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大池引流 管。
背景技术
腰大池引流法是将腰大池引流管从腰椎3-4或4-5腰椎间隙置入 蛛网膜下腔腰大池处,达到引流脑脊液的目的。因具有疗效确切、操 作简单安全、带管时间长且可动态观察脑脊液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 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种脑脊液耳鼻漏 和颅内感染的治疗。
目前,用于腰大池引流法采用的引流管为单管腔设计,内部液体 引流和药物注入采用同一管道,通路较长;如有不慎,可能出现脑脊 液回流,造成颅内感染;另外,出血量较大或管内有杂质的问题,都 可能导致引流管堵塞,使得引流效率降低、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腰大池引流管内部液体引流和药物注入采用同一管 路,可能导致脑积液回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腰大池 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大池引流管,包括脑脊液引流管和药液注 入管;所述脑脊液引流管具有导通脑脊液流出的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 所述药液注入管具有导通药液注入的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所述第一 单向瓣膜式通道和所述第二单向瓣膜式导通方向相反。
因设置了独立的药液注入管和脑脊液引流管,在注入药液时药液 压力不会使得脑脊液引流管中已导流出的脑脊液回流,降低了因脑脊 液回流引发颅内感染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脑脊液引流管和所述药液注入管在所述腰大池引流 管的引流近端连通为整体管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和所述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距 离所述引流近端3-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和所述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均 为多个延引流管轴向切设的长缝;所述长缝长度约6~8mm,分别沿所 述脑脊液引流管、所述药液注入管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单向瓣膜 式通道中相邻的所述长缝间隔90°-180°、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单向 瓣膜式通道中相邻的所述长缝也间隔90°-180°、交错分布。
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和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均采用了多个轴向 切设的长缝,可防止某一长缝堵塞导致整个引流管不能使用需要更换 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脑脊液引流管上具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药液注入管的药液注入段具有肝素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腰大池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腰大池引流管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 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腰大池引流管包括脑脊液引流管3和药 液注入管5,脑脊液引流管3和药液注入管5为相互独立的两条管路、 在引流近端1连通为整体管路。
在脑脊液引流管3和药液注入管5靠近引流近端1上分别具有第 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和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4;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 为从引流近端1向脑脊液引流管3方向导通,实现脑脊液的引流导出; 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4为从药液注入管5路向引流近端1导通,实现 药液的单向注入。可以看出,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和第二单向瓣膜 式通道4的方向相反。
为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防止药液注入时药液直接通过脑脊液引 流管3流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脑脊液引流管3远离引流近端 1的位置还设置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可控制脑脊液引流管3的液 体流通速率。
为便于连接外接药物注射,在药液注入管5路中还具有肝素帽6, 抗菌药物等可通过肝素帽6注入。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为多个延管轴向切设的 2~4条长缝,长度约6~8mm,长缝在管周向上均匀分布,多个长缝沿 脑脊液引流管3的圆周方向错开方向和位置、相邻两个长缝间隔90° -1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中长缝的长度为6-8mm, 距离引流近端1的距离为3-5mm;当然,前述数据均根据实际应用中 经验得到的优选数据,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其他位 置、角度关系的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中的长缝。同理,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的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4和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采用相同 的设置。采用多个单向瓣膜式通道可有效实现多方向进液,防止导管 中某一瓣膜式通道堵塞导致导管无法使用的问题,延长了腰大池引流 管的使用时间。
下面对如何具体应用本实施例中的腰大池引流管做详细介绍。本 实施例中的腰大池引流管的引流近端1插入患者的腰大池处。正常引 流情况下,因患者颅内压较高,脑脊液对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产生 正向压力,脑脊液使得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开放,进行正常引流, 从脑脊液引流管3流出。通过控制开关7的开口量,可调节脑脊液的 引流速度;当颅内压降低至正常时,第一单向瓣膜式通道2关闭,使 倒流处的脑脊液无法回流,保证引流的单向性。
如需注入抗菌等药液时,关闭控制开关7,将抗菌等药液通过肝 素帽6注入。因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4为药液注入管5向引流近端1 方向导通,因此在药液压力作用下第二单向瓣膜式通道4打开,药液 进入引流近端1并注入腰大池中;此时因脑脊液引流管3封闭,因此 药液无法从脑脊液引流管3流出。在注入药物过程中,因采用了药液 注入管5和脑脊液引流管3的双管使结构,导流出的脑脊液不会逆流 至腰大池,避免了传统单腔管注入药物时脑脊液反复逆流的情况,降 低了颅内感染发生的风险。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腰大池引流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 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 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 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