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旋进预装式加药仪.pdf

  • 上传人:徐敬
  • 文档编号:8516103
  • 上传时间:2020-08-01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682.1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24555.5

    申请日:

    20120702

    公开号:

    CN102716522B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J1/20

    主分类号:

    A61M5/14,A61J1/20

    申请人: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宇,李科,袁媛,李鸿宇,黄叶莉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月季路8号

    优先权:

    201210099091.X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穆祥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包括加药筒、加药双针、导向套Ⅰ、旋转套和推杆;加药双针设在加药筒内,导向套Ⅰ设置在加药筒和旋转套之间,旋转套的一端与加药筒的一端形成密封连接,导向套Ⅰ与旋转套轴向固定配合;推杆沿导向套Ⅰ的轴向设置并由旋转套驱动沿导向套Ⅰ的轴向移动。使用时,通过隔膜和端部密封的旋转套使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处于密封状态,可达到运输和储存绝对的无菌。转动旋转套驱动推杆沿导向螺旋槽迅速下移,推动药物容器,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下针尖刺破接口内的隔膜,使药物容器与输液容器内瞬间连通,整个过程均处于无菌对接,因此,可实现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权利要求书

    1.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包括加药筒(1)和加药双针(2),所述加药双针(2)设在加药筒(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Ⅰ(3)、旋转套(4)和推杆(5);所述导向套Ⅰ(3)设置在加药筒(1)和旋转套(4)之间,所述旋转套(4)的一端与加药筒(1)的一端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导向套Ⅰ(3)与旋转套(4)形成轴向固定配合;所述推杆(5)沿导向套Ⅰ(3)的轴向设置并由旋转套(4)驱动沿导向套Ⅰ(3)的轴向移动;所述导向套Ⅰ(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8);还包括导向套Ⅱ(24),所述导向套Ⅱ(24)上设置导向螺旋槽(7);所述推杆(5)的外壁设有导向块(9),所述导向套Ⅰ(3)、导向套Ⅱ(24)和推杆(5)按如下方式组合:所述导向套Ⅰ(3)位于导向套Ⅱ(24)内,导向块(9)穿过导向槽(8)并插入导向螺旋槽(7)内;或者,所述导向套Ⅱ(24)位于导向套Ⅰ(3)内,所述导向块(9)穿过导向螺旋槽(7)并插入导向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Ⅱ(24)的一端与加药筒(1)的一端密封对接;所述导向套Ⅰ(3)与旋转套(4)一体成型;所述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Ⅰ(3)的一端与加药筒(1)密封对接;所述导向套Ⅱ(24)与旋转套(4)一体成型,所述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4)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8)的两端在导向套Ⅰ(3)的圆周上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一段距离,所述导向槽(8)的底端在导向套Ⅰ(3)的圆周上延伸的方向与推动时旋转套(4)的旋转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筒(1)的另一端为接口连接端(6),所述接口连接端(6)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输液容器(14)的接口和接口连接端(6)连接的卡接组件(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筒(1)的内壁上、且靠近接口连接端(6)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的防滑扣(1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且推杆(5)形成上部内孔直径大、下部内孔直径小的中空结构,在上部内孔的底部壁上均布有沿轴向设置的通气孔(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混药时使用的加药仪。

    背景技术

    为了将药物容器内的药物加入输液容器(即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内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输入诸如医院的临床机构中的病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加药仪将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加药仪主要包括加药筒和加药双针,加药筒形成杯状结构,加药双针通过双针支撑座卡在加药筒内,为了对混药通道进行密封,在加药筒的底部内壁横截面上设有隔膜,在加药筒的顶端设有密封膜,加药双针的一针尖与隔膜对应,加药双针的另一针尖与上方的密封膜对应。使用时,将该加药筒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的接口对接,撕开加药筒顶端上的密封膜,再将药物容器卡入加药筒内,药物容器卡入的同时也推动加药双针下移,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加药双针的下针刺破隔膜并刺穿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上的接口上的密封塞,挤压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便可实现混药。

    采用上述结构的加药仪,在混药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在药物容器卡入加药筒内时,必须先撕开加药筒顶端上的密封膜,而且卡入时加药筒会与外界接触,进而造成污染。而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所有的密闭式加药仪,均只能实现在混药过程的密闭,而不能实现西林瓶与加药仪的对接、混药及输液时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完全无菌状态下对接、混药及输液全过程密闭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包括加药筒、加药双针、导向套Ⅰ、旋转套和推杆;所述加药双针设在加药筒内,所述导向套Ⅰ设置在加药筒和旋转套之间,所述旋转套的一端与加药筒的一端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导向套Ⅰ与旋转套形成轴向固定配合;所述推杆沿导向套Ⅰ的轴向设置并由旋转套驱动沿导向套Ⅰ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套Ⅰ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套Ⅱ,所述导向套Ⅱ上设置导向螺旋槽;所述推杆的外壁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套Ⅰ位于导向套Ⅱ内,导向块穿过导向槽并插入导向螺旋槽内。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套Ⅱ,所述导向套Ⅱ上设置导向螺旋槽;所述推杆的外壁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套Ⅱ位于导向套Ⅰ内,所述导向块穿过导向螺旋槽并插入导向槽内。

    进一步,所述导向套Ⅱ的一端与加药筒的一端密封对接;所述导向套Ⅰ与旋转套一体成型;所述旋转套与导向套Ⅱ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与导向套Ⅱ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导向套Ⅰ的一端与加药筒密封对接;所述导向套Ⅱ与旋转套一体成型,所述旋转套与导向套Ⅰ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与导向套Ⅰ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旋转套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进一步,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在导向套Ⅰ的圆周上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一段距离,所述导向槽的底端在导向套Ⅰ的圆周上延伸的方向与推动时旋转套的旋转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加药筒的另一端为接口连接端,所述接口连接端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输液容器的接口和接口连接端连接的卡接组件。

    再进一步,所述加药筒的内壁上、且靠近接口连接端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的防滑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时,先将加药筒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上的接口对接,将药物容器预装入加药筒内,再将导向套Ⅱ与加药筒密封对接。通过接口内的隔膜和端部密封的旋转套可使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可达到运输和储存绝对的无菌。混药时,转动旋转套驱动推杆沿导向套Ⅱ上的导向螺旋槽迅速下移,施压在药物容器上,进而推动加药双针下移,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加药双针的下针尖刺破接口内的隔膜,使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内瞬间连通,整个过程均处于无菌对接,因此,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可实现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药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向套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套和导向套Ⅰ一体成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6为推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套和导向套Ⅱ一体成型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沿B—B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10为导向套Ⅰ在实施例二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旋进预装式加药仪连接在输液容器上、且处于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旋进预装式加药仪连接在输液容器上、且处于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加药筒; 2—加药双针; 3—导向套Ⅰ; 4—旋转套; 5—推杆; 6—接口连接端; 7—导向螺旋槽; 8—导向槽; 9—导向块; 10—压环; 11—密封圈; 12—环形胶垫; 13—吊环; 14—输液容器; 15—双针支撑座; 16—防滑扣; 17—药物容器; 18—环形卡; 19—环形凹槽; 20—环形卡槽; 21—通气孔; 22—接口; 23—隔膜;  24—导向套Ⅱ; 25—卡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包括加药筒1、加药双针2、导向套Ⅰ3、旋转套4和推杆5。加药双针2设在加药筒1内,导向套Ⅰ3设置在加药筒1和旋转套4之间,旋转套4的底端与加药筒1的顶端形成密封连接,导向套Ⅰ3与旋转套4形成轴向固定配合。推杆5沿导向套Ⅰ3的轴向设置并由旋转套4驱动沿导向套Ⅰ3的轴向移动,导向套Ⅰ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8。

    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7:

    在旋进预装式加药仪的组成部件中,加药筒的结构如图2所示,加药筒1的底端为接口连接端6,接口连接端6的内壁为一缩口结构,这样更利于与输液容器14(即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的接口尺寸匹配。加药筒1的内壁、且靠近接口连接端6设有环形胶垫12,加药双针2(本实施例的加药双针2采用十字针,即加药双针2的上针、下针和双针支撑座15一体成型)设在加药筒1内,加药双针2的下针尖穿过环形胶垫12并卡在环形胶垫12上,加药双针2的双针支撑座15位于环形胶垫12的上方。在加药筒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的防滑扣16(本实施例中,在加药筒1的内壁上设有四个防滑扣),在药物容器17装入加药筒1内后,在药物容器17与输液容器14混药时(如图12所示),药物容器17的瓶盖被卡在防滑扣16的下方,该防滑扣16可有效地阻止药物容器17后退,保障混药顺利进行。

    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还包括导向套Ⅱ24,导向套Ⅱ24的结构如图3所示,导向套Ⅱ24的底端与加药筒1的顶端密封对接(可采用焊合的方式),导向套Ⅱ24的内壁设置导向螺旋槽7,本实施例中,导向套Ⅱ24的内壁上对称设置两条导向螺旋槽7。在导向套Ⅱ24的内壁顶部沿周向设有环形卡18,在导向套Ⅱ24的顶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9。

    旋转套4和导向套Ⅰ3配合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导向套Ⅰ3位于旋转套4的下方,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一体成型,导向套Ⅰ3位于导向套Ⅱ24内,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密封配合,旋转套4的顶端为密封端。本实施例中,在旋转套4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压环10,在压环10的下方沿周向设有环形卡槽20。当旋转套4安装在导向套Ⅱ24上后,环形卡18位于环形卡槽20内,在环形凹槽19内安装有密封圈11,压环10通过密封圈11压在导向套Ⅱ24的顶端上并与其密封配合。在转动旋转套4时,环形卡18在环形卡槽20内转动,因密封圈11的密封作用,使旋转套4在导向套Ⅱ24上既可转动,又能实现旋转套4的外壁与导向套Ⅱ24的顶部密封。导向套Ⅰ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8(本实施例中,导向套Ⅰ3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条沿轴向设置的导向槽8)。导向槽8的两端在导向套Ⅰ3的圆周上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一段距离,形成“z”字形的导向槽8,导向槽8的底端在导向套Ⅰ3的圆周上延伸的方向与推动时旋转套4的旋转方向一致。在药物容器17与输液容器14进行混药之前(如图11所示),推杆5上的导向块9位于导向槽8顶端圆周方向的槽内,有效地阻止了推杆5沿其轴向从下移动,从而避免了推杆5在混药之前推动药物容器17下移;在药物容器17与输液容器14混药时(如图12所示),推杆5上的导向块9位于导向槽8底端圆周方向的槽内,有效地阻止了推杆5沿其轴向从上移动,从而有效地阻止药物容器17后退,进一步保障混药顺利进行。

    推杆5的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推杆5沿导向套Ⅰ3的轴向设置在导向套Ⅰ3内,推杆5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且推杆5形成上部内孔直径大、下部内孔直径小的中空结构。在上部内孔的底部壁上均布有沿轴向设置的通气孔21,在推杆5向下移动过程时,该通气孔21有利于下部空间内的气体流向上部空间,降低推杆5下移的空气阻力。在推杆5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导向块9,其中一个导向块9穿过一导向槽8并伸入一导向螺旋槽7内,另一个导向块9穿过另一导向槽8并伸入另一导向螺旋槽7内。推杆5沿导向套Ⅰ3的轴线设置在导向套Ⅰ3内,加药双针2的上针尖与推杆5对应,在药物容器17放置在加药筒1内后,推杆5的底部与药物容器17的顶部正中对应,加药双针2的上针尖与药物容器17的瓶盖对应。

    接口连接端6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输液容器14的接口和接口连接端6连接的卡接组件25。加药筒1的接口连接端6与输液容器14上的接口22只需通过卡接组件25便可实现密封连接。在旋转套4的密封端上(即旋转套4的顶部)设有一吊环13,通过该吊环13可将该加药仪以及与加药仪连接的输液容器14(如图11所示)一起悬挂在输液所用的支撑架上。

    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与输液容器组装时(如图11所示),首先将加药筒1的接口连接端6与输液容器14上的接口22通过卡接组件25密封连接,再将药物容器17放置在加药筒1内,然后将导向套Ⅱ24焊合在加药筒1的顶端上;再将推杆5安装在导向套Ⅰ3内,并使推杆5上的导向块9穿过导向套Ⅰ3上的导向槽8,最后将推杆5上的导向块9与导向套Ⅱ24上的导向螺旋槽7对应,将旋转套4安装在导向套Ⅱ24上,导向块9伸入导向螺旋槽7内。

    旋进预装式加药仪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请参见图8至图10: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导向套Ⅰ3的底端与加药筒1的顶端密封对接,导向套Ⅱ24位于导向套Ⅰ3内,导向套Ⅱ24与旋转套4一体成型。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在导向套Ⅰ3的内壁顶部沿周向设有环形卡18,在导向套Ⅰ3的顶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9,旋转套4安装在导向套Ⅰ3上后,环形卡18位于环形卡槽20内,在环形凹槽19内安装有密封圈11,压环10通过密封圈11压在导向套Ⅰ3的顶端上并与其密封配合)。推杆5的外壁设置的导向块9穿过导向螺旋槽7并插入导向槽8内。

    组装实施例二中的旋进预装式加药仪时,首先将加药筒1的接口连接端6与输液容器14上的接口22通过卡接组件25密封连接,再将药物容器17放置在加药筒1内,然后将导向套Ⅰ3焊合在加药筒1的顶端上;再将推杆5安装在导向套Ⅱ24内,并使推杆5上的导向块9穿过导向套Ⅱ24上的导向螺旋槽7,最后将推杆5上的导向块9与导向套Ⅰ3上的导向槽8对应,将旋转套4安装在导向套Ⅰ3上,导向块9伸入导向槽8内。

    针对加药筒1、导向套Ⅰ3、旋转套4和导向套Ⅱ24之间的配合关系,除了采用上述两种实施例外,还可采用如下两种结构配合方式:第一种是导向套Ⅰ3位于导向套Ⅱ24内,将导向套Ⅰ3的底端与加药筒1的一端密封对接,导向套Ⅱ24与旋转套4一体成型。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Ⅰ3密封配合。第二种是导向套Ⅱ24位于导向套Ⅰ3内,将导向套Ⅱ24的底端与加药筒1密封对接,导向套Ⅰ3与旋转套4一体成型,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形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且旋转套4与导向套Ⅱ24密封配合。

    使用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时,先将加药筒1的接口连接端6与输液容器14上的接口22通过卡接组件25密封连接(也可采用焊合的方式和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输液容器14采用输液软袋,如图11所示,将药物容器17在无菌条件下预装入加药筒1内,通过接口22内的隔膜23和顶端密封的旋转套4使药物容器17和加药双针2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可达到运输和储存绝对的无菌。混药时,转动旋转套4,旋转套4驱动推杆5沿导向套Ⅱ24上的导向螺旋槽7迅速下移,直接施压在药物容器17上,进而推动加药双针2下移,加药双针2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17上的密封塞,加药双针2的下针尖刺破接口22内的隔膜23,使药物容器17与输液软袋内瞬间连通,如图12所示,整个过程均处于无菌对接,且整个过程均通过转动旋转套4驱动推杆5向下移动实现。而推杆5下移需依靠旋转套4转动才能实现,所以可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中,推杆5压迫输液容器。推杆5上的导向块9下移到导向槽8底端圆周方向的槽内时,药物容器17被推动到瓶盖位于防滑扣16的下方时,有效地阻止药物容器17后退,保障混药顺利进行。由于该旋进预装式加药仪自预装入药物容器后直至输液完成,所涉及的药物容器和与药物直接接触的部件均处于无菌状态,因此,可实现药品在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在混药之前和混药时,药物容器17均处在加药筒1内,因加药筒1由透明材料制成,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透明的加药筒1便可观察药物容器17上的所配药物的信息,有利于操作者及时掌握所配的药物信息,避免药物错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关 键  词:
    预装 式加药仪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旋进预装式加药仪.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5161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