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抗负压注射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用抗负压注射器.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37139.2 (22)申请日 2016.03.25 (73)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 321号 (72)发明人 杜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51)Int.Cl. A61M 5/178(2006.01) A61M 5/3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2、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包括 注射器主体, 注射器主体前端安装有针头, 其特 征是: 还包括呈Y形结构的抗负压装置, 抗负压装 置包括主干空心管和侧边空芯短管, 主干空心管 和侧边空芯短管相连通, 主干空心管的后端可拆 卸地密封套设在注射器主体前端, 主干空心管前 端设有穿针孔和通气孔, 针头前端从穿针孔穿 出, 主干空心管的前端外部可拆卸地套设有针 罩, 针罩罩住针头, 针罩的前端设置有通孔; 侧边 空芯短管的外端连接转换阀门, 转换阀门关闭时 能密封侧边空芯短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应用在 曲颈易折安瓿和负压真空安瓿上、 不易误伤手 指、 操作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
3、CN 206007723 U 2017.03.15 CN 206007723 U 1.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包括注射器主体(1), 所述的注射器主体(1)前端安装有针头 (2), 其特征是: 还包括呈Y形结构的抗负压装置(3), 所述的抗负压装置(3)包括主干空心管 (31)和侧边空芯短管(32), 所述的主干空心管(31)和侧边空芯短管(32)相连通, 所述的主 干空心管(31)的后端可拆卸地密封套设在注射器主体(1)前端, 所述的主干空心管(31)前 端设有穿针孔和通气孔(31a), 所述的针头(2)前端从穿针孔穿出, 所述的主干空心管(31) 的前端外部可拆卸地套设有针罩(4), 所述的针。
4、罩(4)罩住针头(2), 所述的针罩(4)的前端 设置有通孔(41); 所述的侧边空芯短管(32)的外端连接转换阀门(5), 所述的转换阀门(5) 关闭时能密封侧边空芯短管(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抗负压装置(3)内还设 置有单向阀(6), 所述的单向阀(6)允许空气从转换阀门(5)处流向主干空心管(31)前端, 反 之则不允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转换阀门(5)与侧边空 芯短管(32)通过螺纹密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转换阀门(5)包括转换 阀座(5。
5、1)和安装在转换阀座(51)上的转换阀芯(52), 所述的转换阀芯(52)上设有通气通道 (52a), 所述的转换阀芯(52)旋转, 使通气通道(52a)与侧边空芯短管(32)不连通时, 转换阀 门(5)为关闭状态, 转换阀芯(52)旋转, 使通气通道(52a)与侧边空芯短管(32)连通时, 转换 阀门(5)为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主干空心管(31)的前端 尖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单向阀(6)包括单向阀 阀座和单向阀阀芯, 所述的单向阀阀芯可开合地盖在单向阀阀座中部的穿孔上, 所述的单 向阀阀芯位。
6、于单向阀阀座靠近主干空心管(31)前端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单向阀(6)固定在侧边 空芯短管(3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针罩(4)前端圆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其特征是: 所述的针罩(4)的材质为硅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07723 U 2 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注射器是医疗单位、 实验室中用于采集、 稀释、 配置液体药品、 试剂等必用。
7、的 常见器械。 采集安瓿内药液, 常见操作方法是配制者左手持安瓿, 右手持注射器, 当抽取曲 颈易折安瓿内药液时, 将针头尖端对准安瓿瓶口后, 置入针体, 并抽吸药液; 当抽取负压真 空安瓿内药液时, 则直接将针头尖端刺入瓶塞后进行抽吸。 由于曲颈易折安瓿瓶口直径通 常较小, 置入注射器针头时, 一旦方向有所偏差, 容易误伤手指。 而负压真空安瓿内外压力 为内负外正, 且压力阶差较大, 通常抽吸十分困难, 大大增加了采集药液的时间, 同时也造 成操作者手部的疲劳, 长期可致皮肤受损甚至肌腱慢性劳损。 0003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 操作者在采集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时, 必须全神贯注, 且置入 针头。
8、时放慢速度, 以避免针刺损伤, 在安全得以保障的同时, 降低了采集速度, 易造成视觉 疲劳。 而在采集负压真空安瓿内药液时, 为解决抽吸困难这一难题, 通常先向负压真空安瓿 内注入适量空气, 中和瓶内负压后, 再将药液缓缓抽出。 当向负压真空安瓿注入空气时, 如 注入空气量过少, 未能完全中和负压, 抽吸依旧困难; 如注入空气过多, 虽然减少了抽吸时 的难度, 但由于使得安瓿内压力大大高于安瓿外, 可有药液从注射器针头与瓶塞间隙滴漏 甚至大量喷洒流出, 造成药液的损失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应用在曲颈易 折安瓿和负压真空安瓿。
9、上、 不易误伤手指、 操作方便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包括注射器主体, 注射器主体前端安装有针头, 其特征是: 还 包括呈Y形结构的抗负压装置, 抗负压装置包括主干空心管和侧边空芯短管, 主干空心管和 侧边空芯短管相连通, 主干空心管的后端可拆卸地密封套设在注射器主体前端, 主干空心 管前端设有穿针孔和通气孔, 针头前端从穿针孔穿出, 主干空心管的前端外部可拆卸地套 设有针罩, 针罩罩住针头, 针罩的前端设置有通孔; 侧边空芯短管的外端连接转换阀门, 转 换阀门关闭时能密封侧边空芯短管。 0007 为优化。
10、上述技术方案, 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8 上述的抗负压装置内还设置有单向阀, 单向阀允许空气从转换阀门处流向主干空 心管前端, 反之则不允许。 0009 上述的转换阀门与侧边空芯短管通过螺纹密封固定连接。 0010 上述的转换阀门包括转换阀座和安装在转换阀座上的转换阀芯, 转换阀芯上设有 通气通道, 转换阀芯旋转, 使通气通道与侧边空芯短管不连通时, 转换阀门为关闭状态, 转 换阀芯旋转, 使通气通道与侧边空芯短管连通时, 转换阀门为开启状态。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007723 U 3 0011 上述的主干空心管的前端尖锐。 0012 上述的单向阀包括单向阀阀座和单。
11、向阀阀芯, 单向阀阀芯可开合地盖在单向阀阀 座中部的穿孔上, 单向阀阀芯位于单向阀阀座靠近主干空心管前端的一侧。 0013 上述的单向阀固定在侧边空芯短管内。 0014 上述的针罩前端圆钝。 0015 上述的针罩的材质为硅胶。 0016 一种多用抗负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步骤a: 采集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 将安装有针罩的针头整个插入已打开的曲颈易 折安瓿内, 使曲颈易折安瓿内的药液透过通孔漫入针罩中, 且药液浸没针头前端, 保持转换 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抽动注射器主体, 使针头抽吸药液, 抽吸完成后, 将安装有针罩的针头 从曲颈易折安瓿内退出, 再将针罩以及抗负压装置。
12、均从注射器主体上取下; 0018 步骤b: 采集负压真空安瓿内药液: 将针罩从主干空心管的前端除去, 然后将针头 插入负压真空安瓿、 且主干空心管前端部分进入负压真空安瓿中, 使针头前端被药液浸没, 通气孔接入负压真空安瓿内, 同时未触及药液; 打开转换阀门, 使空气经侧边空芯短管、 单 向阀、 主干空心管后, 从通气孔进入负压真空安瓿内, 负压真空安瓿内部气压上升至与外界 一致后, 抽动注射器主体, 使针头抽吸药液, 吸取过程中, 空气持续进入负压真空安瓿, 使负 压真空安瓿内气压稳定, 抽吸完成后, 将针头从曲颈易折安瓿内退出, 再将抗负压装置均从 注射器主体上取下。 0019 本实用新型。
13、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同时适用于曲颈易折安瓿和真空负压安瓿, 使用时 依照采集药液安瓿种类不同进行装配, 操作简便, 不需要专门或特别的训练和经验。 其结构 简单、 成本低、 使用方便、 可靠。 安置硅胶针罩时, 用于抽吸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 开放迷你 转换阀门且去掉针罩时, 用于抽吸负压真空安瓿内药液, 解决了目前世界以上两种最常见 安瓿内药液采集的安全性和简易性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 图3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3 图4是采集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的示意图; 0024 图5是采集负压真空安瓿内药。
14、液的示意图。 0025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注射器主体1、 针头2、 抗负压装置3、 主干空心管31、 通气孔 31a、 侧边空芯短管32、 针罩4、 通孔41、 转换阀门5、 转换阀座51、 转换阀芯52、 通气通道52a、 单向阀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抗负压注射器, 包括注射器主体1, 注射器主体1前端安装有针 头2, 其特征是: 还包括呈Y形结构的抗负压装置3, 抗负压装置3包括主干空心管31和侧边空 芯短管32, 主干空心管31长4-6厘米, 本实施例取5厘米, 侧边空芯短管32长度取1厘米, 内径 说 。
15、明 书 2/4 页 4 CN 206007723 U 4 取0.2厘米, 外径取0.4厘米; 主干空心管31和侧边空芯短管32相连通, 主干空心管31和侧边 空芯短管32之间的夹角为70 , 主干空心管31的后端可拆卸地密封套设在注射器主体1前 端, 主干空心管31前端设有穿针孔和通气孔31a, 针头2前端从穿针孔穿出, 主干空心管31的 前端外部可拆卸地套设有针罩4, 针罩4罩住针头2, 针罩4前端长出针头2大约0.3厘米, 针罩 4的前端设置有通孔41; 侧边空芯短管32的外端连接转换阀门5, 转换阀门5关闭时能密封侧 边空芯短管32。 转换阀门5为可拆卸塑料迷你转换阀门, 本例中迷你转换。
16、阀门长度2厘米。 0028 实施例中, 抗负压装置3内还设置有单向阀6, 单向阀6允许空气从转换阀门5处流 向主干空心管31前端, 反之则不允许。 0029 实施例中, 转换阀门5与侧边空芯短管32通过螺纹密封固定连接。 0030 实施例中, 转换阀门5包括转换阀座51和安装在转换阀座51上的转换阀芯52, 转换 阀芯52上设有通气通道52a, 转换阀芯52旋转, 使通气通道52a与侧边空芯短管32不连通时, 转换阀门5为关闭状态, 转换阀芯52旋转, 使通气通道52a与侧边空芯短管32连通时, 转换阀 门5为开启状态。 0031 实施例中, 主干空心管31的前端尖锐。 0032 实施例中, 。
17、单向阀6包括单向阀阀座和单向阀阀芯, 单向阀阀芯可开合地盖在单向 阀阀座中部的穿孔上, 单向阀阀芯位于单向阀阀座靠近主干空心管31前端的一侧。 0033 实施例中, 单向阀6固定在侧边空芯短管32内。 0034 实施例中, 针罩4前端圆钝。 0035 实施例中, 针罩4的材质为硅胶。 0036 一种多用抗负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7 步骤a: 采集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 将安装有针罩4的针头2整个插入已打开的曲颈 易折安瓿内, 使曲颈易折安瓿内的药液透过通孔41漫入针罩4中, 且药液浸没针头2前端, 保 持转换阀门5处于关闭状态, 抽动注射器主体1, 使针头2抽吸药液, 抽吸。
18、完成后, 将安装有针 罩4的针头2从曲颈易折安瓿内退出, 再将针罩4以及抗负压装置3均从注射器主体1上取下; 当采集曲颈易折安瓿内药液时, 其外壁套有硅胶针罩4的针头2可以很容易的插入安瓿底部 进行抽吸, 且前端圆钝柔软, 即使迅速对准安瓿时, 出现偏差, 也不易造成针刺误伤, 且根据 安瓿瓶身长短, 可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头2进行匹配。 0038 步骤b: 采集负压真空安瓿内药液: 将转换阀门5上端拆卸帽去除, 将针罩4从主干 空心管31的前端除去, 然后将针头2插入负压真空安瓿、 且主干空心管31前端部分进入负压 真空安瓿中, 使针头2前端被药液浸没, 通气孔31a接入负压真空安瓿内, 同时未。
19、触及药液; 打开转换阀门5, 使空气经侧边空芯短管32、 单向阀6、 主干空心管31后, 从通气孔31a进入负 压真空安瓿内, 负压真空安瓿内部气压上升至与外界一致后, 抽动注射器主体1, 使针头2抽 吸药液, 吸取过程中, 空气持续进入负压真空安瓿, 使负压真空安瓿内气压稳定, 抽吸完成 后, 将针头2从曲颈易折安瓿内退出, 再将抗负压装置3均从注射器主体1上取下。 本实用新 型的硅胶针罩4与针头2贴合恰当, 转换阀门5与空芯短管4之间亦匹配紧密, 予各方法抽吸 药液时均无残余药液滞留或滴漏。 临床测试结果显示: 采集完毕后注射器内药液容量=安瓿 标识药液容量。 0039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
20、目前尺寸适用大多数曲颈易折安瓿与负压真空安瓿。 具有与 普通注射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的优点, 又克服了不同注射器所具有的诸多不利的缺点。 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007723 U 5 实用新型应用时, 它采集药液精准, 操作简便, 不易误伤操作者。 临床应用的统计分析结果 提示引发针刺利器伤发生率明显下降。 采集真空负压安瓿内药液速度明显提高, 且采集药 液剂量精准, 与安瓿标识容量一致。 尤其适用于紧急配置药液时, 负压真空安瓿内药液的抽 吸。 无论病房、 门诊、 手术室, 无论医疗结构还是科研单位, 该注射器均可使用。 0040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
21、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 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007723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206007723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206007723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206007723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206007723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206007723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