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68416.7 (22)申请日 2016.12.29 (73)专利权人 颜雪琴 地址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39号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72)发明人 颜雪琴陈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40 代理人 商金婷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 感染装置, 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包括。
2、架体, 其特征 是: 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对称的托板, 所述托板中 固定有第二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上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环套有带螺纹的转轴, 所述转轴下端连 接有滑板, 所述滑板两端穿过所述架体, 所述转 轴上端连接有活塞杆,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单 向阀, 所述活塞位于活塞筒内, 所述活塞筒两侧 连接有对称的倒置的L型架, 所述L型架固定在所 述托板上, 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外连接有 波纹管, 所述波纹管连接有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 穿过所述L型架连接有排液管, 所述活塞筒的侧 壁的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可控 制引流速度, 并防止引流液倒流, 避免颅内感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837163 U 2018.01.05 CN 206837163 U 1.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包括架体, 其特征是: 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对称的 托板, 所述托板中固定有第二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上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环套有带螺纹的 转轴, 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滑板, 所述滑板两端穿过所述架体, 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活塞 杆,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所述活塞位于活塞筒内, 所述活塞筒两侧连接有对称的 倒置的L型架, 所述L型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外连接有波纹管, 所述波纹管连接有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L型架连接有排液管。
4、, 所述活塞筒的侧壁的 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排液管内设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滑块外环套有从动齿轮, 所 述从动齿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 主动齿轮均连接有齿轮轴, 每个所述齿轮轴均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所述托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架体下连接有 底座, 所述底座下设有一组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 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均连接有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滑板两侧设有 螺栓。 。
5、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837163 U 2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具体地讲, 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创伤等原因, 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 血液集聚于 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 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 颅内血肿因而形成。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 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性病变。 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 50。 0003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 血肿常 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 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
6、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 0004 在对颅内血肿引流时, 通过导引穿刺将引流管插入颅脑内, 引流液通过引流管流 入储液瓶中, 现有的颅内引流管多为直管引流, 引流给药均在同一通道内操作, 当颅内压力 低时, 引流液容易倒流入颅内, 增加颅内感染及颅内积气的发生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可控制 引流速度, 并防止引流液倒流, 避免颅内感染。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0007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包括架体, 其特征是: 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对称 的托板, 所述托板中固定有第二轴承, 所述第二。
7、轴承上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环套有带螺纹 的转轴, 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滑板, 所述滑板两端穿过所述架体, 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活塞 杆,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所述活塞位于活塞筒内, 所述活塞筒两侧连接有对称的 倒置的L型架, 所述L型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外连接有波纹管, 所述波纹管连接有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L型架连接有排液管, 所述活塞筒的侧壁的 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排液管内设有第三单向阀, 所述滑块外环套有从动齿轮, 所 述从动齿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 主动齿轮均连接有齿轮轴, 每个所述齿轮。
8、轴均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所述托板上作为本技术 方案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架体下连接有底座, 所述底座下设有一组万向轮。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均连接 有手柄。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滑板两侧设有螺栓。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利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不同大小, 从动齿轮转动时, 第一主动齿轮转速要大于第二主动齿轮。 0011 当需要转轴快速上下运动时, 可以选择操作第二主动齿轮的手柄, 操作省力。 0012 当不需要转轴快速上下运动时, 可以选择操作第一主动齿轮的手柄, 操作精确。 说明书 1/3 。
9、页 3 CN 206837163 U 3 0013 转轴在滑块的转动下, 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 使活塞在活塞筒内上下运动, 配合第 一单向阀、 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 使活塞筒内持续形成负压状态, 通过引流管将颅内血 肿吸走, 从排液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16 图中: 1、 活塞筒, 2、 活塞, 3、 L型架, 4、 活塞杆, 5、 转轴, 6、 从动齿轮, 7、 第一主动齿 轮, 8、 齿轮轴, 9、 第一轴承, 10、 托板, 11、 架体, 12、 滑板, 13、 底座, 14、 万向轮, 。
10、15、 螺栓, 16、 第二轴承, 17、 滑块, 18、 第二主动齿轮, 19、 手柄, 20、 第一单向阀, 21、 第二单向阀, 22、 第三 单向阀, 23、 排液管, 24、 引流管, 25、 波纹管, 26、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11, 所述架体11上连接有对称的托板10, 所 述托板10中固定有第二轴承16, 所述第二轴承16 上连接有滑块17, 所述滑块17环套有带螺 纹的转轴5, 所述转轴5下端。
11、连接有滑板12, 所述滑板12两端穿过所述架体11, 所述转轴5上 端连接有活塞杆4, 所述活塞杆4上设有第一单向阀20, 所述活塞2位于活塞筒1内, 所述活塞 筒1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倒置的L型架3, 所述L 型架3固定在所述托板10上, 所述活塞2的所述 第一单向阀20处外连接有波纹管25, 所述波纹管25连接有引流管24, 所述引流管24穿过所 述L型架3连接有排液管23, 所述活塞筒1的侧壁的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1, 所述排液管 23内设有第三单向阀22, 所述滑块17外环套有从动齿轮6, 所述从动齿轮6两侧分别啮合有 第一主动齿轮7和第二主动齿轮18,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和所述第二主。
12、动齿轮18均连接有齿 轮轴8, 每个所述齿轮轴8均通过第一轴承9连接在所述托板10上。 0019 所述架体11下连接有底座13, 所述底座13下设有一组万向轮14。 0020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8上均连接有手柄, 第二主动齿轮18直 径大于第一主动齿轮7直径。 0021 所述滑板12两侧设有螺栓15。 0022 所述第一单向阀20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1均采用KA-L10型号气动单向阀, 第三单向 阀22采用SCV1604CVN型号液体单向阀。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当需要转轴5快速上下运动时, 可以选择操作第二主动 齿轮18的手柄19, 操作省力。 0024 当。
13、不需要转轴5快速上下运动时, 可以选择操作第一主动齿轮7的手柄19, 操作精 确。 0025 转动手柄19, 第一主动齿轮7或第二主动齿轮18带动从动齿轮6 转动, 带动滑块17 转动, 滑块17环套的带螺纹的转轴5在支架11内上下运动, 带动活塞杆4上下运动, 使活塞2 在活塞筒1内上下运动, 配合第一单向阀20、 第二单向阀21和第三单向阀22, 使活塞筒1内持 续形成负压状态, 通过引流管24将颅内血肿吸走, 从排液管23排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837163 U 4 0026 当活塞2向上运动时, 第一单向阀20关闭, 第二单向阀21打开, 活塞筒1内的气体从 第二单。
14、向阀21排出, 活塞筒1内形成负压状态。 0027 当活塞2向下运动时, 第一单向阀20打开, 第二单向阀21关闭, 将引流管24内的气 体迅速通过第一单向阀20进入活塞筒1内, 在负压和重力作用下, 血肿通过引流管24进入排 液管23, 血肿从排液管23 流出, 第三单向阀22保证液体的单向流动, 防止液体在排液管23 内倒流。 0028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83716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6837163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683716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