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69238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1.05 CN 201692385 U *CN201692385U* (21)申请号 200920272123.5 (22)申请日 2009.11.12 200910139027.8 2009.05.08 CN A61M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彭罗民 地址 400038 重庆市西南医院安 D3-1-1 专利权人 彭程 程玉云 (72)发明人 彭罗民 (54) 实用新型名称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57) 摘要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是一种医用血液净化设备。
2、。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级 医疗机构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 急性肾衰、 药物中毒、 痛风急性发作、 海洛因中毒 成瘾等。本实用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突破了现有技术双室腔容量平衡超滤系统的设计 思想, 采取科学合理的新方案, 不但使血液透析机 透析液供给循环系统的制造更先进, 更实用, 更可 靠, 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有利于血液净化技术的 推广应用, 具有大规模实用前景。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2 页 CN 201692385 U1/2 页 2 1. 血。
3、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 由反渗水进 入管 (1) 与水压调节器 (2) 相连接, 水压调节器 (2) 与引水管 (3) 相连接, 引水管 (3) 与反 渗水加温器(4)相连接, 反渗水加温器(4)的容积为5001000ml, 反渗水加温器(4)与连 接管(5)相连接, 连接管(5)与配液容器(6)相连接, 配液容器(6)的容积为1000-2000ml, 在配液容器 (6) 的上方, 有配液搅拌电机 (6-1), 与配液搅拌臂 (6-2) 相连接, 在配液容器 (6) 的内侧壁有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配液容器 (6) 与送液管 (7) 相。
4、连接, 送液 管 (7) 与分流阀 (8) 相连接, 分流阀 (8) 分别与第一分流管 (9) 和第二分流管 (10) 相连 接, 第一分流管 (9) 和第二分流管 (10) 分别与第一贮液容器 (11) 和第二贮液容器 (12) 相 连接, 第一贮液容器 (11) 和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容积为 1000 2000ml, 在第一贮液容器 (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的内壁上部和下部, 分别有高位液位传感器(11-1和12-1)和低 位液位传感器 (11-2 和 12-2), 在第一贮液容器 (11) 和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底部, 分别有 浸没式紫外线消毒管(11-3和12-3),。
5、 在第一贮液容器(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的外壁底 部与第一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2) 和第二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3) 相连接, 第一贮液容 器 (11) 和第二贮液容器 (12) 分别与第一送液管 (13) 和第二送液管 (14) 相连接, 第一送 液管 (13) 和第二送液管 (14) 与送液分流阀 (15) 相连接, 送液分流阀 (15) 与透析前送液 管 (16) 相连接, 透析前送液管 (16) 与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相连接, 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再与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相连接, 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与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 管 (19) 相连接。
6、, 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与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一 端的透析液管相连接, 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的另一端透析液管与旁路阀透 析器后送液管 (21) 相连接, 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与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阀 (22) 相连接, 透析器后排液管 (22) 与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相连接, 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向前与透析后排泄管 (24) 相连接, 透析后排泄管 (24) 与排泄分流阀 (25) 相连接, 排泄分 流阀 (25) 分别与第一废液进容器管 (26) 和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7) 相连接, 第一废液进容 器管 (26。
7、) 和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7) 分别与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相连接, 在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的内侧壁上部和下部, 分别有高位液位传感器 (28-1 ; 29-1) 和低位液位传感器 (28-2 ; 29-2), 在第一废液检测容 器 (28) 和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的底部, 分别与第一废液排泄管 (30) 和第二废液排泄管 (31) 相连接, 第一废液排泄管 (30) 和第二废液排泄管 (31) 与排泄分流阀 (32) 相连接, 排 泄分流阀 (32) 与排废液泵 (33) 相连接, 排废液泵 (33) 与机外。
8、排废液管 (34) 相连接 ; 在 配液容器 (6) 的外部, 有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的浓缩液 A 液容器 (35), 以 A 液浓缩液吸 管 (36) 通过 A 液浓缩液泵 (37) 与浓缩液送液管 (38)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的还有浓缩液 B 液容器 (39), 以 B 液浓缩液吸管 (40) 通过 B 液浓缩液泵 (41) 与浓缩液送液管 (42)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 在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废液检测 容器 (29) 外侧壁的底部, 有与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以放置方式相连接的第一压力重量 传感器 (44) 和与第二。
9、废液检测容器 (29) 以放置方式相连接的第二压力重量传感器 (45), 各部件由血液透析机电缆线(46)相联结, 与电脑显示操作系统(47)相联接, 共同构成血液 透析机新型配液、 检测、 加温衡温、 透析液循环、 超滤监控、 容量平衡系统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描述的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其特 征还 在于 : 本实用新型的配件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第二透析液循球泵 (23), 排废液泵 (3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692385 U2/2 页 3 A 液浓缩液泵 (37) 和 B 液浓缩液泵 (41), 消毒液输送泵 (51) 可以是转子。
10、滚柱泵、 活塞泵或 叶轮泵, 制造泵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692385 U1/9 页 4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是一种医用血液净化设备血液透析 机必不可缺的新装置。 血液透析机由体外血液循环系统装置和透析液循环自动容量平衡超 滤装置构成。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机的制造和临床应用技术两方面。本实用新型适合 各种血液净化设备及医疗设备生产投资者进行新型血液透析机的开发, 制造、 生产销售厂 家及公司。 由于从基本原理上突破了传统设计思想, 不但使血液透析机的制造更先进,。
11、 更实 用, 更可靠, 而且使制造成本大大下降, 有利于开发制造商发展企业, 在血液净化工业领域 抢占先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背景技术的常规血液透析机已普遍地用于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 衰竭、 各期尿毒症, 而且设计已比较完善, 大型血液透析机设计普遍计算机化, 容量监控, 碳 酸氢盐透析等基本功能都已具备。但是, 常规人工肾机普遍存在的缺点是 : 1、 超滤误差比 较大, 在临床使用中常由于超滤过量而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的不良事件, 有的血液净化中 心统计低血压发生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2、 超滤不稳定, 由于常规进口血液透析机普遍采 用的是双室腔平衡原理, 由计算机控制八个电。
12、磁阀构成的双室腔平衡及超滤系统, 只要有 一个电磁阀出故障, 超滤肯定无法精确, 故常出现超滤不稳定的现象。 3、 透析液双室腔平衡 超滤系统设计复杂, 制造成本高, 维护修理成本也高。现行的进口血液透析机以双室腔进 行液体平衡和超滤的公司有意大利贝尔克公司 (bellco formula), 瑞典金宝公司 (Gambro AK-200, AK-200Ultra), 日本尼博乐公司 (Nipro、 Kawaxumi), 美国百特公司 (Baxter), 德国 贝朗公司 (B-braun)、 费森尤斯公司 (freseniuse) 等生产的血液透析机透析液循环装置都 是双室腔容量平衡超滤系统, 。
13、故都有共同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常规血液透析机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自动 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科学的更为巧妙的设计方案, 其目的就是为使 血液透析治疗的容量平衡更为稳定, 使血液透析超滤量更加精确, 使血液透析机的透析液 循环系统进一步简化。 这样一来, 生产制造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临床使用者可使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病情平稳、 为慢性终末期肾病 (ESRD) 患者保护残存肾功能做出有益的贡献。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其特征 在于 : 由反渗水进入管(1)与水压调节器(2)相连接,。
14、 水压调节器(2)与引水管(3)相连接, 引水管 (3) 与反渗水加温器 (4) 相连接, 反渗水加温器 (4) 的容积为 500 1000ml, 反渗 水加温器 (4) 与连接管 (5) 相连接, 连接管 (5)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 配液容器 (6) 的容 积为 1000-2000ml, 在配液容器 (6) 的上方, 有配液搅拌电机 (6-1), 与配液搅拌臂 (6-2) 相 连接, 在配液容器 (6) 的内侧壁有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配液容器 (6) 与送液管 (7)相连接, 送液管(7)与分流阀(8)相连接, 分 流阀(8)分别与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 说 明。
15、 书 CN 201692385 U2/9 页 5 流管 (10) 相连接, 第一分流管 (9) 和第二分流管 (10) 分别与第一贮液容器 (11) 和第二贮 液容器(12)相连接, 第一贮液容器(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的容积为10002000ml, 在 第一贮液容器(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的内壁上部和下部, 分别有高位液位传感器(11-1 和12-1)和低位液位传感器(11-2和12-2), 在第一贮液容器(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的 底部, 分别有浸没式紫外线消毒管 (11-3 和 12-3), 在第一贮液容器 (11) 和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外壁底部与第一电子监测衡。
16、器传感器 (42) 和第二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3) 相连 接, 第一贮液容器(11)和第二贮液容器(12)分别与第一送液管(13)和第二送液管(14)相 连接, 第一送液管 (13) 和第二送液管 (14) 与送液分流阀 (15) 相连接, 送液分流阀 (15) 与 透析前送液管 (16) 相连接, 透析前送液管 (16) 与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相连接, 第一透 析液循环泵 (17) 再与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相连接, 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与旁路阀及透析 器前透析液管 (19) 相连接, 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与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 过器 (20) 一端的。
17、透析液管相连接, 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的另一端透析液管 与旁路阀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相连接, 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与透析器后排液管 旁路阀 (22) 相连接, 透析器后排液管 (22) 与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相连接, 第二透析液 循环泵 (23) 向前与透析后排泄管 (24) 相连接, 透析后排泄管 (24) 与排泄分流阀 (25) 相 连接, 排泄分流阀 (25) 分别与第一废液进容器管 (26) 和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7) 相连接, 第一废液进容器管 (26) 和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7) 分别与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 废液检测容。
18、器 (29) 相连接, 在第一废液检测容器(28) 和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的内侧壁 上部和下部, 分别有高位液位传感器(27-1 ; 29-1)和低位液位传感器(28-2 ; 29-2), 在第一 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的底部, 分别与第一废液排泄管 (30) 和第二 废液排泄管(31)相连接, 第一废液排泄管(30)和第二废液排泄管(31)与排泄分流阀(32) 相连接, 排泄分流阀 (32) 与排废液泵 (33) 相连接, 排废液泵 (33) 与机外排废液管 (34) 相 连接 ; 在配液容器 (6) 的外部, 有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的浓缩液 A。
19、 液容器 (35), 以 A 液浓 缩液吸管 (36) 通过 A 液浓缩液泵 (37) 与浓缩液送液管 (38)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 与配 液容器 (6) 相连接的还有浓缩液 B 液容器 (39), 以 B 液浓缩液吸管 (40) 通过 B 液浓缩液 泵 (41) 与浓缩液送液管 (42) 与配液容器 (6) 相连接, 在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和第二废 液检测容器 (29) 外侧壁的底部, 有与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以放置方式相连接的第一压 力重量传感器(44)和与第二废液检测容器(29)以放置方式相连接的第二压力重量传感器 (45), 各部件由血液透析机电缆线 (46)。
20、 相联结, 与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相联接, 共同构 成血液透析机新型配液、 检测、 加温衡温、 透析液循环、 超滤监控、 容量平衡系统装置, 如图 1 所示。 0005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其透析液配制循环系统的自动化软件工作程序 的特征在于 : 开动血液透析机后, 反渗水从反渗透水处理机由管道引入反渗水进入管 (1), 通过水压调节器 (2) 对水压进行调节后, 由引水管 (3) 把反渗水引入反渗水加温器 (4), 在 反渗水加温器 (4) 中, 对反渗水进行加温、 衡温, 所加温度 0006 达到人体生理需要的温度值, 按照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上设定的温度 (。
21、36.5 37.5 ) 目标值进行加温, 反渗水通过反渗水加温器 (4) 对反渗水加温达到目标 值后, 由连接管(5)引入配液容器(6)中, 配液容器(6)中的温度传感器(48)连续感知监测 反渗水温度并显示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47)上, 配液容器(6)中的反渗水温度达到目标值 说 明 书 CN 201692385 U3/9 页 6 后, 此时即可以把 A 液浓缩液吸管 (36) 插入 A 液浓缩液桶 (35) 中, 把 B 液浓缩液吸管 (40) 插入 B 液浓缩液桶 (39) 中, 当把浓缩液吸管置入 A 液 浓缩液桶 (35) 和 B 液浓缩液桶 (39) 中后, A 液浓缩液泵 (37。
22、) 和 B 液浓缩液泵 (41) 即由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自动开启, 把 A 液和 B 液吸入配液容器 (6) 中, 此时配液搅拌电机 (6-1) 自动转动, 带动配液搅拌臂 (6-2) 进行自动搅拌, 当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检测到所配制的透析液达到要求的电导 度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即显示数据在显示桌面上, 并开启分流阀 (8) 开放向第一贮 液容器 (11) 一侧, 配制好的透析液通过送液管 (7) 送到第一贮液容器 (11), 第一贮液容器 (11)下方的第一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42)连续不断地监测着第一贮液容器(11)的重量并 传向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
23、(47), 当第一贮液容器 (11) 中的透析液达到预定的容积重量后, 电 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分流阀 (8) 关闭第一贮液容器 (11), 同时开放向第二贮液容器 (12)一侧 ; 并同时开放送液分流阀(15)和排泄分流阀(25), 配制好的透析液流向第一透析 液循环泵(17)一侧, 透析液从第一贮液容器(11)通过第一送液管(13)经送液分流阀(15) 到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经过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由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把透析液送达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透析液通过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 器(20)后到达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2。
24、1), 经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阀(22), 通过第二透 析液循环泵(23)到透析后排泄管(24), 再到排泄分流阀(25), 透析过的透析液经排泄分流 阀 (25) 由第一废液进容器管 (26) 到达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中, 当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的低位液位传感器 (28-2) 和高位液位传感器 (28-1) 分别检测到液位并传给电脑显 示操作系统 (47)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排泄分流阀 (32) 开放和排废液泵 (33) 启动, 废液通过排废液泵(33)由连接机外的排废液管(34)排出血液透析机外 ; 当第一贮液 容器 (11) 排空时, 第二贮液容器 (1。
25、2) 即由来自配液容器 (6) 配好的透析液, 经送液管 (7) 与分流阀 (8) 流到第二贮液容器 (12) 中的透析液已装满, 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的指 令下分流阀(8)关闭第二贮液容器(12)一侧, 开放向第一贮液容器(11)一侧 ; 在第二贮液 容器 (12) 的下方, 有第二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3) 连续不断地监测着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重量并传向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当第二贮液容器 (12) 中的透析液达到预定的容积重量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分流阀 (8) 关闭第二贮液容器 (12), 同时开放向第一贮液 容器 (11) 一侧, 还同时开放送液分流。
26、阀 (15) 和排泄分流阀 (25), 第二贮液容器 (12) 中的 透析液经第二送液管 (14) 到送液分流阀 (15), 透析前送液管 (16) 到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经过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由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把透析液送达透析器 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透析液通过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后到达旁路 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经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阀 (22), 通过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到透析后排泄管(24), 再到排泄分流阀(25), 透析过的透析液经排泄分流阀(25)由第二废 液进容器管 (27) 到达第二废液检测。
27、容器 (29) 中, 当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的低位液位 传感器 (29-2) 和高位液位传感器 (29-1) 分别检测到液位并传给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排泄分流阀 (32) 开放和排废液泵 (33) 启动, 废液通过排 废液泵 (33) 由连接机外的排废液管 (34) 排出至血液透析机外 ; 如此周而复始, 进行连续 不断地透析液循环过程直到设定的整个治疗时间结束 ; 当透析液的温度没能达到预设定的 温度时,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反渗水加温器 (4) 进行加温, 当配液容器 (6) 上的透 析液电子测温仪传感器 (48) 监测到透。
28、析液温度已达到设定的温度时, 透析液电子测温仪 说 明 书 CN 201692385 U4/9 页 7 传感器 (48) 即传信息到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透析液电子 测温仪传感器 (48) 减弱加温或停止加温 ; 当预设置了在单位时间内的超滤量后, 电脑显示 操作系统 (47) 即通过计算, 把预设置的超滤量分 配在每分钟、 每小时至一次整个治疗过 程, 如果在治疗中途因故改变了最初的预设置超滤量,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立即根据改 变后的预设置超滤量进行计算, 重新分配在每分钟、 每小时至本次治疗所余下的治疗时间, 当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
29、计算完毕超滤量后, 即指令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和排废液泵 (33) 做加速运动, 第一透析液泵 (17) 做匀速运动, 使血液中过多的水分根据预设置量被逐 渐地从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的空心纤维半透膜管中超滤出来至透析液中而 排出体外 ; 当位于配液容器 (6) 中内壁的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监测到所配制的 透析液钠或氯浓度过低或过高超过误差预设值时, 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即传信 息到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即指令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和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阀 (22) 开放, 把过低或过高不正。
30、常的透析液经旁路排出至透 析后排泄管 (24) 最终排出血液透析机外, 同时报警提示并显示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的面板上 ; 在开启血液透析机后还没有接入 A 液浓缩液 (35) 和 B 液浓缩液 (39) 前, 血液透 析机的透析液循环通路中循环着反渗水, 此时, 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第二透析液循球泵 (23) 和排废液泵 (33) 均可处于开动状态, 反渗水加温器 (4) 可进行着加温, 但温度最高值 不超过人体生理温度, 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和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呈开放向旁路通道一侧, 这时即进行着血液透析前的准备工作 ; 当预冲洗透析器和。
31、动静脉 导管结束之前, 即把 A 液浓缩液吸管 (36) 插入 A 液浓缩液桶 (35) 中, 把 B 液浓缩液吸管 (40) 插入 B 液浓缩液桶 (39) 中, A 液浓缩液泵 (37) 和 B 液浓缩液泵 (41) 即自动启动, 自 动配液过程即开始 ; 当一次治疗结束后, 把 A 液浓缩液吸管 (36) 和 B 液浓缩液吸管 (40) 从 A液浓缩液桶(35)和B液浓缩液桶(39)中抽出, 持续时间在5分钟及以上并没有再次插入 A 液浓缩液桶 (35) 和 B 液浓缩液桶 (39) 中时,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即判断为治疗已结 束, 此时反渗水加温器(4)可对反渗水加温达到80。
32、后, 使反渗水通过连接管(5)配液容 器 (6) 送液管 (7) 分流阀 (8) 第一、 第二分流管 (9、 10) 第一、 第二贮液容器 (11、 12) 第一、 第二送液管 (13、 14) 送液分流阀 (15) 透析前送液管 (16) 第一透析液 循环泵 (17) 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旁路阀及透析液管 (19) 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 滤过器 (20) 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透析器后排液管 (22) 第二透析液循环 泵 (23) 透析后排泄管 (24) 排泄分流阀 (25) 第一、 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6、 27) 第 一、 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8、 29) 第一、 。
33、第二废液排泄管 (30、 31) 排泄分流阀 (32) 排 废液泵(33)排废液管(34)排出至机外, 达到热消毒清洗的目的后自动停机, 准备接受下 一次透析工作 ; 若不对反渗水进行加温, 则把消毒液吸管 (50) 插入到消毒液容器 (49) 中, 通过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消毒液输送泵 (51) 驱动, 把消毒液通过输送管 (52) 送到 配液容器 (6) 中和反渗水按比例在配液容器 (6) 中稀释后, 使消毒液充满整个透析液管道 系统后停留在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和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及排废液泵 (33), 设定消 毒一定时间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再次。
34、启动血液透析机, 此时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和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及排废液泵 (33) 均开始运转, 反渗水从反渗水进入管 (1) 水 压调节器 (2) 引水管 (3) 反渗水加温器 (4) 连接管 (5) 配液容器 (6) 送液管 (7) 分流阀 (8) 第一、 第二分流管 (9、 10) 第一、 第二贮液容器 (11、 12) 第一、 第二 说 明 书 CN 201692385 U5/9 页 8 送液管(13、 14)送液分流阀(15)透析前送液管(16)第一透析液循环泵(17)透析 器前送液管 (18) 旁路阀及透析液管 (19) 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旁路。
35、 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透析器后排液管 (22) 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3) 透析后排 泄管 (24) 排泄 分流阀 (25) 第一、 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26、 27) 第一、 第二废液检测 容器 (28、 29) 第一、 第二废液排泄管 (30、 31) 排泄分流阀 (32) 排废液泵 (33) 排 废液管 (34) 排出至机外, 对血液透析机的透析液循环系统进行全面地清洗后, 自动停机, 准备接受下一次透析工作, 如图 1 2 所示。 0007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量平衡超滤装置, 其特征还在于 : 本发明的配件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第。
36、二透析液循球泵 (23), 排废液泵 (33), A 液浓缩液泵 (37) 和 B 液浓缩液泵 (41), 消毒液输送泵 (51) 可以是转子滚柱泵、 活 塞泵或叶轮泵, 制造泵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如图 1 2 所示。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 1 中的 1- 反渗水进入管, 与 2- 水压调节器 相连接, 2- 水压调节器与 3- 引水管相连接, 3- 引水管与 4- 反渗水加温器相连接, 4- 反渗 水加温器与 5- 连接管相连接, 5- 连接管与 6- 配液容器相连接, 在 6- 配液容器上部有与其 相连接的 6-1- 配液搅拌电机,。
37、 在 6- 配液容器的内下部有与 6-1- 配液搅拌电机相连接的 6-2-配液搅拌臂, 在6-配液容器的内侧壁有与其相连接的6-3-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在6-配液容器的上部还有与其相连的48-透析液电子测温仪传感器(48)的一端, 48-透析 液电子测温仪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 46- 电缆线与 47-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相连接, 在 6- 配液 容器的侧壁还有与其相连的 A 液浓缩液送液管 (38), B 液浓缩液送液管 (42) 和消毒液输送 管 (52), 在 6- 配液容器的下底部有与 6- 配液容器相连接的 7- 送液管, 7- 送液管与 8- 分 流阀相连接, 8- 分流阀与 9-。
38、 第一分流管和 10- 第二分流管相连接, 9- 第一分流管和 10- 第 二分流管与 11- 第一贮液容器和 12- 第二贮液容器相连接, 11- 第一贮液容器和 12- 第二 贮液容器与 13- 第一送液管和 14- 第二送液管相连接, 13- 第一送液管和 14- 第二送液管 与 15- 送液分流阀相连接, 15- 送液分流阀与 16- 透析前送液管相连接, 16- 透析前送液管 与 17- 第一透析液循环泵相连接, 17- 第一透析液循环泵与 18- 透析器前送液管相连接, 18- 透析器前送液管与 19- 旁路阀及透析液管相连接, 19- 旁路阀及透析液管与 20- 透析器 或滤过器。
39、或透析滤过器相连接, 20- 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与 21- 旁路阀及透析器 后送液管相连接, 21- 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与 22- 透析器后排液管相连接, 22- 透析器 后排液管与 23- 第二透析液循环泵相连接, 23- 第二透析液循环泵与 24- 透析后排泄管相 连接, 24- 透析后排泄管与 25- 排泄分流阀相连接, 25- 排泄分流阀分别与 26- 第一废液进 容器管和 27- 第二废液进容器管相连接, 26- 第一废液进容器管和 27- 第二废液进容器管 分别与 28- 第一废液检测容器和 29- 第二废液检测容器相连接, 在 28- 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和 29- 第。
40、二废液检测容器的内侧壁上部和下部, 分别有 28-1- 高位液位传感器和 28-2- 低 位液位传感器以及 29-1- 高位液位传感器和 29-2- 低位液位传感器, 在 28- 第一废液检测 容器和 29- 第二废液检测容器的底部, 分别与 30- 第一废液排泄管和 31- 第二废液排泄管 相连接, 30- 第一废液排泄管和 31- 第二废液排泄管与 32- 排泄分流阀相连接, 32- 排泄分 流阀通过废液排泄管继向前与33-排废液泵相连接, 33-排废液泵再通过34-排废液管将透 说 明 书 CN 201692385 U6/9 页 9 析过的透析液排出血液透析机外。 0009 图 2 是本。
41、实用新型的计算机控制原理图, 图 2 中的 47-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是血液 透析机的电子机械化学一体化自动控制中枢, 通过 46- 电缆线与 4- 反渗水加温器, 6- 配液 容器, 8- 分流阀, 11- 第一贮液容器和 12- 第二贮液容器, 15- 送液分 流阀, 17- 第一透析液 循环泵和 23- 第二透析液循环泵, 25- 排泄分流阀, 28- 第一废液检测容器和 29- 第二废液 检测容器, 33-废液泵, 37-A液浓缩液泵, 41-B液浓缩液泵, 42-第一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和 43-第二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4-第一压力重量传感器和45-第二压力重量传感器, 51-消 毒。
42、液泵, 透析液自动配制循环路径是本实用新型从反渗水进入血液透析机新型自动配液容 量平衡超滤装置到排出血液透析机外的基本流程。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综合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软件工作程序特征是 : 开动血液透析机后, 反 渗水从反渗透水处理机由管道引入反渗水进入管 (1), 通过水压调节器 (2) 对水压进行调 节后, 由引水管(3)把反渗水引入反渗水加温器(4), 在反渗水加温器(4)中, 对反渗水进行 加温、 衡温, 所加温度达到人体生理需要的温度值, 按照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上设定 的温度 (36.5 37.5 ) 目标值进行加温, 反渗水通过反渗水。
43、加温器 (4) 对反渗水加温达 到目标值后, 由连接管 (5) 引入配液容器 (6) 中, 配液容器 (6) 中的温度传感器 (48) 连续 感知监测反渗水温度并显示在电脑显示操作系统(47)上, 配液容器(6)中的反渗水温度达 到目标值后, 此时即可以把 A 液浓缩液吸管 (36) 插入 A 液浓缩液桶 (35) 中, 把 B 液浓缩液 吸管 (40) 插入 B 液浓缩液桶 (39) 中, 当把浓缩液吸管置入 A 液浓缩液桶 (35) 和 B 液浓缩 液桶 (39) 中后, A 液浓缩液泵 (37) 和 B 液浓缩液泵 (41) 即由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自 动开启, 把 A 液和 B。
44、 液吸入配液容器 (6) 中, 此时配液搅拌电机 (6-1) 自动转动, 带动配液 搅拌臂 (6-2) 进行自动搅拌, 当透析液电导度检测传感器 (6-3) 检测到所配制的透析液达 到要求的电导度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即显示数据在显示桌面上, 并开启分流阀 (8) 开放向第一贮液容器 (11) 一侧, 配制好的透析液通过送液管 (7) 送到第一贮液容器 (11), 第一贮液容器(11)下方的第一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42)连续不断地监测着第一贮液容器 (11) 的重量并传向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当第一贮液容器 (11) 中的透析液达到预定的 容积重量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
45、47) 指令分流阀 (8) 关闭第一贮液容器 (11), 同时开放向 第二贮液容器 (12) 一侧 ; 并同时开放送液分流阀 (15) 和排泄分流阀 (25), 配制好的透析 液流向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一侧, 透析液从第一贮液容器 (11) 通过第一送液管 (13) 经 送液分流阀 (15) 到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经过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由旁路阀及透析器 前透析液管 (19) 把透析液送达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透析液通过透析器或 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后到达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经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 阀 (22), 通过第二透析液。
46、循环泵 (23) 到透析后排泄管 (24), 再到排泄分流阀 (25), 透析过 的透析液经排泄分流阀 (25) 由第一废液进容器管 (26) 到达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中, 当 第一废液检测容器 (28) 的低位液位传感器 (28-2) 和高位液位传感器 (28-1) 分别检测到 液位并传给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排泄分流阀 (32) 开放 和排废液泵 (33) 启动, 废液通过排废液泵 (33) 由连接机外的排废液管 (34) 排出血液透析 机外 ; 当第一贮液容器(11)排空时, 第二贮液容器(12)即由来自配液容器(6)配好的透析 液, 。
47、经送液管 (7) 与分流阀 (8) 流到第二贮液容器 (12) 中的透析液已装满, 在电脑显示操 说 明 书 CN 201692385 U7/9 页 10 作系统 (47) 的指令下分流阀 (8) 关闭第二贮液容器 (12) 一侧, 开放向第一贮液容器 (11) 一侧 ; 在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下方, 有第二电子监测衡器传感器 (43) 连续不断地监测着 第二贮液容器 (12) 的重量并传向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当第二贮液容器 (12) 中的透析液达 到预定的容积重量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分流阀 (8) 关闭第二贮液容器 (12), 同 时开放向第一贮液容器 (11) 一侧。
48、, 还同时开放送液分流阀 (15) 和排泄分流阀 (25), 第二 贮液容器 (12) 中的透析液经第 二送液管 (14) 到送液分流阀 (15), 透析前送液管 (16) 到 第一透析液循环泵 (17), 经过透析器前送液管 (18) 由旁路阀及透析器前透析液管 (19) 把 透析液送达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透析液通过透析器或滤过器或透析滤过器 (20) 后到达旁路阀及透析器后送液管 (21), 经透析器后排液管旁路阀 (22), 通过第二透析 液循环泵 (23), 到透析后排泄管 (24), 再到排泄分流阀 (25), 透析过的透析液经排泄分流 阀 (25) 由第二废液进。
49、容器管 (27) 到达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 中, 当第二废液检测容器 (29)的低位液位传感器(29-2)和高位液位传感器(29-1)分别检测到液位并传给电脑显示 操作系统 (47)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排泄分流阀 (32) 开放和排废液泵 (33) 启 动, 废液通过排废液泵(33)由连接机外的排废液管(34)排出至血液透析机外 ; 如此周而复 始, 进行连续不断地透析液循环过程直到设定的整个治疗时间结束 ; 当透析液的温度没能 达到预设定的温度时,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反渗水加温器 (4) 进行加温, 当配液容 器(6)上的透析液电子测温仪传感器(48)监测到透析液温度已达到设定的温度时, 透析液 电子测温仪传感器 (48) 即传信息到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指令 透析液电子测温仪传感器 (48) 减弱加温或停止加温 ; 当预设置了在单位时间内的超滤量 后,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即通过计算, 把预设置的超滤量分配在每分钟、 每小时至一次 整个治疗过程, 如果在治疗中途因故改变了最初的预设置超滤量, 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7) 立即根据改变后的预设置超滤量进行计算, 重新分配在每分钟、 每小时至本次治疗所余下 的治疗时间, 当电脑显示操作系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