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胃管.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111792.6 (22)申请日 2015.12.28 A61M 25/10(2013.01) A61M 3/02(2006.01) A61J 15/00(2006.01) A61M 3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经纬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 91 号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儿科) (72)发明人 王经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江娟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胃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 包括进液管、 紧。
2、贴 进液管设置的出液管和包裹于进液管和出液管外 壁上的气囊 ; 进液管插入端的头端为球冠形, 进 液管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 ; 出液管的插入 端的顶端为斜截面, 沿插入方向, 进液管插入端的 头端突出于出液管插入端的顶端 ; 气囊的尾端设 有开口, 与开口连接设有气管, 气管的尾端设有充 气单元, 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支管, 支管上设有出气 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 冲洗液和排除液 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行,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患 者痛苦小, 操作时间短 ; 气囊既可固定进液管和 出液管, 又可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流 ; 出 液管设置控制阀, 不用抽胃液时将出液管密闭, 避 免空气进。
3、入患者的胃部, 减少患者痛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39819 U 2016.06.29 CN 205339819 U 1.一种胃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液管(1)、 紧贴所述进液管(1)设置的出液管(2)和包 裹于所述进液管(1)和出液管(2)外壁上的气囊(3);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为球冠形,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 (7); 所述出液管(2)的插入端的顶端为斜截面, 沿插入方向,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 突出于所述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
4、 所述气囊(3)的尾端设有开口, 与所述开口连接设有气管, 所述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气单 元(4), 所述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支管, 所述支管上设有出气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2)上靠近尾端处设有控制阀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2)尾端连接设有抽液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1)的外壁上设有 深度标记(8)。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9819 U 2 一种胃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胃管。 背景。
5、技术 0002 根据现有技术, 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 一般用于食物中毒 的急救处理, 应急性洗胃或者鼻饲, 现在市售的普通胃管一般为单腔管的结构形式, 由于进 液和排污都要通过同一个管道, 尤其在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时, 洗胃液充入到胃内后 并不能主动排出, 通常需要在胃腔充盈后, 借助呕吐反射排出, 如此反复操作, 无疑会增加 患者的痛苦, 也同时延长了抢救的时间, 给患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危险性后果; 而当用于鼻 饲时, 仅具有一个单腔管的胃管, 其管腔很容易发生堵塞, 这样势必需要拔出后重新插入, 而反复的拔出和插入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不仅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也。
6、同时给医护人 员增加的工作的负担和劳动的强度。 0003 另外为了实现胃管在人体内的固定, 目前通常采用在鼻翼处贴胶布进行胃管的固 定, 该固定方法不牢固, 易松动。 0004 然而对于现有的双管道胃管, 其出液管直接插入胃部, 不需要抽取胃液时空气易 进入患者的胃部, 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管。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胃管, 包括进液管1、 紧贴所述进液管1设置的出液管2和包裹于所述进液管1 和出液管2外壁上的气囊3; 0008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为球冠形, 所述进液管。
7、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7; 0009 所述出液管2的插入端的顶端为斜截面, 沿插入方向,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 突出于所述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 0010 所述气囊3的尾端设有开口, 与所述开口连接设有气管, 所述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气 单元4, 所述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支管, 所述支管上设有出气阀5。 0011 气囊3通过充气单元4充气膨胀后将进液管1和出液管2定位在胃窦中, 胃管通过出 气阀5放掉气囊3中的气体后而被取出。 0012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顶端和头端均是指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 0013 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优选球冠形, 且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 以增 加冲洗液的冲。
8、洗范围, 减轻冲洗液对胃粘膜的冲击力度。 0014 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优选斜截面, 以减轻突出的出液管2对体内组织的影响, 便 于胃管安全、 快速地插入胃腔。 0015 而且双管道设计,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可根据情况同时进行或间隔 进行, 患者痛苦小, 操作时间短;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9819 U 3 行,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16 气囊3可包括使用膨胀介质使锚定件膨胀, 以将气囊3楔入胃的内表面之间或定位 在胃窦中的弹性物质。 0017 所述出液管2上靠近尾端处设有控制阀6。 0018 所述出液管2。
9、尾端连接设有抽液泵。 0019 出液管2设置控制阀6, 不用抽胃液时将出液管2密闭, 避免空气进入患者的胃部, 减少患者痛苦。 0020 所述锚定件3为气囊, 所述锚定件3的尾端接充气单元4和出气阀5。 0021 由于膨胀的气囊3占去了进液管1、 出液管2与食道管之间的空隙, 使得胃内的内容 物无法通过食道, 有效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流, 进而有效避免了呼吸道误吸胃内容 物产生的种种威胁, 更为安全可靠, 相对于现有技术, 使用气囊3占去空隙的方式, 将进液管 1和出液管2固定, 同时也减少了进液管1和出液管2的移动空间, 使得胃管不易上下移动, 固 定牢固, 不易松动。 0022 所述进。
10、液管1的外壁上设有深度标记8。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双管道设计,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可 根据情况同时进行或间隔进行, 患者痛苦小, 操作时间短;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 出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行,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 锚定件的设置使得胃管不易上下移动, 固 定牢固, 不易松动, 而且使得胃内的内容物无法通过食道, 有效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 流, 进而有效避免了呼吸道误吸胃内容物产生的种种威胁; 3、 出液管设置控制阀, 不用抽胃 液时将出液管密闭, 避免空气进入患者的胃部, 减少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
11、25 图中: 1、 进液管; 2、 出液管; 3、 气囊; 4、 充气单元; 5、 出气阀; 6、 控制阀; 7、 喷孔; 8、 深度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管, 包括进液管1、 紧贴所述进液管1设置的 出液管2和包裹于进液管1和出液管2外壁上的气囊3; 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为球冠形, 进液 管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7; 出液管2的插入端的顶端为斜截面, 沿插入方向, 进液管1 插入端的头端突出于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 气囊3的尾端设有开口, 与开口连接设有气管, 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气单元4, 所述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支管, 支管上设有出气阀5。 00。
12、27 双管道设计,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可根据情况同时进行或间隔进 行, 患者痛苦小, 操作时间短; 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行,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进液管1插入端的顶端采用球冠形, 且进液管插入端的顶端开有若干喷 孔7, 增加了冲洗液的冲洗范围, 减轻冲洗液对胃粘膜的冲击力度。 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采 用斜面, 以减轻突出的出液管2对体内组织的影响, 便于胃管安全、 快速地插入胃腔。 而且气 囊3通过充气单元4充气膨胀后将进液管1和出液管2定位在胃窦中, 胃管通过出气阀5放掉 气囊3中的气体后而被取出, 由于膨胀的气囊占去了进液管1、 出液管2与食道管之间。
13、的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9819 U 4 隙, 使得胃内的内容物无法通过食道, 可有效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流, 进而有效避免 了呼吸道误吸胃内容物产生的种种威胁, 更为安全可靠。 0028 气囊3使得胃管不易上下移动, 固定牢固, 不易松动, 其大小需与食道管相适应, 进 液管1的管径大于出液管2的管径, 不但可以有效节约原材料, 而且进液管1的管径略大, 便 于进液管1内的内容物的排出。 0029 为了避免空气进入患者的胃部, 减少患者痛苦, 在出液管2的尾端设置控制阀6和 抽液泵。 0030 为了便于防止胃管进入胃部过长, 便于检测其进入深度, 在所述进液管1。
14、的外表面 至少一部分设有深度标记8。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 清洁并润滑鼻腔, 将病人的头向 后仰, 将胃管与鼻孔呈60 角插入, 继续插入至鼻咽部; 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 沿着胃 管外壁滴注l-2mL灭菌石蜡油, 将患者头部托起, 使其下颌紧贴胸壁, 以增加咽喉部弧度, 便 于胃管沿后壁滑行, 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 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 长度后固定, 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0032 按传统方法插管, 从耳垂至鼻尖至剑突, 插入长度为45-55cm, 观察者从鼻尖至耳 垂加发迹至剑突, 插入长度为55-68cm。 人体解剖显。
15、示, 食管长25-30cm, 咽部长度为12cm, 鼻 部长度为8cm, 总长度为45-50cm, 胃管远端侧孑距顶端距离为2.5, 传统插管长度, 从解剖角 度分析, 胃管侧孔不能全进入胃内, 胃管顶端仅达贲门下, 最多到达胃体部, 胃内液体不能 完伞引出, 影响胃肠减压效果。 胃肠减, 管侧孔全部进入胃内的深度为55-60cm, 要使导管侧 扎完全到达胃内, 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 插管深度必须55cm以上。 将插管长度增加13cm, 达 到55-68cm, 胃管的顶端可达胃底部, 胃管侧扎全部在胃内, 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 患者腹胀 明显减轻, 说明胃肠减压插管深度至55-68cm, 引流。
16、效果优于传统插管深度, 病人的临床症 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因此在插胃管的时候可根据进液管上面的深度标记进行深度判定。 0033 胃管插入成功后, 需将胃管妥善固定, 方法为: 通过充气球4向气囊3内充气, 直至 膨胀的气囊占据进液管1、 出液管2与食道管之间的空隙, 固定好之后, 当需洗胃时, 关闭出 液管2的控制阀6, 将冲洗液从进液管1内输入, 通过进液口1插入端顶端的喷口7可清洗胃的 四壁, 清洗完全后, 打开出液管2的控制阀6和抽液泵即可将毒物或胃液抽出。 003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 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 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凡是具有与本 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981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3981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