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pdf

  • 上传人:龙脉
  • 文档编号:8558925
  • 上传时间:2020-08-12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2.0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71417.6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号:

    CN103816615A

    公开日:

    2014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9

    主分类号:

    A61N1/39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赖大坤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优先权:

    CN20131067141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除颤器根据感测到的胸阻抗大小自动设定除颤放电所需的最低电能量;计算出双相锯齿脉冲放电波形的幅度参考区间值、正相和反相锯齿波总数;按照预先设定的H桥路开关控制策略,将储能电容器中的电能以双相锯齿波脉冲的形式在患者身上进行一次快速地高压电除颤。本发明基于患者胸阻抗感测和个体化定制的双相锯齿脉冲放电,对处于室颤状态下的心脏提供了一个形态呈现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除颤放电电流;通过控制正、反相锯齿波数,实现对患者放电剂量的精确、灵活控制,有利于提高除颤放电个体针对性和一次除颤成功率,并通过降低高压幅度有效降低除颤过程中对心肌形成的损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除颤器根据患者的胸阻抗大小自动设定一次除颤放电所需的最低电能量;进而计算出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放电波形的放电电流幅度的参考区间值、正相锯齿波总数和反相锯齿波总数;按照该正、反相锯齿波数快速地控制输出级H桥路开关组合,实施本次除颤设定的脉冲波形和实现放电剂量的精确控制;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采用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波形向患者释放高压电能,该放电脉冲包括正相和反相两个不同放电状态;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采用双相锯齿矩形波形的高压除颤放电,对处于纤维颤动的心室肌提供了一个形态呈现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除颤放电电流;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正相或者反相放电期间的锯齿细波由一个或多个锯齿小波构成,正相放电的锯齿波数与反相的波数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正相放电脉冲期间或反相放电期间的各个锯齿小波的峰值幅度范围相同,正相和反相脉冲之间的锯齿小波的幅度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根据患者胸阻抗大小自动计算和设定双相锯齿放电脉冲的正、反相电压或者电流幅度,以及正、反相各自锯齿小波总数;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通过控制H型输出桥路的电路开关,在患者身上依次释放带有上述设定的正相和反相锯齿小波数的放电脉冲,实现对除颤放电剂量的精确控制。 2.如权利1所述的用于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产生双相锯齿脉冲放电波形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通过控制开关互联构成正相脉冲支路和反相脉冲支路(或者高压侧支路和低压侧支路),按照预定的时序形成正、反相高压放电电路,经由除颤电极向患者输出双相脉冲的除颤电流;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包括包含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一只电流传感器和多只控制开关构成;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电感线圈,该电感线圈与患者串联构成H桥路横臂;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半导体二极管,该二极管与桥路开关并联,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具有续流作用;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由上述电感线圈与上述续流二极管构成的一个正相(或反相)续流放电桥路;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置于某一桥路支路,在放电过程中实时感测该支路的电流幅度。 3.如权利1所述的用于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感测患者胸阻抗大小的功能,除颤器通过胸阻抗检测电路向患者发送一个5~30KHz,1mA的无损伤中频电信号,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放大、包络检波和低通滤波,获得患者的胸阻抗信号。 4.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的AED除颤器包括微处理器、心电检测电路、胸阻抗测量电路、除颤放电桥路、高压充电电路、内部自放电电路、储能电容器组、电池组、实时时钟、存储器等,此外还有声音提示、按键开关和LED显示等人机接口;高压充电电路为颤器输出级提供高压电,胸阻抗及心电采集电路模块、人机交互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受微处理器控制;除颤器放电桥路与微处理器连接,除颤器放电桥路由控制开关互联构成H桥路开关,均受微处理器控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除颤的放电剂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 用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中的基于双相锯齿方波输出桥路的除颤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猝死(SCD)是在临床症状出现1小时内迅即发生的非预期型循环虚脱及至心脏停 搏,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心血 管病死亡中超过50%者为SCD,每年我国的SCD总数在54.4万例以上;同时在过去的几十 年中,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SCD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其中,80%的SCD归因于恶性室性心 律失常,如心室颤动(VF,简称室颤)。由于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常无预兆,发作 时心室的电活动失去同步性,心脏泵血功能丧失,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转复心律,数分钟之内 将导致猝死。而这其中超过90%的室颤患者的发病地点是在医院外,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救治。 所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终止室颤、恢复正常心脏节律、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避免和 有效防止SCD发生的首要任务。

    目前,临床上唯一一种可有效终止心肌纤颤的方法是电击除颤(ED,简称除颤),即对 心脏进行高压强电击,使心肌细胞重新极化,回到各自的激动状态,重新开始正常跳动。自 1947年美国医生Beck完成第一例电除颤抢救后,心脏电除颤方法及放电策略不断改进,各 种电除颤器相继面世,今天电除颤器已成为临床医院的必不可少仪器。近年,自动体外除颤 器(AED)的出现使得医院外实施早期除颤急救成为可能,其主要包括心电图检测、心脏节 律分析和放电决策咨询等子系统,具有“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除颤”的智能特性。AED 可实现全自动自动除颤放电,或者建议何时执行电击除颤,而由操作者执行按下“电击”按 钮实施电除颤,让电击除颤操作变得简单易行,非专业民众亦可就地取用及时地对SCD患者 实施除颤抢救,缩短抢救时间,提高SCD的抢救生存率。

    除颤器对患者心脏实施电击除颤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电极向人体施加一瞬间的高压电 刺激,最终所释放的电能应是能够终止心肌纤颤的最低能量。实际应用中,一次成功除颤所 需的放电剂量,因人而异,因症而异,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一般人体的胸阻抗在20~150 欧姆左右,成人的电击除颤的阈值电流为10~25安培,放电时间5~15ms,能量剂量为50~ 300焦耳,婴儿及儿童所需阈值电流和放电能量则要比成人小。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 推荐的室颤放电剂量为:首次除颤推荐的放电能量是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除颤器中,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胸阻抗(欧姆Ω),电流是除颤最根 本的因素,保持除颤电流不变,人体胸阻抗决定了所需的除颤电压高低;同时,除颤能量(焦 耳J)=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放电时间(毫秒ms),除颤电压、胸阻 抗及放电时间越决定了实际释放到人体的除颤放电剂量大小。除颤放电剂量过大,或者电流 过高不但会导致心肌损伤和皮肤灼伤,而且会对缺血性心脏等器质性心脏损害更大;相应地, 如果除颤放电输出的剂量不足,则无法成功实施除颤,严重时会错过宝贵的救治时机。因此, 为了减少除颤过量的副作用和提高除颤成功率,国内外学者对除颤放电方法及波形开展了大 量的研究,曾经和正在使用的一些放电波形包括:单相阻尼正弦波、单相指数截尾波、双相 指数截尾波、窄脉冲阵列双相指数截尾波等等。实验研究证实,双相波除颤时心肌所需的电 势梯度平均值仅为单相波的1/2,所需除颤能量相应的也由单相直流除颤时的360焦耳大幅度 降低到200焦耳。由此可见,同等施加同等除颤能量时,双相波的成功率远高于单相波。迄 今为止,医学界对于除颤技术的电生理机制尚未有公认的结论,市场上的除颤器或AED多为 指数衰减型的双相除颤波,力求在保证较高的心肌细胞同步除颤成功率的同时,尽可能以最 小的放电能量实现对心脏最少的损伤。

    目前,现有的除颤器通常根据测量到的患者胸阻抗大小,改变上述指数衰减型的双相除 颤波的放电起始电压幅度或者放电波形宽度,达到放电能量自动调节和控制。中国专利 200510120801.2A“除颤双相波的波形产生方法”所述的除颤放电方法,其波形参数包括固定的 脉冲周期和可调的放电起始电压。中国专利200580047116.A“具有在形成治疗双相波形中使用 的离散感测脉冲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该感测脉冲用于在释放除颤波形之前确定患者 的胸阻抗等特定参数,并基于此参数调整放电波形。中国专利200710046179.4A“用窄脉冲实 现低能量除颤的方法及装置”是当除颤的放电波形为双相指数截尾指数波时,每次点击的脉宽 在0.5ms~4ms之间可调。中国专利200910061191.1“智能中频双相方波除颤方法”用5KHz的 中频恒定电流检测胸阻抗,并相应调节放电波形参数,对患者发出5KHz中频的双相除颤丛 状脉冲方波。美国专利US6,671,546和专利US6,493,580公开的一种类似的更高频率的多脉冲 双相波技术,将第一相除颤脉冲和第二相除颤脉冲的周期固定,双相波形分割为多个窄脉冲 波形构成。以上专利及虽然都采用了双相除颤波,但是正相和反相实质是只有一个波,呈高 压指数衰减下降形式。其主要不足在于:(1)能量控制偏差较大,除颤器释放的能量根据胸 阻抗调整,较难实现个体化精确控制,特别是阻抗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患者;(2)指数波的 尖峰部分过道超过除颤阈值,既浪费能量又容易产生过强刺激对心肌产生损伤;(3)指数波 的尖峰部分,要求更高起始电压的电容储能器和更高耐压要求的除颤输出级,增加了除颤器 设备的设计复杂度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 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该方法根据不同的患者,提供一种基于双相 锯齿方波输出桥路的个体化除颤放电脉冲,除颤放电剂量的控制更加灵活和精确;同时,除 颤器能获得比储能电容器源电压更高的放电输出电压,有效降低对放电桥路的高压特性要求 和节约器件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即除颤器根据感测到的患者胸阻 抗大小自动设定一次除颤放电所需的最低电能量;进而计算出双相锯齿脉冲放电波形的放电 电流幅度的参考区间值、正相锯齿波总数和反相锯齿波总数;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一系列 桥路开关组合及控制策略,将储能电容器中的电能经由除颤电极以双相锯齿波的脉冲形式在 患者身上进行一次快速地高压电击放电;以此达到终止体内心室纤维颤动,实现对患者及时 抢救的目的;上述基于患者胸阻抗感测和个体化的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放电,对处于纤维颤动 的心室肌提供了一个形态呈现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除颤放电电流,除颤器通过控 制正、反相锯齿波数,可以实现对患者放电剂量的精确、灵活控制,有利于提高除颤放电个 体针对性和一次除颤成功率,并通过降低高压幅度有效降低除颤过程中对心肌形成的损伤。

    本发明给出的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的除颤器放电输出 波形,其技术特征如下:

    (1)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采用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波形向患者释放高压电能,该放 电脉冲包括正向和反向两个不同放电状态;

    (2)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采用双相锯齿矩形波形的高压除颤放电,对处于纤维颤 动的心室肌提供了一个形态呈现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除颤放电电流;

    (3)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正向或者反向放电期间的锯齿细波由一个或多个锯齿小 波构成,正向放电的锯齿波数与反向的波数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4)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正向放电脉冲期间或反向放电期间的各个锯齿小波的峰 值幅度范围相同,正向和反向脉冲之间的锯齿小波的幅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5)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根据患者胸阻抗大小自动计算和设定双相锯齿放电脉冲 的正、反相电压或者电流幅度,以及正、反相各自锯齿小波总数;

    (6)所述的除颤放电输出波形,通过控制H型输出桥路的电路开关,在患者身上依次 释放带有上述设定的正相和反相锯齿小波数的放电脉冲,实现对除颤放电剂量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给出的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的具有产生双相锯 齿脉冲放电波形的除颤器输出级,其技术特征在于:

    (1)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通过控制开关互联构成正相脉冲支路和反相脉冲支 路(或者高压侧支路和低压侧支路),按照预定的时序形成正、反相高压放电电路,经由除颤 电极向患者输出双相脉冲的除颤电流;其特征在于:

    (2)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包括包含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一 只电流传感器和多只控制开关构成;

    (3)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电感线圈,该电感线圈与患者串联构 成H桥路横臂;

    (4)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半导体二极管,该二极管与桥路开关 并联,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具有续流作用;

    (5)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由上述电感线圈与上述续流二极管构成的 一个正相(或反相)续流放电桥路;

    (6)所述的除颤器输出级H桥路,至少包括一只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置于某一 桥路支路,在放电过程中实时感测该支路的电流幅度。

    本发明给出的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其技术特征还包括:具 有感测患者胸阻抗大小的功能,除颤器通过胸阻抗检测电路向患者发送一个5~30KHz,1mA 的无损伤中频电信号,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放大、包络检波和低通滤波,获得 患者的胸阻抗信号。

    利用上述胸阻抗检测电路和双相锯齿脉冲放电桥路构成的除颤器输出级,用于自动体外 除颤器(AED),可实现本发明的放电剂量患者个体化的精确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除颤器通过胸阻抗检测电路向患者发送一个5~30KHz,1mA的无损伤中频电信 号,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放大、包络检波和低通滤波,获得患者的胸阻抗信号;

    其次,根据患者胸阻抗大小自动计算和设定双相锯齿放电脉冲的正、反相电压或者电流 幅度,以及正、反相各自锯齿小波总数;其中,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 胸阻抗(欧姆Ω),电流是除颤最根本的因素,保持除颤电流不变,人体胸阻抗决定了所需的 除颤电压高低;同时,除颤能量(焦耳J)=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放 电时间(毫秒ms),除颤电压、胸阻抗及放电时间越决定了实际释放到人体的除颤放电剂量 大小;

    再次,当出现可电击心律并建议除颤放电后,完成储能电容器的充电准备,并设定放电 电流参数,包括上述计算得出的放电电流幅度的参考区间值、正相锯齿波总数和反相锯齿波 总数;

    第四,控制输出级H桥路开关状态,由储能电容器通过正相桥路对患者进行放电,同时 流经电感线圈的电流幅度亦逐步升高,并实时反馈到电流传感器上;

    第五,当电流传感器上的放电电流升高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上限时,断开正相放电桥路, 并通过正相桥路低压侧开关、电感线圈和续流二极管等构成的正相续流桥路,由感应的电感 线圈进行续流放电,并实时反馈到电流传感器上;

    第六,当电流传感器上的放电电流降低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下限时,断开正相续流放电桥 路,同时增加一个锯齿波计数,并与预设的正相锯齿波总数比较,如不足,则重复第四步~ 第六步;

    最后,完成正相锯齿方波放电后,控制桥路开关,按如第四步~第六步实施反相锯齿方 波放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颤放电的剂量不但可以针对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输出,而且通 过控制正、反相的锯齿波数进一步实现更为精确地控制;同时,上述双相锯齿除颤波形不仅 对患者心肌损伤较小,而且电击同步除颤成功率亦有较大提高,避免了现有双相指数波的尖 峰部分对高压放电电路较高起始电压的要求,有利于降低除颤器高压放电输出级的成本和增 加电路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相锯齿矩形的放电脉冲波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不同胸阻抗患者的双相锯齿矩形放电波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检测患者胸阻抗的模块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除颤器输出级H型放电桥路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除颤放电剂量的精确控制流程图。

    图6是图1实施例的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装置(AED)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附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除颤器放电输出波形为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波形,对处 于纤维颤动的心室肌提供了一个形态呈现锯齿细波叠加在双相矩形波上的除颤放电电流Ip, 正相和反向放电脉冲分别包括M(t1~t3)和N(t4~t6)个锯齿细波;z各个锯齿小波的峰值幅 度范围相同,正向和反向脉冲之间的锯齿小波的幅度相同,正相电流参考区间Imax+~Imin+, 反相Imax-~Imin-。

    参照附图2,进一步阐述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患者个体化放电剂量控制,即 根据患者胸阻抗Rp大小自动计算和设定双相锯齿放电脉冲的正、反相电压或者电流幅度, 以及正、反相各自锯齿小波总数;其中,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胸阻抗 (欧姆Ω),电流是除颤最根本的因素,保持除颤电流不变,人体胸阻抗决定了所需的除颤电 压高低;同时,除颤能量(焦耳J)=除颤电压(伏特V)×除颤电流(安培A)×放电时间 (毫秒ms),除颤电压、胸阻抗及放电时间越决定了实际释放到人体的除颤放电剂量大小; 室颤的首次推荐除颤能量为200焦耳,如果胸阻抗为200欧姆,选择的放电电压为: 正反向放电脉宽为10毫秒;如果胸阻抗较大,则需要选择 更大的除颤能量,相应提高放电电压和加长正、反放电脉宽的锯齿波数M和N;如果感测到 非室颤心律,则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设定更小的能量等级。

    参照附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胸阻抗Rp检测电路构成,包括压控电流源(21)、 中频信号发生器(22)、差分放大器(23)、包络检波器(26)、低通滤波器(25)和A/D转 换器等;除颤器通过中频信号发生器(22)向患者(1)发送一个5~30KHz,1mA的无损伤 中频电信号,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依次进行差分放大、包络检波和低通滤波,获得患者的胸 阻抗信号;

    参照附图4,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产生双相锯齿矩形脉冲波形的H桥放电电路(16),由 至少一只储能电容器(C)和四只控制开关(S1~S4)构成;其中,四只控制开关(S1~S4) 形成H桥式放电电路(至少包括正相放电桥路S1-L-Rp-S3和反相放电桥路S2-Rp-L-S4),经 由除颤电极(3)向患者(1)输出双相脉冲的除颤电流(20);

    所述的除颤器H桥放电电路(16),至少包括一只电感线圈(L),该电感线圈与患者(Rp) 串联构成H桥路横臂;

    所述的除颤器H桥放电电路(16),至少包括一只半导体二极管(D1~D4),该二极管 与桥路开关并联,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具有续流作用;

    所述的除颤器H桥放电电路(16),至少包括由上述电感线圈(L)与上述续流二极管(L) 构成的一个正相(或反相)续流放电桥路(L-Rp-S3-D4,或L-Rp-S4-D3);

    所述的除颤器H桥放电电路(16),至少包括一只电流传感器(RS+,RS-),该电流传感 器置于某一桥路支路,在放电过程中实时感测该支路的电流幅度(IP);

    参照附图4和5,利用上述H桥路除颤输出电路(16)实现的除颤放电剂量的精确控制 方法,即根据上述感测到的患者胸阻抗大小,自动地预先设定除颤放电波形参数(正相电流 参考区间Imax+~Imin+,反相Imax-~Imin-、正相锯齿波总数M和反相锯齿波总数N);当 检测到的可电击异常心电信息时,立即向患者输出双相锯齿矩形波高压电击电流(IP)。其特 征在于H桥路中的电流传感器(RS+,RS-)实时检测出电击除颤过程中放电电流的幅度,并 与预设的电流幅度参考区间值进行比较,进而通过导通储能电容器的正相放电桥路 (S1-L-Rp-S3,或反相放电桥路S2-Rp-L-S4)升高电流幅度(当幅度低于区间下限时),或者 导通电感线圈与续流二极管构成的正相续流放电桥路(L-Rp-S3-D4,或L-Rp-S4-D3反相续流 放电桥路)降低电流幅度(当幅度高于区间下限时),由此在患者身上获得一呈现双相锯齿方 波形的除颤放电电流;其放电剂量精确控制的步骤如下:

    首先,出现可电击心律并建议除颤放电后,完成储能电容器的充电准备,并设定放电电 流参数,包括放电电流幅度的参考区间值(正相电流参考区间Imax+~Imin+,反相Imax-~ Imin-)、正相锯齿波总数(M)和反相锯齿波总数(N);

    其次(t0时刻),控制桥路开关,由储能电容器通过正相桥路(S1-L-Rp-S3)对患者进行 放电,同时流经电感线圈的电流幅度亦逐步升高,并实时反馈到电流传感器(RS+)上;

    再次(t1时刻),当电流传感器(RS+)上的放电电流(IP)升高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上限时 (Imax+),断开正相放电桥路,并通过正相桥路低压侧开关、电感线圈和续流二极管等构成 的正相续流桥路,由感应的电感线圈进行续流放电,并实时反馈到电流传感器上;

    第四(t2时刻),当电流传感器上的放电电流降低到预设参考区间的下限时(Imin-),断 开正相续流放电桥路(L-Rp-S3-D4),同时增加一个锯齿波计数(m+1),并与预设的正相锯 齿波总数(M比)较,如不足,则重复第2~4步;

    第五,完成正相锯齿脉冲放电后(t3时刻),控制桥路开关,按类似第2~4步实施反相 锯齿脉冲放电(t4~t6时刻)。

    参照附图6,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自动体外除颤器装置(AED)框图,基于微处理 器(8)的主控制模块为核心,通过相应接口分别连接到胸阻抗测量电路(6)、心电检测电路 (7)、无线通信模块(9)、高压充电电路(17)、除颤放电桥路(16),以及用于人机交互的 LED显示(10)、声音提示(11)和按键开关(12)等;上述功能模块和电路统一由锂电池 (19)供电,并全部置于一密闭的轻薄高强度便携式盒体(2)内,通过两除颤电极片(3) 连接至患者体表(1)。其中,一个多路切换开关(5)同时将电极片与阻抗测量、心电采集和 高压放电等三个电路相连;心电检测电路(7)包括除颤高压保护电路、前置放大器、50Hz 陷波器、高通和低通电路,以及主放大器和A/D转换器;高压充电电路(17)受微处理器(8) 控制,向储能电容器(18)输送来自电池组(19)的电能实施充电,而除颤放电桥路(16) 和内部自放电电路(15)则是在微处理器(8)的控制下分别向具有适宜心脏状况的人体实施 除颤放电,或者由内部电阻器自放电。另外,本实施例存储器(13)是指机内ROM、RAM 和SD卡,按键开关(12)包括电源开关、除颤按键和功能信息按键,LED显示(10)和声 音提示(11)分别用LED灯和声音方式向用户提示除颤器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现场急救指导 和提示。

    上述AED装置的主控模块(8)根据感测到的胸阻抗大小,自动设定的放电波形参数, 按照本发明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调整和改变输出级的H桥路结构,从而实施本专利所 述的向患者输出一定幅度范围内精确可控,且呈锯齿方波波形的除颤放电电流,最终实现对 室颤患者的快速有效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

    上述AED装置可工作在省电模式的日常循环自检状态和急救模式的电击除颤工作状态。 电击除颤工作状态时,其主控程序或者嵌入式操作系统统一控制和协调各模块工作,包括: 根据所测定患者胸阻抗信息,按照本发明给出的放电模式设定方法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除颤放 电模式及精确的放电波形参数,一旦待救患者的心电信息通过连续地自动分析,其结果呈现 可电击心律时,主控程序将立即发出充电指令和按照上述实施例给出的双相锯齿方波高压放 电方法,进行高压电击除颤抢救;另外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上述AED装置将辅于声音和灯光 提示,分步指导施救者完成“贴放电击、人工呼吸、CPR胸外按压、除颤放电”等一系列抢救 操作,上述装置亦会将整个除颤抢救事件的心电信息、控制指令以及设备参数等信息全部存 放,用于事后由存储器输出进行事件回放和分析。

    在上述实施例中,AED电除颤装置的心电检测(7)及胸阻抗测量(6)等生理参数采集 模块、无线通信模块(9)、存储器(13)、人机交互模块(10,11,12)、内部自放电模块(15)、 高压充电模块(17)、电极(3)、电极导线(4)、电池组(19)和实时时钟(14)等功能模块 和电路,成人和儿童电极识别、心电自动分析和心脏状况自动识别、各模块通讯协议及主控 程序、CPR辅助抢救方法等内容不是本发明的内容,故未给出详细阐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 术资料和现有的心脏除颤装置及系统来实现。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心脏 放电 剂量 精确 控制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心脏除颤器的放电剂量精确控制方法和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589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