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pdf

  • 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8561553
  • 上传时间:2020-08-1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93.0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306555.9

    申请日:

    20150513

    公开号:

    CN204671734U

    公开日:

    201509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2

    主分类号:

    A61N1/32

    申请人: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维亮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永丰路20号附2号1层

    优先权:

    CN20152030655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电路的壳体,壳体外壁设置有开关按钮、显示灯,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入端,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风扇通过通孔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中部形成有外径小于两端的手持部,手持部的本体在其轴向上至少设置有2个条形通孔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通孔槽使得壳体内部设置的风扇的风能够由壳体内部吹到外部,进而吹到操作人员的手上,避免手因手握时间过长导致的出汗,且条形通孔槽的设置破坏了手持部外壁光滑的表面,增大了手与手持部之间的摩擦力,因而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手打滑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电路的壳体(1),壳体(1)外壁设置有开关按钮(11)、显示灯(12),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导入端(2),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风扇(6)通过通孔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的中部形成有外径小于两端的手持部(4),手持部(4)的本体在其轴向上至少设置有2个条形通孔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4)的本体在其径向上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与手持部(4)配合的凸台(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的厚度为20mm~30mm,宽度为10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导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离子导入装置(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及现代微电脑技术,在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医疗仪器。仪器在设计上引用了先进的中频技术,成功的把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治疗技术及热治疗技术融为一体,因而该机具有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及热治疗的多重功能,调制的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比低频电流更能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并且皮肤感觉舒适,其镇痛和消炎的作用明显优于单一中频电疗和低频电疗,该仪器通过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作用于患者病灶,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能缓解和消除由于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造成的交感神经及神经根的麻木、刺痛等症状。

    现有的离子导入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以克服现有的离子导入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电路的壳体,壳体外壁设置有开关按钮、显示灯,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入端,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风扇通过通孔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中部形成有外径小于两端的手持部,手持部的本体在其轴向上至少设置有2个条形通孔槽。现有的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由于其外壁光滑,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手会出汗,故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入端具体是指与人体皮肤接触到的部件,是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的离子输出端,所述手持部具体是指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手握部件,本实用新型将手持部的半径设置为小于壳体的两端,便于手持,条形通孔槽具体是指连通手持部内部和外部的孔,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开启开关按钮,使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开始工作,手握住手持部时,将导入端与皮肤接触,同时开启壳体内部设置的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通孔槽使得壳体内部设置的风扇的风能够由壳体内部吹到外部,进而吹到操作人员的手上,避免手因手握时间过长导致的出汗,且条形通孔槽的设置破坏了手持部外壁光滑的表面,增大了手与手持部之间的摩擦力,因而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手打滑的问题,如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离子导入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

    进一步地,手持部的本体在其径向上设置有螺纹。螺纹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加手与手持部外壁的摩擦力,且螺纹设置在手持部的本体在其径向上,即螺纹的方向手滑的方向垂直,进一步的增加了阻力,进一步地避免了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

    进一步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手持部配合的凸台。凸台具体设置在壳体远离导入端的一端,且靠近手持部,凸台的设置避免手滑落与手持部,进一步地避免了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

    进一步地,凸台的厚度为20mm~30mm,宽度为10mm~20mm。凸台的厚度设置的过厚,则导致整个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的重量增加,不便于手持,若是设置的过薄,则易导致凸台的结构稳定性变差;将凸台的厚度设置为20mm~30mm,既能避免增加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的重量,又能确保结构稳定性;宽度设置为10mm~20mm刚好与手掌的厚度一致,使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能够实时的显示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的工作状态,便于操作人员的观察与判断,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通孔槽使得壳体内部设置的风扇的风能够由壳体内部吹到外部,进而吹到操作人员的手上,避免手因手握时间过长导致的出汗,且条形通孔槽的设置破坏了手持部外壁光滑的表面,增大了手与手持部之间的摩擦力,因而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手打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持部的本体径向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螺纹、以及在壳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手持部配合的凸台,进一步地避免了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手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导入端;3—显示屏;4—手持部;5—凸台;6—风扇;11—开关按钮;12—显示灯;41—条形通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电路的壳体1,壳体1外壁设置有开关按钮11、显示灯12、显示屏3,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导入端2,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风扇6通过通孔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的中部形成有外径小于两端的手持部4,手持部4的本体在其轴向上设置有4个条形通孔槽41,手持部4的本体在其径向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与手持部4配合的凸台5,凸台5的厚度为30mm,宽度为15mm。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关 键  词:
    离子 导入 装置 改进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615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