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4977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18 CN 102949771 B (21)申请号 201210465325.8 (22)申请日 2012.11.19 A61M 1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潘法廷 地址 125002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龙城路 64 号楼 4 单元 301 室 (72)发明人 潘法廷 (74)专利代理机构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代理人 魏勇 CN 202859836 U,2013.04.10, 权利要求 1-3. CN 2261256 Y,1997.09.03, 全。
2、文 . CN 2848244 Y,2006.12.20, 全文 . WO 2009/143259 A2,2009.11.26, 全文 . WO 2008/076421 A2,2008.06.26,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 (57) 摘要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呼吸气道无创伤同步打 开器。气道打开器的下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底架和 上架及活动支架, 活动支架的端部设有相互啮合 的转动齿头, 与上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啮合相 对配合安装, 与底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相对配 合安装, 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下拉架传 动连接, 在下拉架的端部通过转轴与上拉架传动 连接, 上拉。
3、架又通过安装在颈托上的转轴与夹持 架传动连接, 在左右夹持架上安装有牵拉器, 在底 架和上架之间安装有托举执行器。托举执行器与 控制器导线连接。由于本发明能自动感知人体呼 吸进程, 联动气道打开器的工作有序进行。 适宜作 为打开气道的医疗器械应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雪莉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49771 B CN 102949771 B 1/1 页 2 1. 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 其特征是 : 。
4、气道打开器的下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底 架 (1) 和上架 (2) , 在底架和上架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活动支架 (3) , 在每根活动支架的 端部设有转动齿头 (3.1) , 相对转动齿头相互啮合接触连接, 与上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啮 合相对配合安装, 与底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相对配合安装, 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 与下拉架 (3.2) 传动连接, 在下拉架的端部通过转轴与上拉架 (3.3) 传动连接, 上拉架又通 过安装在颈托 (5) 上的转轴与夹持架 (3.4) 传动连接, 在左右两根夹持架的内侧端部分别 安装有牵拉器 (4) , 在底架和上架之间安装有托举执行器 (6) ; 控制器 (7)。
5、 内装有处理器 (8) , 控制器外部分别连接有控制器外接电源线 (7.1) 、 托举 执行器与控制器连接线 (6.1) , 并通过连接线连接有托举执行器 (6) , 呼吸感应器 (9) 通过 连接线与控制器连接 ; 托举执行器为能够产生上下动作的机构 , 并设置两侧牵拉器分别夹持在下颌骨下方 , 呼吸感应器放置在患者供氧面罩,呼吸感应器检测到呼吸信号后,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 驱动托举执行器牵拉人体头部的下颌骨 , 向上牵拉使气道打开 , 当需要呼气时 , 托举执行 器反向动作 , 放松对下颌骨的牵拉 , 使之保持自然状态 , 再次感知吸气时 , 周而复始以此 类推 , 使牵拉作用与呼吸进程同。
6、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 其特征是 : 所述控制器外 接电源线与 AC 电源适配器或车载电源适配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 其特征是 : 所述托举执行 器为能够产生上下动作的机构,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伺服电机驱动, 步进电机驱动, 压缩空气 驱动或电磁驱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771 B 2 1/3 页 3 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出的是医疗器械领域用于打开患者呼吸道正常呼吸的一种无创伤同步 呼吸气道打开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本发明提出以前, 当患者昏。
7、迷或外伤以及其它因素造成呼吸道障碍而引起呼吸 道闭锁的状况出现时, 通常需要气管切开, 或下口咽通气管来实现机体供氧, 维持患者正常 呼吸。 0003 实践中发现, 出现上述现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时, 提拉患者两侧下颌骨部, 能够通 过肌肉的牵拉作用, 使气道打开, 使外界空气进入到人体肺部, 呼气时, 再放松牵拉, 靠肺部 压力向外呼气, 以此来维持人体呼正常呼吸。 0004 在与本发明专利提出以前, 专利号为 200520002326.4 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被提 出, 其权利要求内容是 : 一种呼吸气道同步打开器, 在框架 2 的中间位置上固定两条正反丝 杠 3 的光轴 6, 在正反丝杠 3。
8、 和光轴 6 上同时装有 4 个固定块 4, 在正反丝杠 3 的一端安装 有两个手轮 5, 在框架 2 的下部安装有移动块 9, 在移动块 9 上安装有机械爪 10, 其特征是, 机械爪 10 和弹簧 8 接触, 机械爪 10 的往复运动是靠两根钢丝 7 和弹簧 8 来完成的。 0005 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只是解决了机械结构问题, 没有解决呼吸监测与自动动作的问 题, 而且该种结构笨重, 不利于携带和使用, 使用效果不能达到设计目的, 因而, 不能制造成 适用的产品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能够实现机械辅助气道打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创伤同步呼吸气道打开 器。该打开器通过在。
9、牵拉架上安装牵拉器, 对人体脸颊下额颌骨部进行随呼吸进程间断牵 拉, 解决人体呼吸气道打开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 0008 气道打开器的下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底架和上架, 在底架和上架的中间位置分别安 装有活动支架, 在每根活动支架的端部设有转动齿头, 相对转动齿头相互啮合接触连接, 与 上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啮合相对配合安装, 与底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相对配合安装, 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下拉架传动连接, 在下拉架的端部通过转轴与上拉架传动连 接, 上拉架又通过安装在颈托上的转轴与夹持架传动连接, 在左右两根夹持架的内侧端部 分别安装有牵拉器, 在底架和。
10、上架之间安装有托举执行器。 0009 控制器内装有处理器, 控制器外部分别连接有控制器外接电源线、 托举执行器与 控制器连接线, 并通过导线连接有托举执行器, 呼吸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0 控制器外接电源线与 AC 电源适配器或车载电源适配器连接。 0011 托举执行器为能够产生上下动作的机构,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伺服电机驱动, 步进 电机驱动, 压缩空气驱动或电磁驱动。 说 明 书 CN 102949771 B 3 2/3 页 4 0012 积极效果, 本发明能够随人体呼吸过程而间歇牵拉脸颊的下额骨部的下侧, 通过 脸颊部的牵拉, 打开呼吸气道, 实现患者自主呼吸。由于气道打开器。
11、设置在人体的外部, 所 以不致于造成人体损伤, 而且移动、 调整方便, 并能自动感知人体呼吸进程, 联动气道打开 器的工作有序进行。适宜作为打开气道的医疗器械应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发明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 底架, 2. 上架, 3. 活动支架, 3.1. 转动齿头, 3.2. 下拉架, 3.3. 上拉架, 3.4. 夹持架, 4. 牵拉器, 4.1. 呼吸信号采集器, 5. 颈托, 6. 托举执行器, 6.1. 托举执行器与 控制器连接线, 7. 控制器, 7.1. 控制器外接电源线, 8. 处理器, 9. 呼吸感应器。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据图 1 所示, 气道打开器的下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底架 1 和上架 2, 在底架和上架的 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活动支架 3, 在每根活动支架的端部设有转动齿头 3.1, 相对转动齿头 相互啮合接触连接, 与上架连接的相对转动齿头啮合相对配合安装, 与底架连接的相对转 动齿头相对配合安装, 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下拉架 3.2 传动连接, 在下拉架的端 部通过转轴与上拉架 3.3 传动连接, 上拉架又通过安装在颈托 5 上的转轴与夹持架 3.4 传 动连接, 在左右两根夹持架的内侧端部分别安装有牵拉器 4, 在底架和上架之间安装有托举 执行器 6。 0017 据图 2。
13、 所示, 控制器 7 内装有处理器 8, 控制器外部分别连接有控制器外接电源线 7.1、 托举执行器与控制器连接线 6.1, 并通过导线连接有托举执行器 6, 呼吸感应器 9 通过 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8 控制器外接电源线与 AC 电源适配器或车载电源适配器连接。 0019 托举执行器为能够产生上下动作的机构,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伺服电机驱动, 步进 电机驱动, 压缩空气驱动或电磁驱动。 002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 0021 使用时, 人体仰卧, 头枕在颈托上, 两侧牵拉器分别夹持在下颌骨下方, 呼吸感应 器放置在患者供养面罩, 呼吸感应器检测到呼吸信号后, 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驱动托。
14、举 执行器牵拉人体头部的下颌骨, 向上牵拉, 使气道拉开, 打开气道, 当需要呼气时, 托举执行 器反向动作, 放松对下颌骨的牵拉, 使之保持自然状态, 再次感知吸气时, 周而复始以此类 推, 使牵拉作用与呼吸进程同步。 0022 特点 : 0023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昏迷导致气道阻塞的抢救治疗, 挽救人体生命, 尤其适用伴有 颈椎损伤, 在救治中对头颈位置要求极高, 而不能施行气道切开或下口咽通气管的病人。 0024 本发明的使用, 能达到无创伤, 无痛苦, 与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过程相比 更具人性化。 0025 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 能够自动根据呼吸状态实现打开气道, 保证患者能够正常 通气, 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说 明 书 CN 102949771 B 4 3/3 页 5 0026 本发明操作简单, 适用条件宽泛, 能够在飞机、 火车、 汽车等特殊环境下使用, 无需 其它特殊抢救设备, 特别适于现场抢救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949771 B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49771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