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311047.9 (22)申请日 2016.05.1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972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27 (73)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 37号 (72)发明人 梁国鹏 石云峰 曾奕华 康焰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谢一平 (51)Int.Cl. A61M 16/04(2006.01) A61M 。
2、1/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4485001 U,2015.07.22, CN 205849949 U,2017.01.04, CN 202198945 U,2012.04.25, US 2010/0192956 A1,2010.08.05, CN 102764471 A,2012.11.07, 审查员 魏兰兰 (54)发明名称 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属于医 疗器械领域, 包括塑形芯(1)、 套管(2)、 薄膜(3), 所述塑形芯(1)包埋在套管(2)内, 所述套管(2) 前端贯穿薄膜(3)中部, 所述薄膜(3)的中部与套。
3、 管(2)连接。 本发明同时具备供氧、 负压抽吸、 引 导插管和防止气道损伤等功能, 能够简化插管操 作, 减少插管过程时间, 增加插管的成功率, 保证 病人在插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105797251 B 2018.06.29 CN 105797251 B 1.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包括塑形芯(1)、 套管(2)、 薄膜(3), 所述塑形芯 (1)包埋在套管(2)内, 所述薄膜(3)的中部与套管(2)的前部连接; 所述套管(2)前端贯穿薄 膜(3)中部, 套管(2)为双腔管, 所述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前端均开设小孔(21), 所述小孔(2。
4、1) 位于薄膜(3)前侧, 所述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后端分别连接氧气接头(4)和负压接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3)为套筒形, 薄 膜(3)的侧壁与套管(2)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前端倒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接头(5)设有吸 引开关(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形芯(1)为金属导 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为塑料软 管。 7.。
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3)为塑料薄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97251 B 2 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目前医院内没有专门的气管导管的管芯, 或者只有单一的导管塑形功能的气 管导管管芯。 在插管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以下并发症: (1)插管过程中病人的缺氧; (2)插管 过程中由于口腔, 气道等分泌物持续产生阻碍插管需反复更换抽吸分泌物, 延长插管时间 (3)损伤气道(4)由于通过声门困难造成困难插管。 以上并发症降低了插管。
6、成功率, 甚至给 病人带来生命危险, 并且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在此基础上, 提出本技术方案, 来增加 插管的成功率, 减少插管时间, 保证病人在插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同时具备供氧、 负压抽吸、 引导插管和 防止气道损伤等功能, 能够简化插管操作, 减少插管过程时间, 增加插管的成功率, 保证病 人在插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气管插管管芯, 包括塑形芯、 套管、 薄膜, 所述塑形芯包埋在 套管内, 所述薄膜的中部与套管的前部连接。 0006 优选的。
7、, 所述薄膜为套筒形, 薄膜的侧壁与套管有间隙。 0007 优选的, 所述套管前端倒圆。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套管前端贯穿薄膜中部, 套管为双腔管, 所述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前 端均开设小孔, 所述小孔位于薄膜前侧, 所述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后端分别连接氧气接头和 负压接头。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负压接头设有吸引开关。 0010 优选的, 所述塑形芯为金属导丝。 0011 优选的, 所述套管为塑料软管。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薄膜为塑料薄膜。 0013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1.塑形芯能够塑造管芯的形状, 从而塑造气管插管的形状, 利于插管操作; 0015 2.薄膜的结构。
8、使插管导管与气道之间起隔离保护作用和引导润滑作用, 能够保护 气管, 使得气管插管能够顺利通过声门等狭窄气管, 同时减少气管插管损伤声门等气道; 0016 3.薄膜为套筒形, 方便操作; 0017 4.套管前端倒圆, 能够进一步减小对气管的损伤; 0018 5.插管时管芯能够同时进行供氧, 提高患者安全性; 0019 6.插管时管芯能够同时进行吸痰, 简化操作者在插管过程中反复交替使用气管导 管和吸痰管, 并且使操作者视野更清楚, 缩短插管时间, 增加插管成功率;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797251 B 3 0020 7.套管为塑料软管, 方便塑形, 便于润滑, 还能减小对气。
9、管的损伤; 0021 8.薄膜为塑料薄膜, 利于润滑, 同时利于薄膜翻转, 从气管插管中抽出。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与气管插管插入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4 图3为抽出管芯时薄膜翻转的示意图; 0025 图4为薄膜翻转进入气管插管的示意图; 0026 图中: 1-塑形芯、 2-套管、 3-薄膜、 4-氧气接头、 5-负压接头、 6-气管插管、 21-小孔、 51-吸引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如图1-4所示, 本发明公开的多功。
10、能气管插管管芯, 包括塑形芯1、 套管2、 薄膜3, 塑 形芯1包埋在套管2内, 套管2前端贯穿薄膜3中部, 薄膜3的中部与套管2连接, 薄膜3为套筒 形, 薄膜3的侧壁与套管2有间隙, 套管2前端倒圆, 套管2为双腔管, 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前端 均开设小孔21, 小孔21位于薄膜3前侧, 双腔管的两个空腔后端分别连接氧气接头4和负压 接头5, 负压接头5设有吸引开关51, 塑形芯1为金属导丝, 套管2为塑料软管, 薄膜3为塑料薄 膜。 0029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将管芯从气管插管后端插入, 使管芯的前端从气管插管前端 穿出, 将薄膜全部带出, 再将管芯后缩一点, 将气管插管前端夹在薄膜与管芯。
11、之间, 如图2所 示, 然后给薄膜和气管插管润滑; 在通过声门等狭窄气管时, 先让管芯通过, 然后同时向前 移动管芯和气管插管, 利用薄膜的保护, 使得气管插管顺利通过; 在取回管芯时, 直接将管 芯从气管插管中退出, 管套会拖着薄膜翻转进入气管插管, 如图3、 4所示, 最终管芯从气管 插管后端取出。 在整个插管过程中持续给氧, 同时按需负压抽吸。 0030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 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797251 B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105797251 B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105797251 B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105797251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