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8521090
  • 上传时间:2020-08-02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36.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21654.8

    申请日:

    20151118

    公开号:

    CN205235162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6/04,A61B34/20

    主分类号:

    A61M36/04,A61B34/20

    申请人:

    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和佳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晓玲,陈庆辉,胡琰琰,刘方义,陈作,谢波,梁萍,陈刚

    地址:

    51903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宝盛路5号

    优先权:

    CN201520921654U

    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焕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包括穿刺套针、中空的粒子顶针和电磁定位组件,所述穿刺套针包括中空的内针和前后贯通的外针,内针可插拔地置于外针内,内针的前端封闭,内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的前端封闭,粒子顶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在与外针配合使用时可活动地置于外针内;所述电磁定位组件包括电磁定位传感器,电磁定位传感器可插拔地置于内针内或粒子顶针内。本实用新型能实时、客观地定位植入粒子的空间位置,使粒子布放更准确,并能降低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套针、中空的粒子顶针和电磁定位组件,所述穿刺套针包括中空的内针和前后贯通的外针,内针可插拔地置于外针内,内针的前端封闭,内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的前端封闭,粒子顶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在与外针配合使用时可活动地置于外针内;所述电磁定位组件包括电磁定位传感器,电磁定位传感器可插拔地置于内针内或粒子顶针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包括中空的内针管和前后贯通的内针基座,内针管的前端封闭,内针管的后端与内针基座的前端相通连接;所述外针包括前后贯通的外针管和前后贯通的外针基座,外针管的后端与外针基座的前端相通连接;所述内针置于所述外针内时,内针的内针基座与外针的外针基座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地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的后端,当电磁定位传感器置于内针内时连接座与内针基座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内针基座的后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第二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顶针包括中空的顶针管和前后贯通的顶针基座,顶针管的前端封闭,顶针管的后端与顶针基座的前端相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地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的后端,当电磁定位传感器置于粒子顶针内时连接座与顶针基座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头,顶针基座的后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第三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3、4、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与电磁定位传感器连接的电缆线,连接座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和电缆线上以固定电磁定位传感器和电缆线的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 子植入套针,上述介入手术可以为三维手术或超声手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超声引导或三维影像引导粒子植入手术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 一般在术前都有一个完善的粒子植入计划,但在术中放置粒子时因植入针尖显 示困难、粒子空间位置不易定位而使得粒子布放位置达不到术前计划的要求, 且无法实时评估手术,手术效果不理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现有的放射粒 子植入手术中的粒子顶针只能起到把粒子顶入病灶的作用而没有指示粒子所在 位置的功能,而在实施粒子植入手术中情况较复杂,医生不能及时发现错位布 放的粒子,并修正手术计划,严重影响粒子植入手术的效果。可见,在临床亟 需解决对粒子布放手术过程进行实时追踪、判断并修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 子植入套针,能实时、客观地定位植入粒子的空间位置,使粒子布放更准确, 并能降低使用成本。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包括穿刺套针、中空的 粒子顶针和电磁定位组件,所述穿刺套针包括中空的内针和前后贯通的外针, 内针可插拔地置于外针内,内针的前端封闭,内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 的前端封闭,粒子顶针的后端设有开口,粒子顶针在与外针配合使用时可活动 地置于外针内;所述电磁定位组件包括电磁定位传感器,电磁定位传感器可插 拔地置于内针内或粒子顶针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穿刺套针中、粒子顶针分别可插拔 地置入电磁定位传感器进行配合使用,根据电磁定位原理可以计算出电磁定位 传感器与超声探头相对的空间位置,从而实时地跟踪穿刺套针的针尖、粒子顶 针的针尖位置,将针尖的三维空间位置实时显示在超声图像中,使穿刺套针的 穿刺路径更清晰,能够更准确、有效地穿刺到目标位置,避免因穿刺套针的针 尖观察不清晰而造成穿刺位置偏差;使粒子在三维空间上放置更准确,避免因 粒子放置偏、间距不当而造成放射剂量冷区,影响治疗效果。另外,电磁定位 组件与穿刺套针、粒子顶针的连接均设计为可分离,以及将内针的前端和粒子 顶针的前端设计为封闭,使得电磁定位组件在使用中不与手术目标直接接触, 电磁定位组件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内针包括中空的内针管和前后贯通的内针基座,内 针管的前端封闭,内针管的后端与内针基座的前端相通连接;所述外针包括前 后贯通的外针管和前后贯通的外针基座,外针管的后端与外针基座的前端相通 连接;所述内针置于所述外针内时,内针的内针基座与外针的外针基座配合连 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地连接在 电磁定位传感器的后端,当电磁定位传感器置于内针内时连接座与内针基座配 合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内针基座的后端 设有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第二接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粒子顶针包括中空的顶针管和前后贯通的顶针基座, 顶针管的前端封闭,顶针管的后端与顶针基座的前端相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地连接在 电磁定位传感器的后端,当电磁定位传感器置于粒子顶针内时连接座与顶针基 座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头,顶针基座的后端设有 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第三接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磁定位组件还包括与电磁定位传感器连接的电缆 线,连接座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和电缆线上以固定电磁定位传感器和电缆线 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针的内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针的外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针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顶针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定位组件与穿刺套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定位组件与穿刺套针组合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定位组件与粒子顶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定位组件与粒子顶针组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包 括穿刺套针1、中空的粒子顶针2和电磁定位组件3,穿刺套针1包括中空的内 针11和前后贯通的外针12,内针11可插拔地置于外针12内,内针11的前端 封闭,内针11的后端设有开口110;粒子顶针2的前端封闭,粒子顶针2的后 端设有开口20,粒子顶针2在与外针12配合使用时可活动地置于外针12内; 电磁定位组件3包括电磁定位传感器31,电磁定位传感器31根据实际需要可插 拔地置于内针11内或粒子顶针2内。

    其中,内针11包括中空的内针管111和前后贯通的内针基座112,内针管 111的前端封闭,内针管111的后端与内针基座112的前端相通连接,内针基座 112的后端设有上述开口110。外针12包括前后贯通的外针管121和前后贯通 的外针基座122,外针管121的后端与外针基座122的前端相通连接。内针11 置于外针12内时,内针11的内针基座112与外针12的外针基座122配合连接。

    粒子顶针2包括中空的顶针管21和前后贯通的顶针基座22,顶针管21的 前端封闭,顶针管21的后端与顶针基座22的前端相通连接,顶针基座22的后 端设有上述开口20。

    电磁定位组件3还包括连接座32,连接座32固定地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 31的后端,当电磁定位传感器31置于内针11内时连接座32与内针基座112配 合连接,当电磁定位传感器31置于粒子顶针2内时连接座32与顶针基座22配 合连接。电磁定位组件3与内针11、粒子顶针2均采用后端连接,此种后端连 接方式的结构便于组装及不会影响前端的使用。

    连接座32与内针基座112或顶针基座22的配合连接结构具体为:连接座 32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头321,内针基座112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接头321配合连 接的第二接头1121,顶针基座22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接头321配合连接的第三接 头221。

    上述电磁定位组件3还包括与电磁定位传感器31连接的电缆线33,连接座 32连接在电磁定位传感器31和电缆线33上以固定电磁定位传感器31和电缆线 33的连接。

    上述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的应用是:

    1、先组装分离的穿刺套针1和电磁定位组件3时,内针11插接于外针12 内,电磁定位组件3中的电磁定位传感器31插于内针11内,通过连接座32的 第一接头321与内针基座112的第二接头1121对接、拧紧固定,形成穿刺套针 1和电磁定位组件3的连接配合,即可使用;

    2、组装分离的粒子顶针2和电磁定位组件3时,电磁定位组件3中的电磁 定位传感器31插于粒子顶针2内,通过连接座32的第一接头321与顶针基座 22的第三接头221对接、拧紧固定,形成粒子顶针2和电磁定位组件3的连接 配合,即可使用;

    3、在利用装有电磁定位组件3的穿刺套针1进行穿刺时,根据电磁定位原 理可以计算出电磁定位传感器31与超声探头相对的空间位置,从而实时地跟踪 穿刺套针1的针尖位置,将针尖的三维空间位置实时显示在超声图像中,使穿 刺路径更清晰,能够更准确、有效地穿刺到目标位置,避免因针尖观察不清晰 而造成穿刺位置偏差。

    在完成有效地穿刺到目标位置后,将内针11从外针12中拔出,将粒子放 入外针12内,然后用装有电磁定位组件3的粒子顶针2置于外针12中并顶住 粒子,粒子顶针2的端部位置即为粒子所在的位置,在利用粒子顶针2推动粒 子移动时,根据电磁定位原理可以计算出电磁定位传感器31与超声探头相对的 空间位置,从而实时地跟踪粒子顶针2的针尖位置,将针尖的三维空间位置实 时显示在超声图像中,使粒子在三维空间上放置更准确,避免了因粒子放置偏、 间距不当而造成放射剂量冷区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快速地对放射性粒子 植入手术结果进行有效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穿刺套针1、粒子顶针2都是要求一次 性使用;因此,本设计人在设计时,将电磁定位组件3与穿刺套针1、粒子顶针 2的连接均设计为可分离,以及将内针11的前端和粒子顶针2的前端设计为封 闭,使得电磁定位组件3在使用中不与手术目标直接接触,电磁定位组件3可 以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 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介入 手术 电磁 定位 导航 粒子 植入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介入手术的电磁定位导航粒子植入套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210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