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24008.2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吴波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仓边路 仁生里36号904 (72)发明人 吴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 代理 事 务 所( 普 通 合 伙 ) 44295 代理人 蔡国 (51)Int.Cl. A61M 5/16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 监控系统 (57)摘要。
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 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包括输液器, 输液 器包括吊瓶和滴壶, 其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 置、 称重检测装置、 控制器和报警器, 红外液滴检 测装置包括夹持器和红外对射传感器, 所述夹持 器套设在所述滴壶的外部, 红外对射传感器与滴 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称重检测装置与吊瓶 相连接, 其中, 控制器还分别与红外液滴检测装 置、 称重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 大大提高了对滴速变化的反应速度, 快速发现滴 速的各种异常, 并且能区分出滴空和阻塞等不同 状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295486 U 2017.07。
3、.04 CN 206295486 U 1.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包括输液器, 所述输液器包括 吊瓶和滴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置、 称重检测装置、 控制器和报警器, 所述 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包括夹持器和红外对射传感器, 所述夹持器套设在所述滴壶的外部, 所 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与所述滴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所述称重检测装置与所述吊瓶相连 接, 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红外液滴检测装置、 称重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夹持器包括相互围合的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 所。
4、述滴壶位于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 形挡板围合的内腔中, 其中, 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一侧通过铰链相连接, 所述左 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另一侧通过磁性件可分离式连接, 以及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对称 分布在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内侧壁上, 并与所述滴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围合的内腔高度与所述滴壶的高度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一外壳, 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输液架挂环, 所述控制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输液架挂环和外壳均采用ABS塑料制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外壳上还设有液晶显示屏、 操作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95486 U 2 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监控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 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输液监控系统一般为红外液面监控, 红外液面监控技术通过对滴壶液面的 检测实现对输液的监。
6、控, 该技术完全无法检测液滴的滴速, 因此只能发现滴空, 并且对于停 滴和阻塞等情况则完全无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从而提供一种液滴滴速检 测精确, 能有效保护患者安全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 包括输液器, 所述输液器包括吊瓶和滴壶, 其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置、 称重检测装置、 控制器和报警 器, 所述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包括夹持器和红外对射传感器, 所述夹持器套设在所述滴壶的 外部,。
7、 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与所述滴壶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所述称重检测装置与所述 吊瓶相连接, 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红外液滴检测装置、 称重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相 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夹持器包括相互围合的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 所述滴壶位于 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围合的内腔中, 其中, 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一侧 通过铰链相连接, 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另一侧通过磁性件可分离式连接, 以及 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内侧壁上, 并与所述滴壶 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围合的内腔高度与所。
8、述滴壶的高度相适 配。 0008 进一步地, 还包括一外壳, 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输液架挂环, 所述控制器和报警器 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输液架挂环和外壳均采用ABS塑料制作。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液晶显示屏、 操作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控制器控制称重检测装置和红外液滴检测装置 分别对吊瓶的重量变化和滴壶内的液滴滴速进行检测, 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滴速变化的反应 速度, 快速发现滴速的各种异常。 并且, 称重检测装置还可以对吊瓶的状态进行判断, 从而 区分出滴空和阻塞等不同状态。 本发明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
9、 有效保护患者安 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295486 U 3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统的夹持器的俯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
10、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16 参阅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液滴检测和称重检测的输液监控系 统, 包括输液器1, 输液器1包括吊瓶11和滴壶12, 其还包括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 称重检测装 置4、 控制器5和报警器6, 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包括夹持器31和红外对射传感器32, 夹持器31 用于夹持滴壶12, 红外对射传感器32与滴壶12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称重检测装置4与吊 瓶11相连接, 并用于对吊瓶11的重量进行周期性检测, 其中, 控制器5还。
11、分别与红外液滴检 测装置3、 称重检测装置4和报警器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6用于滴速的各种异常时 发出报警。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称重检测装置4和红外液滴检测装置3分别对吊瓶11 的重量变化和滴壶12内的液滴滴速进行检测, 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滴速变化的反应速度, 快 速发现滴速的各种异常。 并且, 称重检测装置4还可以对吊瓶11的状态进行判断, 从而区分 出滴空和阻塞等不同状态。 本发明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 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0018 具体地, 夹持器31包括相互围合的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 滴壶12位于 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围合的内。
12、腔中, 其中, 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的 一侧通过铰链相连接, 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的另一侧通过磁性件313可分离式 连接, 以及红外对射传感器3对称分布在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的内侧壁上, 并与 滴壶12的上部滴液位置相对应。 当夹持器31需要夹持滴壶12时, 旋转打开左弧形挡板311和 右弧形挡板312, 将滴壶12放入到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之间, 然后旋转关闭左弧 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 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在磁性件313的磁性作用下 保持关闭状态, 其使用简单方便。 0019 进一步地, 为了避免滴壶12在夹持。
13、器31内晃动, 进而对红外对射传感器3的检测结 果造成影响, 左弧形挡板311和右弧形挡板312围合的内腔高度与滴壶12的高度相适配。 0020 较佳的, 该系统还包括一外壳7, 外壳7的顶部设有输液架挂环2, 控制器5和报警器 6均设置在外壳7中。 通过设置外壳7可以起到防尘、 防水等保护作用, 延长控制器5和报警器 6的使用寿命。 其中, 报警器6可以为蜂鸣器或/和报警灯。 较佳的, 为了减轻重量, 输液架挂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295486 U 4 环2和外壳7均采用ABS塑料制作。 较佳的, 为了方便观察和操作, 外壳7上还设有液晶显示屏 8、 操作按键9和状态指示灯10。 0021 以上,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29548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629548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