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切管.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0548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9 CN 202605480 U *CN202605480U* (21)申请号 201220274524.6 (22)申请日 2012.06.11 A61M 16/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旭邦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 邱胜裕 张地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08 代理人 王晔 于淑惠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气切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气切管, 主要包括有一 置入部、 一活动连接部及一接入管, 该置入部包括 有一与。
2、该活动连接部相连接的进气管, 在该活动 连接部的前端凸出形成有一环状连接部, 该环状 连接部与该活动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环槽, 使该 环状连接部呈可回转旋动的状态, 且该环状连接 部利用前端以包覆方式接合于该接入管的后端, 使该接入管与该环状连接部形成一体连接的状 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结构且可降低生产 成本、 改善旋转作动的干涉问题、 减少痰液、 废液 残留接入管缝导致感染机率增加的气切管, 使患 者不易在装卸或移动过程中受到影响, 具有较为 舒适的感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
3、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1 页 2 1. 一种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 : 一置入部, 其包括有一进气管及一气囊, 该气囊设置于该进气管的一端 ; 一活动连接部, 其连接于该置入部的进气管未设有该气囊的一端, 该活动连接部包括 有一装固部及一环状连接部, 该活动连接部以该装固部卡固连接于该进气管, 该环状连接 部可回旋转动地凸设于该装固部的前端, 并在前端形成有中空环状的一接合部, 在该环状 连接部与该装固部的连接处凹陷形成有一环槽 ; 一接入管, 其连接结合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 并形成该环状连接部以包覆的形态 固定结合该接入管。 2. 根据权利要求。
4、 1 所述的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 在该接入管的末端凸起形成有环状的 一环壁, 该接入管以该环壁扣合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 在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的内周壁凸 出形成有一抵靠壁, 该接入管的内管壁贴靠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抵靠壁。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 该活动连接部为软质塑胶所制成 且具有弹性, 该接入管为硬质塑胶所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气切管, 其特征在于, 该装固部邻近于连接该置入部的外周 面设有呈相对状的一对翼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05480 U 2 1/4 页 3 气。
5、切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切管, 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拆装替换的气切管。 背景技术 0002 病患在无法自主呼吸或产生呼吸障碍的状况下, 医生会建议在病患的颈部作气管 切开后, 置放一气切管, 使病患能够借用外部仪器或接管来进行呼吸或抽痰的行为。 0003 如图 6 所示, 其为现用的一气切管 80, 该气切管 80 包括有用于置入病患呼吸道内 的一置入部 81、 一连接于该置入部 81 的一端的一连接件 82, 且该连接件 82 位于病患呼吸 道的外侧, 以及一套设于该连接件 82 前端且用于连接外部仪器或接管的一套接管 83, 该连 接件82为软质并具有弹性的塑胶件, 且包。
6、括有一装固部821、 一环状转动部822及一中心管 823, 该连接件82以该装固部821结合于该置入部81, 该环状转动部822与该装固部821之 间形成一环状的沟槽, 使该环状转动部822能够回转作动, 该中心管823一体连接于该环状 转动部 822 并朝向前方凸出, 该套接管 83 为硬质的塑胶件且套设结合于该连接件 82 的中 心管 823 上。 0004 现用的气切管 80 为了使该连接件 82 的环状转动部 822 能够转动, 故设计为软质 而可转动的形态, 但由于该连接件 82 的中心管 823 用于连接外部的接管或仪器时, 容易垂 下或脱落, 因此在该中心管 823 的外周套设。
7、结合该套接管 83, 用以加强该中心管 823 的强 度, 并使外部的接管或仪器可直接地结合于该套接管 83 上 ; 0005 在实际的应用上, 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 0006 1、 因为该套接管83与该中心管823之间的套接缝隙容易卡住痰液而滋生细菌, 有 造成感染的疑虑。 0007 2、 该套接管 83 额外组装于该中心管 823 上, 增加作业工时。 0008 3、 该套接管 83 与该环状转动部 822 的旋转角度及方向不同, 反而造成干涉、 作动 不顺畅的情况。 0009 基于上述原因, 实有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为了解决现有的气切管的套接管与中心管的接。
8、缝易滋生细菌、 组装费时及转动不 顺易造成干涉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结构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 气切管。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气切管, 包括有 : 0012 一置入部, 其包括有一进气管及一气囊, 该气囊设置于该进气管的一端 ; 0013 一活动连接部, 其连接于该置入部的进气管未设有该气囊的一端, 该活动连接部 包括有一装固部及一环状连接部, 该活动连接部以该装固部卡固连接于该进气管, 该环状 连接部可回旋转动地凸设于该装固部的前端, 并在前端形成有中空环状的一接合部, 在该 环状连接部与该装固部的连接处凹陷形成有一环槽 ; 说 明 书 CN 。
9、202605480 U 3 2/4 页 4 0014 一接入管, 其连接结合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 并形成该环状连接部以包覆的 形态固定结合该接入管。 0015 所述的气切管, 其中在该接入管的末端凸起形成有环状的一环壁, 该接入管以该 环壁扣合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内。 0016 所述的气切管, 其中在该环状连接部的接合部的内周壁凸出形成有一抵靠壁, 该 接入管的内管壁贴靠于该环状连接部的抵靠壁。 0017 所述的气切管, 其中该活动连接部为软质塑胶所制成且具有弹性, 该接入管为硬 质塑胶所制成。 0018 本实用新型利用所提供的气切管, 可以获得的功效改进包括 : 0019 1、 本实用。
10、新型的接入管与该活动连接部形成包覆状的结合, 能够减少痰液、 废液 残留于接入管与活动连接部之间的缝隙, 并降低感染机率。 0020 2、 本实用新型无需添设套接管, 组装简单减少成本。 0021 3、 本实用新型的接入管与活动连接部呈一体连接的状态, 使旋转作动更加顺畅, 使患者不易在装卸过程中受到影响, 具有较为舒适的感受。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 002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5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0026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动作。
11、示意图。 0027 图 6 是习用的气切管的剖面图。 0028 附图标号说明 : 0029 说 明 书 CN 202605480 U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3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切管, 请参阅图1至图3的优选实施例所示, 其包括有一置入 部 10、 一活动连接部 20 及一接入管 30。 0032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 该置入部 10 包括有一进气管 11、 一气囊 12 及一充气管 13, 该 进气管 11 用于插入病患体内的呼吸道, 该进气管 11 在一。
12、端设有该气囊 12, 在该气囊 12 内 连接设置该充气管 13, 通过该充气管 13 能够输入气体至该气囊 12, 使该气囊 12 涨大, 使该 进气管 11 固定于呼吸道, 该置入部 10 为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 故不多加赘述。 0033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该活动连接部 20 连接于该置入部 10 的进气管 11 未设有该气 囊 12 的一端, 该活动连接部 20 为软质塑胶所制成且具有弹性, 该活动连接部 20 包括有一 装固部 21 及一环状连接部 22, 该活动连接部 20 以该装固部 21 卡固连接于该进气管 11, 在 该装固部 21 邻近于连接该置入部 10。
13、 的外周面设有呈相对状的一对翼片 211, 该对翼片 211 搭配固定带固定于病患的颈部, 该环状连接部22凸设于该装固部21的前端, 并在前端形成 有中空环状的一接合部221, 在该环状连接部22与该装固部21的连接处凹陷形成有一环槽 222, 该环状连接部 22 通过该环槽 222 来呈现可回转旋动的状态, 在该环状连接部 22 的接 合部 221 的内周壁凸出形成有一抵靠壁 223。 0034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该接入管 30 连接结合于该活动连接部 20 的环状连接部 22 的 前端, 该接入管30为硬质塑胶所制成的管体, 在该接入管30的末端凸起形成有一环状的环 壁 31,。
14、 该接入管 30 以该环壁 31 扣合于该环状连接部 22 的接合部 221 内, 并以该接入管 30 的内管壁贴靠于该环状连接部22的抵靠壁223, 形成该环状连接部22以包覆的形态固定结 合该接入管30, 且该接入管30能够随着该环状连接部22的回转旋动同时作动, 以便在接合 说 明 书 CN 202605480 U 5 4/4 页 6 外部的接管或仪器时, 不会影响到该置入部 10。 0035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 4 及图 5 所示, 其用于一进行气管切开术后的病 患 40, 以该置入部 10 置入该病患 40 的一呼吸道 41 内, 将该活动连接部 20 的该对翼片 211 。
15、以固定带固定后, 并在该接入管 30 处直接连接外部的一接管 50, 当欲装卸或移动呼吸管路 于该接管 50 时, 通过该环状连接部 22 的回转旋动能够减轻该病患 40 的痛楚, 而不会直接 地造成该病患40的负担, 并且与该接入管30呈一体连接状态, 在旋转作动时不会产生干涉 或转动不顺畅的问题。 0036 本实用新型的该接入管 30 与该活动连接部 20 形成包覆状的结合形态, 能够减少 痰液、 废液残留在该接入管 30 与该活动连接部 20 之间的缝隙, 并降低感染机率, 有别于现 有技术中以中心管套装套接管的方式, 并且能够节省现有技术的中心管及套接管的材料, 以达到节省生产成本并且。
16、同时简化结构的目的。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605480 U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8 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9 4/6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10 5/6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11 6/6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80 U 12 。