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负压引流管.pdf

  • 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8522020
  • 上传时间:2020-08-0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10.0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716155.X

    申请日:

    20160708

    公开号:

    CN206063469U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 1/00

    主分类号:

    A61M 1/00

    申请人:

    吉林市中心医院

    发明人:

    杨兵,王岩,郭志云

    地址: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南京街4号

    优先权:

    CN201620716155U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传林;臧广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负压引流管,它包括引流袋、下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所述引流袋与下端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其特点是:还包括负压体,所述负压体置于上端引流管和下端引流管之间,负压体的上端件与上端引流管连接,负压体的下端件与下端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使用时,引流时,患者的体腔液体通过上端引流管、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的引流通道流入引流袋,当引流管因有血块堵塞导致引流不畅时,先拉开气囊,再松开气囊,活塞的下端下移,由于密封环的密封作用形成负压,体内液体被负压吸引向下流出,当气囊恢复自然状态,吸引流出的体液将堵塞处冲开,引流管通道重新通畅进入引流状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负压引流管,它包括引流袋、下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所述引流袋与下端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负压体,所述负压体置于上端引流管和下端引流管之间,负压体的上端件与上端引流管连接,负压体的下端件与下端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上端引流管、负压体、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引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负压体的结构是:它包括上端件、下端件、气囊、活塞和密封环,所述上端件和下端件均为管状体,下端件内壁的下部轴向设置若干个用于流过液体的体液过流孔、且与下端引流管连通,所述气囊置于上端件和下端件之间,气囊的两端分别与上端件和下端件连接,所述活塞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变径柱状体,活塞的上端设置轴向过流孔,活塞的中间变径处设置若干个径向过流孔,轴向过流孔与若干个径向过流孔同时连通以流过液体,活塞同时置于上端件、气囊和下端件内,活塞的上端与上端件内壁固连,活塞的下端与下端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置于活塞的下端与下端件内壁之间、套接在活塞下端的柱面上,负压体活塞的轴向过流孔和径向过流孔、负压体下端件的体液过流孔构成负压体的过流通道,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与上端引流管、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引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与上端件的固连方式为粘接固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下端柱面的厚度小于下端件内壁下部设置的体液过流孔的长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患者胸、腹腔手术后,经常会有渗出,所以术后通常要放置引流管,利于渗出液及血液流出现有技术的引流管通常因有血块堵塞、液体少或引流管的位置改变等原因导致引流不畅,不能将体腔液体全部引出。以往发生这种情况,临床常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或挤压引流管使其产生少量负压,利于引流液引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非常麻烦,反复通管增加病人痛苦而且增加体腔感染的可能性,挤压引流管的作用非常有限,其原因是因为引流管一般弹性差,硬度高,负压产生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负压引流管,能够在引流管通常因有血块堵塞或引流管的位置改变等原因导致引流不畅时,通过引流管中间安装了富有弹性的负压装置,疏通引流管,将体腔液体全部引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负压引流管,它包括引流袋、下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所述引流袋与下端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负压体,所述负压体置于上端引流管和下端引流管之间,负压体的上端件与上端引流管连接,负压体的下端件与下端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上端引流管、负压体、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引流通道。

    所述负压体的结构是:它包括上端件、下端件、气囊、活塞和密封环,所述上端件和下端件均为管状体,下端件内壁的下部轴向设置若干个用于流过液体的体液过流孔、且与下端引流管连通,所述气囊置于上端件和下端件之间,气囊的两端分别与上端件和下端件连接,所述活塞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变径柱状体,活塞的上端设置轴向过流孔,活塞的中间变径处设置若干个径向过流孔,轴向过流孔与若干个径向过流孔同时连通以流过液体,活塞同时置于上端件、气囊和下端件内,活塞的上端与上端件内壁固连,活塞的下端与下端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置于活塞的下端与下端件内壁之间、套接在活塞下端的柱面上,负压体活塞的轴向过流孔和径向过流孔、负压体下端件的体液过流孔构成负压体的过流通道,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与上端引流管、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引流通道。

    所述活塞与上端件的固连方式为粘接固连。

    所述活塞下端柱面的厚度小于下端件内壁下部设置的体液过流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正常引流时,患者的体腔液体通过上端引流管、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的引流通道流入引流袋,当引流管因有血块堵塞、液体少、压力低的原因导致引流不畅时,先拉开气囊,活塞的下端上移至下端件的上部,由于密封环的密封作用,负压体活塞的轴向过流孔和径向过流孔与负压体下端件的体液过流孔被阻断,负压体的过流通道关闭,再松开气囊,活塞的下端下移,由于密封环的密封作用形成负压,体腔液体被负压吸引向下流出,当气囊恢复自然状态,吸引流出的体腔液体将堵塞处冲开,沿上端引流管、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的引流通道流入引流袋,引流管通道重新通畅进入引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负压体的过流通道与上端引流管、下端引流管和引流袋构成的引流通道能够在平时进行引流,当引流管因有血块堵塞、液体少、压力低的原因导致引流不畅时,通过拉开气囊和松开气囊的简单操作,将堵塞处冲开,疏通引流管。具有减少患者痛苦、防止术后感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体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体的拉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上端引流管, 2 负压体, 3 下端引流管, 4 引流袋, 2-1 上端件, 2-2 活塞, 2-3 气囊, 2-4 密封环, 2-5 下端件, 2-6 体液过流孔, 2-7 径向过流孔, 2-8 轴向过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5, 本实施例一种负压引流管,它包括引流袋4、下端引流管3、上端引流管1,所述引流袋4与下端引流管3的一端连接,还包括负压体2,所述负压体2置于上端引流管1和下端引流管3之间,负压体2的上端件2-1与上端引流管1连接,负压体2的下端件2-5与下端引流管3的另一端连接,上端引流管1、负压体2、下端引流管3和引流袋4构成引流通道。

    所述负压体2的结构是:它包括上端件2-1、下端件2-5、气囊2-3、活塞2-2和密封环2-4,所述上端件2-1和下端件2-5均为管状体,下端件2-5内壁的下部轴向设置若干个用于流过液体的体液过流孔2-6、且与下端引流管3连通,所述气囊2-3置于上端件2-1和下端件2-5之间,气囊2-3的两端分别与上端件2-1和下端件2-5连接,其连接的方式为粘接固连,所述活塞2-2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变径柱状体,活塞2-2的上端设置轴向过流孔2-8,活塞2-2的中间变径处设置一个径向过流孔2-7,轴向过流孔2-8与径向过流孔2-7连通以流过液体,活塞2-2同时置于上端件2-1、气囊2-3和下端件2-5内,活塞2-2的上端与上端件2-1内壁固连,其固连方式为粘接固连,活塞2-2下端柱面的厚度小于下端件2-5内壁下部设置的体液过流孔2-6的长度,活塞2-2的下端与下端件2-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2-4置于活塞2-2的下端与下端件2-5内壁之间、套接在活塞2-2下端的柱面上,负压体2活塞2-2的轴向过流孔2-8和径向过流孔2-7、负压体2下端件2-5的体液过流孔2-6构成负压体2的过流通道,负压体2的过流通道与上端引流管1、下端引流管3和引流袋4构成引流通道。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是:正常引流时,患者的体腔液体通过上端引流管1、负压体2的过流通道、下端引流管3和引流袋4构成的引流通道流入引流袋4,当引流管因有血块堵塞、液体少、压力低的原因导致引流不畅时,先施加力F1拉开气囊2-3,活塞2-2的下端上移至下端件2-5的上部,由于密封环2-4的密封作用,负压体2活塞2-2的轴向过流孔2-8和径向过流孔2-7与负压体2下端件2-5的体液过流孔2-6被阻断,负压体2的过流通道关闭,然后再施加力F2压回气囊2-3,活塞2-2的下端下移,由于密封环2-4的密封作用形成负压,体腔液体被负压吸引向下流出,当气囊2-3恢复自然状态,吸引流出的体腔液体将堵塞处冲开,沿上端引流管1、负压体2的过流通道、下端引流管3和引流袋4构成的引流通道流入引流袋4,引流管通道重新通畅进入引流状态。

    关 键  词:
    一种 引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负压引流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220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