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pdf

  • 上传人:刘**
  • 文档编号:8537015
  • 上传时间:2020-08-08
  • 格式:PDF
  • 页数:23
  • 大小:4.3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27654.X

    申请日:

    20110630

    公开号:

    CN202146506U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6

    主分类号:

    A61M16/06

    申请人: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熠,吴东岳,陈兴文,马涛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9号北2号楼5层

    优先权:

    CN20112022765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董巍;徐丁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该调节组件包括:前额支撑装置,前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提供支撑;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连接件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以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调节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连接件,并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气。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额支撑装置,所述前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所述呼吸面罩提供支撑;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以使所述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所述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实现所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水平射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射线以所述主体的中心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3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竖直平面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5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3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圆环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圆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其余两个通过所述绑带连接件与所述绑带装置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包括前额抵靠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前额抵靠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额抵靠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使用者的前额接触的额垫。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22.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和面罩组件,所述面罩组件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面罩组件活动连接,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以使连接于所述适配连接件的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相配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且所述面罩组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腔室的连接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在所述连接孔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面罩组件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使用者面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面罩在各种呼吸道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SDB)的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或诸如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其它通气辅助治疗。

    用于治疗SDB的装置通常包括将正压下的气体源经由导管输送到使用者接口的送风机。该使用者接口可以采用用于鼻部的呼吸面罩和用于口鼻部的呼吸面罩等几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呼吸面罩包括刚性的主体框架和柔软的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面罩组件。主体框架和面罩组件形成了容纳鼻部或者口鼻部的空腔。呼吸面罩通过例如沿使用者面部的两侧延伸至使用者头部的后面或顶部的绑带装置固定在使用者面部的适当位置上。

    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并且在睡眠期间防止呼吸面罩不对称地对使用者面部施加压力而导致漏气,通常在主体框架上设置前额支撑装置。前额支撑装置通过在呼吸面罩和使用者的前额之间提供支撑点,而在呼吸面罩和前额之间提供稳定的支撑,最小化呼吸面罩的移动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然而,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征,为了适应大量使用者前额的不同高度,前额支撑装置必须能够调节。目前已经研制出几种前额支撑装置可调节的呼吸面罩,但是目前的这种呼吸面罩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工艺困难,并且零部件数量较多,制造成本昂贵,因此,仍需要对呼吸面罩进行改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前额支撑装置,所述前额支撑装置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所述呼吸面罩提供支撑;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以使所述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所述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实现所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水平射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射线以所述主体的中心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与所述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0o且小于等于90o。

    优选地,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0o且小于等于60o。

    优选地,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以及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之差大于等于5o且小于等于30o。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穿过所述主体的中心的竖直平面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与所述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3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差以及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25mm。

    优选地,所述主体呈圆环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其余两个通过所述绑带连接件与所述绑带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所述连接件匹配部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前额支撑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前额支撑装置包括前额抵靠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前额抵靠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

    优选地,所述前额抵靠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使用者的前额接触的额垫。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和面罩组件,所述面罩组件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面罩组件活动连接,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以使连接于所述适配连接件的所述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且所述面罩组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的所述通孔和所述腔室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在所述连接孔处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面罩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连接件,并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气。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立体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主视图;

    图1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的后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3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100的立体图,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100的主视图,图1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呼吸面罩100的后视图。如图1A-1C所示,呼吸面罩100包括面罩组件110和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120(以下简称调节组件120)。面罩组件110提供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111。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面罩组件110可以是由柔软材料制成的。进一步,调节组件120包括前额支撑装置121和与前额支撑装置121连接的调节装置122。前额支撑装置121用于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100提供支撑。调节装置122用于调节前额支撑装置121相对于使用者的前额的位置,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气。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调节组件120所包含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然后将结合调节组件120对面罩组件110以及调节组件120与面罩组件110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200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200包括主体210和设置在主体210上的多个连接件220。主体210与连接件22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优选地,主体210与连接件220为一体结构,以减少组成调节装置200的零件的数量、简化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主体210和多个连接件220的连接强度、延长调节装置200的使用寿命。虽然图2中示出的调节装置200包括3个连接件(2201、2202和2203),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连接件220的数量可以为2个、4个或更多。由于连接件220是调节装置200与前额支撑装置(图1A-1B中的121)连接的连接件,因此每个连接件220均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以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220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从而在不同的使用者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时均能使前额支撑装置与他们的前额接触。

    作为示例,连接件220和前额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连接件220和前额支撑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连接件220和前额支撑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匹配部(例如,图3A-3C中的240和图4A-4C中的240)以及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例如,图5A-5B中的540)。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可以为采用各种连接方式的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匹配部,举例来说,它们可以分别为用于插接的凸起和凹槽、用于螺接的螺钉和螺母、或者用于卡接的孔和突出件等等。并且,这些可相互连接的匹配部在连接件和前额支撑装置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互换。例如,当连接件匹配部为凸起时,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为凹槽;当连接件匹配部为凹槽时,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为凸起。为了便于制造和使用,优选地,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之一为用于插接的凹槽,连接件匹配部和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的另一个为用于插接的凸起。图3A-3C、图4A-4C、图5A-5B以及后文的描述中均以连接件匹配部为凹槽、前额支撑装置匹配部为凸起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此外,连接件22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230。所述绑带装置可以为现有的从呼吸面罩经由使用者的侧面绕到使用者头部后面,以将呼吸面罩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的装置。此外,所述绑带装置也可以为可能出现的其它结构的装置,只要其能实现所述固定功能即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为了进一步提高佩戴后呼吸面罩相对于使用者面部的稳定性,前额支撑装置上也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应当注意的是,位于连接件220上的绑带连接件230和位于前额支撑装置上的绑带连接件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绑带连接件,以将绑带装置连接到连接件和前额支撑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调节装置200包括3个连接件220,即第一连接件2201、第二连接件2202和第三连接件2203。在主体210上设置三个连接件220可以在3个连接件220中的一个作为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情况下,另外两个作为与绑带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优选地,主体210的形状为圆形,第一连接件2201、第二连接件2202和第三连接件2203等间隔地设置在主体210的外圆周上,以适应人体头部的特征,使绑带装置从头部的侧面将向后延伸至头部后方的下侧,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度。此外,由于不同的使用者可能从多个连接件220中选择不同的连接件作为适配连接件,因此,优选地,第一连接件2201、第二连接件2202和第三连接件2203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绑带装置的绑带连接件230。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件2201、第二连接件2202和第三连接件2203中的一个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其余两个通过绑带连接件230与绑带装置连接。

    优选地,主体210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参照图1A-1B中的130)的一端的通孔211。将连接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的通孔211设置在主体210的中心可以简化呼吸面罩的结构,并且便于使用者将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的适配连接件放置(例如,旋转)在适当的位置上,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与使用者的前额接触。

    下面将详细描述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多个连接件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3A-3C,每个连接件(例如2201、2202和/或2203等)的连接件匹配部240与穿过主体210的中心O的水平射线O-M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射线O-M以主体210的中心O为顶点沿水平方向向使用者方向延伸,即在使用者直立状态下佩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时与水平面平行且以主体210的中心O为顶点向使用者方向延伸。连接件匹配部240与水平射线O-M之间的夹角可以理解为连接件匹配部240的中心轴线Q-Q与水平射线O-M之间的夹角。举例来说,当连接件匹配部240为凹槽时,连接件匹配部240的中心轴线Q-Q是指穿过凹槽的中心并与凹槽的底面至开口方向平行的直线。

    通过将每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设置为与水平射线O-M具有不同的夹角,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该水平射线O-M具有不同的倾角,进而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应当理解的是,连接件的数量不限于图3A-3C中示出的3个,其可以为2个、4个或更多。

    下面将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即主体上设置有3个连接件)为例并结合图3A-3C来描述调节装置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为使多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分别与水平射线O-M具有不同的夹角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如图3A所示,第一连接件2201的连接件匹配部240与水平射线O-M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α。如图3B所示,第二连接件2202的连接件匹配部240与水平射线O-M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β。如图3C所示,第三连接件2203的连接件匹配部240与水平射线O-M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γ。其中,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的值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为0o-180o。由于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的设置与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有关,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使用的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将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设置为合适的值。后文将结合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对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的具体数值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

    考虑到不同使用者额头的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对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以及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进行限定,进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度差,合理设置第一角度α、第二角度β和第三角度γ,以使呼吸面罩适应绝大多数的使用者。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以及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大于0o且小于等于90o。优选地,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以及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大于0o且小于等于60o。由于不同人体的前额高度的变化具有一定范围,因此,更优选地,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以及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大于等于5o且小于等于30o。此外,应当理解的是,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和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可以相同或不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第二角度β与第一角度α之差和第一角度α与第三角度γ之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参照图4A-4C,每个连接件(例如2201、2202和/或2203等)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与穿过主体210的中心O的竖直平面O-N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所述竖直平面O-N是指与水平射线O-M垂直且穿过主体的中心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位于竖直平面O-N的内侧(如图4B和4C所示)时,将所述距离定义为负值,并且底部241越靠近竖直平面O-N,所述距离的绝对值越小。其中,所述竖直平面O-N的内侧是指使用者佩戴时由竖直平面O-N所划分的两部分空间中靠近使用者的空间。当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位于竖直平面的外侧(如图4A所示)时,将所述距离定义为正值,并且底部241越靠近竖直平面O-N,所述距离的绝对值越小。其中,所述竖直平面O-N的外侧是指使用者佩戴时由竖直平面O-N所划分的两部分空间中远离使用者的空间。因此,即使两个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在竖直平面的内侧和竖直平面的外侧与竖直平面O-N的绝对距离相等,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应理解为具有不同的距离,即这两个距离互为相反数。

    通过将每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设置为与竖直平面O-N具有不同的距离,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的前额具有不同的距离,进而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应当理解的是,连接件的数量不限于图3A-3C中示出的3个,其可以为2个、4个或更多。

    下面将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即主体上设置有3个连接件)为例并结合图4A-4C来描述调节装置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为通过使多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分别与竖直平面O-N具有不同的距离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如图4A所示,第一连接件2201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与竖直平面O-N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如图4B所示,第二连接件2202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与竖直平面O-N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如图4C所示,第三连接件2203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与竖直平面O-N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d3。其中,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和第三距离d3的值不同。应当注意的是,第一连接件2201、第二连接件2202和第三连接件2203的连接件匹配部241与水平射线O-M的夹角θ均相同。

    由于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和第三距离d3的设置与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有关,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使用的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将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和第三距离d3设置为合适的值。后文将结合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对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和第三距离d3的具体数值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

    考虑到不同使用者额头的高度差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对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进行限定,进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前额支撑装置的结构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距离差,合理设置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和第三距离d3,以使呼吸面罩适应绝大多数的使用者。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50mm。优选地,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大于0mm且小于等于35mm。由于不同人体的前额高度的变化具有一定范围,因此,更优选地,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25mm。此外,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可以相同或不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之差和第三距离d3与第二距离d2之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方式,多个连接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240与穿过主体210的中心O的水平射线O-M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且多个连接件中的另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与穿过主体210的中心O的竖直平面O-N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通过将一部分连接件匹配部240设置为与水平射线O-M具有不同的夹角,将另一部分连接件匹配部240的底部241设置为与穿过主体210的中心O的竖直平面O-N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使与其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不同使用者的前额接触,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下面将结合图5A-5B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500的主视图,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额支撑装置500的剖视图。如图5A和5B所示,前额支撑装置500包括前额抵靠件510和支撑件520。支撑件520连接在前额抵靠件510与调节装置(图1A中的122)之间。具体地,支撑件520的第一连接端与前额抵靠件510连接,并且支撑件520的第二连接端与调节装置的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支撑件520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以在使用者佩戴时不影响其活动,并且外形美观。

    在前额支撑装置500的支撑件520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形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将多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分别设置为与水平射线O-M具有不同的夹角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那么可以将第一角度α设置为30o≤α<70o,将第二角度β设置为70o≤β≤85o,将第三角度γ设置为85o<γ≤120o;如果采用将多个连接件的连接件匹配部的底部分别设置为与穿过主体中心的竖直平面O-N具有不同的距离来调节前额支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那么第一距离d1设置为10mm<d1≤30mm,将第二距离d2设置为-10mm≤d2≤10mm,将第三距离d3设置为-30mm≤d3<-10mm。

    此外,为了使使用者佩戴舒适,前额抵靠件51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使用者的前额接触的额垫530(图5B中未示出额垫)。应当理解的是,图5A和5B中所示的前额抵靠件510和支撑件520的形状和结构仅为示范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额抵靠件510和支撑件520进行变形以构成前额支撑装置500,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所有的在使用者的前额处给呼吸面罩提供支撑并能够与调节装置连接的前额支撑装置。

    接下来,返回到图1A-1C,由于需要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121连接,并将该适配连接件调整至适当位置(例如,适配连接件可以调整至使用者在直立状态下佩戴该呼吸面罩时的主体的正上方),因此,调节组件120与面罩组件110活动连接,以便于调节多个连接件中的适配连接件相对于使用者前额的位置,以使连接于适配连接件的前额支撑装置能够与使用者前额接触。所述活动连接包括可旋转的连接或可拆卸的连接等,只要使适配连接件可以移动或旋转至适当位置即可。

    此外,当调节装置122的主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输送管130的一端的通孔1221时,面罩组件110上设置有连通调节组件120的通孔1221和容纳使用者的鼻部或者口鼻部的腔室111的连接孔(未示出)。优选地,调节装置122在连接孔处可旋转地连接在面罩组件110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的中心设置通孔1221,在面罩组件110的相应位置上设置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处使调节装置122与面罩组件110可旋转地连接,可以方便地将适配连接件调整至适当位置,且在调节适配连接件的位置时不受气体输送管的干扰。此外,如此设置还可以简化呼吸面罩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外型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可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的连接件,并使使用者根据其前额从多个连接件中选择适配连接件与前额支撑装置连接,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前额,使其在睡眠期间佩戴时能够防止呼吸面罩移动而导致漏气。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关 键  词:
    用于 呼吸 面罩 调节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呼吸面罩的调节组件和呼吸面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370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