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引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套引流管.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64325.0 (22)申请日 2016.01.22 A61M 25/14(2006.01) A61M 1/00(2006.01) A61M 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天平华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前桥路 165 号 (72)发明人 徐峰 李福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双套引流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套引流管, 其主要包括 引流导管、 连。
2、接管、 连接杆、 接头, 所述引流导管包 括引流导管外管和引流导管内管, 引流导管内管 穿过连接杆与连接管连接, 引流导管外管与连接 杆的一端连接, 引流导管外管的管壁上沿管壁的 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道, 各个通道由引流导管外管 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导管外管的另一端, 通道的一 端与空腔连通, 通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 连接杆的 另一端固定在引流导管内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 连接杆上设置有放气口和注药冲洗口, 注药冲洗 口与空腔连通, 使得冲洗液, 药液可经多个通孔流 向患者体内, 这可防止因冲洗注药的堵塞而导致 的双套管的无法使用。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379540 U 2016.07.13 CN 205379540 U 1.双套引流管, 包括引流导管、 连接管(6)、 连接杆(3)、 接头(8), 所述引流导管包括引 流导管外管(2)和引流导管内管(1),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2)套设在引流导管内管(1)上, 引 流导管内管(1)穿过连接杆(3)与连接管(6)连接, 引流导管外管(2)与连接杆(3)的一端连 接, 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连接管(6)连接, 连接杆(3)上设置有放气口(5), 放气口(5)通向 引流导管外管(2)与引流导管。
4、内管(1)形成的环形腔, 放气口(5)上设置有第一塞头, 连接管 (6)远离引流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头(8), 引流导管外管(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设置有引 流孔(12), 其特征在于: 连接杆(3)的一端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空腔, 引流导管外管(2)的 管壁上沿管壁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道(11), 各个通道由引流导管外管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导 管外管的另一端, 通道的一端与空腔连通, 通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 连接杆上设置有与空腔 连通的注药冲洗口, 注药冲洗口(4)上设置有第二塞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连接管(6)上还设置有罗伯特夹(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5、双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12)有多个, 沿引流导管 外管(2)周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2)表面设置有刻 度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套引流管全部组件都为医用硅 胶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8)与连接管(6)连接的一端 的横截面小于接头另一端的横截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379540 U 2 双套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双套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 引流管在医疗领域十分常见, 引流。
6、管用于插入患者体内, 引流出患者体内的废液、 血液、 冲洗液等, 原有产品使用PVC管, PVC管材质偏硬, 不宜与人体伤口接触且会滞留引流, 导管弯曲后无法恢复原状, 以前常用的为单腔引流管, 虽这种方式简单易行, 但容易被血 块、 坏死组织等堵塞, 导致引流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避免冲 洗注药的堵塞, 引流顺畅的双套引流管。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套引流管, 包括引流导管、 连 接管、 连接杆、 接头, 所述引流导管包括引流导管外管和引流导管内管,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 套设在引流。
7、导管内管上, 引流导管内管穿过连接杆与连接管连接, 引流导管外管与连接杆 的一端连接, 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管连接, 连接杆上设置有放气口, 放气口通向引流导管 外管与引流导管内管形成的环形腔, 放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塞头, 连接管远离引流导管的一 端设置有接头, 引流导管外管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 连接杆的一端的内壁与外 壁之间形成空腔, 引流导管外管的管壁上沿管壁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道, 各个通道由引流 导管外管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导管外管的另一端, 通道的一端与空腔连通, 通道的另一端为 开口端, 连接杆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注药冲洗口, 注药冲洗口上设置有第二塞头。 0005 进一步的是:。
8、 连接管上还设置有罗伯特夹。 0006 进一步的是: 所述引流孔有多个, 沿引流导管外管周向设置。 0007 进一步的是: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0008 进一步的是: 所述双套引流管全部组件都为医用硅胶材料。 0009 进一步的是: 与连接管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小于接头另一端的横截面。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导管外管侧壁设置有多个通道, 使 得冲洗液, 药液可经多个通道流向患者体内, 即使一个通道发生堵塞, 冲洗液和药液也能经 其他通道到达患者体内, 这可防止因冲洗注药的堵塞而导致的双套管的无法使用, 且连接 管上还设置有罗伯特夹, 无需控制外部机器。
9、, 只需控制罗伯特夹子即可控制负压压力大小, 且所述双套引流管全部组件都为医用硅胶材料, 生物相容性好, 与皮肤接触性好, 软度更适 宜患者, 可减少患者疼痛感, 使患者更舒适。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双套引流管示意图。 0012 图2为引流导管截面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379540 U 3 0013 图中标记为: 引流导管内管1、 引流导管外管2、 连接杆3、 注药冲洗口4、 放气口5、 连 接管6、 罗伯特夹7、 接头8、 内管壁9、 外管壁10、 通道11、 引流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1。
10、所示的双套引流管, 包括引流导管、 连接管6、 连接杆3、 接头8, 所述引流导管 包括引流导管外管2和引流导管内管1,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2套设在引流导管内管1上, 引流 导管内管1穿过连接杆3与连接管6连接, 引流导管外管2与连接杆3的一端连接, 连接杆3的 另一端与连接管6连接, 连接杆3上设置有放气口5, 放气口5通向引流导管外管2与引流导管 内管1形成的环形腔, 放气口5上设置有第一塞头, 连接管6远离引流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头 8, 引流导管外管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12, 连接杆3的一端的内壁与外壁之间 形成空腔, 引流导管外管2的管壁上沿管壁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道11, 各。
11、个通道由引流导管 外管2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导管外管2的另一端, 通道11的一端与空腔连通, 通道11的另一端 为开口端, 连接杆3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注药冲洗口4, 注药冲洗口4上设置有第二塞头。 当使用时, 将双套引流管设置有引流口一端插入患者腹腔伤口处体内, 接头8连接电动吸引 器或负压系统, 将第一塞头打开, 空气进入双套引流管形成负压循环系统, 打开第二塞头, 可向注药冲洗口4注入生理药水或消毒药水, 生理药水或消毒药水经引流导管外管2侧壁上 的多个通道11流入患者体内, 废液、 血液、 冲洗液等可经引流导管内管1引流出去, 本实用新 型的引流导管外管2侧壁设置有多个通道11, 使得冲洗。
12、液, 药液可经多个通道11流向患者体 内, 即使一个通道11发生堵塞, 冲洗液和药液也能经其他通道11到达患者体内, 这可防止因 冲洗注药的堵塞而导致的双套管的无法使用。 0016 此外, 连接管6上还设置有罗伯特夹7, 罗伯特夹7为一种医用导管夹, 可通过改变 罗伯特夹7夹的松紧程度来改变负压压力大小, 使用方便。 0017 并且, 所述引流孔12有多个, 沿引流导管外管2周向设置, 方便废液、 血液、 冲洗液 等进入引流导管, 使得引流更顺畅。 0018 此外, 所述引流导管外管2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使得医生在在将引流导管插入患者 体内时能更好的判断引流导管插入的长度。 0019 此外, 。
13、所述所述双套引流管全部组件都为医用硅胶材料, 医用硅胶管生物相容性 好, 与皮肤接触性好, 软度更适宜患者, 可减少患者疼痛感, 使患者更舒适。 0020 并且, 所述接头8从与连接管6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使得接头8 能更好的连接至电动吸引器或负压系统上, 且能加大吸力。 002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 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379540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537954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