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15291.3 (22)申请日 2018.09.25 (71)申请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孩儿巷北路6号 (72)发明人 赵春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任毅 (51)Int.Cl. A61M 5/52(2006.01) A61M 5/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 固定方法, 包括支撑。
2、板, 在所述支撑板外包袱有 一层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制成的外包布, 且 所述外包布为袋状结构, 且在所述外包布的后端 为开口并通过拉链闭合连接, 在所述外包布的底 部布满有凸起的防滑点, 在所述外包布的左侧固 定有两根以上为弹性结构的条形带, 且所述条形 带头部内侧设有能够撕脱并能够与外包布表面 黏合的自粘部。 本结构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 作为支撑板的外包布, 根据支撑板的大小设计成 袋状, 开口端以拉链闭合, 从而实现穿脱方便, 佩 戴舒适, 便于肢体清洗和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价 格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939223 A 2018.12.07 CN 10。
3、8939223 A 1.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包括支撑板(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板(1)外包袱有 一层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制成的外包布(2), 且所述外包布(2)为袋状结构, 且在所述 外包布(2)的后端为开口并通过拉链(3)闭合连接, 在所述外包布(2)的底部布满有凸起的 防滑点(4), 在所述外包布(2)的左侧固定有两根以上为弹性结构的条形带(5), 且所述条形 带(5)头部内侧设有能够撕脱并能够与外包布(2)表面黏合的自粘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包布(2)上 表面内部衬有一层1cm-1.5cm的棉花层(19), 。
4、在所述外包布(2)的前端设有用户护指且当反 折时能够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的护指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包布(2)上 表面为冰丝层(8), 在所述冰丝层(8)的内部衬有内部带亚克力粒子的缓冲垫(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1) 包括底板(10), 在所述底板(10)一侧固定有以小腿方向向上延伸的 “C” 型纵板(11), 且所述 “C” 型纵板(11)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 所述外包布(2)将所述 “C” 型纵板(11)以及底板 (10)进行全部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4述。
5、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C” 型纵板(11) 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两根的弹性带(13), 所述弹性带(13)正面设有磁性贴(14), 在所述 “C” 型 纵板(11)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磁性贴(14)配合的雄性贴(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 板(1)的左右两侧设有延伸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板(1)的左 右两侧设有延伸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包 布(2)内设有温度检测器(1。
6、6)、 加热装置(17)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控制器(18), 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温度检测器(16)、 所述加热装置(17)电连接。 9.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首选设置不同尺寸的支撑板(1), 在每一块支撑板(1)上设置外包布(2); 步骤二、 根据用户手指大小选择不同过的支撑板(1), 然后将小儿肢体搁置在带外包布 (2)的支撑板(1)上, 将条形带(5)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的外包布(2)的棉材料上, 进 行固定使用, 并利用患儿舒适、 限制关节活动度进行松紧度调节; 步骤三、 当使用完成后, 将自粘部(6)从外包布(2)上拆。
7、开, 取下即可, 等需要更换内部 支撑板(1)时, 将侧边的拉链(3)拉开, 取出支撑板(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增加以 下内容: 在使用过程中, 利用内部的棉花层(19)对手机芯保温, 同时利用护指套(7)进行护 指并作为固定, 另外将护指套(7)反折到支撑板(1)上, 来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939223 A 2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小儿输液用 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生。
8、性好动, 目前临床上用于小儿输液过程中的肢体固定时, 常采用硬纸盒、 塑 料板等硬质物来支撑小儿手足掌面及邻近关节, 再用医用胶布环形缠绕多圈, 防止因小儿 活动不当引起穿刺针移位, 导致输液渗出而增加反复穿刺的痛苦。 上述方法虽然能防止针 尖移位, 但是由于胶布环形缠绕, 更换拆卸导致不便, 不利于帮助小儿穿脱衣服, 另外胶布 缠绕后容易手部胶黏物很难清洗, 导致手足清洁困难; 另外由于衬托物质硬, 小儿皮肤稚 嫩, 存在皮肤损伤等风险, 故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及固 定方法。 其具有穿脱方便, 佩戴舒适, 便于。
9、肢体清洗和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价格低廉、 使用更 安全的优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包括支撑板, 在所述支撑板外包袱有一层采用卡通花 色的棉质布料制成的外包布, 且所述外包布为袋状结构, 且在所述外包布的后端为开口并 通过拉链闭合连接, 在所述外包布的底部布满有凸起的防滑点, 在所述外包布的左侧固定 有两根以上为弹性结构的条形带, 且所述条形带头部内侧设有能够撕脱并能够与外包布表 面黏合的自粘部。 0006 为了提高保暖效果, 在所述外包布上表面内部衬有一层1cm-1.5cm的棉花层, 在所 述外包布的前端设有用户护指且当。
10、反折时能够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的护指套。 0007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 在所述外包布上表面为冰丝层, 在所述冰丝层的内部衬有内 部带亚克力粒子的缓冲垫。 0008 为了方便固定脚, 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 在所述底板一侧固定有以小腿方向向上 延伸的 “C” 型纵板, 且所述 “C” 型纵板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 所述外包布将所述 “C” 型纵 板以及底板进行全部包裹。 0009 为了方便固定脚, 在所述 “C” 型纵板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两根的弹性带, 所述弹性带 正面设有磁性贴, 在所述 “C” 型纵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磁性贴配合的雄性贴。 0010 为了便于定位, 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延。
11、伸板。 0011 为了提高加热效果, 最终防止冬天吊盐水时手臂过凉, 在所述外包布内设有温度 检测器、 加热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 所述 加热装置电连接。 00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方法,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939223 A 3 0013 步骤一、 首选设置不同尺寸的支撑板, 在每一块支撑板上设置外包布; 0014 步骤二、 根据用户手指大小选择不同过的支撑板, 然后将小儿肢体搁置在带外包 布的支撑板上, 将条形带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的外包布的棉材料上, 进行固定使用, 并利用患儿舒适、 限。
12、制关节活动度进行松紧度调节; 0015 步骤三、 当使用完成后, 将自粘部从外包布上拆开, 取下即可, 等需要更换内部支 撑板时, 将侧边的拉链拉开, 取出支撑板。 0016 为了提高保暖效果, 在步骤二中增加以下内容: 在使用过程中, 利用内部的棉花层 对手机芯保温, 同时利用护指套进行护指并作为固定, 另外将护指套反折到支撑板上, 来遮 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 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作为支撑板的外包布, 根据支撑板的大小设计成袋 状, 开口端以拉链闭合, 从而实现穿脱方便, 佩戴舒适, 便于肢体清洗和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 价格。
13、低廉; 0019 2、 同时外观卡通, 另外本结构还可以设置成保暖型或清凉型, 上肢专用款或下肢 专用款, 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保暖款采用皮肤接触面内衬1cm-1.5cm厚度的棉花, 其肢 端外包布有护指套, 将其反折可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帮助保暖; 提高保暖效果; 清凉款采 用皮肤接触面为冰丝, 内衬亚克力粒子, 从而防止小儿皮肤的损伤; 上肢款, 只用一个支撑 板以及条形带的设计, 且将支撑板选用质地轻便的板状塑料; 将小儿肢体搁置在支撑板上, 将条形带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棉布上, 松紧度以患儿舒适、 可限制关节活动为度, 即 可, 而下肢款:采用底板和 “C” 型纵板构成直角形结。
14、构, 另外所述 “C” 型纵板的上部开口大于 下部开口端, 从而减少末端对局部皮肤的压迫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实施例3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实施例4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实施例5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实施例6中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支撑板; 2、 外包布; 3、 拉链; 4、 防滑点; 5、 条形带; 6、 自粘部;。
15、 7、 护指套; 8、 冰丝层; 9、 缓冲垫; 10、 底板; 11、“C” 型纵板; 13、 弹性带; 14、 磁性贴; 12、 雄性贴; 15、 延伸板; 16、 温度检测器; 17、 加热装置; 18、 控制器; 19、 棉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包括支撑板1, 在所述支撑板1外包袱有一 层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制成的外包布2, 且所述外包布2为袋状结构, 且在所述外包布2 的后端为开口并通过拉链3闭合连接, 在所述外包布2的底部布满有凸起的防滑点4, 在。
16、所述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939223 A 4 外包布2的左侧固定有两根以上为弹性结构的条形带5, 且所述条形带5头部内侧设有能够 撕脱并能够与外包布2表面黏合的自粘部6。 0030 本结构设计构成上肢款, 只用一个支撑板1以及条形带5的设计, 且将支撑板1选用 质地轻便的板状塑料; 将小儿肢体搁置在支撑板1上, 将条形带5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 侧棉布上, 松紧度以患儿舒适、 可限制关节活动为度, 即可。 0031 工作原理: 首选设置不同尺寸的支撑板1, 在每一块支撑板1上设置外包布2; 根据 用户手指大小选择不同过的支撑板1, 然后将小儿肢体搁置在带外包布2的支撑板1上,。
17、 将条 形带5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的外包布2的棉材料上, 进行固定使用, 并利用患儿舒适、 限制关节活动度进行松紧度调节; 当使用完成后, 将自粘部6从外包布2上拆开, 取下即可, 等需要更换内部支撑板1时, 将侧边的拉链3拉开, 取出支撑板1。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0033 1、 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作为支撑板的外包布, 根据支撑板的大小设计成袋 状, 开口端以拉链闭合, 从而实现穿脱方便, 佩戴舒适, 便于肢体清洗和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 价格低廉。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2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为了提高保暖效果, 在所述外包布2。
18、上表面 内部衬有一层1cm-1.5cm的棉花层19, 在所述外包布2的前端设有用户护指且当反折时能够 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的护指套7。 利用本结构设置将制作成保暖款, 采用与皮肤接触面内 衬1cm-1.5cm厚度的棉花, 其肢端外包布有护指套, 将其反折可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帮助 保暖; 提高保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3cm厚度的棉花层19。 0036 实施例3: 0037 如图3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 在所述外包布2上表面 为冰丝层8, 在所述冰丝层8的内部衬有内部带亚克力粒子的缓冲垫9, 利用本结构设置将制 作成清凉款, 采用与皮肤接触面设置成冰丝, 内。
19、衬亚克力粒子, 从而防止小儿皮肤的损伤; 并利用冰丝实现清凉感觉。 0038 实施例4: 0039 如图4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为了方便固定脚, 所述支撑板1包括底板 10, 在所述底板10一侧固定有以小腿方向向上延伸的 “C” 型纵板11, 且所述 “C” 型纵板11的 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 所述外包布2将所述 “C” 型纵板11以及底板10进行全部包裹。 0040 为了方便固定脚, 在所述 “C” 型纵板11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两根的弹性带13, 所述弹 性带13正面设有磁性贴14, 在所述 “C” 型纵板11的另一侧设有与磁性贴14配合的雄性贴12, 利用本结构设计将其作为下肢。
20、款固定的一种装置, 采用底板10和 “C” 型纵板11构成直角形 结构, 然后将脚放在底板10上, 利用 “C” 型纵板11将小腿进行定位, 并利用磁性贴14和雄性 贴12的配合, 将小腿牢牢固定, 最终起到当需要通过脚吊盐水时利用本下肢款的方式进行 固定。 0041 实施例5: 0042 如图5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为了便于定位, 在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 设有延伸板15, 利用两侧的延伸板15对手侧边进行固定。 0043 实施例6: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939223 A 5 0044 如图6所示, 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装置, 为了提高加热效果, 最终防止冬天吊盐水。
21、 时手臂过凉, 在所述外包布2内设有温度检测器16、 加热装置17以及设于支撑板1下方的控 制器18, 所述控制器18与温度检测器16、 加热装置17电连接, 利用温度检测器16、 加热装置 17以及设于支撑板1下方的控制器18的设置, 当冬天使用时, 能够开启加热装置17对手心进 行加热, 并利用温度检测器16实时获取温度, 当温度过高时, 立即停止加热。 0045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8是能够在淘宝上直接购买获得的普通89C52直插单片机芯 片, 所述温度检测器16是型号为DS18B20TO-92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加热装置17为普通加热 丝。 0046 实施例7: 0047 如实施例1-。
22、6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用固定方法,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8 步骤一、 首选设置不同尺寸的支撑板1, 在每一块支撑板1上设置外包布2; 0049 步骤二、 根据用户手指大小选择不同过的支撑板1, 然后将小儿肢体搁置在带外包 布2的支撑板1上, 将条形带5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的外包布2的棉材料上, 进行固定 使用, 并利用患儿舒适、 限制关节活动度进行松紧度调节; 0050 步骤三、 当使用完成后, 将自粘部6从外包布2上拆开, 取下即可, 等需要更换内部 支撑板1时, 将侧边的拉链3拉开, 取出支撑板1。 0051 为了提高保暖效果, 在步骤二中增加以下内容: 在使用过程中, 利用内部。
23、的棉花层 19对手机芯保温, 同时利用护指套7进行护指并作为固定, 另外将护指套7反折到支撑板1 上, 来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 0052 通过上述几个实施例的设计,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0053 1、 采用卡通花色的棉质布料作为支撑板的外包布, 根据支撑板的大小设计成袋 状, 开口端以拉链闭合, 从而实现穿脱方便, 佩戴舒适, 便于肢体清洗和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 价格低廉; 0054 2、 同时外观卡通, 另外通过上述结构实施例展现了保暖型、 清凉型, 上肢专用款、 下肢专用款的四种方式, 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保暖款采用皮肤接触面内衬1cm-1.5cm厚 度的棉花,。
24、 其肢端外包布有护指套, 将其反折可遮盖小儿手足端及背面帮助保暖; 提高保暖 效果; 清凉款采用皮肤接触面为冰丝, 内衬亚克力粒子, 从而防止小儿皮肤的损伤; 上肢款, 只用一个支撑板1以及条形带5的设计, 且将支撑板选用质地轻便的板状塑料; 将小儿肢体 搁置在支撑板上, 将条形带从手足背面环形固定在对侧棉布上, 松紧度以患儿舒适、 可限制 关节活动为度, 即可, 而下肢款:采用底板和 “C” 型纵板11构成直角形结构, 另外所述 “C” 型 纵板11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端, 从而减少末端对局部皮肤的压迫作用。 005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 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939223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08939223 A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08939223 A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08939223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08939223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