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pdf(2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4650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2.22 CN 202146506 U *CN202146506U* (21)申请号 201120227654.X (22)申请日 2011.06.30 A61M 16/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 9 号 北 2 号楼 5 层 (72)发明人 刘熠 吴东岳 陈兴文 马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代理人 董巍 徐丁峰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 (57) 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 和呼吸面罩。该调节组件包括 : 前额支撑装置, 前 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提 供支撑 ; 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 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 连接件可与前额支撑装置 连接, 以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 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调节组件通 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连接件, 并 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 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 的前额, 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 罩移动而导致漏气。 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 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 零部件数量较少, 并 且。
3、制造成本低廉。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12 页 CN 202146507 U1/2 页 2 1. 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 前额支撑装置, 所述前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所述呼吸面罩提供支撑 ; 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可 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以使所述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所述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 件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
4、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之 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连接件 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实现所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 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水平射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 其中, 所述水平射线以所述主体的 中心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 第二 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 角。
5、度,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 所述第三 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 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90o。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 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60o。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 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等于 5o且小于等于 30。
6、o。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 底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竖直平面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 第二 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 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 离,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 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
7、距离之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50mm。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 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35mm。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 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等于 5mm 且小于等于 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呈圆环状, 所述第一连 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圆周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
8、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 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 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其余两个通过所述绑带连 接件与所述绑带装置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2/2 页 3 1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 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 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 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
9、 构。 1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 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 1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包括前额抵靠件 和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前额抵靠件连接, 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连接端与 所述连接件连接。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 流线形。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额抵靠件上还设置有用于 与所述使用者的前额接触的额垫。 21. 根据权利要求 1-20 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
10、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 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22. 一种呼吸面罩, 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20 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和 面罩组件, 所述面罩组件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 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 面罩组件活动连接, 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以使连接于所述适配连接件的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相配合。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呼吸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 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且所述面罩组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腔室 的连接孔。 24. 根据权。
11、利要求 23 所述的呼吸面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在所述连接孔处可 旋转地连接在所述面罩组件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1/8 页 4 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使用者面罩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 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0002 呼吸面罩在各种呼吸道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 (SDB) 的持续正压通气 (CPAP) 治疗 中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 例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 和 / 或诸如无创正压通气 (NPPV) 的其它通气辅助治疗。 000。
12、3 用于治疗 SDB 的装置通常包括将正压下的气体源经由导管输送到使用者接口的 送风机。该使用者接口可以采用用于鼻部的呼吸面罩和用于口鼻部的呼吸面罩等几种形 式。 一般情况下, 呼吸面罩包括刚性的主体框架和柔软的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面罩组件。 主 体框架和面罩组件形成了容纳鼻部或者口鼻部的空腔。 呼吸面罩通过例如沿使用者面部的 两侧延伸至使用者头部的后面或顶部的绑带装置固定在使用者面部的适当位置上。 0004 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并且在睡眠期间防止呼吸面罩不对称地对使用者面部施 加压力而导致漏气, 通常在主体框架上设置前额支撑装置。前额支撑装置通过在呼吸面罩 和使用者的前额之间提供支撑点, 而在。
13、呼吸面罩和前额之间提供稳定的支撑, 最小化呼吸 面罩的移动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0005 然而, 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征, 为了适应大量使用者前额的不同高度, 前额支撑装置必须能够调节。目前已经研制出几种前额支撑装置可调节的呼吸面罩, 但是 目前的这种呼吸面罩的结构较为复杂, 制造工艺困难, 并且零部件数量较多, 制造成本昂 贵, 因此, 仍需要对呼吸面罩进行改进。 0006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 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
14、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的必要技术特征, 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 组件包括 : 前额支撑装置, 所述前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所述呼吸面罩提供 支撑 ; 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可 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以使所述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所述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 件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0009 优选地, 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件 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
15、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实现所述可拆 卸连接的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0010 优选地, 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水平射线之间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2/8 页 5 具有不同的夹角, 其中, 所述水平射线以所述主体的中心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 延伸。 0011 优选地,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 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 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
16、射 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0012 优选地,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 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90o。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 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60o。 0014 优选地,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 差大于等于 5o且小于等于 30o。 0015 优选地, 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竖直平 面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 0016 优选地,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 件的连接件匹配。
17、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 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 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0017 优选地,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 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50mm。 0018 优选地,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 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35mm。 0019 优选地,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 差大于等于 5mm 且小于等于 25mm。 0020 优选地, 所述主体呈。
18、圆环状, 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 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圆周上。 0021 优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连 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中的一个 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其余两个通过所述绑带连接件与所述绑带装置连接。 0022 优选地, 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 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 0023 优选地, 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 0024 优选地, 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设置。
19、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 件。 0025 优选地, 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包括前额抵靠件和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端 与所述前额抵靠件连接, 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0026 优选地, 所述支撑件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 0027 优选地, 所述前额抵靠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使用者的前额接触的额垫。 0028 优选地, 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3/8 页 6 002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面罩, 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20 中任一 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和面罩组。
20、件, 所述面罩组件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 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面罩组件活动连接, 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 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以使连接于所述适配连接件的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相 配合。 0030 优选地, 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且所述面罩 组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腔室的连接孔。 0031 优选地, 所述调节装置在所述连接孔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面罩组件上。 00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 接的连接件, 并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
21、撑装置连 接, 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 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 气。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 零部件数量较少, 并且制造 成本低廉。 0033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附图 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 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35 图 1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立体图 ; 0036 图 1B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主视图 ; 0037 图 1C 为根据本实。
22、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后视图 ; 0038 图 2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 0039 图 3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A-A 线的剖视图 ; 0040 图 3B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B-B 线的剖视图 ; 0041 图 3C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C-C 线的剖视图 ; 0042 图 4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A-A 线的剖视图 ; 0043 图 4B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B-B 线的剖视图 ; 00。
23、44 图 4C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 2 中 C-C 线的剖视图 ; 0045 图 5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 0046 图 5B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在下文的描述中, 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 解。 然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 节而得以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 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 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48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 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
24、结构。 显然, 本实用新型 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 描述如下, 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4/8 页 7 004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 0050 图 1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 100 的立体图, 图 1B 为根据本 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100的主视图, 图1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 呼吸面罩100的后视图。 如图1A-1C所示, 呼吸面罩100包括面罩组件110和用于呼。
25、吸面罩 的调节组件 120(以下简称调节组件 120) 。面罩组件 110 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 部的腔室 111。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 面罩组件 110 可以是由柔软材料制成的。进一步, 调节组件 120 包括前额支撑装置 121 和与前额支撑装置 121 连接的调节装置 122。前额支 撑装置 121 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 100 提供支撑。调节装置 122 用于调节前额 支撑装置 121 相对于使用者的前额的位置, 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 使其在睡眠期间佩 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气。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 首先对调节组 件 120 所包含的各个部件。
26、进行详细描述, 然后将结合调节组件 120 对面罩组件 110 以及调 节组件 120 与面罩组件 110 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0051 图 2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 200 的主视图。如图 2 所示, 调 节装置 200 包括主体 210 和设置在主体 210 上的多个连接件 220。主体 210 与连接件 220 可以为一体结构, 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优选地, 主体 210 与连接件 220 为一体结构, 以减少 组成调节装置 200 的零件的数量、 简化制造工艺, 同时提高主体 210 和多个连接件 220 的连 接强度、 延长调节装置 200 的使用寿命。虽然。
27、图 2 中示出的调节装置 200 包括 3 个连接件 (2201、 2202 和 2203) ,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连接件 220 的数量可以为 2 个、 4 个或更 多。由于连接件 220 是调节装置 200 与前额支撑装置 (图 1A-1B 中的 121) 连接的连接件, 因此每个连接件 220 均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以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 220 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从而在不同的使用者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 面罩时均能使前额支撑装置与他们的前额接触。 0052 作为示例, 连接件 220 和前额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连接件 220 和 。
28、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连接件 220 和前额支撑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匹配部 (例如, 图 3A-3C 中的 240 和图 4A-4C 中的 240) 以及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例如, 图 5A-5B 中的 540) 。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可以为采用各种连接方式的能够实 现可拆卸连接的匹配部, 举例来说, 它们可以分别为用于插接的凸起和凹槽、 用于螺接的螺 钉和螺母、 或者用于卡接的孔和突出件等等。 并且, 这些可相互连接的匹配部在连接件和前 额支撑装置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互换。 例如, 当连接件匹配部为凸起时, 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为凹槽 ; 当连接件匹配部为凹槽时, 。
29、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为凸起。为了便于制造和使用, 优 选地, 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 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 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 图3A-3C、 图4A-4C、 图5A-5B以及后文的描述 中均以连接件匹配部为凹槽、 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为凸起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53 此外, 连接件22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230。 所述绑带装 置可以为现有的从呼吸面罩经由使用者的侧面绕到使用者头部后面, 以将呼吸面罩固定在 使用者的面部的装置。 此外, 所述绑带装置也可以为可能出现的其它结构的装置, 只要其能 实现所述固定功能即。
30、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 为了进一步提高佩戴后呼吸面罩相 对于使用者面部的稳定性, 前额支撑装置上也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应 当注意的是, 位于连接件 220 上的绑带连接件 230 和位于前额支撑装置上的绑带连接件可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5/8 页 8 以具有相同的结构, 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绑带 连接件, 以将绑带装置连接到连接件和前额支撑装置上。 005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调节装置 200 包括 3 个连接件 220, 即第一 连接件2201、 第二连接件220。
31、2和第三连接件2203。 在主体210上设置三个连接件220可以 在 3 个连接件 220 中的一个作为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情况下, 另外两个作为 与绑带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优选地, 主体 210 的形状为圆形, 第一连接件 2201、 第二连接件 2202 和第三连接件 2203 等间隔地设置在主体 210 的外圆周上, 以适应人体头部的特征, 使 绑带装置从头部的侧面将向后延伸至头部后方的下侧, 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此外, 由于 不同的使用者可能从多个连接件 220 中选择不同的连接件作为适配连接件, 因此, 优选地, 第一连接件 2201、 第二连接件 2202 和第三连接件。
32、 2203 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 带连接件 230。使用过程中, 第一连接件 2201、 第二连接件 2202 和第三连接件 2203 中的一 个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其余两个通过绑带连接件 230 与绑带装置连接。 0055 优选地, 主体 210 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 (参照图 1A-1B 中的 130) 的 一端的通孔 211。将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211 设置在主体 210 的中心可以简化呼 吸面罩的结构, 并且便于使用者将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的适配连接件放置 (例如, 旋转) 在 适当的位置上, 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与使用者的前额接触。 0056 下面将。
33、详细描述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多个连接件的结构。 0057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 参照图3A-3C, 每个连接件 (例如2201、 2202和/或 2203 等)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穿过主体 210 的中心 O 的水平射线 O-M 之间具有不同的夹 角。其中, 所述水平射线 O-M 以主体 210 的中心 O 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延伸, 即 在使用者直立状态下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时与水平面平行且以主体 210 的中 心 O 为顶点向使用者方向延伸。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水平射线 O-M 之间的夹角可以理解为 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中心轴线 Q-Q 与水平射线 O-。
34、M 之间的夹角。举例来说, 当连接件匹配 部 240 为凹槽时, 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中心轴线 Q-Q 是指穿过凹槽的中心并与凹槽的底面 至开口方向平行的直线。 0058 通过将每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设置为与水平射线 O-M 具有不同的夹角, 使与 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该水平射线 O-M 具有不同的倾角, 进而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呼吸面罩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应当理解的是, 连接件的数量不限于图 3A-3C 中示 出的 3 个, 其可以为 2 个、 4 个或更多。 0059 下面将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即主体上设置有3个连接件) 为例并结 合图 3A-3C 来描述调。
35、节装置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 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为使多个连接件 的连接件匹配部分别与水平射线 O-M 具有不同的夹角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 前额的位置。如图 3A 所示, 第一连接件 2201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水平射线 O-M 之间的 夹角为第一角度 。如图 3B 所示, 第二连接件 2202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水平射线 O-M 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 。如图 3C 所示, 第三连接件 2203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水平射 线 O-M 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其中, 第一角度 、 第二角度 和第三角度 的值不 同。 0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 、 第二角度。
36、 和第三角度 为 0o-180o。由于第一 角度、 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的设置与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有关,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6/8 页 9 人员可以根据其使用的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将第一角度 、 第二角度 和第三角度 设 置为合适的值。后文将结合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对第一角度 、 第二角度 和第三角度 的具体数值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 0061 考虑到不同使用者额头的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 因此对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度 之差以及第一角度 与第三角度 之差进行限定, 进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前额 支撑装置的结构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度差。
37、, 合理设置第一角度 、 第二角度 和第三 角度 , 以使呼吸面罩适应绝大多数的使用者。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度 之差以及第一 角度 与第三角度 之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90o。优选地, 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度 之 差以及第一角度 与第三角度 之差大于 0o且小于等于 60o。由于不同人体的前额高度 的变化具有一定范围, 因此, 更优选地, 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度 之差以及第一角度 与 第三角度 之差大于等于 5o且小于等于 30o。此外, 应当理解的是, 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 度 之差和第一角度 与第三角度 之差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 需要合理设置第二角度 与第一角度 之差和第一。
38、角度 与第三角度 之差。 0062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 参照图 4A-4C, 每个连接件 (例如 2201、 2202 和 / 或 2203 等)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与穿过主体 210 的中心 O 的竖直平面 O-N 之 间具有不同的距离。所述竖直平面 O-N 是指与水平射线 O-M 垂直且穿过主体的中心的平 面。需要说明的是, 当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位于竖直平面 O-N 的内侧 (如图 4B 和 4C 所示) 时, 将所述距离定义为负值, 并且底部 241 越靠近竖直平面 O-N, 所述距离的绝对值 越小。其中, 所述竖直平面 O-N 的内。
39、侧是指使用者佩戴时由竖直平面 O-N 所划分的两部分 空间中靠近使用者的空间。当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位于竖直平面的外侧 (如图 4A 所示) 时, 将所述距离定义为正值, 并且底部 241 越靠近竖直平面 O-N, 所述距离的绝对值越 小。其中, 所述竖直平面 O-N 的外侧是指使用者佩戴时由竖直平面 O-N 所划分的两部分空 间中远离使用者的空间。因此, 即使两个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在竖直平面的内侧 和竖直平面的外侧与竖直平面 O-N 的绝对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应理解为具有不同 的距离, 即这两个距离互为相反数。 0063 通过将每个连接件的连接件。
40、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设置为与竖直平面 O-N 具有 不同的距离, 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的前额具有不同的距离, 进而使根 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应当理解的是, 连接件的数量不限于图 3A-3C 中示出的 3 个, 其可以为 2 个、 4 个或更多。 0064 下面将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即主体上设置有3个连接件) 为例并结 合图 4A-4C 来描述调节装置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 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为通过使多个连 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分别与竖直平面 O-N 具有不同的距离来调节前额支撑 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41、。如图 4A 所示, 第一连接件 2201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 部 241 与竖直平面 O-N 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d1。如图 4B 所示, 第二连接件 2202 的连接 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与竖直平面 O-N 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d2。如图 4C 所示, 第三连 接件 2203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与竖直平面 O-N 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d3。其 中, 第一距离 d1、 第二距离 d2和第三距离 d3的值不同。应当注意的是, 第一连接件 2201、 第 二连接件 2202 和第三连接件 2203 的连接件匹配部 241 与水平射线 O-M 的。
42、夹角 均相同。 0065 由于第一距离 d1、 第二距离 d2和第三距离 d3的设置与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有关,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7/8 页 10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使用的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将第一距离 d1、 第二距离 d2 和第三距离 d3设置为合适的值。后文将结合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对第一距离 d1、 第二距离 d2和第三距离 d3的具体数值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 0066 考虑到不同使用者额头的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 因此对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 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进行限定, 进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前。
43、额支撑装 置的结构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距离差, 合理设置第一距离 d1、 第二距离 d2和第三距离 d3, 以使呼吸面罩适应绝大多数的使用者。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之差和第三距离 d3与第 二距离 d2之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50mm。优选地, 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之差和第三 距离 d3与第二距离 d2之差大于 0mm 且小于等于 35mm。由于不同人体的前额高度的变化具 有一定范围, 因此, 更优选地, 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之差和第三距离 d3与第二距离 d2 之差大于等于 5mm 且小于等于 25mm。此外, 应当理解的是, 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
44、之差 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可以相同或不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 置第一距离 d1与第三距离 d3之差和第三距离 d3与第二距离 d2之差。 0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方式, 多个连接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与穿过主体 210 的中心 O 的水平射线 O-M 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 且多个连接件中的另 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241 与穿过主体 210 的中心 O 的竖直平面 O-N 之 间具有不同的距离。通过将一部分连接件匹配部 240 设置为与水平射线 O-M 具有不同的夹 角, 将另一部分连接件匹配部 240 的底部 。
45、241 设置为与穿过主体 210 的中心 O 的竖直平面 O-N 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 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不同使用者的前额接触, 进而 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0068 下面将结合图 5A-5B 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进行详细 描述。 0069 图 5A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 500 的主视图, 图 5B 为根 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 500 的剖视图。如图 5A 和 5B 所示, 前额支撑 装置 500 包括前额抵靠件 510 和支撑件 520。支撑件 520 连接在前额抵靠件 510 与调节装 置 (图 1A 中的 122)。
46、 之间。具体地, 支撑件 520 的第一连接端与前额抵靠件 510 连接, 并且 支撑件 520 的第二连接端与调节装置的连接件连接。优选地, 支撑件 520 呈符合人体工程 学的流线形, 以在使用者佩戴时不影响其活动, 并且外形美观。 0070 在前额支撑装置 500 的支撑件 520 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的情况下, 如果采 用将多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分别设置为与水平射线 O-M 具有不同的夹角来调节前额 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那么可以将第一角度设置为30o70o, 将第二 角度 设置为 70o 85o, 将第三角度 设置为 85o 120o; 如果采用将多个连 接件的连接。
47、件匹配部的底部分别设置为与穿过主体中心的竖直平面 O-N 具有不同的距离 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那么第一距离d1设置为10mmd130mm, 将第二距离 d2设置为 -10mm d2 10mm, 将第三距离 d3设置为 -30mm d3 -10mm。 0071 此外, 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 前额抵靠件 510 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使用者的前额 接触的额垫 530(图 5B 中未示出额垫) 。应当理解的是, 图 5A 和 5B 中所示的前额抵靠件 510和支撑件520的形状和结构仅为示范性的,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对前额抵靠件510和支撑件52。
48、0进行变形以构成前额支撑装置500, 因此本实用 说 明 书 CN 202146506 U CN 202146507 U8/8 页 11 新型包括所有的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提供支撑并能够与调节装置连接的前额支 撑装置。 0072 接下来, 返回到图 1A-1C, 由于需要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 置 121 连接, 并将该适配连接件调整至适当位置 (例如, 适配连接件可以调整至使用者在直 立状态下佩戴该呼吸面罩时的主体的正上方) , 因此, 调节组件 120 与面罩组件 110 活动连 接, 以便于调节多个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 以使连接于适配连 接。
49、件的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接触。 所述活动连接包括可旋转的连接或可拆卸的 连接等, 只要使适配连接件可以移动或旋转至适当位置即可。 0073 此外, 当调节装置 122 的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 130 的一端的通 孔 1221 时, 面罩组件 110 上设置有连通调节组件 120 的通孔 1221 和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 者口鼻部的腔室111的连接孔 (未示出) 。 优选地, 调节装置122在连接孔处可旋转地连接在 面罩组件 110 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的中心设置通孔 1221, 在面罩组件 110 的相应位 置上设置连接孔, 并在连接孔处使调节装置122与面罩组件110可旋转地连接, 可以方便地 将适配连接件调整至适当位置, 且在调节适配连接件的位置时不受气体输送管的干扰。此 外, 如此设置还可以简化呼吸面罩的结构, 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外型美观。 007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 接的连接件, 并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 接, 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 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 气。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 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