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pdf

  • 上传人:C***
  • 文档编号:8526196
  • 上传时间:2020-08-0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10.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47609.2

    申请日:

    20161021

    公开号:

    CN206325116U

    公开日:

    2017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6/04,A61B17/34,A61B90/11

    主分类号:

    A61M36/04,A61B17/34,A61B90/11

    申请人:

    北京启麟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兴华

    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9-54

    优先权:

    CN20162114760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龚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包括与人体外表面相契合的导向基板,所述导向基板设置有多个导向柱和多个辅助穿刺针道,所述导向柱中设置有穿刺孔,每个导向柱周围设置多个辅助穿刺针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对于提高粒子植入手术精确性的巨大价值,它简化了肿瘤粒子植入的流程、减少手术时间,又减少手术风险,直接保证了精确的粒子定位和术前术后剂量学对比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骨穿针的几率,获得最佳的粒子空间布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外表面相契合的导向基板(1),所述导向基板设置有多个导向柱(2)和多个辅助穿刺针道(3),所述导向柱中设置有穿刺孔,每个导向柱周围设置多个辅助穿刺针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导向穿刺至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4);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直径为1.00mm~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呈线性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柱周围环绕设置2~20个辅助穿刺针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3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6),所述定位件的一面与人体粘接,其另一面与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与CT激光定位线相匹配的定位线(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线为凹线或凸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基板朝向人体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粘胶层;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8)且呈筛网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放疗)是针对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疗副反应以及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开发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即粒子植入。粒子植入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粒子植入主要依靠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

    目前的粒子植入手术临床上通常是由医生凭经验进行,这就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在CT影像引导下进行的内放疗手术,由于存在几十乃至上百个穿刺点,术中基本上是“盲穿”。另外,当前己有的肿瘤粒子植入计划系统都是基于一维或者二维影像数据对穿刺进针通道进行预计划,并不能计算粒子的处方剂量,这就常常造成粒子植入之后肿瘤内部出现“热区”(剂量过大导致副作用)和/或“冷区”(剂量过小导致无效果)的不良后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共面、非共面、不同进针角度的穿刺模板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但当患者从接受检查到实施手术期间会存在病患位置偏移或者肿瘤增大缩小的状况,当实施手术时,原有经3D打印好的导向板与实际肿瘤位置存在了偏差,导致原有经3D打印的导向板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延长的手术准备时间。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使其有效解决因病患位置偏移或者肿瘤增大缩小的状况,而无法使用3D打印导向板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可以根据CT扫描后,施术医生根据病患位置偏移选择使用辅助穿刺针道来进行放射粒子植入。应对病患位置偏移情况仍能够继续使用原有的3D打印导向板。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包括与人体外表面相契合的导向基板,所述导向基板设置有多个导向柱和多个辅助穿刺针道,所述导向柱中设置有穿刺孔,每个导向柱周围设置多个辅助穿刺针道。

    辅助穿刺针道是医务人员基于肿瘤情况,在导向柱的周围设置的应对肿瘤位置偏移或形状变化时,而进行使用的针道。通过合理设置辅助穿刺针道,使得手术中,在应对病患位置偏移情况仍能够继续使用原有的3D打印导向板,并针对病患位置进行准确穿刺发出放射粒子。避免了因病患位置偏移而使原有3D打印导向板无法使用的现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且延长了手术准备时间。

    进一步的,用于导向穿刺至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

    在进行手术时为了避开人体的血管和骨骼,导向柱的设置往往呈一定角度,以使穿刺针通过导向柱的导向作用穿刺至相应位置,同时不同位置的导向柱所穿刺的深度不同,即处于配合使用的CT扫描的不同层,当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将3D打印导向板中用于导向穿刺针穿刺至同一深度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也就是用于导向穿刺至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使医务人员能够直接获取位于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位置,而进行相应的穿刺手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手术,节省了手术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直径为1.00mm~2.50mm。

    本实用新型合理设置辅助穿刺针道的位置和大小,不影响3D打印导向板结构和原有导向柱导向功能,同时当病患位置发生偏移时仍对穿刺手术具有导向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呈线性排列;进一步的或者每个导向柱周围环绕设置2~20个辅助穿刺针道。

    进一步优选的,每个导向柱周围环绕设置有3或4个辅助穿刺针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定位孔能够与病人CT扫描时所设置的固定位置相契合,准确、快速实现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的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3个以上。

    3个以上的定位孔,能够有效满足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的准确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面与人体粘接,其另一面与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通过定位件在提高定位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复位的稳定性,对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患处连接起到辅助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定位件呈半球体,其水平面与人体粘接,曲面穿过所述定位孔。

    半球体定位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更科学合理,半球形的定位件的水平面通过粘胶与人体粘接,当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时,直接将曲面穿过定位孔,使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即可,使得3D打印导向板准确定位至人体患处,确保手术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与CT激光定位线相匹配的定位线。

    定位线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复位的精准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准确穿刺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线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线为凹线或凸线。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朝向人体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粘胶层。

    通过粘胶层能够实现3D打印导向板固定在人体相应位置,以使手术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且呈筛网状。

    呈筛网状的导向基板,在具有减少原料,减轻导向基本重量的同时,方便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时观察手术位置情况,以有效进行相应手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对于提高粒子植入手术精确性的巨大价值,它简化了肿瘤粒子植入的流程、减少手术时间,又减少手术风险,直接保证了精确的粒子定位和术前术后剂量学对比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骨穿针的几率,获得最佳的粒子空间布源。当进行手术时,如病患位置偏移或者肿瘤增大缩小,仍然能够继续使用原有打印的3D打印导向板,来进行相应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并准确穿刺病患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是一体;

    图中,

    1、导向基板;2、导向柱;3、辅助穿刺针道;4、连接线;5、定位孔;6、定位件;7、定位线;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如图1所示,包括与人体外表面相契合的导向基板1,所述导向基板设置有多个导向柱2和多个辅助穿刺针道3,所述导向柱中设置有穿刺孔,每个导向柱周围设置多个辅助穿刺针道。

    在进行使用时,医生先通过CT扫描术前计划,设计好进针路径,根据处方剂量计算每根针植入的粒子数目,达到根治肿瘤的剂量分布后提交计划。打印出与施术位置外表面相契合的3D打印导向板。术前对3D打印导向板进行消毒,测量每一颗粒子活度、装仓消毒。在手术中,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施术位置相复合,扫描CT确认模板位置是否无误,即病患位置因患者体位变化或者肿瘤扩缩引起的偏离,如无误直接通过导向柱进行穿刺;如有误则选择相应辅助穿刺针道进行穿刺,进行粒子植入。

    在3D打印导向板上设计辅助穿刺针道时,辅助穿刺针道分布于导向柱周围或者线性分布于导向基板上,解决了模板复位准确但病患位置因患者体位变化或者肿瘤扩缩引起的偏离,起到了实时修正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中心至所述穿刺孔的中心的距离可根据患处情况和特点来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用于导向穿刺至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4。

    在进行手术时为了避开人体的血管和骨骼,导向柱的设置往往呈一定角度,以使穿刺针通过导向柱的导向作用穿刺至相应位置,同时不同位置的导向柱所穿刺的深度不同,即处于配合使用的CT扫描的不同层,当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将3D打印导向板中用于导向穿刺针穿刺至同一深度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也就是用于导向穿刺至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线,使医务人员能够直接获取位于同一CT扫描层的导向柱位置,而进行相应的穿刺手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手术,节省了手术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直径为1.00~2.50mm。

    具体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直径为1.00mm、1.28mm、1.50mm、1.60mm、1.80mm、2.0mm或2.5mmm等,具体可根据施用手术工具和患者肿瘤大小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穿刺针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呈线性排列或者每个导向柱周围环绕设置2~20个辅助穿刺针道。

    辅助穿刺管道的具体分布情况和数量可根据患者的患处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导向柱周围环绕设置3或4个辅助穿刺针道。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5。

    在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时,多个定位孔与CT扫描时设置的固定位置相贴合,则3D打印导向板复合位置准确无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3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件6,所述定位件的一面与人体粘接,其另一面与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施术位置相复合前,将定位件的一面通过粘胶与人体相应的定位位置粘接,当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时,直接将另一面穿过定位孔,使3D打印导向板与定位件套接,从而使3D打印导向板确定位至人体患处,确保手术的准确度,并增加3D打印导向板的稳固性,避免在手术中3D打印导向板发生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件呈半球体,其水平面与人体粘接,曲面穿过所述定位孔。

    半球体定位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更科学合理,半球形的定位件的水平面通过粘胶与人体粘接,当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时,直接将曲面穿过定位孔,使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即可,使得3D打印导向板准确定位至人体患处,确保手术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与CT激光定位线相匹配的定位线7。

    在将3D打印导向板与人体相复合时,开启CT激光,使CT激光定位线与定位线相重合,则3D打印导向板复合位置准确无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线为凹线或凸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打印导向板使基于此板的粒子植入手术过程则更为简单。手术用时短,手术的流程简化了,手术风险和时间大大减少,粒子的植入定位也比目前的术中引导植入更为精确。术后的剂量分布和术前预计划的剂量分布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基板朝向人体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粘胶层。

    粘胶层的粘度与医用胶布的粘度相同,实现3D打印导向板固定在人体相应位置,且同时不会因为粘度过高在撕掉时对人体皮肤造成不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8且呈筛网状。

    在进行使用时医务人员可通过通孔观察手术进行情况,如有渗血也可进行相应擦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手术 打印 导向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261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