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44200.5 (22)申请日 2017.04.25 (73)专利权人 无锡弘义堂国医馆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绣溪路 53号-29 (72)发明人 杨殷 (51)Int.Cl. A61N 1/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固定使用, 避免由于底部滚轮 而造成整体不稳定的治疗仪,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包括底座、 连。
2、接在底座 上的柱座、 连接在柱座上的控制座、 连接在控制 座上的驱动杆和驱动杆上设有用于治疗的治疗 头, 所述的底座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 容纳槽开口处设有固定槽板, 槽板上设有两条平 行设置的柱槽, 容纳槽内对应柱槽的位置设有支 柱, 容纳槽内另设有用于驱动支柱升降的驱动机 构。 这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可以通过伸缩支柱, 达到固定或者移动治疗仪的效果, 避免了以往治 疗仪由于滚轮的滑动, 导致治疗仪不稳定的情 况。 并且治疗仪整体结构稳定, 方便实用, 可操作 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7627747 U 2018.07.20 CN 207627747 。
3、U 1.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包括底座 (1) 、 设置在底座 (1) 底面的滑轮 (2) 、 连接在底座 (1) 上的柱座 (3) 、 连接在柱座 (3) 上的控制座 (4) 、 连接在控制座 (4) 上的过渡杆 (5) 和过渡 杆 (5) 上设有用于治疗的治疗头 (6)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 (1) 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容 纳槽 (7) , 容纳槽 (7) 开口处设有固定槽板 (8) , 槽板 (8) 上设柱槽 (9) , 容纳槽 (7) 内对应柱槽 (9) 的位置设有支柱 (10) , 容纳槽 (7) 内另设有用于驱动支柱 (10) 升降的驱动机构 (11) 。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机构 (11) 包 括驱动气缸 (12) , 槽板 (8) 上设有固定横杆 (14) , 固定横杆 (14) 上设有连接臂 (15) , 连接臂 (15) 中间与固定横杆 (14) 铰接, 连接臂 (15) 一端与支柱 (10) 铰接, 另一端通过驱动气缸 (12) 带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气缸 (12) 的 输出轴与连接臂 (15) 之间通过驱动杆 (13) 联动, 驱动杆 (13) 一端与连接臂 (15) 铰接, 另一 端与驱动气缸 (12) 的输出轴铰接并且滑动连接在槽板 (。
5、8)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治疗仪底座 (1) 环设有四根支柱 (10) ,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连接臂 (15) 之间设有联动杆 (17) , 并通过同一 驱动杆 (13) 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机构 (11) 包 括电机 (19) , 电机 (19) 的输出轴上固定有X型柱架 (20) , X型柱架 (20) 包括两条完全相同的 叉臂 (16) , 两条叉臂 (16) 的两端与支柱 (10)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 (19) 。
6、的输出 轴与X型柱架 (20) 的连接处设有蜗轮 (22) 和蜗杆 (21) , 电机 (19) 的输出轴与蜗杆 (21) 固定 连接; 蜗轮 (22) 与X型柱架 (20) 的连接处设有丝杠 (18) , 丝杠 (18) 与X型柱架 (20) 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叉臂 (16) 与容纳 槽 (7) 的侧壁滑动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627747 U 2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治疗仪是向人体施加高频电源以将。
7、高频电预案转换为人体能量, 通过利用该人体 能量产生的深层发热促进脂肪代谢和肌肉运动, 达到治疗肥胖、 强化肌肉、 皮肤管理、 促进 毛发生长或缓解疼痛等目的的医疗器械。 0003 向人体内接通高频电源, 则每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 构成组织的分子振动, 相互 摩擦, 导致相应人体组织发热, 而这称之为深层发热或深层热。 与其他类型的电流不同, 高 频电源的电流不刺激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 在不引起 肌肉收缩的同时对相应身体组织内 的特定部位进行加热。 变换为人体热能的高频能量提高相应身体组织的温度以增进细胞的 功能, 通过动脉及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流量, 从而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 增进新陈代。
8、 谢。 0004 目前, 公开号为CN2030015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血管自动反馈控制给药治 疗仪, 一种心血管自动反馈控制给药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部设备、 治疗仪本体、 底 座、 固定架、 输液管一、 输液管二、 滚轮、 输液口、 显示器和总开关, 及通过电线与治疗仪本体 连接的感应器, 及通过输液管二与治疗仪本体连接的注射装置, 所述滚轮安装在底座下方, 所述治疗仪本体安装在底座上方, 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治疗仪本体上方, 所述治疗仪本体上 设置有按键, 所述总开关设置在治疗仪本体上方, 所述输液口安装在治疗仪本体顶部, 所述 内部设备包括控制装置、 感应装置、 输液控制装。
9、置、 A/D转换装置、 D/A转换装置和液体流量 感应器。 0005 这种电磁波治疗仪虽然底部设有滚轮方便移动, 但是这种电磁波治疗仪需要固定 使用时, 由于底部的滚轮可能会产生滑动, 导致这种治疗仪不稳定, 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 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其具有方便固定, 避免由于滚 轮滚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的优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包括底座、 设置在底座底面的滑轮、 连接在底座上的柱 座、 连接在柱座上的控制座、 连接在控制座上的过渡杆和过渡杆上设有用于治疗。
10、的治疗头, 所述的底座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 容纳槽开口处设有固定槽板, 槽板上设有柱槽, 容纳槽内对应柱槽的位置设有支柱, 容纳槽内另设有用于驱动支柱升降的驱动机构。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需要固定治疗仪时, 启动驱动机构, 支柱在驱动机构的作 用下通过柱槽从容纳槽中伸出, 支柱接触地面并将治疗仪固定在地面上, 避免了由于滚轮 产生滑动, 而导致治疗仪整体的不稳定。 需要移动治疗仪时, 启动驱动结构, 支柱的驱动结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7627747 U 3 构的作用下收起并放置于容纳槽中, 由滚轮支撑治疗仪, 使用者便可推动治疗仪移动。 0010 进一步设置。
11、: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 槽板上设有固定横杆, 固定横杆上设 有有连接臂, 连接臂中间与固定横杆铰接, 连接臂一端与支柱铰接, 另一端通过驱动气缸带 动。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固定横杆设置在槽板上, 连接臂中间与固定横杆铰接, 驱 动气缸驱动连接臂的一端, 使得连接臂围绕固定横杠转动, 由此连接臂的另一端围绕连接 臂的铰接点转动伸缩支柱, 以此达到固定或者移动治疗仪的效果。 0012 进一步设置: 所述的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臂之间通过驱动杆联动, 驱动杆一 端与连接臂铰接, 另一端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铰接并且滑动连接在槽板上。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需要伸缩支。
12、柱时, 启动驱动气缸, 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带动 驱动杆一端在槽板上滑动, 驱动杆的另一端上升, 以带动连接臂与之铰接的一端上升, 从而 使驱动杆围绕铰接点转动, 以方便治疗仪的移动或者固定。 0014 进一步设置: 所述的治疗仪底座环设有四根支柱,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连接臂之 间设有联动杆, 并通过同一驱动杆驱动。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只需要一个驱动气缸就能够同时带动来个支柱伸缩, 降 低制造成本, 同时4根支柱能够更加稳定支撑治疗仪, 避免使用过程中的晃动。 0016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X型柱架的连接处设有蜗轮和蜗杆, 电机的输 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 蜗轮与X型柱架的。
13、连接处设有丝杠, 丝杠与X型柱架螺纹连接。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启动电机, 电机带动蜗杆转动, 蜗杆带动蜗轮转动, 从而 蜗轮带动X型柱架上下移动, 最终实现支柱的伸缩, 以此来固定或者移动治疗仪。 0018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 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X型柱架, X型柱架 包括两条完全相同的叉臂, 两条叉臂的两端与支柱连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X型柱架的两条叉臂上均设有支柱, 调节油缸的输出轴固 定在X型柱架上两条叉臂的相交处, 可以带动X型柱架上下移动, 调节支柱的伸缩, 从而实现 移动或者固定治疗仪。 0020 进一步设置: 所述叉臂与容纳槽的侧。
14、壁滑动连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叉臂与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调节油缸带动X型柱架活 动时, 容纳槽就能够限定叉臂的活动方向, 使其只能够沿着上下两个方向进行滑移, 使治疗 仪的使用更加稳定。 002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这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可以通过伸缩 支柱, 达到固定或者移动治疗仪的效果, 避免了以往治疗仪由于滚轮的滑动, 导致治疗仪不 稳定的情况。 并且治疗仪整体结构稳定, 方便实用, 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实施例1用于显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25 图3是实施例1驱动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15、; 0026 图4是实施例2用于显示X型柱架的示意图; 0027 图5是实施例2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7627747 U 4 0028 图中, 1、 底座; 2、 滑轮; 3、 柱座; 4、 控制座; 5、 过渡杆; 6、 治疗头; 7、 容纳槽; 8、 槽板; 9、 柱槽; 10、 支柱; 11、 驱动机构; 12、 驱动气缸; 13、 驱动杆; 14、 固定横杆; 15、 连接臂; 16、 叉 臂; 17、 联动杆; 18、 丝杠; 19、 电机; 20、 X型柱架; 21、 蜗杆; 22、 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16、步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1: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如图1所示, 包括底座1, 底座1轮廓呈矩形, 底座 1的底面设有滑轮2, 底座1上设有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柱座3, 柱座3上方设有控制治疗仪 的控制座4, 控制座4的上方设有过渡杆5, 过渡杆5可以转动, 过渡杆5上设有治疗脉冲的治 疗头6。 0031 如图2和3所示, 底座1的底部位置上开设有容纳槽7, 容纳槽7的开口通过槽板8进 行密闭, 槽板8上设有柱槽9, 柱槽9平行设置, 容纳槽7内设置有四根支柱10, 支柱10通过驱 动机构11驱使朝向柱槽9外或者容纳槽7内滑动, 使用者需要移动治疗仪时, 支柱10从柱槽9 内伸出代替滑。
17、轮2支撑治疗仪, 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 0032 如图2和3所示, 容纳槽7内固定有驱动气缸12, 驱动气缸12的输出轴固定有驱动杆 13, 槽板8上固定有两根平行的固定横杆14, 固定横杆1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柱槽9内, 固 定横杆14的两端铰接连接臂15, 连接臂15的中间位置与固定横杆14铰接, 下半部分从柱槽9 内伸出, 并且其底端与支柱10转动连接, 驱动杆13的右端与驱动气缸12的输出轴铰接, 其左 端与连接臂15的底端铰接, 驱动气缸12带动驱动杆13是, 驱动杆13改变其与连接臂15之间 的角度, 从而连接臂15的顶端向上, 以此连接臂15绕着中间的铰接点转动。 0033。
18、 如图3所示,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根连接臂15的顶端固定有联动杆17, 驱动气缸 12的输出轴位于联动杆17的中间位置, 驱动杆13与联动杆17铰接, 这样只需要一个驱动气 缸12就能够同时带动两根连接臂15转动, 减少驱动气缸12的数量, 降低制造成本。 0034 实施例2: 一种方便固定的治疗仪,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和5所示, 容 纳槽7内固定有电机19, 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有X型柱架20, X型柱架20包括两条垂直的叉臂 16, 叉臂16的左右两端与容纳槽7的侧壁滑动连接, 叉臂16两端设有支柱10, 电机19的输出 轴与X型柱架20的连接处设有蜗轮22蜗杆21, 电。
19、机19的输出轴与蜗杆21固定连接, 蜗轮22与 X型柱架20的连接处设有丝杠18, 丝杠18与X型柱架20螺纹连接, 电机19通过蜗轮22蜗杆21 和丝杠18带动X型柱架20和支柱10上下移动。 0035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7627747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07627747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07627747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07627747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0762774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