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简易电激止鼾装置.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8557663
  • 上传时间:2020-08-1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58.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55309.6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号:

    CN206508393U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A61N1/20,A61N1/04,A61N1/05,A61F5/56

    主分类号:

    A61N1/36,A61N1/20,A61N1/04,A61N1/05,A61F5/56

    申请人:

    刘帆

    发明人:

    刘帆,洪霞,刘洪枭宇

    地址: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竺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内

    优先权:

    CN201621255309U

    专利代理机构: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跃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包括口内止鼾装置或口外止鼾装置,口内止鼾装置是两侧后端安装有与舌根、软腭接触的电极的单颌牙套;口外止鼾装置是一对能粘贴于面部两侧颌下,耳下的电极贴片,两电极连接在有调节开关的电源正负极,口内止鼾装置的单颌牙套每侧后端舌侧,各安装一个同时与同侧软腭和舌后部接触的电极,单颌牙套由U形槽底板及与之连接的外帮板和内帮板构成,牙槽根据患者牙列形状而变化,口外止鼾装置的电激贴片由经头顶至颏部的环形弹性带子或粘贴胶带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止鼾效果显著,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它包括口内止鼾装置或口外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内止鼾装置是两侧后端安装有与舌根、软腭接触的电极的单颌牙套;口外止鼾装置是一对能粘贴于面部两侧颌下,耳下的电极贴片,两电极连接在电源正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内止鼾装置的单颌牙套每侧后端舌侧,各安装一个同时与同侧软腭和舌后部接触的电极,单颌牙套由U形槽底板及与之连接的外帮板和内帮板构成,牙槽根据患者牙列形状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外止鼾装置的电极贴片由经头顶至颏部的环形弹性带子或粘贴胶带等辅助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为3-12v的恒定直流电源或脉冲电源,并有调节开关对输入电极片的电压进行无级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内止鼾装置采用的牙套均用医用的硅胶或热变形硅胶材料做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用导电胶片制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电激止鼾方法及装置。用于鼾症患者消除打鼾。

    背景技术

    鼾症是很常见的症状,绝大多数鼾症是睡眠时,因舌根部和软腭部肌肉松驰并后坠,压迫咽部呼吸道而致狭窄,呼吸气流通过时,引起周围组织振动而发出声响的症状。严重的打鼾不仅严重影响亲友睡眠,还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损害身体,导致心、脑、肝、肾等多器官一系列疾病,甚至因睡眠时呼吸停止而死亡。

    在现有的技术中,阻鼾牙套是一种硅胶制品,其有一厚度约4毫米,并与牙列外形一致弓形平板,平板上下两侧均有隆起护板,形成与牙列相对应的凹槽。戴入时,下颌必须向前伸才能让上下牙列同时咬入凹槽内,这样就可以拉下颌前移,以带动舌根部前移,来解除舌根后坠压迫咽部呼吸道而解除鼾症。这种阻鼾牙套虽然有一定的阻鼾效果,但不能解决舌根和软腭部肌肉松弛而后坠,戴用时间长了,舌根和软腭仍然会更松弛而后坠,再次阻塞咽部呼吸道而导致更严重的鼾症。实践证明:这种阻鼾牙套一是不能解决大多数的鼾症,二是戴用长时间后,效果会明显下降。

    发明人此前申请一种电激上鼾牙套(CN105997331A),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前期申请的电激止鼾牙套,同时有上下牙列凹槽,一些前牙前突的鼾症患者在戴入牙套时,嘴唇不能完全闭合,睡眠时会流口水;二是同时有上下牙列凹槽,只适合上下牙列健全的患者戴用,同时体积相对较大,严重影响了戴用的舒适性。三是因为上下牙列凹槽,戴用时,形成口腔与外界的隔断,如果酒醉者戴用,发生呕吐时,容易造成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产生窒息。四是一些牙齿完全缺失或咽部极其敏感的鼾症患者,无法使用这种电激止鼾牙套。综上所述不足之处,有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改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电激止鼾方法及装置,它能有效避免舌根、软腭松驰后坠,解除咽部呼吸道在睡眠中阻塞,用于鼾症患者戴着睡眠,有效消除鼾症,装置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害,戴用舒适,适合更多鼾症患者戴用,以此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

    一种简易电激止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口内或口外电极对舌根、软腭部进行微电流刺激,使相应的肌肉收缩,解除咽部呼吸道在睡眠中的阻塞而止鼾。

    所述电极为柔性电极片,口腔内电极片能够贴在舌根或软腭的粘膜表面,口腔外的电极片能够粘贴到相应的皮肤上。

    所述电极片分别与同一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电源为直流电,两电极间的电压小于12伏。

    电极片间的电压为脉冲电压或恒定电压。

    一种简易电激止鼾装置,它包括口内止鼾装置或口外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口内止鼾装置是两侧后端安装有与舌根、软腭接触的电极的单颌牙套;口外止鼾装置是一对能粘贴于面部两侧颌下,耳下的电极贴片,两电极连接在电源正负极。

    所述口内止鼾装置的单颌牙套每侧后端舌侧,各安装一个同时与同侧软腭和舌后部接触的电极,单颌牙套由U形槽底板及与之连接的外帮板和内帮板构成,牙槽根据患者牙列形状而变化。

    所述口外止鼾装置的电极贴片由经头顶至颏部的环形弹性带子或粘贴胶带辅助固定,以免睡眠时,电极片脱落或移位。

    所述电源的电压为3-12v的恒定直流电源或脉冲电源,并有调节开关对输入电极片的电压进行无级调节。

    所述口内止鼾装置采用的牙套均用医用的硅胶或热变形硅胶材料做成一体。

    所述口内止鼾装置连接电极和电源的导线从U形槽底板或外帮板内经过,或从外帮板表面经过。

    所述电极用导电胶片制作或其他导电材料制作。

    所述口内止鼾装置的导线包括分布在U形槽底板内固定的内导线和外线两部分,外帮板上有插座连接内导线和外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口内止鼾装置时,将带电极片的单颌牙套放入口中,让上牙列或下牙列咬入牙列凹槽。此时,两个电极就正好分别与患者同侧的舌后下部和软腭保持接触了。接着将外线插入外电源的插座,开通电源并调整电压到患者感觉轻微刺激并舒适的大小即可放心入睡了。

    使用口外止鼾装置时,将电极贴片贴在每侧面部的颌下和/或耳下,再用环形弹力带子或粘贴胶带辅助固定,两个电极导线插入外电源的插座,开通电源并调整电压到患者感觉轻微刺激并舒适的大小即可放心入睡了。

    患者戴入口内止鼾装置时,舌后下部和软腭受到电极持续不断或者间歇式的刺激,舌下和软腭肌肉轻度收缩,这样就有效避免舌根部和软腭部后坠所形成的对咽部呼吸道的压迫,避免了咽部呼吸狭窄变形,从而达到消除鼾症的目的 。

    患者使用口外止鼾装置时,舌下和软腭处于电流回路上,电极持续不断或者间歇式的刺激,舌下和软腭肌肉轻度收缩,同样能避免舌根部和软腭部后坠所形成的对咽部呼吸道的压迫,避免了咽部呼吸狭窄变形,从而达到消除鼾症的目的 。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安全性,牙套是用医用硅胶制作而成,电极材料是导电硅胶片或用牙科医用不锈钢线制作,制作物品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和毒副反应。导入电压在3至12伏特,患者可以自行调节电压到舒适程度,不会产生电击损伤。

    使用方便,可以反复使用,有效使用期半年至一年,经济实惠。

    适合更多患者戴用,如前牙前突、牙齿大量或全部缺失、酒醉状态等情况下均可戴用。

    经发明人对137余例患者的临床试用,证明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止鼾装置能使99%使用者明显减轻或消除鼾症,同时反映:比上述专利申请的同时有上下牙列凹槽的电激止鼾器舒服得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内止鼾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左视图。

    图3是俯视图。

    图4是电源示意图。

    图1-4中,各部分的标号如下:

    1-U形槽底板;2-外帮板;3-左电极片;4-内帮板;5-左导线;6-右导线;7-右电极片;8-牙槽;9-调节开关;10-脉冲发生器;11-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装置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例和附图。

    为叙述方便,本实用新型将电极和电极片视为同义词,左导线和右导线合称为导线。

    如图1-4所示。U形槽底板1、外帮板2和内帮板4做成一体,它们形成凹槽8。在U形槽底内预先装内导线(导线的一部分),在外帮板上装小型插座(图中未画出),以便随时与外导线,即导左导线5和右导线6连接或者断开。

    固定在内帮板内侧的左电极片3和右电极片7与内导线连接,进而与左导线和右导线连接。

    电源11一般用电池,也可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充电宝代替,电源上有插口,可以用插头直接与导线连接,也可以将脉冲发生器插到插口上再与导线连接,导线上可以接一个调节开关9,以便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电压的大小。

    未提及的零部件及标号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鼾症患者戴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内止鼾装置时,下颌不需要前移,电极分别与舌根部侧面、软腭部侧边接触,戴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外止鼾装置时,电极片贴在每侧颌下和或耳下,患者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至舌根部或电极贴片处感到轻微刺激时,就可以安然入睡。

    下面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病例。

    例1,李某某,男,49岁,汉族,云南省蒙自市某学校教师。8年前开始出现打鼾,睡眠呼吸监测诊断为混合性鼾症,曾经戴用过非电疗阻鼾牙套,前期有效果,近两年来就无明显效果了。一年前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人的前期上述申请发明的电激止鼾牙套。现在,家属反映已经不再打鼾了,但是戴用时,嘴唇不能完全闭合,不舒服,睡觉时还流口水。半年前,换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内止鼾装置,就是只有下牙列凹槽的简易电激止鼾牙套后,同样未出现鼾症,同时上述不适均消除了。

    例2,张某某,男,73岁,汉族,云南省蒙自市退休职工。自年轻时就开始打鼾,时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五年前,睡眠呼吸监测诊断为混合性鼾症,一小时内,睡眠呼吸暂停19次,最长达174秒,此后睡眠时使用呼吸机。因为牙齿全部脱落,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人的前期上述申请的电激止鼾牙套。一年前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外止鼾装置,现在,家属反映:睡眠时,偶尔出现轻度鼾声和短暂的呼吸暂停,感觉不错,不再使用呼吸机了。

    例3,裴某某,男,54岁,彝族,云南省蒙自市某机关公务员。20多年开始打鼾,睡眠呼吸监测诊断为混合性鼾症,一小时内,睡眠呼吸暂停12次,最长达107秒,六年前做鼾症手术,切除了悬雍垂,仍无明显效果。一年前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人的前期上述发明的电激止鼾牙套。现在,家属反映已经不再打鼾,也无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了。因为经常喝酒,酒后不能戴用同时有上下牙列凹槽的电激止鼾牙套,出现严重的鼾症和呼吸暂停。半年前,换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内止鼾装置,就是只有下牙列凹槽的简易电激止鼾牙套后,酒醉时也能戴用,不仅同样能消除鼾症,而且呕吐时,能顺利地吐出呕吐物,消除上醉酒状态时因呕吐可能导致的呼吸道堵塞隐患。

    以上是试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典型实例。一年来,先后有117例鼾症患者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电激止鼾装置,时间是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底,使用者年龄在34岁至76岁之间。绝大多数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电激止鼾装置时,不仅鼾症症状得到明显减轻或消除,而且普遍反映戴用时,比同时有上下牙列凹槽的电激止鼾牙套舒服多了。临床统计的数据如下表:

    临床应用本实用新型电激止鼾牙套止鼾效果统计表

    从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电激止鼾装置能有效解除鼾症。

    关 键  词:
    一种 简易 电激止鼾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简易电激止鼾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576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