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构.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73354.1 (22)申请日 2017.09.13 (73)专利权人 武汉伯美帝科生物医疗科学技术 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香港路 145号科技综合楼B栋6层6、 7室 (72)发明人 齐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张艳美林志荣 (51)Int.Cl. A61M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血液成分。
2、分离 机的双弧面结构, 设于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所述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前端具有容纳液 袋的挤压区间, 所述挤压区间中滑动地设有一挤 压板, 所述挤压板中间部分的厚度相对于其上、 下两端的厚度较小, 使所述挤压板的前端面和/ 或后端面为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本实用 新型中挤压板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为弧面, 其形 状与梭形的液袋更加匹配, 因此在与液袋接触后 能够均匀挤压整个液袋, 不会对液袋中部造成过 度挤压, 可有效降低挤压时液袋中全血分层结构 被破坏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8481783 U 2019.02.12 CN 208481783 U 。
3、1.一种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构, 设于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所述全自 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前端具有容纳液袋的挤压区间, 所述挤压区间中滑动地设有一挤压 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板中间部分的厚度相对于其上、 下两端的厚度较小, 使所述挤压 板的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为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机体中 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挤压板下端固定有连杆,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挤压板 前后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弧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所述机体中还 设有滑动架、 丝杆以及螺母, 所述滑动架前后滑动地。
4、设于所述机体中, 所述螺母与所述滑动 架固定, 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形成螺母丝杆副, 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所述连 杆固定于所述滑动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弧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数量有两个, 两所述连杆 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架的两端, 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挤压板底部的 两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481783 U 2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血分离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 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多使用于血站的血液成分制备科室中,。
5、 其作用是将血袋中 的全血分离为血浆与红细胞悬液(红细胞与保养液的混合液)。 在开始分离操作之前, 先将 装有全血的母袋、 空的子袋以及装有保养液的保养液袋挂置或者放置到分离机上, 使母袋 中的全血形成血浆层在上而红细胞层在下的分层结构。 开始分离时, 挤压母袋将血浆层挤 入到子袋中, 然后挤压保养液袋, 将保养液挤入到母袋中。 0003 现有的分离机中设有一挤压板可自动对母袋进行挤压, 但是液袋的形状为中间鼓 起的梭形, 而目前的挤压板是平面结构, 在与液袋接触后对液袋中部(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 分界面所在)的挤压较为严重, 可能会破坏液袋中的分层结构, 导致成分分离失败。 0004 因此, 。
6、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液袋中全血分层结构被破坏风险的挤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液袋中全血分层结构被破坏风险的挤压结 构。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双弧面结 构, 设于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所述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前端具有容纳液袋的挤压 区间, 所述挤压区间中滑动地设有一挤压板, 所述挤压板中间部分的厚度相对于其上、 下两 端的厚度较小, 使所述挤压板的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为弧面。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挤压板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为弧面, 其形状与 梭形的液袋更加匹配, 因此在与液袋接触后。
7、能够均匀挤压整个液袋, 不会对液袋中部造成 过度挤压, 可有效降低挤压时液袋中全血分层结构被破坏的风险。 0008 较佳地, 所述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机体中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挤压板下端固 定有连杆,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挤压板前后滑动。 0009 具体地,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所述机体中还设有滑动架、 丝杆以及螺母, 所述滑 动架前后滑动地设于所述机体中, 所述螺母与所述滑动架固定, 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形成 螺母丝杆副, 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滑动架上。 0010 更具体地, 所述连杆的数量有两个, 两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架的 两端,。
8、 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挤压板底部的两端。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带有本实用新型双弧面结构的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的立体图。 0012 图2是图1中分离机的侧视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8481783 U 3 0013 图3是分离机上挂上液袋后的示意图。 0014 图4是分离机中驱动装置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0016 如图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1(以下简称分离 机1)的双弧面结构, 设于分离机1中以对液袋进行均匀挤压。 分离机1的前端为带触摸显示。
9、 屏10的前端部11, 后端为机体12, 前端部11与机体12相互间隔开, 两者间形成容纳液袋的挤 压区间13。 该挤压区间13中可容纳装有全血的母袋以及空的子袋, 具体的, 在机体12的前端 面以及前端部11的后端面分别设有凸出的挂钩15, 母袋与子袋挂置于挂钩15上。 0017 分离机1包括一位于挤压区间13中的挤压板16, 挤压板16可于挤压区间13中沿前 后方向水平滑动。 挤压板16中间部分的厚度相对于其上、 下两端的厚度较小, 使挤压板16的 前端面和后端面为弧面。 0018 参照图3, 母袋a挂置在机体12前端面的挂钩15上, 子袋b挂置在前端部11后端面的 挂钩15上, 由于挤压。
10、板16的前后端面均为弧面, 因此可与位于挤压板16前、 后的子袋b、 母袋 a在形状上匹配贴合。 当挤压板16向后滑动至与母袋a接触后, 挤压板16可对整个母袋a进行 均匀挤压; 当挤压板16向前滑动至与子袋b接触后, 挤压板16可对整个子袋b进行均匀挤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可只将挤压板16的前端面设为弧形面而后端面为平面, 或者只将后端 面设为弧形面而前端面为平面。 0019 再结合图4,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1的机体12中设有驱动装置17, 挤压板16下端 固定有连杆181, 驱动装置17通过连杆181带动挤压板16前后滑动。 具体地, 驱动装置17为电 机, 并通过一驱动机构来带动挤。
11、压版。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设在机体12中的滑动架182、 丝杆183以及螺母184, 滑动架182前后滑动地设于机体12中, 螺母184与滑动架182固定, 丝 杆183与螺母184形成螺母丝杆副, 丝杆183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 两个连杆181的一端分别 固定于滑动架182的两端, 两连杆18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挤压板16底部的两端。 当驱动装 置17启动后, 丝杆183带动螺母184前后移动, 与螺母184固定的滑动架182也随其前后滑动, 从而通过连杆181带动了挤压板16于挤压区间13中前后滑动。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 驱动装 置17也可以是气缸等动力元件, 并通过螺母184丝杆18。
12、3副之外的其他驱动机构来驱动挤压 板16。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挤压板16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为弧面, 其形状 与梭形的液袋更加匹配, 因此在与液袋接触后能够均匀挤压整个液袋, 不会对液袋中部造 成过度挤压, 可有效降低挤压时液袋中全血分层结构被破坏的风险。 002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 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理解并据以实施,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 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8481783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5 CN 208481783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6 CN 208481783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7 CN 20848178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