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pdf

  • 上传人:梁腾
  • 文档编号:8548727
  • 上传时间:2020-08-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94.2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247590.6

    申请日:

    20180323

    公开号:

    CN108434585A

    公开日:

    2018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6

    主分类号:

    A61M25/06

    申请人:

    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梅花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1栋10层1007号

    优先权:

    CN20181024759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工作舱、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柔性连接管、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及控制电路,工作舱为密闭腔体结构,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均嵌于工作舱内,并通过滑槽与工作舱底部滑动连接,储液罐通过蠕动泵与混合罐相互连通,混合罐通过蠕动泵与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柔性连接管前端与入射机构相互连通,流量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各蠕动泵相互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人体多个部位及多种类型肿瘤细胞进行介入治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肿瘤治疗过程中供药量控制精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工作舱、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柔性连接管、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及控制电路,所述的工作舱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侧表面处设至少一个检测门,所述的工作舱底部外表面均布至少四个定位机构,所述的工作舱底部内表面均布若干滑槽,所述的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均嵌于工作舱内,并通过滑槽与工作舱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的储液罐至少两个,各储液罐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蠕动泵与混合罐相互连通,所述的混合罐通过蠕动泵与至少一条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的柔性连接管中,各柔性连接管相互并联,且每条柔性连接管均通过一个蠕动泵与混合罐相互连通,所述的柔性连接管前端与入射机构相互连通,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和控制阀均若干,分别与各蠕动泵相互连接,所述的电加热丝至少一条,嵌于工作舱内表面并环绕工作舱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的显示器、操作键及控制电路均位于工作舱上端面,其中所述的显示器、操作键通过棘轮机构与工作舱上端面铰接,并呈0°—90°夹角,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电气连接,所述的入射机构数量与柔性连接管数量一致,且每个入射机构与一条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的入射机构通过导向滑轨与工作舱前端面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入射机构轴线与工作舱前端面呈0°—90°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机构包括转台机构、导向管、注射针头、摄像头、驱动导轨及行程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导向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末端通过转台机构与工作舱外的导向滑轨相互滑动连接,前端设弹性密封盖,所述的摄像头至少一个,并嵌于导向管前端面,所述的注射针头嵌于导向管内并与导向管同轴分布,所述的注射针头末端与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前端位于导向管外,并超出导向管前端面至少1毫米,所述的注射针头侧表面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导轨与导向管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的行程传感器若干,各行程传感器均布在驱动导轨上,所述的摄像头、驱动导轨及行程传感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管内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辅助照明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罐侧壁上均布至少两个超声波搅拌装置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及至少一个液位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设无线通讯装置及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肿瘤类疾病治疗过程中,为了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痛苦,往往采用介入治疗装置直接将药物送到人体病灶部位,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肿瘤介入治疗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均布同程度存在通用性差的现象,即一类介入治疗仪往往进内满足一类肿瘤细胞及特定人体位置肿瘤病灶治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对送药量控制精度差,送入病灶部位药剂药效发挥效率低等缺陷,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肿瘤细胞介入治疗机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人体多个部位及多种类型肿瘤细胞进行介入治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肿瘤治疗过程中供药量控制精度,并可一定程度提高药效发挥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肿瘤细胞介入治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工作舱、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柔性连接管、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及控制电路,工作舱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侧表面处设至少一个检测门,工作舱底部外表面均布至少四个定位机构,工作舱底部内表面均布若干滑槽,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均嵌于工作舱内,并通过滑槽与工作舱底部滑动连接,储液罐至少两个,各储液罐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蠕动泵与混合罐相互连通,混合罐通过蠕动泵与至少一条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柔性连接管中,各柔性连接管相互并联,且每条柔性连接管均通过一个蠕动泵与混合罐相互连通,柔性连接管前端与入射机构相互连通,流量传感器和控制阀均若干,分别与各蠕动泵相互连接,电加热丝至少一条,嵌于工作舱内表面并环绕工作舱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显示器、操作键及控制电路均位于工作舱上端面,其中显示器、操作键通过棘轮机构与工作舱上端面铰接,并呈0°—90°夹角,控制电路分别与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电气连接,入射机构数量与柔性连接管数量一致,且每个入射机构与一条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入射机构通过导向滑轨与工作舱前端面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入射机构轴线与工作舱前端面呈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入射机构包括转台机构、导向管、注射针头、摄像头、驱动导轨及行程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导向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末端通过转台机构与工作舱外的导向滑轨相互滑动连接,前端设弹性密封盖,所述的摄像头至少一个,并嵌于导向管前端面,所述的注射针头嵌于导向管内并与导向管同轴分布,所述的注射针头末端与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前端位于导向管外,并超出导向管前端面至少1毫米,所述的注射针头侧表面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导轨与导向管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的行程传感器若干,各行程传感器均布在驱动导轨上,所述的摄像头、驱动导轨及行程传感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管内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辅助照明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罐侧壁上均布至少两个超声波搅拌装置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及至少一个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设无线通讯装置及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人体多个部位及多种类型肿瘤细胞进行介入治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肿瘤治疗过程中供药量控制精度,并可一定程度提高药效发挥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肿瘤细胞介入治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工作舱1、入射机构2、显示器3、操作键4、蠕动泵5、储液罐6、混合罐7、柔性连接管8、电加热丝9、流量传感器10、控制阀11及控制电路12,工作舱1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侧表面处设至少一个检测门13,工作舱1底部外表面均布至少四个定位机构14,工作舱1底部内表面均布若干滑槽15,蠕动泵5、储液罐6、混合罐7、流量传感器8、控制阀11均嵌于工作舱1内,并通过滑槽15与工作舱1底部滑动连接,储液罐6至少两个,各储液罐6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蠕动泵5与混合罐7相互连通,混合罐7通过蠕动泵5与至少一条柔性连接管8相互连通,柔性连接管8中,各柔性连接管8相互并联,且每条柔性连接管8均通过一个蠕动泵5与混合罐7相互连通,柔性连接管8前端与入射机构2相互连通,流量传感器10和控制阀11均若干,分别与各蠕动泵5相互连接,电加热丝9至少一条,嵌于工作舱1内表面并环绕工作舱1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显示器3、操作键4及控制电路12均位于工作舱1上端面,其中显示器3、操作键4通过棘轮机构与工作舱1上端面铰接,并呈0°—90°夹角,控制电路12分别与入射机构2、显示器3、操作键4、蠕动泵5、电加热丝9、流量传感器10、控制阀11电气连接,入射机构2数量与柔性连接管8数量一致,且每个入射机构2与一条柔性连接管8相互连通,入射机构2通过导向滑轨16与工作舱1前端面滑动连接,且入射机构2轴线与工作舱1前端面呈0°—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入射机构2包括转台机构21、导向管22、注射针头23、摄像头24、驱动导轨25及行程传感器26,其中所述的导向管22为空心管状结构,其末端通过转台机构21与工作舱1外的导向滑轨16相互滑动连接,前端设弹性密封盖27,所述的摄像头24至少一个,并嵌于导向管22前端面,所述的注射针头23嵌于导向管22内并与导向管22同轴分布,所述的注射针头24末端与柔性连接管8相互连通,前端位于导向管22外,并超出导向管22前端面至少1毫米,所述的注射针头23侧表面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导轨25与导向管22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的行程传感器26若干,各行程传感器26均布在驱动导轨25上,所述的摄像头24、驱动导轨25及行程传感器26均与控制电路12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管22内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9,其前端面设至少一个辅助照明光源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罐7侧壁上均布至少两个超声波搅拌装置17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9及至少一个液位计1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12为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设无线通讯装置及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使用需要,确定入射机构的使用数量及与入射机构和药剂配套的储液罐、混合罐、柔性连接管的数量及容积,然后对工作舱、入射机构、显示器、操作键、蠕动泵、储液罐、混合罐、柔性连接管、电加热丝、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并将各类药物装填到储液罐内缓存。

    在进行肿瘤治疗作业时,首先通过蠕动泵与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协同运行,将储液罐内药剂根据使用需要输送到混合罐内进行混合,在混合的同时,对混合罐内药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电加热丝对混合罐内药剂温度进行调整,使药剂温度处于最佳药效发挥温度值并保持恒温,然后再次由蠕动泵与流量传感器、控制阀协同运行,将混合罐内混合并调温好的药剂分别通过柔性连接管输送到各相应的入射机构中,并通过药剂对入射机构内部的空气进行排空备用,然后根据使用需要,将入射机构的导向管、注射针头一同伸入到人体病灶部位外侧,然后使注射针头在驱动导轨驱动作用下刺入到肿瘤病灶位置,然后再次通过阀协同运行将混合罐内的药剂精确输送到人体肿瘤病灶位置。

    在进行药剂注入作业时,一方面通过流量传感器持续对药剂的输送量进行全程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作为蠕动泵和控制阀工作控制参数,另一方面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对药剂温度进行全程监控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送药精度和提高药效发挥作业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人体多个部位及多种类型肿瘤细胞进行介入治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肿瘤治疗过程中供药量控制精度,并可一定程度提高药效发挥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肿瘤细胞介入治疗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关 键  词:
    一种 肿瘤 细胞 介入 治疗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肿瘤细胞介入治疗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487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