120能够将从脉冲发生器的插座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所述锁紧环120 传递给所述绝缘管110内的导线。 0029 所述定位部200可以为设置在锁紧环120上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可以是凸 缘、 凹槽等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插座的入口的配合可以。
15、判断所述插头端130与所述插 座的配合是否到位。 所述定位结构也可以为可视化的标记。 通过观察即可判断所述插头端 说明书 2/5 页 4 CN 208436257 U 4 130与所述插座的配合是否到位。 00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 当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脉 冲发生器的插座400时, 所述定位部200可以最后到达所述插座400的入口。 当插头端130插 入所述插座400使连接环132与脉冲发生器中的信号通道对接时, 通过所述定位部200的物 理定位或者视觉定位能够确定所述连接环132和所述连接件411的相对位置。 提高了工作效 率, 降低故障率。 0031 请。
16、参见图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200为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锁紧环 120周缘的凸起结构210。 在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脉冲发生器的插座时, 所述凸起结构 210最后可以卡合在所述插座的入口。 当所述凸起结构210卡合在插座的入口时, 能够感受 到明显的阻力变化,因此可以判断所述插头端130插入到所述插座是否到位。 所述凸起结构 210可以在所述锁紧环120的周缘等距离间隔设置。 优选地, 所述凸起结构210的数量至少为 三个。 所述凸起结构210可以与所述锁紧环120一体成型。 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零件设置在所 述锁紧环120的周缘。 所述凸起结构210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
17、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 凸起结构210能够避免当所述锁紧环120靠近脉冲发生器的插座的入口时对所述插座的入 口造成伤害, 同时也方便所述凸起结构210卡合在所述插座的入口。 0032 请参见图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200为环状结构220。 所述环状结构 220设置于所述锁紧环120与所述绝缘管110相连一端的周缘。 在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脉 冲发生器的插座时, 所述环状结构220最后可以卡合在所述插座的入口。 当所述环状结构 220卡合在插座的入口时, 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阻力变化,因此可以确定所述插头端130插入 到所述插座是否到位。 所述环状结构220可以与所述锁紧环120一体。
18、成型, 也可以是套设在 所述锁紧环120外侧的环形零件。 可以理解, 与上述实施例相似, 所述环状结构220可以由弹 性材料制成。 003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环状结构220包括变径结构221和与所述变径结构221 相连的卡合环222。 所述卡合环222靠近所述绝缘管110。 所述变径结构221远离所述绝缘管 110。 所述卡合环222的直径大于所述锁紧环120的直径。 所述变径结构221连接所述卡合环 222和所述锁紧环120。 所述变径结构221能够减少所述环状结构220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的插 座入口接触时的摩擦力。 可以避免所述环状结构220和所述插座入口由于应力摩擦造成的 破坏。。
19、 当所述卡合环222与所述插座的入口边缘接触时, 所述卡合环222恰好卡在所述插座 的入口的边缘。 并具有明显的阻力变化, 此时无法再推动所述插头端130进入所述插座。 同 时所述连接环132与所述插座中的信号通道恰好一一对应连接。 因此所述环状结构220可以 方便使用者确定所述插头端130和所述插座的相对位置。 003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变径结构221为弧面结构。 弧面结构可以使变径更为平 缓, 避免应力过大对变径结构221造成伤害。 弧面结构的形状可以与脉冲发生器的插座的入 口的形状对应, 以避免所述输入端的入口被破坏。 0035 请参见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植入式电极插接组。
20、件20。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接组 件20包括插座400。 所述插座400中设置有电极容腔410。 所述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还包括 所述的植入式电极插头10。 所述电极容腔410用于容纳所述植入式电极插头10。 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插头端130的轴向方向交替设置有隔离环131和连接环 132。 每个所述连接环132用于与设置在所述绝缘管110内部对应的导线连接。 所述电极容腔 说明书 3/5 页 5 CN 208436257 U 5 410中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环132对应的连接件411、 与所述隔离环131对应的密封件412、 与所 述锁紧环120对应的锁紧件413。 所述插座40。
21、0可以为透明插座。 所述定位部200可以为至少 一个设置在所述隔离环131用于与所述密封件412配合定位的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 所述 插座400也可以为半透明的无色或带颜色的材料, 只要能够透过所述插座400观察到所述插 头端130即可。 0037 所述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可以为涂覆在所述隔离环131表面的不同颜色的涂料, 也可以为环状的痕迹。 所述插座400中不同的密封件412可以设置不同的标记与所述第一可 视定位标记230对应。 透过透明的脉冲发生器的插座400可以确定所述密封件412中的标记 与所述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是否完全照应。 优选地, 所述密封件412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 。
22、的无色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 所述密封件412的宽度可以与所述隔离环131的宽度相同。 所述 密封件412与所述隔离环131具有相同的颜色可以更容易确认所述密封件412与所述隔离环 131是否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可以通过带颜色的所述隔离环131与所述连接件411对 位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插头端130的位置。 所述密封件412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观察 所述隔离环131与所述连接件411的位置。 0038 每个所述连接环132可以与设置于插座400的不同的连接件411对接。 所述隔离环 131和所述连接环132间隔设置可以避免所述连接环132由于相互导通导致不同连接件411 串联出现故。
23、障。 所述连接环132与所述绝缘管110内部的导线连接。 从所述插座400不同的连 接件411输出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连接环132传递给不同的导线。 导线可以将信号传递给电极 的刺激端来刺激人体。 所述定位部200用以确定插头端130插入脉冲发生器的插座400的位 置, 以保证连接环132与所述插座400中不同的信号通道对应连接。 可以理解, 所述连接件 411、 所述连接环132可以由金属材料材料制成。 0039 所述插座400用以保护插头端130和所述电极容腔410。 所述插头端130可以插入所 述电极容腔410。 脉冲信号可以传递给所述连接件411。 所述连接件411可以作为所述脉冲发 生器。
24、发出脉冲信号的信号通道。 所述插头端130进入所述电极容腔410后, 所述连接件411与 所述连接环132接触。 所述连接环132可以将脉冲信号传递给设置在绝缘管110中的导线。 所 述密封件412可以为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11之间的密封环。 所述密封环的直径可以小于电极 容腔410的直径。 所述插头端130插入所述电极容腔410后, 所述密封环可以压紧插头端130 以密封所述插头端130与所述电极容腔410之间的空隙。 所述锁紧件413可以为设置在所述 电极容腔410内壁的螺纹孔以及螺钉。 螺钉可以通过所述螺纹孔压紧插入所述电极容腔410 的所述插头端130, 因此可以固定所述插头端130。 。
25、所述锁紧环120设置的所述定位部200在 进入所述电极容腔410时卡合在所述电极容腔410的边缘, 此时所述连接环132与连接件 411、 所述隔离环131与所述密封件412、 所述锁紧环120与所述锁紧件413恰好一一对应。 所 述连接件411可以将脉冲信号传递给对应的连接环132。 00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200可以为所述锁紧环120设置的用于与所述锁 紧件413配合定位的第二可视定位标记240。 与所述第一可视定位标记230相似, 所述第二可 视定位标记240可以为涂覆在所述隔离环131表面的不同颜色的涂料, 也可以为环状的痕 迹。 所述锁紧件413可以设置不同的标记与。
26、所述第二可视定位标记240对应。 00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部200可以为在所述插头端130远离所述绝缘管 110的一端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电极容腔410底部配合定位的第三可视定位标记250。 所述第 说明书 4/5 页 6 CN 208436257 U 6 三可视定位标记250可以为设置在所述插头端130远离所述绝缘管110的一端的环状痕迹或 具有醒目颜色的涂层, 比如红色, 白色, 蓝色, 绿色, 黑色等。 当所述插头端130进入所述脉冲 发生器的插座中使所述第三可视定位标记250到达所述插座的底部时, 可以通过透明的所 述插座400确定所述插头端130与所述插座400是否配合到。
27、位。 0042 请参见图5-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30。 所述植入式 神经刺激装置30包括所述植入式电极插接组件20。 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装置30还包括脉冲 发生器300。 所述脉冲发生器300包括外壳310。 所述外壳310与所述插座400连接。 所述脉冲 发生器300用于发生脉冲信号。 所述外壳310用以保护所述脉冲发生器300。 所述脉冲发生器 300发出的信号可以通所述外壳310传递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极容腔410。 004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5/5 页 7 CN 208436257 U 7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208436257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208436257 U 9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208436257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