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13600.9 (22)申请日 2018.05.03 (71)申请人 浙江氙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宁经 济开发区双联路128号科创大楼5楼 507室 (72)发明人 谢尔盖格丽娜郑瑜 (74)专利代理机构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65 代理人 蔡鼎 (51)Int.Cl. A61M 16/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 储气机构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
2、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 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 域。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比后的无法有效的储 存起来的问题。 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 装置的储气机构, 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 装置包括底座、 氧气总管和氙气总管, 底座上方 转动设有工作箱一, 工作箱一中设有氧气瓶和氙 气瓶, 工作箱一上方设有工作箱二, 工作箱二内 分别固定有电路盒和工作盒, 工作盒具有氙气接 入孔、 氧气接入孔和输出孔, 氧气总管的输入端 连通氧气瓶, 氧气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 并连通输出孔, 氙气总管的输入端连通氙气瓶, 氙气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孔连通输出孔。 本发明具有有效的储存混合气。
3、体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108543188 A 2018.09.18 CN 108543188 A 1.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 装置包括底座、 氧气总管和氙气总管, 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上 方转动设有工作箱一, 工作箱一中设有氧气瓶和氙气瓶, 所述的工作箱一上方设有工作箱 二, 所述的工作箱二内分别固定有电路盒和工作盒, 所述的工作盒具有氙气接入孔、 氧气接 入孔和输出孔, 氧气总管的输入端连通氧气瓶, 氧气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连通 输出孔, 氙气总管的输入端连通氙气瓶, 氙。
4、气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孔连通输出孔, 其 特征在于, 本储气机构设置在输出孔外侧且与输出孔相连通, 所述的储气机构包括气体集 流管、 储气囊、 二氧化碳吸附袋和放气阀门, 所述的气体集流管包括圆柱型的管体一, 所述 的管体一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孔一、 孔二、 孔三, 孔一与储气囊连接, 孔二与二氧化碳吸附袋 连接, 二氧化碳吸附袋内部具有二氧化碳吸附剂, 放气阀门设置在孔三中, 管体一的一端具 有输入孔, 管体一的另一端具有输出连接部, 输出连接部包括锥形管、 连接管一和连接管 二, 管体一、 锥形管、 连接管一、 连接管二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通, 所述的连接管二的外壁上开 设有外螺纹。 2.根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工作盒内设有能调节氧气和氙气输出比的调节机构,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工 作盒内的电磁阀一、 压力控制阀一、 止回阀一、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 电磁阀二、 压力控制阀 二、 止回阀二、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 电磁阀三、 三通管、 氧气支管一、 氧气支管二、 气体流量控 制阀三和四通管; 氧气总管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与三通管的输入端相连接, 三通管的 输出端一与氧气支管一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一的输出端连通四通管的输入端一, 氧 气支管一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一、 压力控制阀一、 止回阀一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一; 三通。
6、管 的输出端二与氧气支管二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二的输出端连通四通管的输入端三, 氧气支管二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三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三; 氙气总管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 孔并与四通管的输入端二相连通, 氙气总管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二、 压力控制阀二、 止回 阀二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二; 四通管的输出端与输出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两侧为敞开结构,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一侧铰接有摆门一, 所述的工作箱 的另一侧铰接有摆门二,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底部具有安装管一,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顶部具 有安装管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7、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背部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所述的氧气瓶与氧气总管之间设置有减压 阀一, 减压阀一穿过通孔一, 所述的氧气瓶与氧气总管之间设置有减压阀二, 减压阀二穿过 通孔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四通管呈立方体, 所述的四通管的输出端具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工作箱二包括箱体和顶盖, 顶盖与箱体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8、的工作箱二的背部固定有把手。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43188 A 2 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储 气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气体吸入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氙气(xenon)是无色、 无味的惰性气 体, 具有不燃、 不易爆、 非致畸形、 血气分布系数低等特点可阻滞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无 论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毒性药物模型, 还是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 都证实了氙气 可靠的神经保护效应。 同样也被证明在ARDS及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作用。
9、。 通过扩张肺血 管, 改善肺通气血流比, 在联用PEEP等措施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氧分压。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氙气治疗方案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能够是氙气价格相对昂 贵, 氙气损耗较大且环境污染高; 二是氙氧混合气体配比操作不够方便, 氙气含量监测麻 烦, 兼容性差; 三是体积相较大, 移动不便等问题。 0004 经检索,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氙气吸入系统装置 【申请号: 201120086899.5 专利号: ZL; 授权公告号: CN202020767U】 。 这种氙气吸入系统装置, 包括氙气接入口和氧气 接入口, 氧气接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可调阻力阀至呼吸器; 氙气接入口通过。
10、管路串联有开 关阀和压力调节开关, 再串联有可调阻力阀至呼吸器; 压力调节开关后的氙气管路上设有 氙气浓度传感器, 氧气管路上的可调阻力阀前面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 开关阀和压力调节 开关上设有微机控制阀; 可调阻力阀上也设有微机控制阀。 这种氙气吸入系统装置结构相 对简单, 氙氧配比精度低, 配比后的无法有效的储存起来。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 吸入系统装置的储气机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混合后的气体有效的储存 起来。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 置的储气。
11、机构, 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包括底座、 氧气总管和氙气总管, 底座下 方设置有万向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上方转动设有工作箱一, 工作箱一中设有氧气瓶 和氙气瓶, 所述的工作箱一上方设有工作箱二, 所述的工作箱二内分别固定有电路盒和工 作盒, 所述的工作盒具有氙气接入孔、 氧气接入孔和输出孔, 氧气总管的输入端连通氧气 瓶, 氧气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连通输出孔, 氙气总管的输入端连通氙气瓶, 氙气 总管的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孔连通输出孔, 其特征在于, 本储气机构设置在输出孔外侧且 与输出孔相连通, 所述的储气机构包括气体集流管、 储气囊、 二氧化碳吸附袋和放气阀门, 所。
12、述的气体集流管包括圆柱型的管体一, 所述的管体一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孔一、 孔二、 孔 三, 孔一与储气囊连接, 孔二与二氧化碳吸附袋连接, 二氧化碳吸附袋内部具有二氧化碳吸 附剂, 放气阀门设置在孔三中, 管体一的一端具有输入孔, 管体一的另一端具有输出连接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8543188 A 3 部, 输出连接部包括锥形管、 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 管体一、 锥形管、 连接管一、 连接管二依 次同轴设置且相通, 所述的连接管二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0007 所述的工作盒内设有能调节氧气和氙气输出比的调节机构,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在工作盒内的电磁阀一、 压力控制阀一、 止。
13、回阀一、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 电磁阀二、 压力 控制阀二、 止回阀二、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 电磁阀三、 三通管、 氧气支管一、 氧气支管二、 气体 流量控制阀三和四通管; 氧气总管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与三通管的输入端相连接, 三 通管的输出端一与氧气支管一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一的输出端连通四通管的输入端 一, 氧气支管一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一、 压力控制阀一、 止回阀一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一; 三通管的输出端二与氧气支管二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二的输出端连通四通管的输入 端三, 氧气支管二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三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三; 氙气总管输出端穿过氙 气接入孔并与四通管的输入端二相连。
14、通, 氙气总管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二、 压力控制阀 二、 止回阀二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二; 四通管的输出端与输出孔相连接。 四通管内具缓存混合 气体的空腔, 氧气总管在工作盒内后将分成氧气支管一和氧气支管二两路, 氧气支管一最 后与氙气总管混合后送入四通管中, 氧气支管二用于补充四通管内的氧气。 0008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两侧为敞开结构,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一侧铰接有摆门一, 所述 的工作箱的另一侧铰接有摆门二, 所述的工作箱一的底部具有安装管一, 所述的工作箱一 的顶部具有安装管二。 当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氧气瓶时, 打开摆门一; 当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氙 气瓶时, 打开摆门二。 0009 所述的工作箱一。
15、的背部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所述的氧气瓶与氧气总管之间设 置有减压阀一, 减压阀一穿过通孔一, 所述的氧气瓶与氧气总管之间设置有减压阀二, 减压 阀二穿过通孔二。 氧气瓶内具有大量压缩后的氧气, 通过减压阀一进行减压后输出至氧气 总管; 氙气瓶内具有大量压缩后的氙气, 通过减压阀二进行减压后输出至氙气总管。 0010 所述的四通管呈立方体, 所述的四通管的输出端具有内螺纹。 0011 所述的工作箱二包括箱体和顶盖, 顶盖与箱体相铰接。 0012 所述的工作箱二的背部固定有把手。 0013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 显示器、 继电器单元和三相电输入模块, 所述的控制 器通过第二开关模块和三相。
16、电输入模块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单元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和三相 电输入模块连接, 所述的显示器与三相电输入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 继电器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多媒体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连接, 所述继电器单元分别与 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连接, 所述继电器单元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控制电磁阀一的开 闭和电磁阀二的开闭。 0014 当然控制器也可以为市场上能够买现有产品。 0015 1、 本发明通过将电磁阀一、 压力控制阀一、 止回阀一、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串联设置 在氧气支管一上, 能够保证精确的调节氧气的输出量, 从而使得治疗的过程最大化的适用 于该患者个人并且确保安全性。 0016 。
17、2、 本发明通过将电磁阀二、 压力控制阀二、 止回阀二、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串联设置 在氙气总管上, 能够保证精确的调节氙气的输出量, 从而使得治疗的过程最大化的适用于 该患者个人并且确保安全性。 0017 3、 本发明通过设置三通管, 将氧气分成两路输出, 氧气支管二内氧气用于后续补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8543188 A 4 充四通管内氧气比, 提高治疗效果。 0018 4、 本发明通过设置集流管、 储气囊、 二氧化碳吸附袋和放气阀门, 使本发明能够将 混合气体有效的储存起来, 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
18、020 图2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正视内部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中工作箱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工作箱一拆卸的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气体集流管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7 图中, 1、 底座; 2、 氧气总管; 3、 氙气总管; 4、 工作箱一; 5、 氧气瓶; 6、 。
19、氙气瓶; 7、 工作 箱二; 8、 电路盒; 9、 工作盒; 10、 摆门一; 11、 摆门二; 12、 安装管一; 13、 安装管二; 14、 隔离板; 15、 卡箍一; 16、 卡箍二; 17、 放置盒一; 18、 放置盒二; 19、 减压阀一; 20、 减压阀二; 21、 电磁阀 一; 22、 压力控制阀一; 23、 止回阀一; 24、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 25、 电磁阀二; 26、 压力控制阀 二; 27、 止回阀二; 28、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 29、 电磁阀三; 30、 三通管; 31、 氧气支管一; 32、 氧 气支管二; 33、 气体流量控制阀三; 34、 四通管; 35、 气。
20、体集流管; 35a、 管体; 35b、 锥形管; 35c、 连接管一; 35d、 连接管二; 36、 转动电机; 37、 转轴; 38、 安装座; 39、 安装管三; 40、 推杆电机; 41、 把手; 42、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 如图1-7所示, 一种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 包括底座1、 氧气总管2和 氙气总管3, 底座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底座1上方转动设有工作箱一4, 工作箱一4中设有氧 气瓶5和氙气瓶6, 工作箱一4上方设有工作箱二7, 工作箱二7内。
21、分别固定有电路盒8和工作 盒9, 工作盒9具有氙气接入孔、 氧气接入孔和输出孔, 氧气总管2的输入端连通氧气瓶5, 氧 气总管2的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连通输出孔, 氙气总管3的输入端连通氙气瓶6, 氙气总 管3的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孔连通输出孔, 工作箱一4的两侧为敞开结构, 工作箱一4的一侧 铰接有摆门一10, 工作箱的另一侧铰接有摆门二11, 工作箱一4的底部具有安装管一12, 工 作箱一4的顶部具有安装管二13。 当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氧气瓶5时, 打开摆门一10; 当需要安 装或者拆卸氙气瓶6时, 打开摆门二11。 0030 工作箱一4内设有能固定氧气瓶5和氙气瓶6的气瓶固定机构, 气瓶固。
22、定机构包括 隔离板14、 卡箍一15和卡箍二16, 隔离板14竖直设置将工作箱一4内部分成放置腔一和放置 腔二, 放置腔一的容积与放置腔二的容积相同, 竖板的一侧固定有放置盒一17, 放置盒一17 的敞开口与工作箱一4的一侧相通, 放置盒一17中放置有氧气瓶5, 卡箍一15通过螺栓固定 有放置盒一17上并固定住氧气瓶5, 竖板的另一侧固定有放置盒二18, 放置盒二18的敞开口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8543188 A 5 与工作箱一4的另一侧相通, 放置盒二18中放置有氙气瓶6, 卡箍二16通过螺栓固定有放置 盒二18上并固定住氙气瓶6。 放置盒一17用于固定氧气瓶5一, 放置盒二。
23、18用于固定氙气瓶6 二。 工作箱一4的背部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氧气瓶5与氧气总管2之间设置有减压阀一 19, 减压阀一19穿过通孔一, 氧气瓶5与氧气总管2之间设置有减压阀二20, 减压阀二20穿过 通孔二。 氧气瓶5内具有大量压缩后的氧气, 通过减压阀一19进行减压后输出至氧气总管2; 氙气瓶6内具有大量压缩后的氙气, 通过减压阀二20进行减压后输出至氙气总管3。 工作箱 二7包括箱体和顶盖, 顶盖与箱体相铰接; 工作箱二7的背部固定有把手41。 0031 工作盒9内设有能调节氧气和氙气输出比的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 盒9内的电磁阀一21、 压力控制阀一22、 止回阀一23。
24、、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24、 电磁阀二25、 压 力控制阀二26、 止回阀二27、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28、 电磁阀三29、 三通管30、 氧气支管一31、 氧气支管二32、 气体流量控制阀三33和四通管34; 四通管34呈立方体, 四通管34的输出端具 有内螺纹。 氧气总管2输出端穿过氧气接入孔并与三通管30的输入端相连接, 三通管30的输 出端一与氧气支管一31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一31的输出端连通四通管34的输入端 一, 氧气支管一31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一21、 压力控制阀一22、 止回阀一23和气体流量控 制阀一24; 三通管30的输出端二与氧气支管二32的输入端相连通, 氧气支管。
25、二32的输出端 连通四通管34的输入端三, 氧气支管二32上依次串联设有电磁阀三29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三 33; 氙气总管3输出端穿过氙气接入孔并与四通管34的输入端二相连通, 氙气总管3上依次 串联设有电磁阀二25、 压力控制阀二26、 止回阀二27和气体流量控制阀二28; 四通管34的输 出端与输出孔相连接。 四通管34内具缓存混合气体的空腔, 氧气总管2在工作盒9内后将分 成氧气支管一31和氧气支管二32两路, 氧气支管一31最后与氙气总管3混合后送入四通管 34中, 氧气支管二32用于补充四通管34内的氧气。 0032 输出孔连通有能将氙氧混合气体储存起来的储气机构, 储气机构包括气体集。
26、流管 35、 储气囊、 二氧化碳吸附袋和放气阀门, 气体集流管35包括圆柱型的管体35a一, 管体35a 一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孔一、 孔二、 孔三, 孔一与储气囊连接, 孔二与二氧化碳吸附袋连接, 二 氧化碳吸附袋内部具有二氧化碳吸附剂, 放气阀门设置在孔三中, 管体35a一的一端具有输 入孔, 管体35a一的另一端具有输出连接部, 输出连接部包括锥形管35b、 连接管一35c和连 接管二35d, 管体35a一、 锥形管35b、 连接管一35c、 连接管二35d依次同轴设置且相通, 连接 管二35d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储气囊将储存大量的氙氧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吸附袋吸附 被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27、, 放气阀门在需要使放走部分多余的气体。 0033 底座1上设有能带动工作箱一4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转动机构, 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 机36, 转动电机36固定在底座1上且输出轴竖直向上, 转动电机3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 37, 转轴37的的上端与安装管一12相固定。 启动转动电机36, 转动电机36驱动转轴37转动, 转动转动带动工作箱一4转动。 0034 工作箱一4上设有能带动工作箱二7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座 38、 安装管三39和推杆电机40, 安装座38固定在工作箱一4内, 推杆电机40的机体固定在安 装座38, 推杆电机4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且穿出安装管二13, 推杆电机。
28、40的输出轴端部同轴 固定有安装管三39, 安装管三39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安装管二13内, 安装管三39的上端与工 作箱二7的底部相固定。 启动推杆电机40, 推杆电机40的输出轴上下移动带动工作箱二7上 下升降。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8543188 A 6 0035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24与气体流量控制阀二28结构相同,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24包括 管体35a二, 管体35a二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控制孔, 控制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 控制孔上 螺纹连接有控制杆。 通过转动控制杆控制管体35a二中的气体流量。 0036 如图8所示, 电路盒8内设有能控制调节机构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包括。
29、控制器、 显 示器42、 继电器单元和三相电输入模块, 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第二开关模块和三相电输入模 块连接, 继电器单元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和三相电输入模块连接, 显示器与三相电输入模块 连接, 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多媒体信号输出端与显 示器连接, 继电器单元分别与电磁阀一21和电磁阀二25连接, 继电器单元根据控制器输出 的控制指令控制电磁阀一21的开闭和电磁阀二25的开闭。 0037 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火线输入接线、 第一零线输入接线、 第一正极输出接线和 第一负极输出接线, 第一火线输入接线和三相电输入模块的火线连接, 第一零线输入接线 和所述三相电输入模。
30、块的零线连接, 第一正极输出接线和继电器单元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第一负极输出接线和继电器单元的负极输入连接。 0038 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火线输入接线、 第二零线输入接线、 第二正极输出接线和 第二负极输出接线, 第二火线输入接线和三相电输入模块的火线连接, 第二零线输入接线 和所述三相电输入模块的零线连接, 第二正极输出接线和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第二 负极输出接线和控制器的负极输入连接。 0039 控制器通过继电器单元控制电磁阀三29的开闭。 0040 控制器的多媒体信号输出端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和USB接口, 显示器42具有 与多媒体输出端相对应的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和USB接口。。
31、 0041 显示器42铰接在工作箱二7的背部, 显示器42还包括用于输入患者个人资料和/或 者氙氧配比比例的输入键盘, 显示器为触摸式显示器。 0042 本推移式氙氧混合气体吸入系统装置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氧气瓶5中的氧气 通过氧气总管2输送至气体集流管35、 储气囊中, 氙气瓶6中的氙气通过氙气总管3输送至气 体集流管35、 储气囊中, 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氧气和氙气输出比的作用, 储气机构储存有混合 后的氙氧混合气体, 使用者在使用时, 将带上呼吸面罩并串联有抗菌过滤器与气体集流管 35的输出连接部相连接; 本发明中利用控制器输出控制指令, 可以在控制器中预存储各个 级别的氙氧配比方案, 。
32、通过控制器调用和患者对应的氙氧配比方案来输出控制指令, 输出 的控制指令通过继电器单元分别控制电磁阀一21和/或电磁阀二25的开闭, 这样能够实现 任意比例的氙氧配比, 氧气瓶5和氙气瓶6中的气体按电磁阀的开闭时间输入到储气囊进行 混合, 然后供给患者使用, 整个装置使用方便, 氙氧配比控制精确, 操作人员还能够通过显 示器42实时观察氙氧配比情况和各电磁阀的工作状况,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004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
33、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上” 、“下”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8543188 A 7 “一” 、“二” 等仅用于区分描述,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置”。
34、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 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 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5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 氧气总管2; 氙气总管3; 工作箱一4; 氧气瓶5; 氙气 瓶6; 工作箱二7; 电路盒8; 工作盒9; 摆门一10; 摆门二11; 安装管一12; 安装管二13; 隔离板 14; 卡箍一15; 卡箍二16; 放置盒一17; 放置盒二18; 减压阀一19; 减压阀二2。
35、0; 电磁阀一21; 压力控制阀一22; 止回阀一23; 气体流量控制阀一24; 电磁阀二25; 压力控制阀二26; 止回阀 二27; 气体流量控制阀二28; 电磁阀三29; 三通管30; 氧气支管一31; 氧气支管二32; 气体流 量控制阀三33; 四通管34; 气体集流管35; 管体35a; 锥形管35b; 连接管一35c; 连接管二35d; 转动电机36; 转轴37; 安装座38; 安装管三39; 推杆电机40; 把手41; 显示器42等术语, 但并不 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 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
36、背的。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8543188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9 CN 108543188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0 CN 108543188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1 CN 108543188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2 CN 108543188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3 CN 108543188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4 CN 108543188 A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5 CN 108543188 A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6 CN 108543188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