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加湿器及使用该加湿器的呼吸装置.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518061
  • 上传时间:2020-08-0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40.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521171.6

    申请日:

    20100908

    公开号:

    CN201768243U

    公开日:

    2011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0,A61M16/16

    主分类号:

    A61M16/00,A61M16/16

    申请人:

    新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池威震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湖口乡新竹工业区工业五路23号

    优先权:

    CN20102052117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志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加湿器,包括水杯、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适于提供热能至水杯内的加热模块。水杯具有储水空间与位于储水空间上方并连通储水空间的气体流动空间,且水杯设有连通气体流动空间的进气口及出气口。进气管道设置于水杯的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水杯的侧壁弯折。进气管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邻近进气口,第二端位于气体流动空间内。出气管道设置于水杯的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水杯的侧壁弯折。出气管道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位于气体流动空间内,第四端邻近出气口。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使用该加湿器的呼吸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器包括一水杯、一进气管道、一出气管道及一加热模块;该水杯具有一储水空间与位于该储水空间上方并连通该储水空间的一气体流动空间,且该水杯设有连通该气体流动空间的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该进气管道设置于该水杯的该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该水杯的一侧壁弯折,该进气管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邻近该进气口,该第二端位于该气体流动空间内;该出气管道,设置于该水杯的该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该水杯的该侧壁弯折,该出气管道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第三端位于该气体流动空间内,该第四端邻近该出气口;该加热模块适于提供热能至该水杯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气管道位于该进气管道与该水杯的一顶壁之间,该出气口设于该水杯的该顶壁,而该进气口设于该水杯的该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道位于该出气管道与该水杯的一顶壁之间,该进气口设于该水杯的该顶壁,而该出气口设于该水杯的该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道位于该出气管道与该水杯的该侧壁之间,且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设于该水杯的一顶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气管道位于该进气管道与该水杯的该侧壁之间,且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设于该水杯的一顶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模块包括一导热底盘以及一加热件,该水杯配置于该导热底盘上,该加热件与该导热底盘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模块包括一温度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气管道及该进气管道沿圆形轨迹或多边形轨迹弯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道的该第一端经由该进气口而延伸至该水杯外,该出气管道的该第四端经由该出气口而延伸至该水杯外。 10.一种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呼吸装置包括一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器、一气体供应器及一面罩管道;该气体供应器连通该加湿器的该进气管道的该第一端;该面罩管道连通该加湿器的该出气管道的该第四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加湿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呼吸装置的加湿器以及使用该加湿器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续阳压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所使用的加湿器是针对倾倒时防止水倒灌回CPAP或从使用者面罩端流出提出的种种设计。传统技术的防水设计多数针对水杯内部空间设计各种挡板,并且配合预留的内部空间,以便在加湿器倾倒时阻止水流出造成CPAP损坏或使用者不适。但是,这类方式必须预留较水体积将近一倍的预留空间才能有效达成防溢流功能,所以在空间设计问题上有先天性缺陷待克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以有效缩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呼吸装置,其加湿器具有体积较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水杯、进气管道、出气管道以及加热模块。水杯具有储水空间与位于储水空间上方并连通储水空间的气体流动空间,且水杯设有连通气体流动空间的进气口及出气口。进气管道设置于水杯的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水杯的侧壁弯折。进气管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邻近进气口,第二端位于气体流动空间内。出气管道设置于水杯的气体流动空间内,且绕着水杯的侧壁弯折。出气管道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位于气体流动空间内,第四端邻近出气口。加热模块适于提供热能至该水杯内。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呼吸装置,包括气体供应器、面罩管道以及上述的加湿器。气体供应器连通加湿器的进气管道的第一端,而面罩管道连通加湿器的出气管道的第四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出气管道位于进气管道与水杯的顶壁之间,出气口设于水杯的顶壁,而进气口设于水杯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管道位于出气管道与水杯的顶壁之间,进气口设于水杯的顶壁,而出气口设于水杯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管道位于出气管道与水杯的侧壁之间,且进气口与出气口设于水杯的顶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出气管道位于进气管道与水杯的侧壁之间,且进气口与出气口设于水杯的顶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加热模块包括导热底盘及加热件。水杯配置于导热底盘上,而加热件与导热底盘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加热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出气管道及进气管道沿圆形轨迹或多边形轨迹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管道的第一端经由进气口而延伸至水杯外,出气管道的第四端经由出气口而延伸至水杯外。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因采用设于水杯的储水空间上方并沿水杯侧壁弯折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水杯内部和外部,所以在加湿器倾倒时,水杯中的水仅有少部份会向外部(如呼吸器或使用者面罩端)溢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水溢流的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所以可有效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的体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呼吸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湿器的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加湿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加湿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加湿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器及使用该加湿器的呼吸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呼吸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而图2是图1中加湿器的进气管道与出气管道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呼吸装置100可为连续阳压呼吸装置,但不以此为限。此呼吸装置100包括气体供应器110、面罩管道120与加湿器200。气体供应器110与面罩管道120分别连接至加湿器200。面罩管道120的另一端可连接至供使用者配戴的面罩。

    上述的加湿器200包括水杯210、进气管道220、出气管道230以及适于提供热能至水杯210内的加热模块240。水杯210具有储水空间S1与位于储水空间S1上方并连通储水空间S1的气体流动空间S2,且水杯210设有连通气体流动空间S2的进气口212及出气口214。进气管道220设置于水杯210的气体流动空间S2内,且绕着水杯210的侧壁216弯折。进气管道220具有第一端222与第二端224,第一端222邻近进气口212,第二端224位于气体流动空间S2内。出气管道230也设置于水杯210的气体流动空间S2内,且绕着水杯210的侧壁216弯折。出气管道230具有第三端232与第四端234,第三端232位于气体流动空间S2内,第四端234邻近出气214。此外,上述的气体供应器110连通进气管道220的第一端222,而面罩管道120连通出气管道230的第四端234。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管道230例如是位于进气管道220与水杯210的顶壁218之间,出气口214例如是设于水杯210的顶壁218,而进气口212例如是设于水杯210的侧壁216。进气管道220的第二端224例如是与出气管道230的第三端232相邻。此外,出气管道230及进气管道220可沿圆形轨迹或多边形轨迹弯折,而图2是以圆形轨迹为例。出气管道230及进气管道220的弯折轨迹可与水杯210的形状相配合。举例来说,当水杯210为圆柱体时,出气管道230及进气管道220可沿圆形轨迹弯折。另外,进气管道220的第一端222例如是经由进气口212而延伸至水杯210外,出气管道230的第四端234例如是经由出气口214而延伸至水杯210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管道220的第一端222可连接至进气口212但不延伸至水杯210外,而出气管道230的第四端234可连接至出气口214但不延伸至水杯210外。

    上述的加热模块240例如包括导热底盘242及加热件244。水杯210配置于导热底盘242上,而加热件244与导热底盘242接触。加热件244可通过导热底盘242对水杯210及水杯210内的水加热,以使水杯210内的水变成水蒸气,进而使气体流动空间S2内充满水蒸气。此外,加热模块240可包括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以感测水杯210内的水温,进而让加热件244可在水温到达默认温度后停止加热。当然,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得知,加热模块240会具有电性连接至加热件244及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单元(图未示),以达到自动停止加热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呼吸装置100中,气体供应器110所提供的气体(如阳压气体)会经由进气管道220的第一端222进入进气管道220内,并从进气管道220的第二端224离开进气管道220,以与水蒸气混合。接着,经过加湿后的气体会经由出气管道230的第三端232进入出气管道230内,并经由出气管道230的第四端234流至面罩管道120及面罩,接着再流入用户的呼吸系统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气管道220与出气管道230均绕着水杯210的侧壁216弯折,所以当加湿器200倾倒时,仅进气管道220与出气管道230中的少部份水会流出,所以可避免大量的水溢出至气体供应器110或经由面罩管道120及面罩而流入用户的呼吸系统内。如此,可防止气体供应器110因大量的水流入其内而损坏,还可防止大量的水流入用户的呼吸系统而造成用户的不适或危及使用者的安全。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防水溢流的进气管道220与出气管道230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所以可有效减少加湿器100的体积,而呼吸装置200的体积也可随之缩减。

    需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的出气管道230是位于进气管道220与水杯210的顶壁218之间,但进气管道220与出气管道230的位置可互换。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进气管道220位于出气管道230与水杯210的顶壁218之间,而进气口212设于水杯210的顶壁218,且出气口214设于水杯210的侧壁216。

    上述的进气管道220与出气管道230除了可如图1与图3所示的上下层设置外,也可为内外层设置。如图4与图5所示,出气管道230位于进气管道220与水杯210的侧壁216之间,且进气口212与出气口214设于水杯210的顶壁218。当然,图4与图5的出气管道230与进气管道220的位置也可互换。即如图6与图7所示,进气管道220位于出气管道230与水杯210的侧壁216之间,且进气口212与出气口214设于水杯210的顶壁2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加湿器 使用 呼吸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加湿器及使用该加湿器的呼吸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180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