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69623.0 (22)申请日 2018.11.17 (71)申请人 杨美荣 地址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徐州路 29号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72)发明人 杨美荣 (51)Int.Cl. A61M 5/31(2006.01) A61M 5/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 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包括底座、 外接电 源、 上固定架、 上定位筒和定位架, 所述底。
2、座中间 设有固定槽, 所述上固定架共有两个, 第三高度 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四高度调 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 所述上定位筒前后 两侧固接有滑筒, 滑筒套接在调节横杆上, 所述 定位架呈十字形且卡接在上定位筒四角的定位 槽内, 定位架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 本发明结 构设计合理, 固定槽与上固定架可将病人的手臂 固定夹紧, 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 上作为参照即可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 纵向位置 及横向位置, 注射器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 可进行精确注射, 其注射精度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9224204 A 2019.01.18 。
3、CN 109224204 A 1.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包括底座、 外接电源、 上固定架、 上定位筒和定位 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固定槽, 固定槽内表面固接有橡胶气囊, 橡胶气囊内固 接有若干充气柱, 充气柱外侧于橡胶气囊内填充有填充海绵, 所述橡胶气囊表面固接有电 热层, 所述底座内部右侧壁上固接有充气泵, 所述充气泵通过橡胶软管连接橡胶气囊内充 气柱, 并于底座右侧壁上设有进气孔, 所述外接电源与电热层和充气泵电性连接, 所述上固 定架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共有两个, 其分别位于底座上方前后两侧, 所述上固定架内表面上 固接有海绵层, 两侧固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下端面。
4、固接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外侧端面 上固接有第一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在 底座内部, 所述底座前端面下部插接有转杆, 所述转杆前端于底座前方固接有转柄, 后端通 过轴承连接在底座内部后端面上, 且转杆后端外侧套接有扭力弹簧, 所述扭力弹簧前端固 接在转杆上, 后端固接在底座内部后侧壁上, 所述转杆于相对应上固定架下方的位置固接 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上方后侧啮合有第一齿牙杆, 下方前侧啮合有第二齿牙杆, 所述 第一齿牙杆插接在第一固定杆内, 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内部右侧壁上, 所述第 二齿牙杆插接在第二固定杆内, 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5、在底座内部左侧壁上, 所述第一 齿牙杆左端上方固接有第一支撑杆, 第二齿牙杆右端上方固接有第二支撑杆, 且所述第二 支撑杆于高过第一固定杆处向后弯折,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右端面及第二支撑杆左端面上 固接有第二齿条, 且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于两上固定 架之间固接有第一高度调节杆和第二高度调节杆,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顶端卡接有转环, 转环下端面设有切面呈T形的卡槽, 第一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与卡槽相适匹配的卡块, 所 述第一高度调节杆内插接有第三高度调节杆, 第三高度调节杆为螺纹杆, 其与转环螺纹连 接,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杆内插接有第四高度调节杆, 所述第三高度调节。
6、杆上设有第一锁紧 旋钮; 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四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二 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前端插接有纵向调节杆, 所述第一支撑架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通 槽, 所述纵向调节杆于第一支撑架内部螺纹套接有套筒, 套筒上方固接有穿出通槽的第三 支撑杆, 第三支撑杆顶端固接有横向的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固接有纵向的第 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前后两端右侧固接有两根调节横杆, 所述前后两根调节横杆右 端固接有第三连接杆, 所述第三连接杆中部右端面固接有第四连接杆, 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方设有滑槽, 滑槽内右端面上固接有第三齿条, 所述第四连接杆右端下部留有空腔,。
7、 空腔内 铰接有锁定杆, 锁定杆上端左侧固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左端固接在空腔内部左侧壁 上, 第四连接杆右端螺纹连接有顶杆, 锁定杆下方右端面上固接有齿条座, 齿条座上固接有 第四齿条, 所述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相适匹配, 所述上定位筒前后两侧固接有滑筒, 滑筒套 接在调节横杆上, 且滑筒外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 所述上定位筒顶端四角设有四个定 位槽, 所述定位架呈十字形且卡接在定位槽内, 定位架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 所述上定位 筒内插接有下定位筒, 所述上定位筒内壁下端固接有第一限位块, 下定位筒外壁上端固接 有第二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其特征。
8、在于: 所述下定位筒 侧壁上设有观察窗, 观察窗上画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定位筒 底壁上固接有硅胶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9224204 A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层上 端及海绵层下端固接有一次性消毒罩套。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9224204 A 3 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器械领域, 尤其是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分泌疾病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
9、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和(或)结构异常时发生 的症候群, 在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 需要不断的注射药物以维持机体激素的平衡, 这 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而在注射药物时, 仅凭借医务人员的经验不易把握注射的准确 度, 且注射过程中由于病人手臂的移动, 无法保证对注射部位精确定位, 容易影响治疗效 果。 在公告号为CN108325028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 公布了一种用于内分泌临床的注射定位 装置, 其抵压杆的一端与转动块相接触, 使得转动块被卡接住, 无法转动, 从而使得安装座 与支撑柱之间的间距被很好地控制住, 进而可以很好地调节手臂的夹持度效果, 方便使用 者使用。 然而该装置仅仅是对手。
10、臂进行固定, 无法对注射器进行限制, 仍旧会发生注射时注 射器偏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固 定槽与上固定架可将病人的手臂固定夹紧, 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 照即可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 纵向位置及横向位置, 注射器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 进行精确注射, 其注射精度大大提高。 0004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分泌临床注射用定位装置, 包括 底座、 外接电源、 上固定架、 上定位筒和定位架, 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固定槽, 固定槽内表面固 接有橡胶气囊, 橡胶气囊内固接有若干充气柱, 。
11、充气柱外侧于橡胶气囊内填充有填充海绵, 充气柱可以起到支撑及按摩的作用, 所述橡胶气囊表面固接有电热层, 电热层通过电热丝 发热, 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 所述底座内部右侧壁上固接有充气泵, 所述充气泵通过橡 胶软管连接橡胶气囊内充气柱, 并于底座右侧壁上设有进气孔, 以便对橡胶气囊及充气柱 充气, 所述外接电源与电热层和充气泵电性连接, 以为电热层及充气泵供电, 所述上固定架 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共有两个, 其分别位于底座上方前后两侧, 配合底座使用, 可从前后两侧 固定病人手臂, 所述上固定架内表面上固接有海绵层, 以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 上固定 架两侧固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固。
12、接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外侧端面上固接有第 一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在底座内部, 所 述底座前端面下部插接有转杆, 所述转杆前端于底座前方固接有转柄, 后端通过轴承连接 在底座内部后端面上, 且转杆后端外侧套接有扭力弹簧, 所述扭力弹簧前端固接在转杆上, 后端固接在底座内部后侧壁上, 所述转杆于相对应上固定架下方的位置固接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上方后侧啮合有第一齿牙杆, 下方前侧啮合有第二齿牙杆, 所述第一齿牙杆 插接在第一固定杆内, 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内部右侧壁上, 所述第二齿牙杆插 接在第二固定杆内, 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
13、内部左侧壁上, 所述第一齿牙杆左端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9224204 A 4 上方固接有第一支撑杆, 第二齿牙杆右端上方固接有第二支撑杆, 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于高 过第一固定杆处向后弯折,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右端面及第二支撑杆左端面上固接有第二 齿条, 且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逆时针转动转杆, 使转杆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 动, 从而使得第一齿牙杆向左移动, 第二齿牙杆向右移动, 则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上的第二齿条均与第二齿轮脱离, 第二齿轮可以自由转动, 此时将上固定架两侧固定杆插 入至底座内, 由于第二齿轮可以转动, 则上固定架可以自由插入, 病人将手臂放置。
14、入固定槽 内, 依靠上固定架夹紧, 松开转杆, 转杆在扭力弹簧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复位, 使得第一齿牙 杆向右移动, 第二齿牙杆向左移动, 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齿条再次与第 二齿轮啮合, 第二齿轮不可转动, 则固定杆位置被锁定, 上固定架无法移动, 使得病人手臂 被夹紧; 所述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于两上固定架之间固接有第一高度调节杆和第二高度调 节杆,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顶端卡接有转环, 转环下端面设有切面呈T形的卡槽, 第一高度 调节杆顶端固接有与卡槽相适匹配的卡块, 以防止转环脱离,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内插接 有第三高度调节杆, 第三高度调节杆为螺纹杆, 其与转环螺纹连接, 所述第。
15、二高度调节杆内 插接有第四高度调节杆, 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旋钮, 转动转环, 则即可调节 第三高度调节杆所在位置, 并依靠螺纹自锁作用固定, 由后文可知, 第四高度调节杆可保持 与第三高度调节杆同步运动, 其依靠第一锁紧旋钮紧固; 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 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四高度调节杆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前端插接有纵 向调节杆, 所述第一支撑架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通槽, 所述纵向调节杆于第一支撑架内部 螺纹套接有套筒, 套筒上方固接有穿出通槽的第三支撑杆, 第三支撑杆顶端固接有横向的 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右端固接有纵向的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
16、前后两端右 侧固接有两根调节横杆, 所述前后两根调节横杆右端固接有第三连接杆, 所述第三连接杆 中部右端面固接有第四连接杆, 转动纵向调节杆, 则可带动套筒前后移动, 从而调节定位装 置的前后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方设有滑槽, 滑槽内右端面上固接有第三齿条, 所述第四 连接杆右端下部留有空腔, 空腔内铰接有锁定杆, 锁定杆上端左侧固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 弹簧左端固接在空腔内部左侧壁上, 第四连接杆右端螺纹连接有顶杆, 锁定杆下方右端面 上固接有齿条座, 齿条座上固接有第四齿条, 所述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相适匹配, 正常状态 下, 锁定杆守支撑弹簧影响, 其下端向左偏离, 使得第三齿条与第四齿条脱。
17、离, 此时第四连 接杆的移动不受影响, 当将定位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后, 旋转顶杆, 使顶杆向左移动, 并推 动锁定杆顶端向左转动, 锁定杆下端则会向右转动, 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啮合, 则此时第四 连接杆不可移动, 装置的前后纵向位置被固定, 所述上定位筒前后两侧固接有滑筒, 滑筒套 接在调节横杆上, 且滑筒外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 上定位筒可依靠滑筒左右移动, 从而 改变其横向水平位置, 同时依靠第二锁紧旋钮进行固定, 所述上定位筒顶端四角设有四个 定位槽, 所述定位架呈十字形且卡接在定位槽内, 定位架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 所述上定 位筒内插接有下定位筒, 下定位筒内径与注射器直径相同, 。
18、所述上定位筒内壁下端固接有 第一限位块, 下定位筒外壁上端固接有第二限位块, 在注射之前, 将定位架卡接在上定位筒 上, 开启激光定位灯, 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调节上定位筒的高 度、 纵向位置及横向位置, 直至找到合适的注射点, 随后将定位架移除, 将注射器放置入上 定位筒及下定位筒内, 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下定位筒侧壁上设有观察窗, 观察窗上画有刻度线, 以便观察注射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9224204 A 5 器的注射深度。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下定位筒底壁上固接有硅胶层, 由于使用时下定位筒将直。
19、接抵在 病人手臂上, 因而硅胶层可以减小病人的不适感。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电热层上端及海绵层下端固接有一次性消毒罩套, 以便于更换消 毒, 使得装置更加卫生。 0008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 固定槽与上固定架可将病人 的手臂固定夹紧, 且固定装置使用方便, 防止病人在注射时因手臂移动造成注射偏离; 注射 之前, 依靠激光定位灯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即可调节定位装置的高度、 纵向位 置及横向位置, 直至找到合适的注射点, 随后将定位架移除, 将注射器放置入上定位筒及下 定位筒内, 依靠下定位筒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 其注射精度大大提高。 0009 。
20、附图说明 0010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0012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底座上方部分的内部结构切面示意图。 0013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上定位筒的俯视图。 0014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5所示, 本发明包括底座1、 外接电源8、 上固定架9、 上定位筒45和定位架48, 所述底座1中间设有固定槽2, 固定槽2内表面固接有橡胶气囊3, 橡胶气囊3内固接有若干充 气柱3-1, 充气柱3-1外侧于橡胶气囊3内填充有填充海绵3-2, 充气柱3。
21、-1可以起到支撑及按 摩的作用, 所述橡胶气囊3表面固接有电热层4, 电热层4通过电热丝发热, 提高装置使用时 的舒适度, 所述底座1内部右侧壁上固接有充气泵5, 所述充气泵5通过橡胶软管6连接橡胶 气囊3内充气柱3-1, 并于底座1右侧壁上设有进气孔7, 以便对橡胶气囊3及充气柱3-1充气, 所述外接电源8与电热层4和充气泵5电性连接, 以为电热层4及充气泵5供电, 所述上固定架 9横截面呈半圆形且共有两个, 其分别位于底座1上方前后两侧, 配合底座1使用, 可从前后 两侧固定病人手臂, 所述上固定架9内表面上固接有海绵层10, 以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 度, 上固定架9两侧固接有固定块11,。
22、 所述固定块11下端面固接有固定杆12, 所述固定杆12 外侧端面上固接有第一齿条13, 所述第一齿条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14通过 第一连接轴15连接在底座1内部, 所述底座1前端面下部插接有转杆16, 所述转杆16前端于 底座1前方固接有转柄16-1, 后端通过轴承17连接在底座1内部后端面上, 且转杆16后端外 侧套接有扭力弹簧18, 所述扭力弹簧18前端固接在转杆16上, 后端固接在底座1内部后侧壁 上, 所述转杆16于相对应上固定架9下方的位置固接有第一齿轮19, 所述第一齿轮19上方后 侧啮合有第一齿牙杆20-1, 下方前侧啮合有第二齿牙杆20-2, 所述第一齿牙杆。
23、20-1插接在 第一固定杆21-1内, 所述第一固定杆21-1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部右侧壁上, 所述第二齿牙杆 20-2插接在第二固定杆21-2内, 所述第二固定杆21-2固定连接在底座1内部左侧壁上, 所述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9224204 A 6 第一齿牙杆20-1左端上方固接有第一支撑杆22-1, 第二齿牙杆20-2右端上方固接有第二支 撑杆22-2, 且所述第二支撑杆22-2于高过第一固定杆21-1处向后弯折, 所述第一支撑杆22- 1上部右端面及第二支撑杆22-2左端面上固接有第二齿条23, 且所述第二齿条23与第二齿 轮14啮合, 逆时针转动转杆16, 使转杆16。
24、带动第一齿轮19逆时针转动, 从而使得第一齿牙杆 20-1向左移动, 第二齿牙杆20-2向右移动, 则此时第一支撑杆22-1和第二支撑杆22-2上的 第二齿条23均与第二齿轮14脱离, 第二齿轮14可以自由转动, 此时将上固定架9两侧固定杆 12插入至底座1内, 由于第二齿轮14可以转动, 则上固定架9可以自由插入, 病人将手臂放置 入固定槽2内, 依靠上固定架9夹紧, 松开转杆16, 转杆16在扭力弹簧18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复 位, 使得第一齿牙杆20-1向右移动, 第二齿牙杆20-2向左移动, 此时第一支撑杆22-1和第二 支撑杆22-2上的第二齿条23再次与第二齿轮14啮合, 第二齿轮14。
25、不可转动, 则固定杆12位 置被锁定, 上固定架9无法移动, 使得病人手臂被夹紧; 所述底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于两上固 定架9之间固接有第一高度调节杆24和第二高度调节杆27,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24顶端卡 接有转环25, 转环25下端面设有切面呈T形的卡槽25-1, 第一高度调节杆24顶端固接有与卡 槽25-1相适匹配的卡块24-1, 以防止转环25脱离,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杆24内插接有第三高 度调节杆26, 第三高度调节杆26为螺纹杆, 其与转环25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杆27内 插接有第四高度调节杆28, 所述第三高度调节杆26上设有第一锁紧旋钮29, 转动转环25, 则 即可调节第。
26、三高度调节杆26所在位置, 并依靠螺纹自锁作用固定, 由后文可知, 第四高度调 节杆28可保持与第三高度调节杆26同步运动, 其依靠第一锁紧旋钮29紧固; 所述第三高度 调节杆26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架30, 所述第四高度调节杆28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39, 所 述第一支撑架30前端插接有纵向调节杆31, 所述第一支撑架30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通槽 30-1, 所述纵向调节杆31于第一支撑架30内部螺纹套接有套筒32, 套筒32上方固接有穿出 通槽30-1的第三支撑杆33, 第三支撑杆33顶端固接有横向的第一连接杆34, 所述第一连接 杆34右端固接有纵向的第二连接杆35, 所述第二连接杆35前后。
27、两端右侧固接有两根调节横 杆38, 所述前后两根调节横杆38右端固接有第三连接杆36, 所述第三连接杆36中部右端面 固接有第四连接杆37, 转动纵向调节杆31, 则可带动套筒32前后移动, 从而调节定位装置的 前后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架39上方设有滑槽39-1, 滑槽39-1内右端面上固接有第三齿条40, 所述第四连接杆37右端下部留有空腔37-1, 空腔37-1内铰接有锁定杆41, 锁定杆41上端左 侧固接有支撑弹簧42且支撑弹簧42左端固接在空腔37-1内部左侧壁上, 第四连接杆37右端 螺纹连接有顶杆43, 锁定杆41下方右端面上固接有齿条座44-1, 齿条座44-1上固接有第四 齿条。
28、44, 所述第三齿条40和第四齿条44相适匹配, 正常状态下, 锁定杆41守支撑弹簧42影 响, 其下端向左偏离, 使得第三齿条40与第四齿条44脱离, 此时第四连接杆37的移动不受影 响, 当将定位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后, 旋转顶杆43, 使顶杆43向左移动, 并推动锁定杆41顶 端向左转动, 锁定杆41下端则会向右转动, 第三齿条40和第四齿条44啮合, 则此时第四连接 杆37不可移动, 装置的前后纵向位置被固定, 所述上定位筒45前后两侧固接有滑筒46, 滑筒 46套接在调节横杆38上, 且滑筒46外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47, 上定位筒45可依靠滑筒 46左右移动, 从而改变其横向水平位。
29、置, 同时依靠第二锁紧旋钮47进行固定, 所述上定位筒 45顶端四角设有四个定位槽45-1, 所述定位架48呈十字形且卡接在定位槽45-1内, 定位架 48中央固接有激光定位灯49, 所述上定位筒45内插接有下定位筒50, 下定位筒50内径与注 射器直径相同, 所述上定位筒45内壁下端固接有第一限位块45-2, 下定位筒50外壁上端固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9224204 A 7 接有第二限位块50-1, 在注射之前, 将定位架48卡接在上定位筒45上, 开启激光定位灯49, 依靠激光定位灯49照射在下方病人手臂上作为参照调节上定位筒45的高度、 纵向位置及横 向位置, 直至找。
30、到合适的注射点, 随后将定位架48移除, 将注射器放置入上定位筒45及下定 位筒50内, 依靠下定位筒50的扶正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下定位筒50侧壁上设有观察窗51, 观察窗51上画有刻度线52, 以便观察注射器的注射深度。 001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下定位筒50底壁上固接有硅胶层53, 由于使用时下定位筒50 将直接抵在病人手臂上, 因而硅胶层53可以减小病人的不适感。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热层4上端及海绵层10下端固接有一次性消毒罩套54, 以便 于更换消毒, 使得装置更加卫生。 0020 使用本发明时, 将病人的手臂放在固定槽2内, 并逆。
31、时针转动转杆16, 使得第二齿 条23与第二齿轮14脱离, 此时将上固定架9两侧固定杆12自由插入至底座1内直至夹紧病人 手臂, 松开转杆16, 转杆16在扭力弹簧18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复位, 固定杆12位置被锁定, 上 固定架9无法移动, 病人手臂被夹紧固定; 转动转环25以调节上定位筒45和下定位筒50的高 度至合适位置, 随后拧紧第一锁紧旋钮29; 将定位架48卡接在上定位筒45上, 开启激光定位 灯49, 以激光定位灯49照射在病人手臂上的点为参照, 转动纵向调节杆31, 以调节上定位筒 45的前后位置, 待上定位筒45前后位置调节完毕后旋转顶杆43使顶杆43向左移动, 并推动 锁定杆4。
32、1顶端向左转动, 以便使锁定杆41下端向右转动, 让第三齿条40和第四齿条44啮合, 以固定第四连接杆37位置, 锁定上定位筒45当前前后位置, 依靠滑筒46左右滑动上定位筒 45, 以改变其横向水平位置, 同时依靠第二锁紧旋钮47进行固定; 当定位装置调节完毕并固 定后, 移除定位架48, 将注射器放置入上定位筒45及下定位筒50内, 依靠下定位筒50的扶正 作用即可进行精确注射。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9224204 A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109224204 A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109224204 A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109224204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