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33903.5 (22)申请日 2016.07.12 (73)专利权人 陈新艳 地址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十 堰市茅箭区人民北路62号) (72)发明人 陈新艳 王蕾 罗小玲 牛世坤 房先杰 刘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1M 5/178(2006.01) A61M 5/31(2006.01) A61M 5/31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2、 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 针, 包括针筒, 所述针筒的内腔套接有推杆, 所述 推杆的左侧设有活塞, 所述推杆的右侧设有按压 片, 所述按压片的内腔设有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 的外表面设有凹槽, 所述按压片左侧的两端设有 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 控制开关的左侧设有伸缩杆, 所述针筒的内表面 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 通过在固定块的内腔安装有控制开关, 其控制开 关控制伸缩杆的长短, 通过固定开关能够有效固 定滑动块的移动位置, 配合滑动块在滑槽表面移 动, 达到了易控制药量的精准的效果, 同时也大 大的。
3、加快了麻醉针注射的速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063505 U 2017.04.05 CN 206063505 U 1.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包括针筒(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筒(1)的内腔套接有推 杆(10), 所述推杆(10)的左侧设有活塞(17), 所述推杆(10)的右侧设有按压片(4), 所述按 压片(4)的内腔设有橡胶垫(16), 所述橡胶垫(1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15), 所述按压片(4) 左侧的两端设有固定块(18), 所述固定块(18)的内腔设有控制开关(2), 所述控制开关(2) 的左侧设有伸缩杆(3), 所述针筒(1)的内表面分别设有。
4、第一刻度线(5)和第二刻度线(6), 所述第一刻度线(5)和第二刻度线(6)的内侧均设有滑槽(13), 所述滑槽(13)的内腔设有滑 动块(8), 所述滑动块(8)的底部设有固定开关(9), 所述固定开关(9)的右侧设有插槽(7), 所述针筒(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指托(11), 所述针筒(1)的一侧设有麻醉刺针(12), 所 述麻醉刺针(12)的内腔设有出液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托(11)的外表 面设有指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麻醉刺针(12)呈 圆柱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片(4)为圆 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5)的内腔 设有指压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63505 U 2 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背景技术 0002 20世纪50年代, 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 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 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 麻醉学科和专 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迈进了现代麻醉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
6、特点表现在出现了大 量专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 由于麻醉工作范围与领域的扩展, 麻醉学又分支出亚学科, 随 着新理论、 新知识、 新技术的运用, 促进了麻醉学的现代化。 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麻醉针 的拇指按压部分都为一个平面, 在注射过程中, 由于手指打滑, 会导致无法有效的注入麻醉 针, 同时用量的多少不明确, 由于把握力度不确定, 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 需要重新扎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具备简单易把握力度的优 点, 解决了力度不确定和手指打滑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
7、包括 针筒, 所述针筒的内腔套接有推杆, 所述推杆的左侧设有活塞, 所述推杆的右侧设有按压 片, 所述推杆的左侧设有活塞, 所述按压片的内腔设有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的外表面设有凹 槽, 所述按压片左侧的两端设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控制开关的 左侧设有伸缩杆, 所述针筒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 所述第一刻度线 和第二刻度线的内侧均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的内腔设有滑动块, 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固 定开关, 所述固定开关的右侧设有插槽, 所述针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指托, 所述针筒的 一侧设有麻醉刺针, 所述麻醉刺针的内腔设有出液孔 0005 优选的, 所述指。
8、托的外表面设有指槽。 0006 优选的, 所述麻醉刺针呈圆柱形状。 0007 优选的, 所述按压片为圆形。 0008 优选的, 所述凹槽的内腔设有指压垫。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块的内腔安装有控制开关, 其控制开关控制伸缩杆的长 短, 通过固定开关能够有效固定滑动块的移动位置, 配合滑动块在滑槽表面移动, 达到了易 控制药量的精准的效果, 同时也大大的加快了麻醉针注射的速度。 0011 2、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片能够使拇指施力的限制, 通过凹槽能够有效避免拇指出 现打滑, 通过橡胶垫能够有效的使推杆进行缓冲作用, 由于针头顶。
9、端呈圆锥形, 避免了针头 在穿刺过程中带起患者身上肌肉的情况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 的剂量注射出现错误不精准, 手指打滑的问题, 适合推广使用。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63505 U 3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片的结构图。 0014 图中: 1针筒、 2控制开关、 3伸缩杆、 4按压片、 5第一刻度线、 6第二刻度线、 7插槽、 8 滑动块、 9固定开关、 10推杆、 11指托、 12麻醉刺针、 13滑槽、 14出液孔、 15凹槽、 16橡胶垫、 17 活塞、 1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
1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科手持式麻醉针, 包括针 筒1, 针筒1的内腔套接有推杆10, 推杆10的左侧设有活塞17, 推杆的10右侧设有按压片4, 按 压片4为圆形, 按压片4的内腔设有橡胶垫16, 通过橡胶垫16能够有效的使推杆10进行缓冲 作。
11、用, 橡胶垫1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15, 凹槽15的内腔设有指压垫, 通过凹槽15能够有效避免 拇指出现打滑, 按压片4左侧的两端设有固定块1, 通过固定块18能有效的固定伸缩杆3, 起 到良好的稳定作用, 固定块18的内腔设有控制开关2, 控制开关2的左侧设有伸缩杆3, 针筒1 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5和第二刻度线6, 第一刻度线5和第二刻度线6的内侧均设有 滑槽13, 滑槽13的内腔设有滑动块8, 滑动块8的底部设有固定开关9, 控制开关2控制伸缩杆 3的长短, 通过固定开关9能够有效固定滑动块8的移动位置, 达到了易控制药量的精准的效 果, 固定开关9的右侧设有插槽7, 针筒1的顶部和。
12、底部分别设有指托11, 指托11的外表面设 有指槽, 方便手持, 针筒1的一侧设有麻醉刺针12, 麻醉刺针12呈圆柱形状, 且麻醉刺针12的 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避免了在穿刺过程中带起患者身上肌肉的情况发生, 从而减轻了患者 的治疗痛苦, 麻醉刺针12的内腔设有出液孔14。 0017 工作原理: 使用时, 将需要注射的药量放入针筒1, 通过控制开关2, 控制伸缩杆3的 长短, 配合滑动块8在滑槽13水平运动, 使伸缩杆3推进插槽7, 完成定量的注射, 在按压片4 处设置了凹槽15和橡胶垫16, 增加了拇指位置处的施力限制, 把握力度的精准。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63505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06350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