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34832.2 (22)申请日 2017.10.17 (73)专利权人 刘孝国 地址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中医院 急诊科 (72)发明人 刘孝国 (51)Int.Cl. A61M 11/02(2006.01) A61M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雾 化给药针, 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它包括圆柱 形的支撑壳; 支撑壳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圆柱形 的海绵; 海绵。
2、顶端覆盖有圆环形的保湿膜; 鼓风 壳内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风扇; 雾化管半径与鼓 风壳内环半径相同; 空隙上方的支撑壳顶端设置 有进气孔; 支撑壳底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的砂轮 层; 支撑壳底端通过螺纹啮合配合有配药盒; 配 药端盖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引流管; 雾化管顶端 接通有排雾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 时, 药物通过雾化输入进患者的病患位置, 雾化 后的药物与病患位置接触面积大, 利于药物吸收 发挥药效, 在配药时与空气接触少, 降低药物污 染, 同时雾化装置体积小巧,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 CN 207768862 U 2018.08.28 CN 207。
3、768862 U 1.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其特征在于: 包括圆柱形的支撑壳 (1) ; 支撑壳 (1) 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圆柱形的海绵 (2) ; 海绵 (2) 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槽 (3) ; 放置槽 (3) 内固定安装有雾化片 (25) ; 海绵 (2) 顶端覆盖有圆环形的保湿膜 (4) ; 雾化片 (25) 穿过保 湿膜 (4) 的内环固定安装在放置槽 (3) 内; 海绵 (2) 上方支撑壳 (1) 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圆环形 的鼓风壳 (5) ; 鼓风壳 (5) 内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风扇 (6) ; 鼓风壳 (5) 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 管 (8) ; 雾化管 (8) 穿过支。
4、撑壳 (1) 且与支撑壳 (1) 的顶端固定安装; 雾化管 (8) 半径与鼓风壳 (5) 内环半径相同; 雾化管 (8) 与支撑壳 (1) 之间形成空隙; 空隙上方的支撑壳 (1) 顶端设置 有进气孔 (9) ; 进气孔 (9) 内配合安装有过滤网 (10) ; 空隙下方的鼓风壳 (5) 顶端设置有通风 孔 (11) ; 鼓风壳 (5) 内环侧壁设置有排风孔 (12) ; 支撑壳 (1) 底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的砂轮 层 (13) ; 支撑壳 (1) 底端外侧壁设置有螺纹 (14) ; 支撑壳 (1) 底端通过螺纹 (14) 啮合配合有 配药盒 (15) ; 配药盒 (15) 顶端均匀设置有多个。
5、配药口 (16) 和配药端盖 (17) ; 配药口 (16) 内 密封配合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气囊 (18) ; 配药端盖 (17) 固定安装在配药盒 (15) 顶端; 配药端 盖 (17) 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引流管 (19) ; 引流管 (19) 穿过配药盒 (15) , 与配药盒 (15) 接通; 引流管 (19) 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7) ; 雾化管 (8) 顶端接通有排雾管 (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其特征在于: 排雾管 (20) 内设置 有导气管 (21) ; 导气管 (21) 顶端延伸至排雾管 (20) 上端端口上方并且连接有阻塞气囊 (22)。
6、 ; 导气管 (21) 末端穿过排雾管 (20) 的下部侧壁; 导气管 (21) 的末端进气口连通有充气 气囊 (2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其特征在于: 排雾管 (20) 上部外 侧滑动连接有隔绝罩 (24)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768862 U 2 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 的推广。 0003 中西医结合对患者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用药, 传统用药时药物与患者病患部位接触 面积小, 影响药物。
7、与病变处的接触吸收, 药效发挥缓慢, 配药过程中药物与外界空气有较多 的接触, 而使用雾化给药方式时, 雾化器械因为体型占地相对较大, 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中西医 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使用时, 药物通过雾化输入进患者的病患位置, 雾化后的药物与病患 位置接触面积大, 利于药物吸收发挥药效, 在配药时与空气接触少, 降低药物污染, 同时雾 化装置体积小巧, 使用方便。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包括圆柱 形的支撑壳; 支撑壳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圆柱形的海绵; 海。
8、绵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槽; 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雾化片; 海绵顶端覆盖有圆环形的保湿膜; 雾化片穿过保湿膜的内环 固定安装在放置槽内; 海绵上方支撑壳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的鼓风壳; 鼓风壳内均匀 固定安装有多个风扇; 鼓风壳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管; 雾化管穿过支撑壳且与支撑壳的顶 端固定安装; 雾化管半径与鼓风壳内环半径相同; 雾化管与支撑壳之间形成空隙; 空隙上方 的支撑壳顶端设置有进气孔; 进气孔内配合安装有过滤网; 空隙下方的鼓风壳顶端设置有 通风孔; 鼓风壳内环侧壁设置有排风孔; 支撑壳底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的砂轮层; 支撑壳底 端外侧壁设置有螺纹; 支撑壳底端通过螺纹啮合配合有配药盒;。
9、 配药盒顶端均匀设置有多 个配药口和配药端盖; 配药口内密封配合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气囊; 配药端盖固定安装在配 药盒顶端; 配药端盖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引流管; 引流管穿过配药盒, 与配药盒接通; 引流 管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雾化管顶端接通有排雾管。 0006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的排雾管内设置有导气管; 导气管顶端延伸至排雾管上端端口上方并且连接有阻塞气囊; 导气管末端穿过排雾管的下 部侧壁; 导气管的末端进气口连通有充气气囊。 0007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的排雾管上部外侧滑动连接 有隔绝罩。 0008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雾化给药针相比,。
10、 其有益效果在于: 0009 1、 配药盒上的配药口通过密封气囊对药瓶进行固定和密封, 支撑壳上砂轮层对药 瓶进行打磨, 螺纹啮合配药盒上升从而将药瓶挤碎将药液排出, 配药端盖将溶解后的药物 通过引流管引流至配药盒, 配药口和配药端盖分别通过密封气囊和引流管中的单向阀将外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7768862 U 3 界环境与配药盒中环境密封减少了空气接触; 0010 2、 配药盒中对药液准备完毕之后, 海绵与配药盒底端接触从而将药液吸收进海绵 内, 海绵上的雾化片对药液进行雾化处理, 海绵与配药盒底端的接触只会对药液进行吸收, 所以挤压破碎的玻璃渣不会对药液的吸收造成影响, 同时。
11、使用完毕之后可以更换海绵, 成 本低; 0011 3、 鼓风壳中风扇带动空气流动, 从而带动雾化后的药物排出, 风扇带动的气体流 动从支撑壳上的进气孔进气, 进气孔上设置的过滤网会首先对流动进的空气进行过滤, 过 滤后的空气进去空隙中, 从而将空气净化带动雾化后的药物向外排出; 0012 4、 对患者体内管道用药时, 将排雾管插入患者体内, 在到达用药位置之后, 挤压充 气气囊, 充气气囊中的气体压缩进阻塞气囊, 阻塞气囊膨胀将用药位置的下方进行阻塞, 然 后进行用药, 雾化的药物会作用在病患位置, 不会使药物流向其他位置造成药物的浪费; 0013 5、 对患者进行体外用药时, 使用隔绝罩将患。
12、者的用药部位罩住密封, 使用药部位 与外界环节进行隔绝, 使用药环境更加干净, 同时可以使药物更好的作用在病患部位, 不会 造成浪费, 药物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壳和配药盒拉伸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壳拉伸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药盒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鼓风壳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雾管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0023 图中,。
13、 1、 支撑壳; 2、 海绵; 3、 放置槽; 4、 保湿膜; 5、 鼓风壳; 6、 风扇; 7、 单向阀; 8、 雾 化管; 9、 进气孔; 10、 过滤网; 11、 通风孔; 12、 排风孔; 13、 砂轮层; 14、 螺纹; 15、 配药盒; 16、 配 药口; 17、 配药端盖; 18、 密封气囊; 19、 引流管; 20、 排雾管; 21、 导气管; 22、 阻塞气囊; 23、 充 气气囊; 24、 隔绝罩; 25、 雾化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如图1-9所示, 中西医结合临床雾化给药针, 包括圆柱形的支撑壳。
14、1; 支撑壳1内部 底端固定安装有圆柱形的海绵2; 海绵2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槽3; 放置槽3内固定安装 有雾化片25; 海绵2顶端覆盖有圆环形的保湿膜4; 雾化片25穿过保湿膜4的内环固定安装在 放置槽3内; 海绵2上方支撑壳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的鼓风壳5; 鼓风壳5内均匀固定安 装有多个风扇6; 鼓风壳5顶端固定安装有雾化管8; 雾化管8穿过支撑壳1且与支撑壳1的顶 端固定安装; 雾化管8半径与鼓风壳5内环半径相同; 雾化管8与支撑壳1之间形成空隙; 空隙 上方的支撑壳1顶端设置有进气孔9; 进气孔9内配合安装有过滤网10; 空隙下方的鼓风壳5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77。
15、68862 U 4 顶端设置有通风孔11; 鼓风壳5内环侧壁设置有排风孔12; 支撑壳1底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形 的砂轮层13; 支撑壳1底端外侧壁设置有螺纹14; 支撑壳1底端通过螺纹14啮合配合有配药 盒15; 配药盒15顶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配药口16和配药端盖17; 配药口16内密封配合设置有 环形的密封气囊18; 配药端盖17固定安装在配药盒15顶端; 配药端盖17中心位置固定安装 有引流管19; 引流管19穿过配药盒15, 与配药盒15接通; 引流管19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7; 雾 化管8顶端接通有排雾管20; 排雾管20内设置有导气管21; 导气管21顶端延伸至排雾管20上 端端口上方并且。
16、连接有阻塞气囊22; 导气管21末端穿过排雾管20的下部侧壁; 导气管21的 末端进气口连通有充气气囊23; 排雾管20上部外侧滑动连接有隔绝罩24。 0026 使用时, 首先要对药物进行混合配药, 将储存液体药物的长颈玻璃制品的药瓶倾 斜穿过配药口16, 配药口16在不使用时通过密封气囊18对配药口16进行密封, 使用时, 药瓶 穿过配药口16时, 药瓶会挤开密封气囊18从而穿过配药口16, 同时密封气囊18会对药瓶进 行挤压, 从而将药瓶倾斜的固定在配药盒15内, 同时药瓶在穿过配药口16时, 密封气囊18始 终与药瓶贴合, 保证配药盒15的密封; 然后转动配药盒15, 配药盒15会不断啮。
17、合支撑壳1侧 壁上的螺纹14向上运动, 向上运动时, 支撑壳1底端的砂轮层13会对药瓶进行打磨, 加之药 瓶受配药盒15向上的力所以药瓶会被挤压破裂, 从而将药物排出; 0027 对于粉状药物的储药瓶首先可以通过对瓶内注射药液对药物进行溶解, 然后将溶 解后的药瓶倒置放置配药端盖17, 配药端盖17上的引流管19会刺穿对药瓶密封的橡胶密封 盖, 然后与药瓶内部接通, 从而将药物引流进配药盒15中, 引流管19中的单向阀7可以使药 液在自身重力下流进配药盒15中, 而配药端盖17在不使用时, 引流管19中的单向阀7将外界 环境与配药盒15内环境隔绝开; 0028 将药物都引流至配药盒15中之后,。
18、 配药盒15在转动的同时产生的震动将药物进行 混合, 当配药盒15转动到螺纹14最高点时, 支撑壳1内的海绵2与配药盒15底端接触, 海绵2 开始对配药盒15中的药液进行接触, 吸收, 药液被吸收进海绵2之后, 启动雾化片25, 雾化片 25将海绵2中的药液进行雾化, 雾化后的药液进入雾化管8, 海绵2顶端的保湿膜4控制海绵2 的湿度, 避免海绵2中药液蒸发, 海绵2因为只对药液进行吸收, 所以破碎的药瓶渣不会对药 液雾化产生影响; 0029 药液进入雾化管8中之后需要空气的流动将雾化后的药液通过排雾管20向外排 出, 空气的流动需要与外界环境进行接通产生气体交换, 从而实现流通, 在支撑壳1。
19、顶端的 进气孔9进行气体的交换流通, 风扇6转动将空气通过排风孔12吹进雾化管8中, 同时将外界 空气通过进气孔9吸收进支撑壳1和雾化管8之间的空隙中, 空气在进入空隙时首先经过过 滤网10 进行筛选, 从而净化吸入的空气, 进去空隙的空气经过风扇6的转动从通风孔11进 入鼓风壳5中, 优质的空气经过风扇6吹进雾化管8中, 通过排雾管20向外排出; 0030 当患者需要进行体外用药时, 可以直接用排雾管20对用药部位进行喷雾, 雾化药 液小水滴会附着在患者的病患位置, 雾化的药物因为细小所以吸收率较高, 同时在对患者 体外用药时, 可以使用隔绝罩24与排雾管20配合使用, 隔绝罩24为橡胶制品。
20、, 柔软且密封性 好, 将隔绝罩24罩在患者的用药部位, 因为隔绝罩24的柔软性所以可以与患者部位进行贴 合, 贴合之后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绝, 然后雾化的药物通过排雾管20排出在隔绝罩24中聚集 对用药部位进行集中用药, 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同时隔绝外界环境对病患部位的污染; 0031 当对患者进行体内管道用药时, 将排雾管20伸入患者的用药部位, 排雾管20到达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7768862 U 5 患者的用药部位之后挤压充气气囊23, 充气气囊23中的气体压缩导气管21中, 导气管21顶 端的阻塞气囊22从导气管21中吹出, 然后阻塞气囊22膨胀, 将患者体内管道的病患位。
21、置的 下方进行阻塞, 然后从排雾管20中排出的药物会作用在病患部位, 阻塞气囊22对管道的密 封避免了药物向其他部位的扩散, 使药物作用在病患部位, 减少了药物的浪费; 0032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片25的选用型号可以为AW-25MM型号的雾化片25, 也可以根据 实际操作情况选用合适型号的雾化片25, 风扇6的型号可以选用产品品牌JROWN的产品型号 的JD2010的风扇6。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7768862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9 页 7 CN 207768862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9 页 8 CN 207768862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9 页 9 CN 207768862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9 页 10 CN 207768862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9 页 11 CN 207768862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9 页 12 CN 207768862 U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9 页 13 CN 207768862 U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8/9 页 14 CN 207768862 U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9/9 页 15 CN 207768862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