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面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连接管和框架的呼吸面罩连接件,以及一种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非侵入式正压通气治疗广泛地应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上呼吸道阻力综合症(UARS)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呼吸问题,该种治疗方法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管子插入病人的气道,而是利用风机通过管路给病人输送持续的压力通气(CPAP)或者变化的压力通气。
现有的非侵入式通气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备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可分为鼻面罩、口鼻面罩、鼻垫面罩和全脸面罩等类型。
呼吸面罩的典型结构包括框架、衬垫、连接管和头带等部件。衬垫固定在框架上,衬垫与框架一起形成一个气体腔室,连接管与框架连接以将气体输送至气体腔室内,头带与使用者头部连接以将呼吸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合适位置上。
在使用时衬垫与使用者面部接触并实现与面部的密封,使用者的口和/或鼻位于气体腔室内。
由于使用者佩戴呼吸面罩时总是伴随身体或头部的移动,导致连接管对呼吸面罩的框架拉扯,进而导致衬垫密封效果不好以及使用者佩带不舒适等问题。
为了避免拉扯,连接管与框架之间的连接通常为连接管与框架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方式,以减小连接管对框架的拉扯。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的连接管与框架的两种连接结构。
图1示出的连接管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可实现连接管1′与框架2′在一个平面内360°的相对旋转,但是这种连接结构旋转的自由度小,对减少连接管1′对框架2′的拉扯影响作用有限。
图2示出的连接管1′与框架2′球窝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旋转的自由度较大,但是当框架2′与连接管1′连接的开口过大时,连接管1′容易松脱;当框架2′与连接管1′连接的开口过小时,刚性的框架2′模制难度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连接管与框架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呼吸面罩的连接管和框架的呼吸面罩连接件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连接件。
该呼吸面罩连接件用于连接框架和连接管,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具有连接面和球面;其中,所述连接面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所述球面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连接管的管头球窝连接;
所述连接面和所述球面分别为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中的一个。
可选地,所述外壁面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管头与所述内壁面球窝连接。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管头之间,以隔离所述框架和所述管头。
可选地,所述框架具有框架球面;
所述管头与所述球面和所述框架球面球窝配合。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为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衬垫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朝向所述管头的开口端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管头的开口端相齐平。
可选地,所述管头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框架的刚度大于所述呼吸面罩连接件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
该呼吸面罩包括连接管、框架、衬垫和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的连接面与框架相连接,球面与管头球窝连接,使得连接管可相对于框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此外,通过呼吸面罩连接件的设置,使得连接管容易安装,有效避免了连接管松脱,解决了框架因直接与连接管球窝连接导致的框架模制难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的构成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有利于大规模制造。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呼吸面罩连接件现有技术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呼吸面罩连接件现有技术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与框架和连接管装配在一起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呼吸面罩连接件、框架和连接管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与框架和连接管装配在一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呼吸面罩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呼吸面罩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连接管-1′,框架-2′,连接管-1,管头-11,框架-2,框架球面-21,呼吸面罩连接件-3,连接面-31,球面-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4,配合环槽-35,衬垫-4,配合环凸-41,气体腔室-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现有的呼吸面罩的连接管与框架连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连接件3,如图3至图7所示,呼吸面罩连接件3用于连接框架2和连接管1。
呼吸面罩连接件1具有连接面31和球面32。
连接面31被设置为用于与框架2相连接。连接面31与框架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连接面31与框架2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或者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可通过凸起或凹槽的配合,或者胶粘,或者超声波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球面32被设置为用于与连接管1的管头11球窝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呼吸面罩连接件3和管头11之间还可加入可起到润滑作用的润滑油或者润滑液。
连接面31和球面32分别为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中的一个。
如图4和图7中所示,具体实施时,连接面31可为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外壁面,球面32可为呼吸面罩连接件的内壁面。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外壁面可与框架2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内壁面可与管头11的外表面球窝配合。这样,呼吸面罩的连接管1和框架2连接时,由内至外的部件依次为管头11、呼吸面罩连接件3和框架2。
或者,连接面31可为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内壁面,球面32可为呼吸面罩连接件的外壁面。呼吸面罩连接件的内壁面可与框架2的外表面连接在一起,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外壁面可与管头11的内表面球窝配合。这样,呼吸面罩的连接管1和框架2连接时,由内至外的部件依次为框架2、呼吸面罩连接件3和管头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管头11、框架2和呼吸面罩连接件3之间的排布关系。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连接面31与框架2相连接,球面32与管头11球窝连接,使得连接管1可相对于框架2的多自由度旋转。此外,通过呼吸面罩连接件1的设置,使得连接管1容易安装,有效避免了连接管1松脱,解决了框架2因直接与连接管1球窝连接导致的框架2模制难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构成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有利于大规模制造。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壁面与框架2固定连接,管头11与内壁面球窝连接。也即是,连接面31与框架2固定连接,管头11与球面32球窝配合。
连接面31和框架2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通过凸起或凹槽的配合、和/或胶粘、和/或超声波焊接等方式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呼吸面罩连接件3可更方便地与连接管1和框架2装配在一起。
以图5中示出的呼吸面罩连接件3、框架2和连接管1的装配过程为例,可先将连接管1的管头11装配至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接着将装配在一起的连接管1和呼吸面罩连接件3装配至框架2中,再将呼吸面罩连接件3和框架2通过例如是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框架2包裹在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连接面31上,从而使得呼吸面罩连接件3不易变形,连接管1不易松脱。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1与框架2和连接管1装配在一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呼吸面罩连接件3位于框架2和管头11之间,以隔离框架2和管头11。这样,呼吸面罩连接件3将框架2和管头11完全分隔开来,有利于提高管头11相对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转动的顺畅性,避免管头旋转阻滞。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1与框架2和连接管1装配在一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和图10中,框架2具有框架球面21,管头11与球面32和框架球面21球窝配合。这样,连接管1的管头11同时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球面32和框架2的框架球面21球窝配合,有利于提高管头11球窝配合的可靠性。球面32和框架球面21之间可平滑过渡设置,使得球面32和框架球面21形成一个完整的球面。
可选地,呼吸面罩连接件3为弹性件,以更方便地将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连接管1和框架2装配在一起。
具体实施时,呼吸面罩连接件3可为薄壁件,以提高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具体地,上述薄壁件是指壁厚为0.7mm至1.2mm。
在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呼吸面罩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3被设置为用于与框架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4被设置为用于与衬垫4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均可位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连接面31上。或者,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部34均可位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外壁面上。
可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33为自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连接面31向外延伸的凸起,框架2上设有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凸起与凹槽可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在凸起与凹槽卡合的基础上,凸起与凹槽的接触面之间还通过胶粘和/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6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33可为环形凸起。凸起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例如,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有一条作为第一连接部33的环形凸起,或者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设有多条平行设置或非平行设置的、作为第一连接部33的环形凸起。
可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33为自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连接面31向外延伸的凸起,框架2上设有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凸起与凹槽可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在凸起与凹槽卡合的基础上,凸起与凹槽的接触面之间还通过胶粘和/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6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部34可为环形凸起。凸起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例如,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有一条作为第二连接部34的环形凸起,或者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设有多条平行设置或非平行设置的、作为第二连接部34的环形凸起。在此,可在衬垫4上设置与第二连接部34相配合的凹槽。凸起与凹槽可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在凸起与凹槽卡合的基础上,凸起与凹槽的接触面之间还通过胶粘和/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4、图7、图8至图10所示,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均为自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连接面31向外延伸的凸起,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形成了配合环槽35。衬垫4上设有与配合环槽35相配合的配合环凸41。配合环凸41与配合环槽35可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在配合环凸41与配合环槽35卡合的基础上,配合环凸41与配合环槽35的接触面之间还通过胶粘和/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衬垫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当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限于是连接面31上的凸起,第一连接部可以是整个连接面31或者是连接面31的一部分。可选地,第一连接部是整个连接面31,以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第二连接部可以是配合环槽35,衬垫4直接与配合环槽35连接来实现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衬垫4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第一连接部只要能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框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即可,第二连接部只要能保证呼吸面罩连接件3与衬垫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即可。
在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呼吸面罩连接件3朝向管头11的开口端与框架3朝向管头11的开口端相齐平。以图4所示为例,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右侧端口与框架2的右侧端口相齐平。呼吸面罩连接件3朝向管头11的开口端与框架2朝向管头11的开口端相齐平的设置有利于以保证连接管1转动的顺畅,提高呼吸面罩的外观的美观性。
为了避免管头11自呼吸面罩连接件3内脱出,管头11的轴向长度大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轴向长度的一半。管头11的长度大于连接件3的长度的一半还有利于连接管1在连接件3内转动的顺滑性。
在本发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的刚度大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框架2的刚度大于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刚度,这有利于保证框架2对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包裹能力,连接管1不容易松脱,降低了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模制难度,降低了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成本。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框架2的材质为刚性塑料,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材质为半刚性塑料。更具体地,框架2的材质可为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尼龙(Nylon,聚酰胺)等,连接件3的材质可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PA66(聚酰胺66或尼龙66)和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E)等。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该呼吸面罩包括连接管1、框架2、衬垫4和本发明的呼吸面罩连接件3。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呼吸面罩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内壁面(球面32)与连接管1的管头11球窝配合。呼吸面罩连接件3的外壁面(连接面3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均为环向凸起。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形成了配合环槽35。衬垫4上设有与配合环槽35相配合的配合环凸41。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在装配时,可先将连接管1的管头11装配至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然后将装配在一起的连接管1和呼吸面罩连接件3装配至框架2中。连接件3的连接面31受到框架2的包裹,连接件3的开口难以变形,所以连接管1不容易松脱。接着将呼吸面罩连接件3和框架2通过例如是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再将衬垫4装配至呼吸面罩连接件3上。
本发明的呼吸面罩在使用时,衬垫4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并实现与面部的密封,使用者的口和/或鼻位于气体腔室5内,连接管1将气体输送至气体腔室5以供给使用者呼吸。
佩戴呼吸面罩的使用者身体或头部移动时,连接管1相对于框架2在呼吸面罩连接件3内转动,从而减小或避免连接管1对框架2的拉扯,保证衬垫4的密封效果,保证使用者佩带的舒适度。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